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藥學服務現狀及策略

時間:2022-07-16 04:15:57

導語:社區藥學服務現狀及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區藥學服務現狀及策略

摘要: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社區藥學服務日益受到重視,社區藥學服務的發展也慢慢步向正軌。本文通過之前對社區藥學服務的供需狀況進行調查研究之后,了解到目前社區藥學服務存在的一些不足之處,探析社區藥學服務的現狀及改進的策略,希望可以為進一步的社區藥學服務工作提供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社區藥學服務;合理用藥;藥師;問題與現狀

在我國醫療發展的過程中,社區藥學服務是指以社區為載體,以普通患者和兒童、老人、孕產婦為主的特殊人群為服務對象,為他們提供一套完整的、以藥學專業技術與社區醫療資源相結合的藥學服務。同時,社區藥師們還應注重居民健康素養意識的提升,提高居民安全用藥、合理用藥的意識,以充分發揮社區藥學服務的實際效應。

1社區藥學服務的現狀

1.1專業人才配置較低

目前,由于傳統藥學服務工作模式不適用于現代醫藥行業的發展,使得在社區藥學服務的藥師們的專業知識還停留在原始的發藥、制藥階段,知識掌握尚不全面,專業分科尚不精細,社區藥學服務工作實踐的經驗與診斷治療的知識也有不足,導致社區藥師們不能很好勝任指導社區居民的藥學服務的工作。另外,藥師對繼續教育學習,提高自身技能的認識不足,機會有限,不能有效地進行知識的更新與積累。社區人員無法聚集在一起進行全方位的講解,無法有效地讓社區人員了解到全面的用藥知識。據研究表明,社區藥學人才主要以大專生或中專生為主,專業能力及素質不夠,無法為患者做出準確有效的用藥知識的指導,使患者無法第一時間做出有效判斷[1]。部分藥師缺乏耐心,對于患者一些問題往往敷衍了事,使得部分患者與藥師之間產生信任危機,不再信任藥師服務。同時,隨著醫療水平的發展,需要藥師水平不斷提高,但社區藥師缺乏再教育學習的意識,使得其專業知識落后,服務經驗不足,導致患者無法認可藥師服務,造成藥學服務工作無法有效地深入人心。

1.2社區藥學服務模式滯后

據資料顯示,在2012年的國際藥學聯合會上的全球藥學工作者報顯示,全球所有的就業藥師中,有55%的藥師在社區衛生機構工作,而歐美國家的占比最大,亞洲國家的占比相對較弱。調查顯示,國內的藥師隊伍相較國外人數不足,且缺少一定的組織和規范。通過對社區藥學服務的供需狀況進行調研之后,初步了解目前社區藥學服務的概況[3]。當前,仍有部分社區居民對藥學服務的概念感覺陌生,在遇到用藥方面的問題時首先想到咨詢醫師,說明社區居民對藥師的認識還不夠全面。部分居民甚至認為藥師的職責僅僅是在醫院藥房窗口負責“發藥”,對藥師的認識太過片面,對藥學服務理念的認知度不夠。在傳統醫療模式的影響下,藥師的崗位職責和技術內涵常常被淡化。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提升以及醫療模式的改變,藥師的崗位職責發生了重大變化,配藥發藥僅僅只是藥師最基本的職責,保障患者用藥安全、提供全面的藥學服務也日漸成為藥師的重要職責。

2社區藥學服務的意義

2.1促進藥師工作職能的轉變

隨著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社區藥學人員的觀念必須由“藥師的工作只有發藥、配藥”向“藥師的工作是在保障藥品質量的同時也要負責用藥咨詢、指導患者合理用藥,解決用藥中的問題”轉變,只有這樣才有利于適應整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和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藥師需要通過努力提升自我價值,積極參加繼續教育培訓,達到自我素質的提高,才可以讓更多的居民了解什么是社區藥學服務,并且相信社區藥學服務工作可以給他們的生活質量帶來改觀,從而提高居民在用藥時的依從性,達到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的目的。

2.2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

近年來雖然我國藥品質量迅速提升,但是社區居民們對用藥安全問題的關注遠遠不夠,許多人在買藥、用藥、服藥時經常會繞過藥師,僅憑借自己的生活經驗直接使用藥品。作為一名執業藥師,做好發藥時的藥學服務工作,是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的重要舉措。例如藥師應指導患者藥物的服用方法和劑量以及告知患者藥物的不良反應等內容。社區居民在藥物使用過程中遇到疑問時可主動咨詢社區藥師,藥師針對居民的問題,利用所學專業知識進行有效的指導和幫助,從而提高社區患者的用藥依從性,提升社區居民生活幸福度。

3社區藥學服務存在的問題及探析

3.1藥品進貨和驗收程序的不完善

雖然我國部分社區已經存在藥學服務,但相應的藥品進貨出貨,貨物的驗收程序并沒有一個完整的體系。從目前的現狀來看,我國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沒有完善的進貨及驗收程序,也沒有專職于藥品驗收的服務人員,可以說,藥師同時擔負著藥學服務和藥品供應保障雙重重任[4]。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藥房需配備完善的藥品供應體系,并對采購途徑進行規范,目的是對藥品價格進行有效監控以及對藥品的驗收和養護流程進行管控。藥品配置的程序是否嚴謹、藥品的質量是否有問題都會對藥學服務的質量有一定影響。因此,應盡量降低因藥品調配不當導致的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健康事件發生的概率。

3.2政策的不健全及服務標準的不準確

目前,國內沒有完善的社區藥學服務工作模式,對于以不同對象進行不同診治的服務工作尚未建立。雖然部分社區已經開展了藥學服務,但仍然缺乏管理體系的具體程序[5]。相關部門應加大對社區藥學服務的支持力度,為推動其進一步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首先,要為社區藥學服務的開展工作創造一個良好的政策環境,推出一系列工作規范與獎懲制度。如可以提高社區藥學工作者的獎勵程度,以鼓勵藥師積極開展服務工作。其次,針對社區藥學服務工作的相關細節而逐漸完善法律法規,這不僅可以對藥學工作者做出進一步的規范,在遇到醫患問題時,還可以有助于藥學工作者利用相關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再次,出臺一系列實施細則,如加大對社區藥師的培養與學習,提高藥學服務人員的綜合素質,給予其正規編制等內容,鼓勵藥師參與繼續教育與學習,提升自身素質。

4提高社區藥學服務水平的策略

4.1為社區患者構建電子檔案

在社區藥學服務過程中有患者來到社區門診時,藥學工作人員在為患者提供最符合其病情的藥學服務之后,可為患者構建電子檔案,為之后的治療打下良好基礎。藥學工作人員也可以合理安排隨訪時間,及時掌握患者服藥后的情況并上傳電子檔案,合理指導患者用藥,為其以后用藥提供一定的資料支持。電子檔案構建完成之后,可以提高用藥小知識的教育宣傳,對于各個家庭的備用藥品可以提供更好的保管和應用建議,也可以幫助他們查看家中的藥品是否過期失效以減少醫療事故的發生。如遇有子女不在身旁的老人或家中暫時無人照料的患者,更要增加對其隨訪次數,及時了解并掌握特殊居民的身體狀況與健康情況。

4.2加強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

加強藥師素質的管理,提高藥師的綜合素質,是提高藥學服務質量和水平的重要途徑。藥學服務要想有持久的發展,必須提高藥學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同時需要通過一些培訓或進修等多種途徑及時對自身知識結構進行調整[6]。藥師要及時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掌握全面的藥物間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應,以更好地為患者服務。另外,應建立健全社區藥學服務的相關制度,對社區藥師的繼續教育進一步強化。分不同層次為社區藥師制定各級培養目標,從而構建一支綜合性、專業性的藥師隊伍,提升社區藥師的專業技術素養。

4.3加強社區合理用藥宣傳

合理用藥宣傳是藥學工作人員提升自身藥學服務能力的重要工作,也是提高社區居民用藥依從性的重要途徑。合理用藥宣傳可改善社區居民的健康意識,對提升社區居民的生活質量具有深遠意義。在對社區居民進行合理用藥宣傳時可采取多種不同的宣傳方式,如面對面咨詢指導、專家講座宣講、發放宣傳手冊等。合理用藥宣傳內容也應全面,如指導社區居民如何購買藥物、家庭備用藥的科學保存方法、常見慢性病的用藥注意事項等。另外,因社區居民的文化水平和知識結構差異較大,在進行合理用藥宣傳時應盡量通俗易懂,少用專業性詞語。

5結語

藥學服務的主導是藥師直接面向患者、對患者的藥物治療負責,合理有效的藥學服務不僅可以降低醫療事故發生的概率,減少藥物不良反應和藥源性疾病的產生,還可以讓我國的藥物資源得到合理配置,減少資源浪費和不合理應用。因此積極發展“以患者為中心”的藥學服務不僅是科學合理用藥的必然需求,也是未來整個藥師工作發展的趨勢。社區藥學服務則是在藥學服務的基礎上,增添一個地域性的范圍,以社區的人群為對象,為他們排憂解難,提供優質的生活環境,只有讓社區的藥學服務人員及時了解患者的健康、診療、用藥情況,才可以滿足人民群眾對社區藥學服務工作的認可,才可以體現出社區藥學服務工作人員的規范性。社區藥學工作人員需通過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加強社區合理用藥宣傳,為社區居民構建電子檔案等途徑,進一步提升社區藥物服務水平,為社區居民的生命健康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劉舜慧,王瓊珺,馬婧.藥學服務社區化需求的調研與分析[J].天津藥學,2019,31(02):71-73.

[2]張倩,李沭,張爽,陳瑤,張相林.社區藥學服務國際發展概況[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20,20(01):125-128.

[3]劉威,卓微偉.社區養老模式下藥學服務的供需調研及分析———以鹽城市鹽都區為例[J].科技資訊,2020,18(21):220-222.

[4]孫芬,李全斌,成少平,翟忠美.社區藥學服務現狀與優化措施探討[J].海峽藥學,2019,31(12):112-114.

[5]趙歡,李扉屏,劉彩璐.健康老齡化背景下的藥店藥學服務策略研究[J].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32(04):63-65.

[6]牟景麗,劉金萍.基層醫院藥師規范化培訓的現狀與展望[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8,17(10):1077-1080.

作者:卓微偉 李艷萍 劉威 毛文清 單位:江蘇醫藥職業學院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