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景天根腐病防治論文

時間:2022-12-21 04:52:00

導語:紅景天根腐病防治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紅景天根腐病防治論文

【摘要】對新疆紅景天根腐病病因調查表明,低海拔區種植、7~8月高溫、土壤濕度大(澆水多)亦是紅景天根腐病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中耕時適當扒土使紅景天根莖部裸出地面和人工摘除花芽等措施可以減輕根腐病的危害。室內及田間藥物防治試驗表明:多菌靈、多菌靈+福美雙混合劑600倍對紅景天根腐病的防治效果顯著,分別達到82.12%和85.34%。

【關鍵詞】紅景天根腐病藥物防治生物防治

StudyonthePreventionandCurationontheRootRotPathogenofRhodiolaroseaL.

Abstract:AfterinvestigatedthepathogenyoftherootrotpathogenofRhodiolaroseaL.,itfoundthatplantinlowaltitudes,hightemperatureinJulyandAugustandhighhumidity(excessiveirrigation)conditionsareallresultedtherootrotpathogenofRhodiolaroseaL.prevailed.Moderatelydiggingincultivationcanmakerhizomeappearedfromtheearth,manualextirpateflower-budandothermeasuresareallcanalleviatetheharmoftherootrotpathogen.ItisfoundthattheeffectofCarbendazim,Carbendazim+Thiramextender(600times)areallobservablyaftertheexperimentsofindoorandinfields,theeffectofitspreventionandcurativeratesare82.10%percentand85.42%,respectively.

Keywords:TherootrotpathogenofRhodiolaroseaL.;Medicationpreventionandcuration;Biologicalcortrol

紅景天是近20年來新開發的中草藥,有養心安神、活血化瘀、止血、清熱解毒等功效。現代藥效學研究其具有抗衰老、抗疲勞、抗缺氧、抗微波輻射、調節神經及內分泌的功效。在野生狀態下生長良好,抗病性較強,但人工栽培根腐病發生較為嚴重[1]。據有關資料研究表明,一般1~2齡苗根腐病為20%~30%,3齡苗根腐病為60%~70%,4齡苗根腐病為90%以上。根腐病可危害紅景天根的各個部位,主要從主根下段開始侵染。初期紅景天根表皮呈棕褐色斑點,迅速向根的頂端發展并侵入其內部,使大部或整個紅景天根腐爛,只剩下中空的根皮,呈棕褐色濕腐狀態,致使紅景天完全喪失價值。此病的病原菌為鐮刀菌,廣泛存在于各種類型的土壤中[2,3],主要發生在7~8月高溫多雨季節,土壤濕度大時易于流行。為了控制紅景天根腐病的危害,從2003年開始筆者對紅景天根腐病發病因素及藥物防治進行了研究。現報道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海拔高度與發病率的關系

200506中旬對種植在石河子海拔高度為450m和750m的3年生紅景天進行發病率和病情調查。采用對角線法,各取15點,每點雙行20株。

1.2中耕與發病的關系

結合中耕除草,采用適當覆土和扒土(扒去紅景天根莖部土壤,使根莖部裸出地面)兩種方法。每處株數為50株,重復3次。當年8月調查病情。

1.3摘花芽與發病的關系在紅景天花芽出現后,采用摘除花芽和不摘除兩種處理方法,每處各為50株,重復3次當年8月調查病情。

1.4藥物防治試驗

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15%噁霉靈水劑500倍液,5%菌毒清水劑400倍液,55%敵克松膏劑800倍液,30%枯萎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1.5%多抗霉素可濕性粉劑150倍液,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8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和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等量混合后600倍液和800倍液為供試藥劑,以清水作對照。藥劑室內毒性測定采用抑菌圈法。田間藥效試驗采用隨機區組設計,重復3次。2004年試驗小區面積為20m2,從5月15日開始每隔10d噴藥1次,連續噴3次,2005年試驗小區面積為16m2,從5月16日開始每隔10d噴藥1次,連續噴3次。

2結果

2.1海拔高度與發病的關系對表1數據進行t檢驗,分析得出兩個海拔高度之間發病率有統計意義(t=8.5225>t0.01(4)=4.604)。低海拔區紅景天根腐病發病率明顯高于高海拔區,說明在低海拔區種植紅景天是根腐病發生與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表1不同高度對紅景天根腐病發病率的影響(略)

2.2中耕與發病的關系

從表2中可知,對紅景天植株適當覆土處理的發病率明顯高于適當扒土處理,說明中耕時適當有目的扒土,使紅景天根頸部裸出地面,對紅景天的根腐病防治有一定的作用。表2中耕處理對紅景天根腐病發病率的影響(略)

2.3摘除花芽與發病的關系對表3數據進行分析,結果表明,不同處理方法之間有統計意義(F=40.25*),即摘除花芽處理的根腐病發病率顯著低于不摘除花芽處理,不僅可以促進紅景天根莖的生長,而且可以減輕根腐病的危害。表3摘除花芽對紅景天根腐病發病率的影響(略)

2.4藥物防治

室內藥物抑菌試驗結果見表4。表4室內藥物對紅景天根腐病抑菌試驗(略)

從表4中可知,各種藥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多菌靈、多菌靈和福美雙混合劑的抑菌作用最強,其抑菌圈直徑>30mm,其次為枯萎靈,其抑菌圈直徑為28.2mm。

紅景天根腐病藥物田間防治試驗是從2004~2005年進行試驗,從試驗結果表明,不同藥物均能降低根腐病的發病率,其差異均達到極顯著水平(F2004=160.70**,F2005=95.45**)。不同藥劑間多重的比較結果表明,用多菌靈,多菌靈+福美雙混合劑600倍液處理紅景天根腐病發病率顯著降低,其防治效能達到了80%以上,說明這兩種藥物可用于紅景天根腐病的防治。枯萎靈、多菌靈+福美雙混合劑800倍液的防治效果也達到70%以上,也可以用于紅景天根腐病的防治。表5紅景天根腐病藥物田間防治試驗(略)

3小結

根據藥劑室內抑菌試驗與調查結果表明,紅景天根腐病的發生與海拔高度、溫度、濕度等生態因子有密切關系。因此種植紅景天時應盡可能選擇高海拔地區且與之生態環境相似之處,這是降低根腐病和危害的主要措施。

中耕時適當的扒土和摘除花芽的試驗結果表明,中耕時適當扒土使紅景天裸出地面和人工摘除紅景天花心(芽)也是防治根腐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抑菌試驗和田間藥物防治試驗結果表明,多菌靈800倍液、多菌靈+福美雙混劑600倍液等藥劑的防治效果較好,是藥物防治紅景天根腐病首選藥物。因為紅景天是一種珍貴的藥用植物,建議在生產過程中應用栽培技術措施和生物防治為主要手段的方案和防治措施,盡可能減少農藥的使用。

【參考文獻】

[1]成玉懷,李鵬紅景天引種及栽培試驗[J].中藥材,2003,26,(11):775.

[2]王繼山,唐桂榮,顧漢春.紅景天根腐病防治效果分析[J].吉林農業科學,1999,24(6):44.

[3]蔣文春,鐘文田,姜明美,等.高山紅景天根腐病的分離鑒定與致病性研究[J].植物保護學報,1996,23(2):185.

[4]蔣文春,孟慶勇,賈燕,等.高山紅景天根腐病的病因與綜合防治[J].遼寧農業科學,2005,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