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直腸癌藥學監護分析

時間:2022-03-19 03:22:56

導語:結直腸癌藥學監護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結直腸癌藥學監護分析

結直腸癌在我國較為常見,其是一種惡性腫瘤,隨著我國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飲食結構變化及生活方式的改變,結直腸癌過去十年的發病率逐年提高[1]。結直腸癌等確診時已經失去手術治療的機會,且部分手術治療患者發生轉移或復發[2]。為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本次研究采用奧沙利鉑聯合卡培他濱聯合治療,分析其產生的效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本院確診為結直腸癌的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將其隨機分成兩組,各60例。其中,對照組男37例,女23例,年齡42~75歲,平均(61.78±7.56)歲,結腸癌32例,直腸癌28例;研究組男35例,女25例,年齡41~76歲,平均(61.98±7.66)歲,結腸癌34例,直腸癌26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1.2方法。對照組口服卡培他濱(上海羅氏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73024)500mg/m2,2次/d,連用兩周,停藥一周。3周一療程,共服用3療程,如病情繼續惡化或不耐受時停止治療。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用奧沙利鉑(費森尤斯卡比(武漢)醫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93892)85mg/m2進行稀釋,與5%葡萄糖混合,靜脈滴注3~4h,容量500mL,治療第1d注射一次后停藥20d,3周一療程,共3個療程。1.3療效判定標準。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對其治療效果進行評價。完全緩解(CR)為未發現新病灶并維持腫瘤4周以上完全消失;部分緩解(PR)為未發現新病灶,腫瘤消失范圍50%以上并維持4周以上;穩定(SD)為腫瘤消退范圍小于50%;無變化(PD)為病灶未消失,腫瘤未有變化[3]。依據功能狀態評分(KPS)標準和體力狀況(ZPS)評分標準對兩組患者進行生活質量評分,KPS滿分為100分[4]。比較兩組患者生活質量。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研究組客觀緩解率與臨床收益率顯著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2.2比較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治療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3周后,研究組KPS(85.36±5.78)分、ZPS(0.95±0.19)分;對照組KPS(74.21±6.34)分、ZPS(1.21±0.21)分。研究組KPS得分顯著比對照組高,ZPS得分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結直腸癌又名大腸癌,包括直腸癌和結腸癌,近年來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在我國呈上升趨勢。有資料指出,誘發結直腸癌的因素有:缺乏鍛煉、環境、遺傳因素、飲食失衡及食品安全、結直腸慢性炎癥和腫瘤息肉等。結直腸癌患者可通過手術治療,但仍有部分患者發生疾病向肺部、肝部轉移,復發率久居不下[5]。根據本研究結果可知經過3周治療后,研究組客觀緩解率及臨床收益率比對照組高,表明聯合用藥效果高于單獨服用卡培他濱。分析其原因可能為:卡培他濱可轉化成5-FU在胸苷磷酸酶的作用下,致使其在腫瘤組織的含量比正常組織高,進而對腫瘤細胞產生靶向性。經卡培他濱轉化的5-FU可繼續轉變成5-氟尿嘧啶脫氧核苷酸,對脫氧苷酸合成酶進行抑制,對DNA的復制產生障礙,與此同時,其也可代謝成5-氟尿嘧啶核苷,產生偽代謝產物進入RNA,干擾蛋白質合成,抑制分裂腫瘤細胞。而奧沙利鉑可抑制腫瘤細胞活性,通過所產生的水化衍生物對DNA的合成進行干擾,經生成鏈的復合體對DNA干擾,完成正常轉錄和復制的同時結合共價鍵,連接鏈與鏈,進一步對DNA的復制進行抑制,除此之外,奧沙利鉑可產生有毒細胞,對腫瘤細胞產生誘導作用,致其死亡。因此聯合用藥效果優于單獨使用卡培他濱。而治療3周后研究組患者生活質量比對照組優,表明聯合用藥可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分析其原因可能為:奧沙利鉑與卡培他濱聯合用藥在晚期結直腸癌中治療效果更加顯著,可更好的對患者病情進行控制,幫助患者恢復提升患者生活質量。綜上所述,奧沙利鉑聯合卡培他濱用于結直腸癌患者具有良好效果,可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在臨床上具有一定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許倫.奧沙利鉑聯合替吉奧方案與XELOX方案在晚期結直腸癌治療中的療效及毒副作用對比[J].實用癌癥雜志,2016,31(01):99-102.

[2]黃新成,王玉斌,徐臣光,等.卡培他濱單藥或聯合奧沙利鉑同步放化療對晚期直腸癌的臨床療效研究[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6,32(02):129-131.

[3]李云霞,高茜,王琳琳.奧沙利鉑聯合替吉奧或卡培他濱治療結直腸癌的臨床研究[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6,32(11):978-980.

[4]李凌云,解華,張寧,等.奧沙利鉑分別聯合卡培他濱和替吉奧治療晚期結直腸癌的臨床療效分析[J].安徽醫藥,2016,20(08):1570-1572.

[5]林丹丹,張一橋,陳能,等.卡培他濱聯合奧沙利鉑對比氟尿嘧啶聯合奧沙利鉑治療結直腸癌療效與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國腫瘤,2016,25(11):927-932.

作者:張玉平 單位: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