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學信息系統的發展

時間:2022-04-21 05:49:00

導語:中國醫學信息系統的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國醫學信息系統的發展

【摘要】:進入21世紀,健康與進步使人們更加關注生命科學,關注社會衛生工作狀況,世界各國也都加大了衛生信息化建設與應用的投入。我國也加快了醫學信息系統的開發與發展,由初期的探索到現在的初具規模。展望未來,在“以人為本”和“和諧社會”的思想指導下,我國衛生信息系統的建設必將更完善。

【Abstract】:Inthe21stcentury,healthandprogressmadepeoplepaymoreattentiontothelifesciences,andsocialhealthconditions,countriesaroundtheworldhavesteppeduphealthinformationtechnologyandapplicationofinputs.Chinahasalsosteppedupmedicalinformationsystem’sdevelopment.TheDevelopmentfromtheinitialstageofexplorationtothepresentshape.Lookingahead,undertheguidanceof"people-oriented"and"harmonioussociety",thehealthinformationsystemsisboundtoimprove.

【關鍵字】:醫學,數字化,發展方向

【KeyWords】:Medical,Digital,Thedirectionofdevelopment

1、引言:

人類跨入21世紀,社會正在由工業化向信息化過渡,信息化的應用推動了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時也使人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醫學的信息化建設正是適應時代潮流,促使醫療活動和服務活動從形式到內容上發生結構性的變化,競爭態勢、市場結構、醫療行業結構、醫院結構、業務流程和管理模式等也隨之發生革命性的變革。

2、發展情況:

縱觀我國醫學信息系統的發展歷史,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衛生信息系統建設起步較晚,信息化普及率低。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才逐漸應用于醫學領域。可將醫學信息系統的發展歷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計算機在醫療行業的初步應用;HIS的應用與發展;整個衛生系統的信息化(包括公共衛生、醫療服務、衛生管理三大方面。)具體看來如下:

2-1、回顧過去:

整個醫學信息系統的發展在近二十年內才隨著計算機的普及而發展起來。在國內,計算機在20世紀70年代末才進入我國的醫療行業,并且當時主要應用于科研和教學,還沒有應用于HIS的管理。二十世紀末,當計算機未被廣泛應用時,醫院的看病流程幾乎都采用紙質管理:從掛號、病例到藥單和計價收費。雖然數據清晰明了,但易造成數據流失且存儲時間不長。部門間的聯系不緊密,造成了時間和人力資源的浪費。但是,隨著我國1995年“金衛工程”開展,推動了醫療衛生行業信息化的建設。20世紀80年代初,一些醫院開始開發小型管理軟件,到中期開始建立起小型局域網絡。進入21世紀,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計算機技術與衛生信息的有機結合,我國衛生信息化建設更是取得了明顯進展:實施國家衛生信息網建設項目,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已見成效;積極加強“三網一庫”建設,電子政務逐步推進:醫院信息化取得實質性進展,全國近半數醫院進行了網絡設施建設,信息系統應用水平不斷提高。此階段,醫學信息化重點在于HIS的建設,即醫院的信息化。自90年代起,我國醫院信息化建設有了長足發展,在全國500多家(三級甲)大型綜合醫院及1000多家縣市以上二級醫院中,有近九百家大中小醫院已經實施或正在實施醫院信息系統。:在醫院信息化建設的20多年中,從早期的單機單用戶應用階段,到部門級和全院級管理信息系統應用;從以財務、藥品和管理為中心,開始向以病人信息為中心的臨床床業務支持和電子病歷應用;從局限在醫院內部應用,發展到區域醫療信息化應用嘗試,可大體分為四個階段:1.單機應用;2.部門級局域網;3.完整的醫院信息系統;4.遠程醫療。

2-2、分析現在

當然,由于信息技術的發展無止境,醫院的信息化建設也會不斷發展。目前我國醫院信息化處于狹義數字化醫院階段,指利用計算機和數字通信網絡等信息技術,實現語音、圖像、文字、數據、圖表等信息的數字化采集、存儲、閱讀、復制、處理、檢索和傳輸。其特征:無紙化、無膠片化、無線網絡化。對于HIS的發展方向,則是向廣義數字化醫院發展。廣義數字化醫院是基于計算機網絡技術發展,應用計算機、通訊、多媒體、網絡等其他信息技術,突破傳統醫學模式的時空限制,實現疾病的預防、保健、診療、護理等業務管理和行政管理自動化數字化運作,從而實現全網絡(多系統全面高性能網絡化)、全方位(醫教研諸方面)、全關聯(醫院、社會、銀行、社區、家庭全面關聯)。

2-3、展望未來:

隨著技術的不斷深入和發展,在“以人為本”的思想指導下,我相信我國醫學信息系統的發展方向將深入與人民健康息息相關的各種領域,如:公共衛生、醫療服務和衛生管理等。我覺得未來的發展方向應更多立足于公共衛生和社區衛生服務系統的開發。具體原因如下:

(1)、公共衛生與國家和社會的穩定密切相關。建立起完善的信息系統,有助于對各類傳染病急其他基本的發病率和相關數據的統計分析,幫助決策和制定應急措施。

(2)、醫學信息化發展的最高階段是建立以人為本的生命健康檔案,這就要求我們要大力加強社區衛生服務系統的開發,實現健康檔案與臨床信息的一體化。這對提高國民的身體素質水平也有一定的幫助,且能有效減少醫療及各種資源的浪費。

3、總結:

回顧我國醫學信息系統的發展進程,從初步的應用到開展、實施,再到未來全方位的整和。我相信,在“和諧社會”的倡導下,醫學信息化將加快它的發展步伐,向社區、疾病預防和控制等多方向全面發展,最終形成健康網絡,更好地保障人民的生活,社會的前進。

4、參考文獻:

(1)、《醫院信息化發展調查研究報告》(來自賽迪)

(2)、數字化醫院建設來源:中國醫院管理

(3)、《醫學計算機與信息技術應用基礎》王世偉主編中國鐵道出版社2006年8月

(4)、《醫學信息系統教程》王世偉主編中國鐵道出版社200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