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香藥材鑒別論文

時間:2022-01-14 10:44:00

導語:木香藥材鑒別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木香藥材鑒別論文

1商品名來源及產地

木香:主產于云南麗江、迪慶州等地,奉為地道的藥材,可稱“云木香”。由印度等地經廣州進口,通稱“廣木香”。川木香:產于四川及西藏。土木香:產于河北。越西木香:產于四川的越西,西昌。紅木香:產于浙江,安徽等地。青木香:產于四川、江蘇等地。

2藥材性狀,顯微鑒別

2.1性狀鑒別(1)木香:略呈圓柱形,枯骨形為縱剖片,長約5~15cm,直徑0.5~6cm,表面黃褐色,栓皮多除去,有顯著縱溝及側根痕,有時可見不規則菱形網紋。質堅實,體重,不易折段。斷面略平坦,黃白色至棕黃色,有一棕色環及放射性紋理,并可見散在的褐色油點。氣強烈芳香,味苦。(2)川木香:呈圓柱形(鐵桿木香)或有縱槽的半圓柱形(槽自木香),稍彎曲,長10~30cm,直徑1~3cm,表面黃褐色或暗褐色,有較細的縱皺紋,外皮脫落處可見絲瓜絡,狀細筋脈,根頭偶有黑色發粘的膠狀物,可稱“油頭”、“糊頭”體較輕,質脆易折斷。斷面,黃白色或黃色,散在黃色稀疏油點及裂隙,木部較寬廣,有放射狀紋理,有的中心呈腐朽狀。氣微香,味苦,嚼之粘牙。(3)土木香:多呈圓柱形或長圓錐形,稍彎曲或扭曲,少數為圓錐狀的短段或不規則塊狀。長10~20cm,直徑0.5~2cm,表面深棕色,具縱皺紋及不明顯的橫向皮孔,頂端有稍凹陷的莖痕及棕紅色葉柄殘基,根頭部稍膨大,多縱切開或斜切成截形,邊緣稍向外反卷,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不平坦,稍呈角質樣,乳白色至淺黃棕色,形成層環狀明顯,木質部略顯放射狀紋理。氣微苦而灼辣。(4)越西木香:呈圓柱形或半圓柱形,略似雞骨,長5~25cm,直徑0.5~2cm,表面黃褐色或灰褐色,有縱紋幾縱裂溝,并有突起的須根痕,質堅硬。斷面棕黃色,多有偏心性放射性紋理及油室,皮部較薄,形成層顏色較深,油質較重。氣濁,味微甜而苦辣,嚼之粘牙。(5)紅木香:呈圓柱形,不規則扭曲,長10~50cm,直徑1~2.5cm,表面灰棕色至棕紫色略粗糙,有細棕皺紋和多數深達木下的橫裂狀,扭曲處尚可有橫深溝偶有槍皮脫落,露出棕色皮部,質堅難折斷。斷面粗纖維性,皮部與木部易分離,皮部寬厚,棕色,木部淺棕色,密部淺棕色,密布小孔(導管)。氣微香而特異,味微甜,后苦而辛。(6)青木香:呈圓柱形或扁圓柱形,略彎曲長3~15cm,直徑0.5~1.5cm,表面黃褐色或灰棕色,粗糙不平,有縱皺紋及須根痕,質脆容易折斷,斷面不平坦、皮部淡黃色、木部寬廣;射線類白色,放射狀排列,形成層環明顯,黃棕色,氣香特異,味苦[1]。

2.2顯微鑒別要點(1)木香:薄壁細胞中含有菊糖,網紋導管多見,也有具緣紋孔導管。(2)川木香:纖維旁有石細胞,薄壁細胞含菊糖。(3)土木香,薄壁細胞中含菊糖,網紋導管。(4)、紅木香:細胞含淀粉粒。(5)越西木香:韌皮部及木射線中均有較大的油室散在,薄壁細胞充滿菊糖。(6)青木香:薄壁細胞含淀粉粒。[2]

3功效主治區別

(1)木香:長于健脾化滯。用于停食積聚、胸滿腹脹、嘔吐瀉痢等。(2)川木香:行氣止痛,消脹。用于腹脹腸鳴、腹痛、痢疾里急后重。(3)土木香:健脾和胃,調氣解郁,止痛安胎。用于胸脅、脘腹作痛,嘔吐瀉痢,胸脅挫傷,岔氣作痛,胎動不安。(4)紅木香:長于祛風活血止痛。用于筋骨疼痛,月經痛,跌打損傷。(5)越西木香:功似木香但力較弱。(6)青木香:長于疏肝止痛,解毒消腫。用于肝氣郁結之脅痛,癰腫疔瘡,蛇蟲咬傷。

4討論

由于時代變遷及各種文獻記載引起木香類藥材之間相互混淆,給處方調劑及臨床使用帶來不便,為此應加以注意。根據功效,雖然有相似之處,但主治有偏重。川木香偏于行氣止痛,土木香偏于健脾和胃,而紅木香偏于祛風活血,青木香偏于平肝止痛,解毒消腫,所以臨床上應根據需要甄別使用。

【參考文獻】

[1]張麗芝.土木香、川木香、木香、青木香鑒別與反應[J].時珍國醫國藥,2000,(2):22.

[2]仇越敏.廣木香、青木香、白木香的鑒別[J].黑龍江中醫藥,2002,(1):56.

【摘要】[目的]由于木香類藥材種類不同,功效主治有別,易引起臨床使用混淆。[方法]經查閱各種文獻資料,系統地整理出木香類藥材商品名的來源,產地,及藥材鑒別要點。[結果]木香類藥材來源不同其功效主治有別。[結論]由于藥材性狀,顯微鑒別不同,功效主治各有側重,望臨床甄別使用。

【關鍵詞】木香;中藥鑒別;甄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