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到醫生的角色轉換透析

時間:2022-01-19 09:46:51

導語:學生到醫生的角色轉換透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生到醫生的角色轉換透析

本文作者:李美加張向宇工作單位:天津醫科大學口腔醫院預防口腔醫學教研室

提前熟悉醫院環境。實習生在進入醫院之前,應當要求進行院前教育,對自己所處的環境要有所了解,對自己所實習的科室以及相關科室要提前熟悉,才會在日后的學習和工作中得心應手。有些學生一入校門就經常到臨床見習,熟悉醫療環境,領先一步,在進入實習時能夠很快進入角色。多動手操作不斷積累經驗。剛剛從學校轉入臨床,身份也隨之改變,從醫學生過渡到實習生,無論是什么軌道的實習生,臨床技能的熟練掌握都是我們實習過程中的重中之重,我們掌握了一定的理論知識,但是一旦進入臨床,接觸到患者,就出現的理論與實踐的脫節,甚至連一些最基本的常識性錯誤都會出現,畏手畏腳,不知道如何融入到新的環境中,看到指導教師在與患者溝通以及操作的過程中,不知如何抓住重點,更不知道如何幫助教師完成接診的過程,慢慢熟悉環境之后,自己接待患者,之前沒有注意的問題也成為了問題,特別是很細小的動作及細節。比如,光固化樹脂照射的厚度,酸蝕的時間,隔濕的技巧等等,小問題成了治療失敗的原因。因此在實習過程中,指導老師應給學生足夠的智力負荷,要求學生在課余時間鞏固理論知識,特別是實習過程中所見的病例,理論結合實際,實現實習效果的最大化。實習生要抓住機會,積極主動地去接待病人,與病人溝通,從簡入繁,循序漸進,多請教,多練習,不要擅自主張,保護了患者,同時也保護了自己及帶教教師。為了避免醫療糾紛事件的發生,實習生除了在操作方面注意外,也要注意其他的輔助方面,臨床中通常會出現理論與實際病例的不一致,如病例的書寫,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病例的書寫,爭取做到無論哪個環節出問題,有證據可查,以及知情同意書的簽署,比如和患者溝通,告知可能出現的后果,如患兒不配合會出現粘膜劃傷,斷針,以及試行的治療方法,在與患者溝通之后,要落實到書面上,這也是一種醫療保護作用,要銘記老師從接診到結束的每一步,并能靈活的運用到自己的日后的工作中。新技術的學習與掌握。醫學是不斷地進步和不斷地更新的,臨床治療方式也并非一成不變,在臨床中,實習生會見到課本上沒有提及或者是沒有詳細介紹的先進技術或先進設備,我們要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要了解其作用,使用方法,掌握其要領,如兒童口腔科室的無痛麻醉技術的應用。還要大量的閱讀文獻,參加會議,閱讀期刊雜志,豐富和開拓自己的視野,做到與時俱進。

實習生在剛剛實習階段缺乏信心,實習醫生接診信心不足,心情緊張,操作不熟練,溝通能力差,患者不信任。與患者溝通,雖然不是教學大綱的要求,但口腔醫學臨床實習過程中,學生要自己動手進行臨床操作,帶教老師和學生是醫患溝通中最短最有效的一層,也是醫患溝通減少矛盾及防止矛盾激化的關鍵層,所以,學會溝通不僅能與患者建立良好的關系,對患者的心理和生理起到康復作用,還能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對待患者我們要有足夠的責任心和耐心,及時請教上級醫生,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來感染和感化病人,出了問題不能得過且過,一定請教老師,對于小患者,注重在有限的時間里與家長充分溝通,充分掌握病情,與患者成為朋友式的關系,讓患兒最大限度地配合。知情同意書的簽署能夠避免更多的糾紛,對患者要“丑話說在前頭”。教師要多鼓勵學生參加專家門診學習,學習病史的采集和門診病歷的書寫。實習生自己也不能太心急,進入診室,每件事都不是小事情,多虛心請教,指導教師可以先安排實習生進行患者秩序的管理,這樣可以有更多的機會接觸患者,增強學生的信心。診療中教師的教學語言也應講求藝術性,比如對學生操作中的錯誤,不要當面嚴辭批評或過于直接地指出,而應提示以正確的操作方法引導學生加以改正,既可維護學生的自尊心,又維護了病人的利益,減少了病人的疑慮。學生以醫生的要求來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對待每一位患者,這樣做既可增加學生作為一名醫生的榮譽感,又能同時喚起其作為一名醫生的責任感,在病人面前也有助于維護醫生的權威性。這些均有助于提高病人對醫生的信任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和診療氛圍161,在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的同時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

在臨床實習的過程中,偶爾會聽到同學們的談論,諸如患者有多挑剔,不肯讓實習生看病,小題大作之類的話語,雖然穿著白衣,實習生依然是學生,是踩著病人肩膀成長起來的,換位思考,我們也要對每位患者保持一顆仁愛之心,即使將來走上工作崗位也應如此,即對每位實習生的醫德教育,應貫穿整個實習生學習期間乃至一生?!搬t者仁心”,醫德是一種職業道德,是一般社會道德在醫療衛生領域中的特殊表現。它主要調整醫務人員與病人、醫務人員之間以及與社會之間三方面的關系?,F代醫學模式的轉變,社會發展對醫學研究生的醫德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提高醫學研究生的醫德修養,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問題。指導教師的言傳身教是醫德培養的重要環節,自我修養的提高是內在因素,換位思考,站在病人的角度才能更真切的體會病人所想,病人所需,己所欲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樣的醫生才會換來患者的滿意的微笑,面對患者語言可以退讓,但是病情及治療堅守自己的原則,凡是有度,我們為了換醫患關系的和諧,為了減小不必要的醫療糾紛,盡量做到讓患者滿意,尊重患者的合理要求,但是對于不愿配合醫生工作,甚至違背醫生職業操守的無理要求,我們要堅守自己的原則,也是對患者和社會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