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學CAI教學分析

時間:2022-07-07 08:55:40

導語:中藥學CAI教學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藥學CAI教學分析

中藥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臨床應用學科。通過本課程的教學,可以使學生掌握中藥基本理論和臨床應用規律,為學習方劑學及中醫藥各專業課奠定基礎。一個好醫生必須做到“醫理通,藥性熟”,由此可見中藥學在臨床醫學人才培養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中藥學藥物種類較多,為了從感官上加深學生對中藥的印象以及激發其學習興趣,故應突出教學的直觀性和實踐性,中藥學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cai)成為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1課堂內容豐富,表現形式多樣

除了演示教材本身的內容外,CAI教學中還可添加大量的相關基礎學科內容、臨床病案病癥以及現代中藥研究成果,極大地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從而實現全方位多學科聯系式教學[1-2]。如中藥學中活血化瘀藥、祛濕藥、祛痰藥、消食藥、補益藥等都常配伍行氣藥,為方便學生理解可在相應章節的CAI教學中添加中醫基礎理論相關的知識: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濕邪重濁粘膩,易于阻礙氣機;痰隨氣機升降,氣壅則痰聚,氣順則痰消;食積內停,易致氣機不暢,氣滯則食積難消。再如學習清熱燥濕藥時,可用超鏈接或音頻的方式復習六淫中火、熱、濕的致病特點,從而明確“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意義;也可用圖片或視頻的形式展現肺熱、心火、胃火、胃腸濕熱、肝膽濕熱等具體病癥的臨床表現,為講述相應藥物的主治奠定基礎。大量音頻、視頻、動畫等元素加入到CAI教學中,使表現形式多樣化,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也可加深其對每一味中藥的記憶,對于具體中藥能夠達到知其名、識其物、治何病,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如同樣是治療風寒感冒頭痛,羌活和藁本善治太陽經頭痛,疼痛部位多是后頭痛牽連項部,巔頂頭痛甚者更是多用藁本;白芷善治陽明經頭痛,疼痛部位多是前額頭痛以及伴隨牙齦腫痛;柴胡善治少陽經頭痛,疼痛部位多為頭之兩側,連及耳部。如果僅憑教師口頭描述這些疼痛部位,學生的印象不深也不容易記住,CAI教學中加入相應的經絡走向圖,輔以動畫的形式,把以上藥物治療頭痛的具體部位與脈絡走向結合展現出來,加深了學生的印象,減少了課堂教學的枯燥乏味。

2模擬實驗教學,提高興趣

我們利用多媒體手段以視頻、圖片、動畫、講解的方式,情景呈現中藥學中的實驗教學,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如中藥學總論中介紹的用量,從古至今出現了許多描述中藥劑量的詞,如估量詞匕、勺、盞、撮、溢、束、握等和擬量詞麻子大、小豆大、棗大、蛋黃大等。CAI教學能直觀地呈現藥物分量的多少,使學生在學習中醫古籍時,對古醫籍中的一些中藥劑量特殊的描述方法有一個準確的量化認識。再如中藥的煎藥方法涉及許多的實驗物品和實驗條件。對于學習中藥學課時較少的班級來說,沒有足夠的時間能讓他們對每一種煎煮方法都進行具體的實驗操作。CAI教學就能很好的彌補這一點,通過模擬仿真,將湯劑的煎煮過程、特殊藥物的煎煮處理過程和機器煎藥模式完整地呈現出來。

3使中藥術語及難點易記易懂

中藥學中涉及大量的中醫基礎理論及中醫診斷學等課程中的內容,而且藥物本身具有多重功效,學生在學習時經常覺得理解和記憶困難[3]。因此在課堂上要適當運用合適的比喻,再用學生能理解的語言加以說明,輔以一些直觀的方式以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如止血藥這一章中有一節是化瘀止血藥,在學習這節藥物時,學生們會提問:這些藥物為什么會同時具有止血和活血化瘀看似相矛盾的兩個功效呢?首先,給學生說明化瘀止血藥主要用于瘀阻經脈,血不循經而妄行外溢所致的出血證及其他出血而兼瘀者。然后,在課堂CAI教學課件用動畫的形式模擬瘀阻經脈所致出血證的形成過程,可形象生動地幫助學生理解。具體模擬血液在血管中的正常運行,當血管壁上有沉著物時(似中醫的血瘀)勢必影響血液的運行,造成血管壁的壓力增大,最終導致血管壁破裂出血?;鲋寡幙上軆鹊酿鰷?,使血液恢復正常運行,減緩血管壁上的壓力,從而達到止血的目的。再如中藥有許多有毒的藥物,為了讓學生重視以及正確對待中藥的毒性,可在CAI課件的制作中加入中藥中毒時出現的一些臨床癥狀的視頻,如馬錢子中毒時出現的典型苦笑狀態(口角向后牽引),以便學生今后工作明晰中毒原因,及時采取合理有效的搶救治療手段。

4便于歸納比較,易于課堂及課后復習

中藥品種繁多,1999年全國普查的中藥總數達到12800多種,常用教材亦收載500種左右,按教學大綱要求學生掌握、熟悉的約三百余種,且每種藥物又包括藥材來源、產地、加工炮制、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等內容。如果不通過歸納比較,找出藥物之間的共性和個性,就很難真正做到掌握和應用中藥[4]。CAI教學方便在課堂上隨時將不同章節的藥物同時放在一起比較,如人參、三七、五加皮這3個藥物分別屬于補虛藥、止血藥、祛風濕藥。乍看上去三者似乎沒有多少聯系,但其實這3個藥物都是來源于五加科的植物,也都具有補虛強壯的作用,尤其是三七與人參藥材的地上部分在外觀上也是非常接近,在課堂CAI教學中可將三者的圖片及功效應用等放在一起進行歸納比較,方便學生對五加科來源藥材的補虛作用的記憶??傊?,在中藥學教學中引入多媒體CAI教學將大大提高教學效果,合理運用多媒體輔助中藥學教學,努力尋找多媒體與傳統教學手段的最佳結合點,是創新中藥學教學模式的迫切需要。同時如何選取適宜內容運用多媒體技術制作高質量課件,不斷豐富多媒體課件內容,實現高校之間優質資源共享也是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