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用分子篩制氧技術探究論文
時間:2022-12-02 11:09:00
導語:醫用分子篩制氧技術探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醫用分子篩中心制氧系統主要由空氣壓縮機、空氣過濾器、空氣貯罐、吸附塔、氧氣貯罐、氣動閥、程控部分、氣體流量計、氣體過濾器等部分組成。
關鍵詞:醫用分子篩
一、氧氣作為醫院醫療使用已經有很多年的歷史,在醫療行業也是不可缺少的,但其制取方法一直延用著傳統的低冷空氣分離法,使用該方法制氧設備投資高、占地面積大,操作及維修維護費用多,因此不便在醫院推廣使用。
1998年4月國家醫藥局了《醫用分子篩制氧設備通用技術規范》,1999年山西埃爾氣體系統工程有限公司研制出了分子篩氧氣發生裝置,取代了醫療行業傳統的制取方法和氧氣瓶供氧方式,目前正在國內推廣使用。
二、制氧系統的核心部件是制氧分子篩,分子篩(簡稱ZMS)是一種以沸石為主要原料經過特殊加工而成的白色顆粒,是一種半永久性吸附劑,在使用過程中注意防水,否則將失去吸附作用。
分子篩對氧氣和氮氣的分離作用主要在于這兩種氣體在分子篩表面上的擴散時間不同,較小極性的氣體分子擴散較慢,很少一部分進入分子篩微孔,較大極性氣體分子擴散較快,進入分子篩微孔也較多,氧氣的臨界直徑為2.8A(1A=10-8cm),而氮的臨界直徑為3A,這樣在氣相中可得到氧的富集成分,通過PSA變壓吸附雙塔流程,就可以從空氣中將氧氣分離出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醫藥行業標準《醫用分子篩制氧設備通用技術規范》以空氣為原料,利用分子篩變壓吸附工藝產生的氧氣,這種氧氣的氧濃度范圍為90%—96%(v/v)之間,剩余的部分氣體主要是氬和氮,隨著吸附塔自動排氣閥的作用,將少部分氬和氮以及其它廢氣排除掉,氧氣進入貯氧罐通過管道輸送到各臨床科室。
三、大坪醫院野戰外科研究所如今是全軍唯一的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軍隊衛生醫療機構,為首批三等甲級醫院,重慶市首批涉外定點醫院。
特別是醫院新病房大樓的落成使用,使大坪醫院的發展融入了學校整體跨越式發展的快車道,病床數量達2000余張,收治率100%,醫院各項建設指標都超過了歷史最好水平,美麗舒適的庭院式醫院實現了大坪醫院幾代人的夢想和追求,迎來了全國、全軍、同行的參觀學習和贊美。大樓配備自動化監控系統、氣動物流傳輸系統、樓宇自控系統、消防報警系統、網絡傳輸系統和自動化辦公等六大系統;全部采用數字化辦公,設有校園網、遠程電視電話會議、數字化教學、醫療巡診等八大系統;病房設變頻式中央空調系統、采用真空鍍膜玻璃外墻、智能分箱補償器、直接數字控制器、平衡閥、智能溫控二通閥等措施;具有完備垃圾分類處理系統、酸化水消毒系統、自平衡通風系統,各種裝飾材料都通過環保認證;樓內布置綠色植物230多處,頂樓做了綠化處理,周邊環境整體美化,形成獨特山水、園林景觀;公共區域標志鮮明:花店、超市、茶座、餐廳、自主銀行等項服務應有盡有,病房配置電話、網絡系統、液晶電視、醫患對話系統、電子顯示屏滾動播出手術進展。
四、特別是新病房大樓供氧系統主供采用了醫用分子篩中心制氧系統,制氧站有4套系統,為保證供氣壓力穩定加設8臺增壓泵交換工作,將4套制氧機生產的氧氣加壓送入2個初氧罐內,最后通過儲氧罐送入臨床科室,制氧站輸出氧壓0.8mPa。
大樓內每個科室前端設雙路減壓裝置,輸出氧壓0.5mPa。當主供系統出現故障時,由液氧站輔助供氧,必要時啟用匯流排,確保供氧萬無一失。該系統投入使用三年以來滿足了病人的吸氧需要,沒有因為設備問題而影響病人吸氧,在用氧高峰時每小時達70多立方,三個值班人員24小時值班,確保了設備的正常運轉,保證了氧氣供應。公務員之家
結果表明,分子篩制氧系統的穩定性較好,每套系統制氧量為30立方/小時,我們4套系統保證了醫院近2千張床位的氧氣供應,取代了傳統的氧氣瓶供應方式,節省了人力物力及運輸上的不便,為醫院帶來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 上一篇:靜脈腎盂造影CR診療適用論文
- 下一篇:農村美術教學方法綜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