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有效成分提取分析論文

時間:2022-02-28 04:42:00

導語:柴胡有效成分提取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柴胡有效成分提取分析論文

1儀器與試藥

1.1儀器

島津LC-20A高效液相分析儀(SPD-20A紫外檢測器);752紫外分光光度計(上海精密儀器科技有限公司);RE52-86A旋轉蒸發器(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METTLERAE240電子分析天平(瑞士)。

1.2試藥柴胡藥材購于河南省藥材公司,經本院陳隨清教授鑒定為傘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chinenseDC.的干燥根;柴胡皂苷a對照品自制,經峰面積歸一化法測定含量為:99.91%;乙腈為色譜純;水為雙重蒸餾水;其他試劑均為分析純。

2方法

2.1單因素實驗

分別以藥材浸漬溫度、浸漬時間、料液體積比、蒸餾液收集量等為因素,在不同水平下進行單因素實驗,篩選出影響柴胡揮發油提取的主要因素和水平,同樣分別以乙醇濃度、pH值、柴胡皂苷提取時間、料液體積比等為因素,在不同水平下進行單因素實驗,篩選出影響柴胡皂苷提取的主要因素和水平。從而為正交實驗設計提供依據。

2.2揮發油的提取和測定方法隨機稱取50g柴胡干燥粗粉,置于500ml圓底燒瓶中,采用水蒸氣蒸餾法在不同條件下提取柴胡揮發油,收集蒸餾液,加3%丙二醇搖勻,精密量取上述蒸餾液2ml兩份,一份置5ml容量瓶中,加蒸餾水定容,搖勻,作為樣品液,另一份置蒸發皿中,置水浴上蒸干,殘渣用蒸餾水溶解,轉移至5ml容量瓶中,加蒸餾水定容,搖勻,作為空白。用752紫外分光光度計在277nm波長處測定蒸餾液中揮發油的吸收度。

2.3柴胡皂苷的提取取提取揮發油后的藥渣,濾干,置于500ml圓底燒瓶中,在不同條件下回流提取柴胡皂苷,過濾得濾液,減壓低溫濃縮成每毫升含0.5g柴胡的濃縮液,備用。

2.4柴胡皂苷a含量測定

2.4.1色譜條件大連伊利特C18(4.6mm×250mm,5μm);流動相為乙腈-水37∶63;流速1ml/min;檢測波長208nm;柱溫35℃;進樣量20μl。

2.4.2對照品溶液的制備精密稱取柴胡皂苷a對照品5.09mg,加甲醇溶解并定容至10ml,搖勻,配成0.509mg/ml對照品溶液,冷藏備用。

2.4.3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取上述濃縮液10ml減壓蒸干,加20ml甲醇溶解殘渣,過濾得濾液。再取2ml濾液至10ml容量瓶中,加甲醇定容,搖勻,冷藏備用。

2.4.4線性范圍考察精密吸取對照品儲備液2.0,6.0,10.0,14.0,18.0μl,在“2.4.1”項下色譜條件下進樣測定,記錄峰面積,以峰面積積分值Y為縱坐標,對照品溶液進樣量X(μl)為橫坐標,進行線性回歸(n=5),得線性回歸方程為Y=209413.7X-162379.4,線性范圍為0.9720~9.635μg,相關系數為r=0.9997,線性關系良好。

2.4.5精密度實驗

精密吸取對照品20μl,在“2.4.1”項下色譜條件下重復進樣5次測定,記錄峰面積,RSD為1.5%(n=5),表明精密度良好。

2.4.6穩定性實驗

將供試品溶液在室溫下貯存,在“2.4.1”項下色譜條件下,分別于0,2,4,6,8h進樣測定,記錄峰面積,RSD為2.0%,表明樣品在8h內穩定。

2.4.7重復性實驗

精密稱取同一批樣品5份,按供試品溶液處理方法制備樣品溶液,在“2.4.1”項下色譜條件下重復進樣測定5次,記錄峰面積,RSD為2.1%(n=5)。

2.4.8樣品測定精密吸取20μl樣品溶液,在“2.4.1”項下色譜條件下進樣測定,記錄峰面積,計算各樣品中柴胡皂苷a的含量。

2.5正交實驗以柴胡蒸餾液中揮發油的吸收度和柴胡皂苷a的含量為檢測指標,參照單因素實驗結果,分別以藥材浸漬溫度、揮發油收集量、柴胡皂苷提取時間、柴胡皂苷提取溶劑料液比等主要因素及不同水平進行L9(34)正交設計,篩選最佳工藝。正交實驗因素和水平見表1。表1正交實驗因素及水平(略)

3結果

3.1浸漬溫度對揮發油提取效果的影響分別在30,40,60,80℃溫度下浸漬6h,料液比1∶6,提取1次,考察浸漬溫度對揮發油提取效果的影響。測得吸收度依次為:0.303,0.984,0.758,0.587。由測定結果可知,在40℃下浸漬吸收度達到最大。且變化顯著,所以浸漬溫度應選在40℃左右。

3.2浸漬時間對揮發油提取效果的影響在40℃下,分別浸漬0,2,4,6,8h,料液比1∶6,提取1次,考察浸漬時間對揮發油提取效果的影響。測得吸收度依次為:0.470,0.559,0.650,0.940,0.722。由測定結果可知,浸漬6h吸收度最大,浸漬4h和8h吸收度相當。

3.3料液比對揮發油提取效果的影響料液比分別為1∶5,1∶6,1∶8,1∶10,提取1次,考察料液比對揮發油提取效果的影響,測得吸收度依次為:0.316,0.443,0.337,0.258。由測定結果可見,料液比1∶6吸收度最大。且變化顯著。

3.4揮發油收集量對揮發油提取效果的影響分別收集100,200,300ml蒸餾液,考察揮發油收集量對揮發油提取效果的影響,測得吸收度依次為:0.454,0.507,0.596。由測定結果可知。隨著收集量的增多,吸收度逐漸增大,但增加趨勢不顯著。

3.5乙醇濃度對柴胡皂苷提取效果的影響分別以95%,75%,60%,45%乙醇,料液比為:1∶6,提取柴胡皂苷。考察不同乙醇濃度對柴胡皂苷提取效果的影響,柴胡皂苷a含量依次為:0.20%,0.15%,0.12%,0.12%。由測定結果可知,柴胡皂苷提取率隨乙醇濃度的降低而降低。在95%乙醇濃度時最大。且變化較顯著。因此選用95%乙醇提取。

3.6pH值對柴胡皂苷提取效果的影響分別用0,5%,10%,15%的氨水95%乙醇液提取皂苷。考察pH值對柴胡皂苷提取效果的影響,柴胡皂苷a含量依次為:0.20%,0.25%,0.24%,0.24%。由測定結果可知,堿性乙醇提取效果比較好,含5%~10%氨水95%乙醇條件下提取液中柴胡皂苷a變化不顯著,因此選用含5%氨水。

3.7提取時間對柴胡皂苷提取效果的影響用95%乙醇分別在0.5,1,2,3h提取皂苷。考察提取時間對皂苷提取效果的影響。柴胡皂苷a含量依次為:0.20%,0.25%,0.20%,0.20%。由測定結果可知,提取1h時提取率最大。提取時間再長提取率就逐漸下降。

3.8料液比對柴胡皂苷提取效果的影響在10,8,6,5,3倍不同料液比條件下回流提取柴胡皂苷。考察料液比對柴胡皂苷提取效果的影響。柴胡皂苷a含量依次為:0.15%,0.15%,0.20%,0.21%,0.14%。由測定結果可知,料液比為在5~6倍時提取率最大。

3.9正交實驗結果與分析因柴胡中的揮發油和柴胡皂苷a均為有效成分,權重應相等。則規定吸收度中最大值0.945及柴胡皂苷a含量中最大值0.33%為100,其余值對應比較,兩項加和后平均得綜合評分值。結果見表2,方差分析見表3。表2正交實驗結果與分析(略)表3誤差分析(略)

由表2和表3可知,柴胡揮發油收集量的極差最大,其次是料液比和柴胡皂苷提取時間,故對于柴胡提取效果影響的大小順序為B>D>C>A,由于A和C影響不顯著,故綜合考慮,選擇最佳提取方案為A1B1C1D3,即40℃浸漬,收集100ml揮發油,8倍量含5%氨水的95%乙醇提取1h。

3.10最佳方案的驗證實驗取50g柴胡粗粉置500ml圓底燒瓶中,在最佳提取條件下提取。重復兩次。結果見表4。表4驗證實驗結果(略)

由表4可見,采用優化最佳工藝提取有效成分柴胡揮發油和皂苷,其揮發油吸收度和柴胡皂苷a的含量都較高,且工藝條件穩定可靠,重復性好。

4討論

柴胡揮發油和柴胡皂苷為柴胡的主要有效成分,兩者的提取是較為矛盾的。據文獻資料,柴胡皂苷在6h內穩定,而要完全提取揮發油則要較長時間。這將導致柴胡皂苷的分解、降解等一系列不穩定的反應,使柴胡皂苷的含量降低。因此要同時兼顧揮發油和柴胡皂苷的提取,可考慮采用水蒸氣蒸餾法提取柴胡揮發油,采用堿性醇提工藝代替傳統的水提工藝提取柴胡皂苷。且在提取過程中發現,柴胡皂苷a受熱容易分解,隨著加熱時間增長,含量逐漸減少,因此在各加熱環節,如提取,濃縮,干燥過程中應盡量采用低溫,以減少柴胡皂苷a的損失。

中藥成分復雜,應綜合考慮各有效成分的性質及其在制備過程中的變化,以保證制劑的質量和療效。據文獻資料,柴胡中含柴胡皂苷a大約在0.2%~0.4%,從本實驗最佳工藝提取液中測得柴胡中柴胡皂苷a的含量為0.32%,因此本工藝提取效果較好。至于揮發油的含量,各種文獻所得結果不盡相同,甚至相差10倍以上,由于藥材的原因,如藥材部位、采收時間、產地等的影響難以衡量,因此本實驗在不影響揮發油提取的前提下還兼顧了柴胡皂苷a的提取,從而為柴胡的提取提供可靠的依據和參照。

【參考文獻】

[1]國家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Ⅰ部[S].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562.

[2]楊云.天然藥物化學成分提取分離手冊(修訂版)[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2:612.

【摘要】目的確定柴胡有效成分提取的最佳工藝。方法以柴胡中揮發油吸收度和柴胡皂苷a的含量為指標,采用單因素實驗篩選主要因素和水平,再以正交實驗篩選柴胡有效成分提取最佳工藝。結果最佳工藝參數為40℃溫浸,收集相當于藥材2倍量蒸餾液,繼用8倍量含5%氨水的95%乙醇回流1h提取柴胡皂苷,可使揮發油吸收度達0.941,柴胡皂苷a的含量達0.32%。結論該工藝為柴胡有效成分的提取提供了可靠依據,且工藝條件穩定可靠,重復性好。

【關鍵詞】提取工藝柴胡皂苷a揮發油正交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