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抑制心室重構改善心室論文

時間:2022-05-21 05:38:00

導語:中藥抑制心室重構改善心室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藥抑制心室重構改善心室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構的發生機制;中藥對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構的干預機制;結語與展望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早期出現梗死區的膨展,使心臟各部舒縮出現不協調性、神經內分泌系統的激活、炎性細胞因子的作用、細胞凋亡的發生、心梗早期大量的心肌細胞凋亡使心肌功能受損,必然導致重構的發生、,黃芪的化學成分主要含有皂甙類,黃酮類,多糖類以及氨基酸類、當歸具有清除氧自由基、降低心肌耗氧量、抗腎臟、肺臟纖維化等作用、杭白菊可抑制小牛血管平滑肌細胞凋亡和抗氧化作用、用益氣活血法治療心梗后心室重構形成了許多共識、冠心寧注射液對抑制LVR起到較好的保護作用等,具體請詳見。

論文摘要:近年來,很多研究證明中藥在一定程度上確實可以起到抑制心肌梗死后的心室重構、改善心室功能的作用,現將其作用機制綜述如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發生的左心室的進行性擴張和外形改變,這種現象被稱為“梗死后心室重構”,包括心室容積、形狀、室壁厚度、心肌結構和超微結構等方面的改變[1]。

論文關鍵詞:急性心肌梗死心室重構中藥干預機制

1.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構的發生機制

1.2血流動力學因素:AMI早期出現梗死區的膨展,使心臟各部舒縮出現不協調性,心室的收縮射血功能受到影響,導致心輸出量下降,左室舒張末壓升高,最終導致整體的心室擴張和扭曲,加重血流動力學障礙[2]。

1.1神經內分泌系統的激活:神經內分泌系統主要包括交感神經系統(SNS)和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RAAS)。①心室重構由于初始的心肌損害引起心肌結構和功能的變化,導致心臟泵血功能下降,交感神經激活以增強心肌收縮力,提高心率及增加心排血量,為心室重構的適應性代償機制,但持續過度的交感神經興奮可下調β受體密度,對心肌產生直接的毒性作用,在心室重構過程中起重要作用[3]。②RAAS的效應激素是血管緊張素Ⅱ和醛固酮,其中血管緊張素Ⅱ(AngⅡ)在心梗后心室重構中起了最為重要的作用[4]。AngⅡ可直接作用于心肌細胞和間質細胞啟動重構,Higaki[5]等報道,用人類血管轉化酶(ACE)基因轉染的大鼠心肌組織的轉基因模型中,心肌組織ACE活性顯著增加,心肌細胞肥大和膠原含量增加,表明AngⅡ可通過自分泌或旁分泌的方式而不依賴血流動力學的因素,直接促使心室肥大和纖維化。AngⅡ還可刺激內皮素(ET21)、醛固酮(ALD)、心房肽(ANP)、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21、IL22)等激素及細胞因子的釋放,這些活性物質增加可促進心肌細胞肥厚和間質細胞增殖,共同參與左心室重構的過程。

1.3炎性細胞因子的作用:AMI早期通過機械變形、缺血刺激、氧自由基損傷、細胞因子自身放大等機制短期內產生大量炎性細胞因子[6]。馬永娜等[7]研究觀察到AMI患者72h的血清IL26和C反應蛋白(CRP)明顯升高,兩者呈顯著正相關。IL26和CRP與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無顯著相關,說明炎癥反應的強度不完全取決于MI面積,結果提示在AMI早期即有較強的炎癥反應。

1.4細胞凋亡的發生:在心肌梗死早期,細胞凋亡是心肌細胞死亡的主要形式,在早期重構中起重要作用[8]。Abbate等[9]發現無論是梗死區還是非梗死區其凋亡心肌指數都與進行性的左室重構數量呈顯著正相關。伊瑞興[10]等也證實,在實驗大鼠心肌梗死后數小時,梗死區周圍心肌細胞凋亡陽性指數開始升高,3天達高峰,14天仍高于對照組;凋亡相關蛋白P53、Fas、Bax和Bcl-2的表達也增高。這都證明了心梗早期大量的心肌細胞凋亡使心肌功能受損,必然導致重構的發生。

2.中藥對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構的干預機制

2.1單味藥

2.1.1黃芪

現代藥理研究分析,黃芪的化學成分主要含有皂甙類,黃酮類,多糖類以及氨基酸類等,研究表明黃芪總黃酮可以明顯改善AMI大鼠心臟血流動力學,增加大鼠心室肌細胞L-型鈣電流(L-ICa)的幅值,從而明確了黃芪增加心肌收縮力的作用機制[11],而黃芪中的黃芪皂甙能增強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減少氧自由基的生成,減少脂質過氧化并增加氧自由基的清除,抑制TNF-α的產生[12],從而起到保護心肌,減輕心肌損傷的作用。并且也有實驗表明,黃芪可以抑制心肌纖維化,降低凋亡基因[13]。

2.1.2玄參

顧偉梁等[14]研究發現玄參可明顯減慢壓力超負荷大鼠過快的心率和過高的血壓,明顯降低心臟質量指數,并提高模型組大鼠SOD活性,降低模型組大鼠心肌組織中過高的內皮素21(ET21)基因表達和ET21含量。玄參可通過降低大鼠心率、血壓,抑制ET21的激活,清除氧自由基而產生防治心室重構的作用。玄參可明顯降低ALD含量,這可能也是其抑制AngⅡ含量增加從而防治心室重構的作用機制之一。

2.1.3當歸

當歸具有清除氧自由基、降低心肌耗氧量、抗腎臟、肺臟纖維化等作用[15],盧彥珍等[16]研究發現當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干預心梗后心室重構,改善血流動力學參數及心臟的收縮和舒張功能。并且當歸可降低心肌梗死大鼠血漿中丙二醛(MDA)濃度,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濃度,推測當歸可通過打破炎性反應與氧化應激反應之間的反饋環路,阻止氧化應激和炎性損傷的放大效應,達到了防治左室重構的目的。上官海娟等[17]也發現當歸可通過上調Bcl22和下調Bax表達,使Bax/Bcl22比值下降,抑制該區的心肌細胞凋亡,進而改善左室功能,減輕心室重構。

2.1.4其他

有實驗顯示魚腥草具有抑制心室重構及與此相關的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以及血管內皮素分泌等過度激活的作用,也可抑制AngⅡ、ET等神經內分泌介導的心室重構信號傳導通路,對抗心室重構[18]。杭白菊可抑制小牛血管平滑肌細胞凋亡和抗氧化作用[19]。漢(粉)防己能夠抑制自發性高血壓大鼠的心肌纖維母細胞前膠原的羥化,減少膠原的分泌,拮抗和減輕心肌間質纖維化,改善心臟的病理性重塑[20]。半枝蓮、金銀花、丹皮可明顯改善內膜及中膜的增厚,降低血清TGF-β水平,降低增殖內膜中膠原纖維的含量[21],可明顯改善AMI后心室重構。

2.2中藥復方

2.2.1益氣活血方

文獻研究表明用益氣活血法治療心梗后心室重構形成了許多共識[22]。益氣活血法在AMI的動物實驗及臨床試驗中,顯示出縮小心梗面積、保護心肌結構、促進修復、擴張血管、防治左室重構、改善心功能等多方面的有益作用[23]。如王振濤等[24-25]研究發現,益氣活血(黨參、黃芪、丹參、川芎、紅花)注射液可降低心肌梗死后左心衰大鼠心肌局部腎素、血管緊張素Ⅱ活性;減少心肌梗死健存區心肌周圍膠原組織,使心臟濕重/體重比值變小,左室面積縮小。還有不少研究表明,益氣藥與活血藥配伍可獲協同作用,互增療效,在某些方面優于單用活血或單用益氣者[26]。又如楊冬花等[27]觀察益氣溫陽活血方(黃芪、人參、丹參、益母草、白術、茯苓、桂枝等)對心室重構的影響發現該方可通過減少心肌信號轉導通路中NF-kB的表達,進而抑制炎癥因子TNF-α、IL-18的含量,減少心肌細胞肥大和膠原產生,逆轉心腔擴大、心室肥厚,最終改善左室重構和心臟功能。

2.2.2滋陰清熱方

杜軍等[28]研究發現加減玉女煎對神經內分泌系統的過度激活有明顯改善作用,表現為降低左旋-甲狀腺素(L-Thy)致心室重構大鼠的心臟指數(HI)和血漿AngⅡ含量、提高血清一氧化氮(NO)濃度和心肌谷胱甘肽還原酶(GSH-Px)、SOD活性,減少心肌細胞橫斷面積。并且該方能夠降低心肌羥脯氨酸(Hyp)、間質膠原蛋白(Collagen)含量,減少心肌膠原纖維的沉積,防止纖維化。從而揭示了滋陰清熱類藥物能夠降低心室重構過程中過度上調的AAS和交感神經活性,同時調控氧化應激系統和ET21等神經內分泌因子的活性,對心室重構早期階段防治具有較好的療效。

2.3中藥注射劑

臨床實驗研究表明,參芪扶正注射液能使心肌梗死殘存心肌細胞周圍膠原組織明顯減少有預防和防止心肌細胞重構的作用[29]。參麥注射液與川芎嗪注射液配伍可抑制AMI后早期左室重構的發生,并利于心功能改善。其作用機制可能與益氣活血中藥能改善心臟血流動力學、干預心臟局部內分泌、抑制心肌細胞凋亡、降低外周血腫瘤壞死因子水平等作用有關[30]。冠心寧注射液對抑制LVR起到較好的保護作用,最主要的原因可能與冠心寧注射液搶救“邊緣帶”心肌、縮小梗死面積、穩定內皮細胞、抗缺血/再灌注損傷和抑制ATII受體等多途徑作用有關[31]。心至寶注射液可抑制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具有抗兒茶酚胺毒性和抗自由基作用,可防止心室重構的發生[32]。復方芪丹液可干預AMI大鼠VR的病理過程,能顯著降低AMI大鼠左室重量、心臟指數,抑制大鼠左室心肌細胞的增大,降低大鼠血漿及心肌組織中ET和AngII的含量[33]。

3.結語與展望

綜上所述,中藥可通過影響心臟結構、血流動力學、神經內分泌系統、炎性細胞因子等機制來抑制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構的發生和發展。但是中藥的這種具體干預機制大多還處于探索和推測階段,且缺乏一定的創新性。故今后的研究應充分結合現代化心血管病學理論和技術,繼承開發和研究有效的傳統醫學理論和經驗,以提高臨床醫療水平和科學技術水平。相信通過不懈的努力,中藥在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構的防治以及提高生存質量等方面,將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郝玉明,朱文玲.心肌梗死后的心室重構[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5,33(2):196

[2]趙鵬,朱興雷.急性心肌梗死與左室重構[J].國際內科學雜志,2007,34(1):17

[3]尹智煒,史力生,陳志強,楊陽.兒茶酚胺-β受體-cAMP系統在急性心肌梗死左室重塑中的生物學調控作用[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6,26(4):448

[4]王大英,范維琥.心肌梗死后重構與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J].臨床薈萃,2003,23(18):1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