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用金銀花抑菌功能論文
時間:2022-09-01 06:16:00
導語:習用金銀花抑菌功能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探討川產習用金銀花的抑菌作用。方法平板打孔法。結果川產習用金銀花在體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福氏志賀菌、卡他球菌有比較明顯的抑制作用,對溶血性鏈球菌和鼠傷寒沙門菌不太敏感。結論為川產習用金銀花的利用和深入研究提供了科學參考。
【關鍵詞】川產習用品種;金銀花;體外抑菌;平板打孔法
前言
金銀花FlosLonicerae為常用中藥,具有清熱解毒、通經活血、疏風散熱之功效。2005年版《中國藥典》規定金銀花為忍冬科Caprifoliaceae植物忍冬LonicerajaponicaThunb.的干燥花蕾或初開的花,但我國作為中藥金銀花流通及使用的品種卻是復雜的[2]。四川地處西南,為我國金銀花主要產區之一,品種比較復雜。為了客觀評價其品質,我們測定了川產金銀花主要有效成分綠原酸的含量。本實驗以道地正品金銀花河南密縣“密銀花”作對照,用平板打孔法對川產金銀花品種細氈毛忍冬L.similisvar.similis,淡紅忍冬L.acuminata,紅腺忍冬L.hypoglauca,峨嵋忍冬L.similisvar.omeiensis進行了體外抑菌作用研究。
一、材料
1.1藥物川產習用金銀花細氈毛忍冬、淡紅忍冬、紅腺忍冬、峨嵋忍冬經成都中醫藥大學萬德光教授鑒定,“密銀花”委托河南中醫學院曹繼華教授采集鑒定。
1.2菌種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溶血性鏈球菌(Staphylococcushaemolyticus)、大腸桿菌(Escherichiacoli)、福氏志賀菌(Shigellaflexneri)、鼠傷寒沙門菌(Salmonellatyphimurium)、肺炎球菌(pneumonococcus)由四川衛生干部學院微生物教研室提供;卡他球菌(Branhamellacatarrhlis)、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epidermidis)由成都中醫藥大學微生物教研室提供。
1.3試劑瓊脂粉和蛋白胨(購自廣州海洋生物有限公司)、牛肉浸出粉(購自靈武市泰運生化制品有限公司)、脫纖維兔血(自制)、分析純氯化鈉等。
二、方法
2.1培養基的制備
2.1.1營養肉湯培養基取蛋白胨、牛肉浸出粉、氯化鈉、蒸餾水,按《中國藥典》規定比例混合,微溫溶解后,調節pH為弱堿性,煮沸,濾清,調節pH值使滅菌后為7.2±0.2,在115℃滅菌30min。
2.1.2營養瓊脂培養基照上述營養肉湯培養基的處方及制法,按《中國藥典》規定比例加入適量瓊脂,調節pH值使滅菌后為7.2±0.2,在115℃滅菌30min。
2.1.3血瓊脂培養基將營養瓊脂培養基加熱溶化,待冷至50℃左右,以無菌操作加入10%無菌脫纖維兔血,搖勻,置冰箱備用。
2.2菌液的制備于實驗前將上述保存菌種于相應的瓊脂平板上劃線,于37℃培養箱內培養48h,取出,用白金環挑起典型菌落接種營養肉湯管中,為了溶血性鏈球菌、肺炎球菌的生長,后二者需要在血瓊脂培養基中培養,經過37℃下培養24h,將菌液稀釋成1×107cfu·ml-1,供實驗備用。公務員之家:
2.3供試液的制備稱取川產習用金銀花藥材及“密銀花”各5g,分別加蒸餾水適量,煎煮3次,第1次40min,后兩次各30min,分別合并水煎液,濃縮至6ml,分別定容于消過毒的10ml容量瓶中,各得500mg·ml-1的供試液,冰箱中保存備用。
2.4抑菌實驗將溶血性鏈球菌、肺炎球菌菌液0.1ml滴在血瓊脂培養基上,其它菌液0.1ml滴在營養瓊脂平板上,用無菌L型玻棒涂布均勻。用6mm直徑打孔器打孔,每平板打孔3個,除取孔內瓊脂,并向每孔內加藥液約0.1ml,放置37℃培養箱內培養18~24h,觀察并記錄抑菌環直徑。結果見表1。表1抑菌實驗結果(略)
三、小結
參照《微生物和檢驗技術》判定結果,抑菌圈直徑≥20mm為高敏;抑菌圈直徑為10~19mm為中敏;抑菌圈直徑<10mm為鈍敏。可見川產4種習用金銀花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高敏,而“密銀花”對其為中敏;5種金銀花對溶血性鏈球菌和鼠傷寒沙門菌基本都為鈍敏(抑菌環直徑沒有大于10mm);肺炎球菌對峨嵋忍冬高敏,對細氈毛忍冬和紅腺忍冬中敏,對淡紅忍冬和“密銀花”鈍敏;卡他球菌對紅腺忍冬和峨嵋忍冬高敏,對其它3種金銀花中敏;表皮葡萄球菌對峨嵋忍冬高敏,對細氈毛忍冬和淡紅忍冬中敏,對紅腺忍冬和“密銀花”鈍敏;大腸桿菌對細氈毛忍冬和峨嵋忍冬高敏,對其它3種金銀花中敏;福氏志賀菌對細氈毛忍冬、淡紅忍冬和峨嵋忍冬高敏,對其它兩種金銀花中敏。
【參考文獻】
[1]國家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Ⅰ部[S].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152.
[2]徐炳聲.中藥金銀花原植物的研究[J].藥學學報,1979,14(1):23.
[3]茍占平,萬德光.HPLC法測定5種1變種金銀花中綠原酸含量[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04,11(5):421.
[4]國家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Ⅱ部[S].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附錄83.
[5]王彩玉.常用細菌培養基制備及注意事項[J].衛生職業教育,2004,23(12):102.
[6]楊建江,韓文瑜,杜銳,等.30種中草藥對耐藥性豬鏈球菌的抑菌試驗[J].中獸醫醫藥雜志,2004,23(2):14.
- 上一篇:個人深入學習踐行科學發展觀總結
- 下一篇:鄉鎮學習科學發展觀階段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