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藥治療產后腹痛方法論文

時間:2022-08-09 06:29:00

導語:針藥治療產后腹痛方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針藥治療產后腹痛方法論文

摘要:目的觀察針藥結合治療產后腹痛的療效。方法采用針灸配合中藥治療,辨證取穴用藥。結果30例患者中,痊愈21例,占70%;好轉7例,占23%;無效2例,占7%;總有效率為93%。結論針藥結合治療產后身痛療效確切,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針藥結合;產后腹痛(兒枕痛)

新產后以小腹疼痛為主癥者,稱為“產后腹痛”。引起腹痛的原因有產后子宮收縮痛、感受風寒腹痛、傷食腹痛及產褥感染腹痛等。《金匱要略》和《女科經綸》等文獻記載,由血瘀引起的產后腹痛,又稱“兒枕痛”。筆者自2007年8月-2009年8月運用針藥結合的方法治療產后腹痛30例,取得滿意療效。

一、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30例患者中,年齡最大38歲,最小21歲;其中初產婦26例,經產婦4例;病程最長22天,最短3天。

1.2分型標準根據2007版《中醫婦科學》結合臨床辨證分為三型[1]:(1)血虛腹痛:產后小腹隱痛、腹軟喜按,惡露量少、色淡,頭暈目花,心悸怔忡,面色萎黃,大便干結。苔薄,舌淡紅,脈細弱。(2)血瘀腹痛:產后小腹疼痛或脹痛拒按,得熱痛減,惡露色黯,量少不暢或狹小血塊,舌質暗紫,脈弦澀。(3)寒凝腹痛:產后小腹冷痛,得熱痛減,面色青白,四肢不溫,舌質黯淡,苔白滑,脈弦緊。

1.3診斷要點根據新產后下腹部陣發性收縮痛,不伴發熱,在腹痛時下腹部可捫及隆起的質地較硬的收縮狀態的子宮,與產褥感染引起的腹痛鑒別,感染腹痛者伴發熱,惡露醬紅色,伴穢臭氣味,血常規顯示白細胞升高。

1.4治療

1.4.1取穴關元、氣海、三陰交、合谷、血虛腹痛者加足三里、腎俞;寒凝腹痛者加命門、關元;血瘀腹痛者加中極、血海、太沖。

1.4.2治療方法常規消毒,無菌操作。(1)血虛腹痛:針刺采用補法,先用毫針捻轉進針,得氣后迅速出針。(2)寒凝腹痛:平補平瀉。(3)血瘀腹痛:針刺采用瀉法,迅速進針,得氣后緩慢出針。

1.4.3治療時間每日針刺l次,每次留針40min,每5min行針1次。

1.4.4中藥配合針灸期間配合口服中藥,藥物為生化湯加味:當歸9g,川芎9g,炮姜6g,桃仁9g,炙甘草3g,生蒲黃12g(包煎)。血虛腹痛加熟地6g,阿膠3g,麥冬3g;血瘀腹痛加紅花10g,益母草30g;寒凝加木香9g,川烏3g,肉桂3g(后下)。上述中藥每日1劑,5天為1個療程。

療程期間可根據病情需要,血虛加服補中益氣丸、十全大補丸,血瘀加用益母草膏,寒凝加用艾附暖宮丸等中成藥。

1.5療效標準痊愈:治療后腹痛完全消失未再復發者;好轉:治療后腹痛消失或緩解,1個月后偶有復發或加重者;無效:治療后腹痛無任何緩解者。

二、結果

30例患者中,痊愈21例,占70%;好轉7例,占23%;無效2例,占7%;總有效率為93%。治療時間最短2天,最長3個療程。

三、討論

產后腹痛具有亡血傷津、瘀血內阻、多虛多瘀的特點,在治療上應遵循虛者補之、實者瀉之的原則?!毒霸廊珪D人規》:“產后腹痛,最當辨別虛實。血有留瘀而痛者,實痛也,無血而痛者,虛痛也”。《沈氏女科輯要箋正》中說:“失血過多則氣亦虛餒,滯而為痛”。《婦科心法要訣·腹痛證治》中說:“產后腹痛,若因去血過多而痛者,多血虛痛;若因惡露去少,及瘀血壅滯而痛者,為有余痛;若因風寒乘虛入于胞中作痛者,必見冷痛形狀”。清《傅青主女科》說:“夫產后亡血過多,血室空虛,原能腹痛,十婦九然。但痛有虛實之分,不可不辨”。如產時流血過多,沖任二脈失養,血少氣弱,氣血運行不暢,隱隱作痛,即是血虛腹痛。若由血流失暢,寒邪內停所致的疼痛,則為血瘀腹痛,古稱“兒枕痛”,宋《婦科大全良方》說:“兒枕者,由母胎中宿有血塊,因產時其血破散,與兒俱下,則無患也。若產婦臟腑風冷,使血凝滯在于小腹不能流通,則令結聚疼痛,名曰之兒枕”。本病以血虛、血瘀和寒凝為主,治當分清輕重緩急,把握病機之關鍵,辨證施治,治標勿忘于本,方能取得全效。公務員之家:

針刺時應該辨明分型,采取不同針刺方法。“虛則補之”,“寒則熱之”,針刺補法具有溫養血脈、補益氣血的作用,而瀉法能夠活血祛瘀、疏通經脈。生化湯系明末清初著名醫家傅青主治產后諸證之名方,本方配伍精當,藥精力專。方中當歸辛溫滑潤,養血活血;川芎補血祛瘀,行氣搜風,升清陽而開諸郁,潤肝燥而補肝虛,上行頭目,下行血海。歸芎二藥皆為血中之氣藥,兩藥相伍則補陰血之虛而行氣血之滯,更兼桃仁破血散瘀,使惡血去而新血生;炮姜大熱回陽,除臟腑之沉寒,使陽生陰長;甘草炙用,溫中和中,兼能補氣,甘以緩行且能調和諸藥。中藥組方中,當歸、熟地、阿膠、麥冬滋陰補血;芍藥、甘草緩急止痛;附子、炮姜、川烏溫經散寒止痛;川芎、桃仁、紅花活血化瘀。共奏溫經養血、活血祛瘀之效,產后諸痛用之最宜。針刺和中藥結合治療產后腹痛,共同起到益氣養血、溫通經脈、散瘀止痛的治療功效。

【參考文獻】

1劉敏如.中醫婦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