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藥學專業辦學水平提升思考
時間:2022-10-13 04:08:24
導語:高職藥學專業辦學水平提升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剖析當前河南護理職業學院藥學專業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結合學生和用人單位的調研結果優化專業課程體系,調整專業核心課程的學時數量,探索新形勢下高職藥學專業提升辦學水平的路徑,以適應地方經濟發展對藥學人才的要求。
關鍵詞:高職;藥學專業;辦學水平
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醫藥衛生事業的蓬勃發展,醫療機構對藥學專業畢業生的學歷層次和專業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多數三級醫院藥學崗位招聘時要求本科及以上學歷,則進一步擠壓了高職藥學專業畢業生的求職空間。調查我院和兄弟院校近3年藥學專業畢業生的流向發現:藥品經營企業(藥品批發企業、連鎖藥店及零售藥店)和縣、鄉級醫療衛生機構已逐步取代綜合性醫院、藥廠成為學生求職的主要方向。同時,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將逐步實現群眾就醫“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縣,常見病到鄉鎮衛生院(社區)”的目標[1],逐步推廣“小病進藥店、大病進醫院”就醫理念。以上新形勢對高職藥學人才培養模式提出了新挑戰,為此必須以崗位需求為導向,及時調整人才培養方案及課程體系,以培養出符合用人單位要求的藥學專業人才。筆者以人才培養方案修訂為契機,以當前我院藥學專業課程體系和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為切入點,探索新形勢下高職藥學專業提升辦學水平的路徑,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1當前我院藥學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1.1醫藥脫節的課程體系。當前我院藥學專業課程體系類似于本科藥學專業的壓縮版,主要由以下4個模塊構成:公共基礎課程(軍事理論、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大學英語、體育與健康、高等數學、計算機應用基礎),專業基礎課程(人體結構與功能、微生物與免疫學、醫學統計學、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生物化學),專業核心課程(藥理學、藥物化學、天然藥物化學、藥物分析學、藥劑學、藥事管理與法規、臨床醫學概要),選修課程(醫院藥學概要、醫藥信息檢索、職業生涯規劃、形勢與政策、藥物制劑技術、藥物制劑設備、藥物分離與純化技術)。我院藥學專業一直沿用傳統的“化學—藥學”人才培養模式,側重于化學及藥物學知識的傳授,重視化學忽略醫學理論、重視藥學忽略人文素養的問題凸顯。醫藥脫節的課程體系使學生藥學服務能力較弱,難以勝任處方審核與調劑、用藥指導和不良反應監測等崗位工作,畢業生就業面窄,大多數學生只能流向藥品生產企業。1.2大類培養導致學生崗位適應能力低下。醫院藥學模式已經由保障藥品供應為主轉變為以安全用藥為核心的臨床藥學服務模式[2],零售藥店服務人員也已經由單純藥品銷售轉變為開展售后咨詢和藥品知識宣傳。但我院藥學專業仍然采用傳統的藥學教育課程體系,過于強調以“化學—藥物”為中心的理論知識教育,而忽略以患者為中心的醫藥結合教育、職業導向性教育和人文素養教育[3],直接導致學生的基礎醫學知識和臨床實踐技能匱乏,藥物治療效果評價能力低下,畢業生很難適應藥學服務者的角色。
2整改思路
筆者認為,新形勢下藥學專業課程體系建設應與人才培養目標、藥學專業市場需求和崗位需求緊密結合,構建以提升崗位能力為導向的藥學專業課程體系,是解決前述問題的關鍵,也能為學生開啟成功的職業生涯奠定基礎。2.1調研市場需求。前期調研發現,社區居民最希望獲得的藥學服務是用藥指導和建立個人用藥檔案。調研藥品生產企業時發現,高職畢業生主要從事車間技術管理、質量控制和醫藥營銷等工作,因此藥學專業人才培養需要注重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大多數學生主要流向藥品經營企業的質量管理崗位(驗收、養護、保管等)、銷售崗位和基層醫院的藥劑科,用人單位普遍希望提高學生的溝通技巧和醫學知識,因此急需開展藥學服務方面的實訓課程,適當增加課外見習的比重。2.2確定人才培養目標。“立足豫北,服務中原,輻射全國”,培養從事藥學服務相關工作所必備的醫藥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職業道德和創新意識,面向醫院藥房、藥品生產企業和藥品經營企業從事藥學服務、藥店經營、藥品營銷和藥品質量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藥學人才。2.3明確崗位能力要求。面向基層醫院和藥品經營企業的人才培養目標,要求學生必須具備以下崗位能力:驗收入庫、陳列、保管、養護、處方審核與調劑、合理用藥指導與健康知識宣教。2.4基于崗位能力要求構建高職藥學專業課程體系。結合高職階段專業培養“寬口徑”的特點,本次藥學專業課程體系改革兼顧制藥技術、臨床藥學和醫藥營銷3個分流方向,主要包括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專業拓展課、限定選修課、任選課。壓縮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生物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5門課程的課時,整合天然藥物學和藥用植物學相似部分,適當增加人體結構與功能、微生物與免疫學的課時量,進而提升學生醫學知識的掌握程度,為醫藥結合奠定基礎。增加藥理學、藥劑學、藥物分析、藥物化學和藥事管理與法規等專業核心課程的課時,強化講授進而提升學生護士執業資格考試通過率。專業選修課中增開醫學應用語文、服務禮儀與規范、醫學心理學、人際溝通、藥學職業教育、醫患關系學、藥學服務與用藥指導,全面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和綜合素質[4],使其更好地適應藥學服務與用藥指導角色。強化崗位適應,增設限選課程,制藥技術方向增開企業管理概論和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實務兩門課程,醫藥營銷方向增開醫藥商品學、消費心理學、醫藥市場營銷和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實務4門課程,臨床藥學方向增設臨床藥物治療學和常見病臨床診療學兩門課程。2.5完善實驗教學體系。高等職業教育“雙證書”制度要求課堂教學內容以“必需、夠用”為基本原則,重視專業課實踐教學,實現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同時提升。采用“工學結合”方式幫助學生獲取藥學服務相關知識與技能,提升崗位勝任力,實現從學習到工作無縫接軌。以藥理學實驗課為例,可將本課程的實驗分為虛擬實驗、動物實驗和專業實踐(常見病處方分析與用藥指導)。藥理學實踐階段充分發揮模擬藥房和附屬醫院藥劑科的優勢,開展常見病用藥指導和處方調劑與分析實訓,努力構建實驗室、仿真室和醫院藥店三維一體的綜合實踐教學模式。根據用人單位需求,增開用藥咨詢服務實訓課程,讓學生充分融入藥學工作者與患者面對面進行藥學服務的真實情境中,不僅能激發學生主動學習,還可提高學生藥學服務能力。2.6改革實習教學模式。當前我院建設的實習基地主要用于學生畢業前的專業實習,但大多數實習基地只是教會學生從事某個崗位的具體工作技能,無法開展系統性的藥學專業技能提升訓練,削弱了學生實習的積極性。采用“工學結合”模式,讓學生在實習基地接觸真實的工作場景,教師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難題。即學即用的實習教學模式提高了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也增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2.7優化考核評價體系。傳統考核方式只關注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忽略了學生學以致用、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采用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考核方式,對學生的理論知識、實踐技能和職業素養進行綜合考評,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消化和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張晶,張威,陳聞馨,等.立足基層藥學服務革新高職藥學專業課程體系[J].教育教學論壇,2015(26):89-90.
[2]任亮,劉金寶,朱吾元,等.高職院校藥學專業醫院藥學方向課程體系現狀與改革思路[J].衛生職業教育,2014,32(1):9-10.
[3]李晨陽,王曉冬,郝悅,等.對我國現有藥學課程改革與創新的思考[J].藥學教育,2015,31(5):9-13.
[4]李玉婷,王文淵,駱航,等.基層藥學服務能力本位下的高職藥學專業課程體系構建[J].中國藥房,2014(44):4222-4224.
作者:阮耀祥 單位:河南護理職業學院
- 上一篇:高職藥學專業國際化教學標準分析
- 下一篇:電力工程項目管理的風險及對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