醫院不合理用藥因素分析論文

時間:2022-06-19 11:21:00

導語:醫院不合理用藥因素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醫院不合理用藥因素分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不合理用藥;醫院管理

[論文摘要]分析不合理用藥的深層次原因,指出構建我國合理用藥的社會促進體系必須從政策的完善入手,對用藥實施全過程控制,對于相關學科要加大研究力度,為促進合理用藥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和保降。

合理用藥應包含安全、有效、經濟、適當4個基本要素。世界衛生組織(WHO)調查指出,全球的病人有1/3是死于不合理用藥,而不是疾病本身。我國醫院的不合理用藥情況也相當嚴重,不合理用藥占用藥總數的12%~32%,目前我國患者使用的藥物絕大多數來自醫院(約90%),因此對醫院用藥狀況的分析尤其值得關注。

1不合理用藥因素

1.1國家衛生保健體制和藥品監督體制不健全

現階段我國很多醫療機構,依靠藥品作為主要收入來源,以藥養醫現象依然存在。我國的醫療衛生事業以前長期在計劃經濟體制下運作,醫務人員收入和醫療服務的價格處于較低水平,卻要保證大眾能夠享受基本的醫療保健服務。而在市場經濟轉變過程中,政府已經不能從財政上繼續維持這種保健體制,醫療機構又缺乏適應轉變的有效機制,有些醫生甚至不顧病人的實際負擔能力,開大處方牟取經濟利益。我國政府相關部門雖已陸續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有力地提高了合理用藥的水平,但筆者認為還遠遠不夠。

1.2藥物使用不當

近年來,抗菌藥物品種的繁多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藥品濫用。抗菌藥物無指征使用,使得近年來耐藥菌株不斷增加,給臨床上對微生物感染疾病的治療帶來了許多困難。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不僅造成細菌耐藥性逐年增長,且使一些有效的抗菌藥不斷減效甚至失效,而新型抗菌藥物的研究開發遠不及細菌耐藥產生的速度。在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監測到的病例報告中,抗菌藥物不良反應報告數占所有中西藥物病例報告數的近50%,其數量和嚴重程度都排在各類藥品之首。

1.3給藥方法不當

在使用青霉素藥物時將1日劑量1次靜滴,這種療法造成1天中有大部分時間達不到有效血藥濃度,且藥物分解失效多。R-內酞胺類為時間依賴性殺菌劑,應間歇給藥,即每日劑量分2~3次,每次以適當溶媒1h內滴完。鹽酸氟桂利嗓膠囊[1],有些處方1日2次給藥,而此藥每1次口服可維持有效濃度達24h。

2對不合理用藥的預防對策

2.1進一步完善合理用藥政策

2.1.1制定《促進合理用藥管理辦法》近年來,國家已經頒布了一系列促進合理用藥的法規和條例,如2002年施行的《貫徹落實醫療機構藥事管理暫行規定》,2004年9月1日起施行的《處方管理辦法(試行)》,2004年10月頒布的《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等。加強合理用藥的監管是衛生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政府部門的基本職責,其可規范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臨床用藥行為,使合理用藥有章可循[2]。

2.1.2探索政府舉辦的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的補償機制問題現在不少醫療機構對合理用藥存有顧慮,對促進合理用藥不敢嚴格監管,怕管得過嚴影響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的收人,影響醫療機構本身的穩定。國家應研究與制定政策,鼓勵在促進合理用藥方面做出成績的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

2.2合理用藥的全程控制

2.2.1加強對公眾的合理用藥宣傳教育通過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活動對公眾進行基本用藥知識的普及,可以有效預防不合理用藥的發生。醫院可在門診設藥物咨詢窗口,開展門診窗口藥物咨詢服務,建立藥師與患者面對面的直接聯系。藥師要對社會公眾負責,不能只關在醫院藥房里,也不能只待在社會藥店,應該通過深人社區提供藥物咨詢服務等渠道,舉辦形式多樣的活動,向公眾宜傳和普及合理用藥知識,以增強公眾的合理用藥意識。

2.2.2促進醫院合理用藥水平的提高醫院是促進合理用藥的主要陣地,應該設立負責推進合理用藥工作的專門機構,健全醫院藥事管理委員會制度,并在其指導下制定醫院用藥指導原則和用藥處方規范,開展用藥調查工作,加強藥品信息的交流和用藥監督。醫院藥事管理委員會還應監督職工藥學培訓、醫院藥品費用控制等工作,不斷促進合理用藥水平的提高。合理用藥行為還需要醫師、藥師、護理人員的通力合作。現在醫療機構藥物預防或臨床治療用藥方案的制定是臨床醫師說了算,藥師基本未參與臨床用藥方案的制定,未發揮應有的作用。實際上藥師下臨床跟隨醫生查房,可以根據患者病情的變化向醫生提出藥學方面的建議,并通過給患者建立藥歷的追蹤記錄和系統分析,及時發現藥物應用不合理現象,為群體藥物動力學研究提供可靠的臨床數據,為藥物利用與評價、藥物療效與不良事件分析提供綜合記錄,可全面提升合理用藥的水平。藥師加強與護理人員的溝通,可以更好地實施安全、有效、適當的用藥方針[3]。

3結語

國家已經針對性地進行了多方面改革,如實施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制度改革,實施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管理,實行醫藥分開核算、分別管理、總量控制、結構調整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和措施。醫院應加強合理用藥意識,加大藥物知識宣傳,多渠道收集用藥信息,介紹新藥,提供藥物不良反應等信息,提供用藥咨詢服務,指導患者正確選用藥物。合理利用有限的衛生資源,以最小的經濟投人解決最大多數人疾病的痛苦,是醫院藥學的重要目標和責任。合理用藥是人類社會對藥物治療的理想與追求。

[參考文獻]

[1]陸利生,陸云飛,廖清華,等.規范化圍手術期抗菌藥物的臨床應用[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01,18(1):77.

[2]清溪.美國感染病學會公布預防手術感染指南[N].中國醫學論壇報,2004-09-13.

[3]伍曉華,李彬彬.合理性用藥,擇機何時[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05,5(5):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