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診斷論文

時間:2022-07-16 08:51:00

導語:膀胱癌診斷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膀胱癌診斷論文

摘要目的摘要:探索MRI在膀胱癌的術前診斷及分期的應用價值。材料和方法摘要:搜集20例采用0.5T磁共振掃描儀檢查,經手術病理證實的膀恍癌,分析其MRI表現。結果摘要:根據腫瘤的MRI將其分為腔內型、浸潤型和腔外型。術前MRI診斷和TNM分期符合率為80%(16/20),MRI較病理分期偏高。結論摘要:T1加權像主要用于腫瘤的定性診斷,T2加權像主要用于腫瘤的術前分期;MRI和病理分期有較高的符合性。

膀胱腫瘤磁共振成像

膀胱癌的診斷及分期,對于治療方案的選擇非常重要。在國內,這方面CT的報道比較多,但有關MRI的報道較少。搜集我院手術病理診斷為膀胱癌20例,對其MRI征象進行回顧性分析,進一步探索MRI在膀胱癌術前的診斷價值。

1材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20例,男19例,女1例。年齡39~75歲,平均64+-9.09歲。20例均做MRI掃描,全部病例均經手術病理證實,其中原發性膀胱癌12例,復發性8例(首次手術均為經尿道電灼術,局部損傷小)。

1.2檢查方法

MR掃描用Elscint公司生產的0.5T超導型磁共振成像系統,患者掃描前稍留尿,不需做其他預備。常規進行軸位及矢狀位T1WI及T2WI掃描,必要時輔以冠狀位。T1WI采用SE序列,TR為450~500ms,TE20ms;T2WI運用fastSE序列,TR為3000~3600ms,TE80ms。掃描層厚8mm,體部線圈,FOV為38cm×42cm。

1.3分期標準,采用Fisher等提出的膀胱癌的TNM分期標準。

2結果

2.1MRI表現

根據腫瘤的生長方式分為以下幾種類型摘要:

2.1.1腔內型摘要:15例。腫瘤最小者5mm×8mm,最大者幾乎填滿膀胱腔,單發或多發乳頭狀或菜花狀腫物凸向膀胱腔內。病變T1WI均呈軟組織信號(等信號),在低信號的尿液襯托下境界分明,但和膀胱壁軟組織信號分界欠清。膀胱周邊及盆腔脂肪組織呈高信號。T2WI病變呈等信號或稍高信號,在高信號的尿液中病變常呈稍低信號或被覆蓋,而正常膀勝壁呈一低信號帶。

2.1.2浸潤型摘要:3例。表現為局限性的膀胱壁增厚、不規則,并稍凸向腔內,T1WI病灶范圍顯示清楚。T2WI正常膀胱壁低信號帶欠完整。

2.1.3腔外型摘要:2例。局部膀胱壁稍不規則,主要為一外在的腫塊,膀胱似呈一外壓性改變。其中1例為女性,于膀胱右后壁、子宮右前壁間見一6cm×9cm大小腫塊,縱軸和子宮一致,腫塊呈弧形壓向膀胱腔內,子宮前壁和腫塊相貼、但肌壁及內膜結構存在。另1例為男性,膀胱左側壁外見一約2cm×3cm大小,邊界不規則軟組織信號灶,和四周腸內容物不易區分,局部膀胱壁稍受壓變直,2例在T2WI示局部膀胱壁的低信號帶連續性欠佳。

2.2膀胱癌的MRI診斷和病理對照

本組20例,MRI診斷膀胱癌18例,子宮惡性腫瘤1例(為誤診病例),l例漏診,MRI對病變檢出敏感性為95%。病理診斷膀胱癌20例,MRI診斷準確率為90%。

MRI和病理分期符合率為80%(16/20),MRI分期錯誤的4例均較病理高(附表)。

附表20例膀胱癌術前MRI和術后病理分期對照(TNM方法)

分期MRI病理

T156

T2ll

T3a45

T3b64

T444

合計2020

3討論

3.1MRI在膀胱癌術前的精確診斷及分期

MRI在膀胱癌術前的精確診斷及分期,對于治療方案的選擇起著重要的功能。近年來,各種影像技術的發展,使術前診斷分期的精確性不斷提高,CT可使腫瘤分期準確性達70%左右,而MRI的臨床運用對于膀胱癌的診斷和分期又優于CT,MRI不僅具有良好軟組織密度分辨率、三維空間成像技術的優點,更突出的是T1、T2WI信號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某種組織器官在組織上發生的變化,往往不需要做增強掃描,這是CT所不能及的。

臨床實際應用中,T1WI能清楚顯示膀胱的腫瘤情況,達到定性診斷效果。在T1WI上,尿液呈明顯低信號,膀胱周的脂肪呈高信號,正常膀胱壁為約2~3mm厚的軟組織信號帶,因此,膀胱壁上任何異常軟組織信號均能較好的顯示,本組病例最小病灶為5mm×8mm。同時膀胱周及盆腔內脂肪組織呈高信號,即可了解腫瘤的浸潤程度及范圍,但對于腫瘤病灶和膀胱壁的浸潤關系顯示欠佳,因為在這個序列腫塊及膀胱壁呈等信號。

T2WI上通常較好地顯示正常膀胱組織和腫瘤組織信號,對腫瘤的分期提出客觀的依據。本組T3期10例,MRI和病理基本符合,但應注重,MRI診斷較敏感,一般較病理分期偏高,這和報道相符合。T2WI上,膀胱內尿液呈高信號,大部分腫瘤呈稍高信號或等信號改變,因此,病灶在高信號的尿液下常呈等信號或被覆蓋,致腫瘤顯示欠佳。而正常的膀胱壁卻呈較明顯的低信號帶(肌肉信號),當腫瘤浸潤到肌層時常使肌壁低信號帶的完整性受到破壞。T2WI上很輕易顯示這些變化,有利于對腫瘤分期的估計。本組病理T1期6例,MRIT1期5例,1例過高估計為T2期,原因是T1期及T2期的膀胱癌,在MRI上膀胱壁仍保持完整的低信號帶,因此不易估計腫瘤的侵犯程度,增加了鑒別T1期及T2期的難度。僅在T3a期和T3b期上稍有差別,即MRIT3b期較病理高出2例,這種偏高現象,可能和腫瘤局部血供增多,引起四周脂肪信號呈不均勻信號有關。提示在臨床診斷中應注重這種MRI分期的偏高現象。

3.2誤診病例分析本組20例膀胱癌中1例誤診為子宮惡性腫瘤,1例漏診,這2例腫塊均向腔外生長。誤診及漏診的原因摘要:(1)臨床表現不典型,患者主訴為腰腿痛,無血尿史,且膀胱鏡為陰性。誤診為子宮惡性腫瘤者,有血尿史,下腹部疼痛,陰道捫及結節腫物。(2)局部病灶表現欠典型,腫瘤以向腔外生長形式,膀胱壁呈外壓性改變,故易造成診斷腫瘤來源上的錯誤。(3)對于MRI征象觀察欠細致,2例均有局部膀胱壁欠規則,T2WI低信號帶連續性中斷未予注重。因此,對于浸潤型,非凡是腔外型的膀胱癌應高度警惕,仔細觀察分析,結合臨床,以作出正確的診斷。

3.3鑒別診斷

典型呈乳頭狀或結節狀向腔內生長的膀胱癌診斷不難,但對不典型浸潤型或向腔外生長型的應和下列疾病作鑒別診斷摘要:(1)膀胱慢性炎癥,也可引起膀胱壁的增厚,這種增厚常呈彌漫性,即整個膀胱壁的增厚,在T2WI上膀胱壁低信號帶增厚但完整。(2)盆腔其他腫瘤,如淋巴瘤、平滑肌肉瘤等,也可造成局部膀胱壁受壓改變,局部無增厚,壁周脂肪高信號帶完整。(3)腺性膀胱炎,此種膀胱炎有惡變的趨向,表現形式多樣,可呈結節樣生長突向腔內或沿內壁呈匍匐樣生長,較難和膀胱癌鑒別,若病變范圍較廣,膀胱壁又完整,可先考慮此病。但多數病例需結合病史及活檢才能最后確診。

MRI具有較高的軟組織密度分辨率,加之多方位成像的優勢,對病變的發現有很高的敏感性(95%)。T1WI能清楚地顯示病灶的部位、形態、大小及和盆腔軟組織間的關系;T2WI能對膀胱癌作進一步的分期,準確性為80%。對易造成誤診或漏診的局部浸潤和向外生長的膀胱癌應高度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