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醫院中藥管理模式在藥學管理的作用

時間:2022-02-25 09:06:04

導語:現代醫院中藥管理模式在藥學管理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現代醫院中藥管理模式在藥學管理的作用

〔摘要〕目的:探討現代醫院中藥管理理論與模式在藥學管理實踐中的應用效果。方法:以本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實施現代醫院中藥管理理論與模式期間的藥學管理情況作為研究組;以本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實施常規中藥管理理論和模式期間的藥學管理情況作為對照組。對比分析兩組用藥情況。結果:研究組配藥錯誤數量、不合理藥物處方數量、不良反應發生數量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用藥安全性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現代醫院中藥管理理論與模式在藥學管理實際中有著較好的應用效果,能規范藥物管理,提升醫務人員專業素質,確保臨床用藥安全,產生較好的社會效益。

〔關鍵詞〕現代醫院;中藥管理理論與模式;藥學管理

作為現代醫院藥事管理必不可少的一環,現代醫院中藥管理發揮著重要的作用[1]。其內容涉及中藥生產管理、中藥質量監督、中藥臨床藥管理、中藥供應管理等[2]。醫院中藥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影響著中藥的臨床效果和患者的生命安全,需得到高度關注[3]。本院自2014年開始實施現代醫院中藥管理理論和模式,筆者將其在藥學管理實踐中應用的效果進行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本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實施現代醫院中藥管理理論與模式期間的藥學管理情況作為研究組;以本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實施常規中藥管理理論和模式期間的藥學管理情況作為對照組。分別在每組中隨機抽取500張中藥處方和相應病歷,安排專業人員進行檢查和核對,統計并分析兩組的不合理藥物處方數量、高危藥品配置錯誤量、不良反應發生例數等。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管理,研究組則在此基礎上實施現代醫院中藥管理模式,內容包括以下幾點:

1.2.1加大技術人員培養力度,提升其專業素質和水平

堅持人才戰略,定期組織技術人員進行專業知識培訓,增加專業知識儲備;積極培養科室管理骨干,引進高學歷人才,優化藥學部人才資源的學歷結構,提升整體文化水平;對藥劑人員進行規范化培訓,提升其專業知識和技能,從整體上提升工作人員專業素質和水平。

1.2.2積極轉變服務觀念,確保用藥合理安全

積極轉變服務觀念,建立以患者為中心的藥學技術服務模式;積極開展以“合理用藥”為重心的藥學監護工作模式,以超常預警及動態監測來監護處方用藥,減少不合理藥物處方數量;對影響中藥注射劑安全的相關因素進行分析,確保用藥安全。

1.2.3藥物調劑規范化管理,確保藥物使用安全

加強藥物調劑管理模式改革和規范化建設,確保藥房布局合理,藥品分區恰當,藥架擺放規范有序;引進計算機信息化軟件對藥品進行管理,完善各項藥物調劑規章制度,明確各崗位具體職責,建立健全的調劑技術標準操作規程,嚴格執行“四查十對”政策,杜絕出現憑借印象發藥的現象[4];建立健全的科室獎懲制度,定期檢查科室藥物調劑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并進行積極處理;加強在崗培訓,提升藥學人員的法律意識和整體專業素質,確保配發給患者的藥物準確、合理、優質、安全、有效。

1.2.4加強藥學科研建設,提升整體科研水平

加強醫院藥學科研建設,不斷引進新技術、新材料、新理論、新方法,以提升臨床藥物治療效果,降低因管理不當造成的損失和浪費;成立中藥藥理實驗室,加強各方面的專業配套改革,如人員安排、機構設置、規章制度等,積極推動藥學科研工作發展[5];定期組織藥學技術人員參與到各類學術交流活動之中,并就藥學科研課題提出自己的見解和意見,發表出版中藥學專著和論文,提升藥學科研水平和藥學部的影響力,從而提升整體科研水平。

1.2.5做好藥物制劑管理,提升社會和經濟收益

充分結合醫院直接投入和科研立項所得研究基金,申報中藥新制劑品種,加大研發與生產含醫院特色的中藥制劑,提升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研究組500份中藥處方中,有2份不合理藥物處方,不合理藥物處方發生率為0.4%;對照組500份中藥處方中,有10份不合理藥物處方,不合理藥物處方發生率為2.0%。兩組對比,研究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從高危藥品配置錯誤量來看,研究組共1張,占0.2%;對照組共5張,占1.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從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來看,研究組有3例出現不良反應,占0.6%,對照組有9例出現不良反應,占1.8%,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用藥安全性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現代醫院中藥管理是在當前新“醫改”形勢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一種藥事管理理論和模式,在推動醫院藥學事業發展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能提升醫院中藥管理水平,便于醫院為患者提供優質、全面的藥學服務[6]。本研究按照本院實際情況,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現代醫院中藥管理。

3.1藥品調劑方面

本院藥品調劑普遍存在用藥不規范、發藥不標準、工作效率低、管理不科學等問題。而藥物調劑承擔著藥物的貯存、發放、使用、回收等方面的責任,需得到高度重視[7]。對此,筆者提出藥方布局合理規劃、信息化管理方式、完善中藥調配制度等措施進行改善。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藥物發放登記管理需實施雙人雙核制度,以充分確保藥物發放、使用的安全性。而且,還必須改善藥物調配人員的工作環境,促使其提升工作積極性,提高藥物調配準確性和調配速度,以確保中藥臨床效果充分發揮,提升患者生活質量。本研究結果顯示,現代醫院中藥管理理論與模式實施以來,藥品調劑制度日益規范,藥物不合理發放行為明顯減少,工作效率得到提升。臨床不合理藥物處方發生率從2013年的2.0%下降到2014年的0.4%,而藥品配置錯誤量從2013年的1.0%下降到2014年的0.25%,用藥合理性大大提升。

3.2藥物研發方面

醫院未來的發展和技術實力取決于其自身藥物研發技術水平和臨床治療水平的高低[8]。另外,中藥制劑的研發也有助于推動醫院專科建設發展,比如康復科、腎內科、骨傷科、肛腸科等,進而推動醫院整體發展,因此應得到高度重視。然而,本院以往藥物研發還存在資金及設備投入少、資源浪費嚴重等問題,阻礙藥物研發速度和效率。對此,筆者認為,可精簡機構,對科研人員、科研資源進行合理分配,確保人盡其才,物盡其用;還應該定期對研發成果進行檢驗,以免出現科研浪費的情況,促使整個科研過程順利進行;成立專門科研實驗室,加大科研經費和新設備投入力度,驗收科研成果。

3.3藥物制劑方面

本院中藥制劑發展中存在自行生產制劑能力缺乏、制劑覆蓋范圍狹窄、部分藥物制劑嚴重短缺等問題。對此,筆者認為,院方應該在切實立足患者具體需求的基礎上,充分結合相關法律法規,加大自行生產中藥制劑的力度,以生產出安全性高、價格相對便宜的常見中藥制劑;而且,為改善本院中藥煎藥流程,還應成立專門住院中藥房,安排有豐富中藥專業知識和管理經驗的人員擔任負責人,專門負責為住院患者進行中藥調劑和煎煮,以提升服務質量和患者滿意度。

3.4人才培養方面

對于醫院的中藥管理來說,高素質、高專業性的藥學人才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當前本院存在人才儲備不完善、人員學歷結構水平低等問題。對此,筆者認為,加強本院專業人才培養已迫在眉睫。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出努力:加強從業人員知識、技能培訓;構建健全考評選拔制度,充分挖掘人才潛力,幫助其實現自我價值;引進高學歷、高水平人才,優化人才結構等。綜上所述,現代醫院中藥管理理論與模式在藥學管理實際中有著較好的應用效果,能規范藥物管理,提升醫務人員專業素質,確保臨床用藥安全,可以產生較好的社會效益。

作者:楊勇 單位:重慶市綦江區結核病防治所

〔參考文獻〕

〔1〕梅全喜,曾聰彥,鐘希文,等.現代醫院中藥管理理論與模式在我院藥學管理實踐中的應用〔J〕.中國藥房,2012,23(31):2881-2884

〔2〕賈麗君.現代醫院中藥管理理論與模式在我院藥學管理實踐中的應用〔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8(5):163-164

〔3〕李浩福.現代醫院中藥管理理論與模式在藥學管理實踐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4,9(25):266-267

〔4〕趙霞.現代醫院中藥管理理論與模式在我院藥學管理實踐中的應用〔J〕.首都醫藥,2014,21(24):29

〔5〕曾聰彥,梅全喜.現代醫院中藥質量管理模式探討〔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2,20(7):620-623

〔6〕顏耀東,王楠,劉東麟,等.醫院藥品庫存管理系統的構建與效果評價〔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13,33(7):578-580

〔7〕梅全喜,范文昌.醫院中藥制劑開發的意義、研發方向及應注重的幾個問題〔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1,19(4):357

〔8〕曾聰彥,梅全喜,鐘希文.基層醫院藥學部(藥劑科)科研工作管理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藥房,2010,21(41):3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