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臨床認證保護
時間:2022-11-27 04:08:00
導語:痛經臨床認證保護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婦女經前期或月經前后,少腹及腰部疼痛,甚者劇痛難忍,頭出冷汗,面色蒼白,手足厥冷,伴有惡心、嘔吐等癥狀,并隨著月經周期發作者,稱為痛經。痛經發病有情志所傷、起居不慎或六淫為害等不同病因,古人云:“血隨氣行,氣滯則血瘀,氣行則血行。”凡各種原因引起胞宮經血運行不暢,或經脈失養,均可導致痛經。
1一般護理要點如下:
1.1心理護理:主要是針對青春期少女。月經是青春期少女正常的生理現象,是性成熟過程的標志之一。月經期間常可出現精神緊張、心情煩躁等情緒變化,有些月經初潮早的女孩心理負擔較重,由于精神因素的作用極易發生痛經。因此,有必要幫助青春期少女了解月經發生的機制,在月經來潮前消除緊張情緒,減少心理負擔,做適宜的活動,分散注意力,以減輕經期少腹疼痛感。
1.2生活護理:病室要保持安靜、整潔,定時消毒,光線充足、明亮,溫濕度適宜;痛經重者,經期應臥床休息,避免勞累,禁用涼水洗漱,切不可坐臥涼濕之地。
1.3飲食護理:應忌食生、冷、瓜果及辛辣刺激性食物。肥胖者多痰為濕熱之體,應少吃肥甘厚味,多吃蔬菜、水果及營養豐富易消化之食品。
1.4針灸止痛:實證可針刺足三里、關元、氣海、三陰交,虛證可加艾灸或熱敷。
1.5經期衛生:每日用溫水清洗一次,禁止盆浴,應注意衣著溫暖,禁房事。
根據病人癥狀進行辨證分型護理
2氣滯血瘀型
2.1病因病機:素體多抑郁,經期或經前后傷于情志,肝氣郁結,氣滯則亦淤滯,血行不暢而發痛經。
2.2癥狀:每于經期前一、二天小腹脹痛,伴有乳房作脹,經量少,經行不暢,經色紫暗有塊,血塊排出后痛減,月經過后疼痛消失。舌紫暗或有淤點,脈弦或脈滑。
2.3癥候分析:肝司血海,又主疏泄,肝氣條達,則血海通調。因情志抑郁,沖任氣血郁滯,故經前一、二日少腹脹痛、拒按,或經量少行而不暢,經血郁滯故色暗有塊。血塊排出,淤滯減輕,氣血暫通,故疼痛緩解。舌紫暗有淤點、脈弦,為淤滯之征。
2.4治法:理氣化淤止痛。
2.5方藥:膈下逐淤湯。
2.6護理措施
情志護理:找出發病原因,解除病人精神負擔和恐懼心理,保持心情愉快。
服藥護理:疏肝理氣,化淤止痛之湯劑。宜溫服。
針刺:三陰交、關元、氣海。
3寒凝胞中
3.1陽虛內寒
3.1.1癥狀:月經期及經后少腹冷痛,喜按,得熱則舒,經量少,經色暗淡,腰腿酸軟,小便清長,脈沉,苔白潤。
3.1.2癥候分析:腎陽虛弱,寒從內生,沖任及胞宮失于溫煦,虛寒滯血,故經期或經后少腹冷痛,經少色暗淡。寒得熱化,故得溫則舒。非濕寒所凝故小便清長。脈沉、苔白潤為虛寒之象。
3.1.3治法:溫經暖宮止痛。
3.1.4方藥:溫經湯。
3.1.5護理措施
服藥護理:宜空腹熱服。
飲食護理:忌食辛、辣、生、冷及刺激性食物。
藥食:黃芪雞蛋或艾姜雞蛋。
針灸:可針刺中極、次髎、地機以通調沖任。也可加艾條灸關元。
3.2寒濕凝滯
3.2.1癥狀:經前數日或經期少腹冷痛,得熱痛減,按之痛甚,經量少,經色暗黑有塊,或畏寒身痛,苔白膩,脈沉緊。
3.2.2證候分析:血為寒凝,故經色不凝有塊。得熱則凝滯稍減,故疼痛緩減,苔白膩、脈沉緊,均為寒濕內閉,氣血淤滯之征。
3.2.3治法:溫經散寒除濕,化瘀止痛。
3.2.4方藥:少腹逐淤湯。
3.2.5護理措施
服藥護理:宜熱服。
飲食護理:忌食生、冷、辛辣及刺激性食物。
藥食:可服紫蘇紅糖湯或生姜紅糖水。
針灸:取中極、次髎、地機穴,以通調沖任,可加艾灸關元穴。
生活護理:注意腰腹部保暖,可用熱水袋外敷腰腹部。
4濕熱下注
4.1癥狀:月經前少腹疼痛拒按,有灼熱感,腰痛,經來疼痛加重,經色暗紅、質稠有血塊,帶下黃稠,小便短黃,舌紅,苔黃而膩,脈弦數或濡數。
4.2證候分析:經色暗紅而有塊,淤熱擾血所致。濕熱留連于沖任,所以月經失調,濕熱留于下焦故帶下異常,小便短黃。舌紅,苔黃而膩,脈弦數,均屬濕熱之象。
4.3治法:清熱除濕,化淤止痛。
4.4方藥:清熱調血湯。
4.5護理措施
飲食護理:忌食辛、辣、燥濕之品,肥胖多痰為濕熱之體,應少吃肥甘厚味,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藥食:薏仁、扁豆、冬瓜、蓮葉煮水代茶飲。
針刺:關元、中極、三陰交,或耳針:子宮、交感、神門,留針15-20分鐘。
5氣血虛弱
5.1癥狀:月經過后一、二天或經期小腹隱隱作痛,或小腹及陰部空墜,喜按,經量少,色淡質薄,神疲乏力,面色無華納呆便溏。舌質淡,脈細弱。
5.2癥候分析:氣血陽氣不足,故月經量少而色淡質薄,面色萎黃無華。氣血虛弱,脾陽不振,故神疲,納少,便溏。舌淡、脈細弱為氣血雙虛之象。
5.3治法:益氣補血止痛。
5.4方藥:圣愈湯加香附、甘草。
5.5護理措施
飲食護理:多食易消化有營養的食品,如肉、蛋類,但不宜過量,應少食多餐。
藥食:羊肉粥可補益氣血。
針刺:命門、腎俞、關元、足三里、大赫。
生活護理:室內溫暖、嚴重者應臥床休息,腹部熱敷,也可按摩痛處。
6肝腎虛損型
6.1癥狀:月經后一、二日少腹綿綿作痛,腰部酸脹,月經色暗淡,量少,質稀薄,或有潮熱,耳鳴,脈細弱,苔薄白或薄黃。
6.2癥候分析:肝腎不足沖任俱虛,經血本已不足,行經后血海更為空虛,胞脈失養,故經后少腹綿綿作痛,經量少而色暗淡,質稀薄,腎虛故腰酸耳鳴。陰虛生內熱,可見潮熱,苔薄黃、脈細弱為精血虛虧之象。
6.3治法:益腎養肝止痛。
6.4方藥:調肝湯加減。
6.5護理措施
飲食護理:加強營養,多吃肉類,如羊肉和狗肉燉服以補肝腎。
針刺:中極、次髎、地機。
情志護理: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精神刺激,使肝氣條達。
生活護理:注意保暖,熱敷或藥熨小腹。
- 上一篇:泌尿體系常見狀況護理
- 下一篇:當代企業內部失控的原因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