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崗位需求的藥學服務的探索與研究
時間:2022-02-25 08:36:04
導語:基于崗位需求的藥學服務的探索與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基于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特色和目標定位,將行業標準融入到高職專業課程考核,提高形成性成績考核比值,量化實訓考試,建立藥學服務實訓考核標準,為其他實訓課程的考核提供借鑒。
關鍵詞:實訓;考核標準;職業教育
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指出:“根據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群)的任職要求,參照相關的職業資格標準,改革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課程的考核是與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密切相關的教學行為,是檢查教師的教學效果、評價學生所掌握的專業知識水平的重要手段[1]。
一、研究背景
潘維琴[2]、李晶琴[3]等認為,目前課程考核方法的主要問題有:①考核觀念陳舊落后與現代職業教育人才觀質量觀和教學觀不協調,學生基本上是被動應試。②考核的內容不能覆蓋全部教學目標,反映在考核教程中即為應知、應會、應是,而筆試主要考核知識以及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部分能力,實操考核主要考核操作技能,其內涵不能體現。③考試內容的選擇與設計不合理,對學生的知識、能力與素質綜合考查得少,試題記憶性成分所占的比例過大。陳棣沭[4]、桑光淇[5]等認為,借鑒歐美大學的形成性成績作為大學課程考核的重要成分,符合知識學習、能力鍛煉的客觀規律。目前我國職業院校課程,平時、實踐成績已提到較高的權重,但課程考核則主要是由教師自己把握,在給分的標準、取分的依據、操作的程序等方面教師都有較大的自由裁量的空間。隨著醫藥科學的迅速發展,新診療技術、新藥不斷增多,用藥的復雜性越來越高,用藥導致的不良反應和藥源性疾病逐漸增多,藥品使用環節的安全性凸顯重要。能夠服務基層的高端技能型藥學服務人員,成為社會急需的人才,也是提高社區藥學服務水平,實現《山東省藥品安全“十二五”規劃》目標的關鍵性因素之一。因此對接市場需求,改革考核標準,增加藥學畢業生崗位適應能力,成為目前醫藥院校的研究熱點之一。
二、課程地位
藥學服務實訓是藥學專業的核心課程,是藥學類專業的重要專業必修課之一。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藥品采購、出貨、陳列、驗收、倉儲、養護、運輸、處方調劑、處方分析、辨病薦藥等基本內容,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樹立了較強的GSP生產和管理意識,掌握了藥品經營中的計算機信息化管理、藥品冷鏈管理等新的質量控制內容,具備了綜合應用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能力,為學生學習相關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提高全面素質、增強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和繼續學習的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礎。課程的設置涵蓋了醫用商品購銷員、醫用商品營業員、執業藥師的職業技能鑒定和資格考試內容。對接零售藥店的營業員崗位,通過藥品分類陳列、驗收養護、藥品銷售等實訓,培養學生的藥品銷售、分類陳列、儲存養護等藥品流通和藥學服務技能,并與職業標準和就業對接。為適應新形勢下以培養高素質實用型人才為目的的教育教學改革,進一步貫徹素質教育的理念,考核標準的制定依托前期教學改革的初步成果,廣泛調研,采納藥品使用崗位一線工作者的崗位案例,并融合國家醫藥商品購銷員和藥物咨詢師職業考試試題,學習美國大學課程考核方式,把過程性形成性試題納入課程考核體系,并在初步試用后形成。
三、課程考核標準研究
考核標準體現了過程考核與結果考核相結合,理論考核與實踐技能考核相結合,綜合實訓考核與職業技能鑒定考核相結合。課程總成績=日??己?0%+結果考核60%。(1)日常考核。包括每次項目實施后的評價和綜合實訓評價。單項能力評價按照項目實施表的APDCA(分析—計劃—實施—檢查—調整)的項目運行流程,最后教師和學生對實施過程進行評價、總結及反饋,每個項目都評價,實現“教、學、做、評”的一體化。所有項目的綜合得分,為單項能力考核成績,占40%。(2)結果考核。將綜合實訓的評價作為結果考核成績之一,以現場的處方審核、POP設計、分類陳列藥品為主,重點考察學生的藥學服務技能、藥學專業知識的運用及處方審核能力等綜合職業能力,占60%。
(一)日常考核
考核成績為6個學習情境成績權重的總和(見表1),滿分100分,占總成績的40%。日常考核以過程考核為主,包括工作與職業操守、學習態度、團隊合作、交流及表達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工作方案和報告、工作任務完成情況等,評價方式包括教師評價、學生評價(自評+互評)等(見表2)。
(二)結果考核
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后,統一進行綜合技能考核,考核內容包括模擬常見病診治和病例分析。學生根據考核內容分組或獨立完成。教師根據考核標準得出技能考核成績,占總成績的60%(具體考核方案如見表3)。1.模擬關聯銷售。學生抽簽,根據題簽中的癥狀或疾病,由教師來扮演顧客或患者,模擬對顧客或患者的問診、分析輔助檢查結果,提出關聯銷售藥品,并說出判斷,同時進行生活指導(評分標準見表4)。表3結果考核項目表4模擬關聯銷售具體評分標準2.POP設計。學生隨機抽取設計主題,如標價類、折扣類、招聘類、告示類、提示類、節日類、慶典類的手繪POP等,根據要求,動手設計圖畫及語言,限時5分鐘(評分標準見表5)。3.藥品陳列。藥品陳列:抽取20種藥品,依據藥品功效,按照科別標識牌,準確陳列藥品(OTC藥品陳列于開放式陳列架,處方藥陳列于“Rx”標志的壁柜)。藥品基礎知識:選手對提供的藥品能明確說出該藥品的劑型及使用方法、類別(OTC/RX、特殊藥品/普通藥品、針/片/水/粉類、臨床應用類別等),并通過觀察藥品的外觀性狀、包裝,識別藥品的生產企業商標,說出藥品的標簽、批準文號、生產批號、有效期、條形碼及其他常用標識的含義(評分標準見表6)。4.處方調配。學生隨機抽取一張合格處方和一張不規范處方。處方審核:根據調劑審方要求,指出不規范的處方,并在處方上寫明存在的問題;處方調配:根據處方的調配操作規程,進行藥品調配、拆零包裝操作(評分標準見表7)。
四、對接崗位的考核標準特色
針對傳統理論考試孤立性、片面性、單一性和機械性等問題,基于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特色和目標定位,將行業標準融入到高職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中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標準化意識。借鑒英、美等國課程考核體系,將過程性形成性成績納入量化實訓考試,建立實用藥學服務實訓考核標準,構建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企業為本位,以全面、持續能力考核為中心,以職業資格標準和職業素質為基礎,面向素質教育的全面考核體系,有助于學生全面了解所從事行業、企業的工作標準和技術要求;有助于學生在畢業后盡快適應企業工作,實現與企業零距離,提高教學質量,為其他實踐類理論性課程的考核提供借鑒??己藰藴鼠w現職業性、實用性[6]、針對性,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將終身學習的理念貫穿始終,有利于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王 梅 初曉藝 董志華 鄭 丹 林 彬 單位:山東藥品食品職業學院 威海金海灣醫院
參考文獻:
[1]胡國慶.試論高職課程考試改革[J].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12(4):25-27.
[2]潘維琴,高麗娜.高職教育課程考核方法改革的研究[J].遼寧高職學報,2011,(6):64-66.
[3]李晶琴,許子華,孫寶清.高職檢驗專業課程考核方法的改革與實踐[J].衛生職業教育,2012,(6):114-116.
[4]陳棣沭,韓婧.中美大學課程考核方法之比較分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0:91-96.
[5]桑光淇,劉正良.美國職業培訓制度運作特點及對我國的啟示[J].職業技術教育,2007,13(28):83-87.
[6]葛虹,王萬榮,佘曉麗,吳利平.聯盟背景下高職護理課程標準制定流程的探索[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5:84-86.
- 上一篇:規范化藥學查房模式的建立與探討
- 下一篇:基于質量管理的臨床藥學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