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臨床藥學必要性及難點對策分析

時間:2022-08-03 11:39:44

導語:中藥臨床藥學必要性及難點對策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藥臨床藥學必要性及難點對策分析

[摘要]目的探討三級醫院開展中藥臨床藥學必要性及醫院開展中藥臨床藥學的難點。方法結合三級醫院臨床中藥注射劑的不合理使用以及由中藥注射劑導致的不良反應,闡明醫院開展中藥臨床藥學服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探討中藥臨床藥學開展工作的難點及相應策略。結論三級醫院中藥師以合理用藥為核心積極開展中藥臨床藥學工作,正確認識中藥臨床藥學工作,加強中藥臨床藥師培養,不僅可以為患者提供高質量的中藥學服務,而且可以促進醫院中藥臨床藥學的發展。

[關鍵詞]中藥臨床藥學;三級醫院;不良反應;中藥學服務

近年來,隨著國家推行專項治理活動和臨床藥師工作的逐步開展,抗菌藥物合理使用已得到廣泛重視并開始呈現效果,西藥抗菌藥物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已連續4年降低。令人擔心的是,不合理用藥導致的中藥不良反應卻逐年增多。由于中藥運用的經驗性和其涉及問題的復雜性,現實中中藥藥源性疾病的發生,較之于西藥可能具有更大的隱患。因此,中藥臨床使用的安全性是當前值得關注的重要課題之一。筆者結合三級醫院臨床中藥注射劑存在的不合理使用情況以及本院近三個季度以來由中藥注射劑導致的不良反應,以闡明醫院開展中藥臨床藥學服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探討中藥臨床藥學開展工作的難點及相應策略。

1本院2018年三、四季度中藥注射劑的不良反應統計

中藥注射劑在搶救神志昏迷、不能口服的重癥病人和急救等方面,一直發揮著獨特作用。與此同時,中藥注射劑事故卻頻頻發生,從葛根素到魚腥草,再到轟動一時的刺五加事件,同時伴隨的是一直居高不下的藥物不良反應事件比例。我院藥學部們對2018年三、四季度全院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進行匯總,整理不良反應發生率高的中藥注射劑,從而為臨床更合理的使用中藥注射劑提供理論參考。從以下表中發現,2018年三、四季度,中藥注射劑的不良反應數量逐季增多,與中藥注射劑的使用量增大有密切聯系。

2中藥臨床藥學開展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顯示[1],中藥的不良反應病例報告占總報告數的比例已由2009年的13.3%上升至2014年的17.3%,而化學藥品的不良反應病例報告占總報告數的比例則由2009年的86.7%下降至2014年的81.2%,抗感染類藥物的不良反應病例報告占化學藥報告數的比例也由2009年的55.2%下降至2014年的46.2%,說明我國藥品安全風險中中藥占據的比重在逐漸增大,化學藥品藥特別是抗菌藥物占據的比重在逐漸減少。化學藥品特別是抗感染藥物不良反應病例報告比重的逐年下降,從另一側面顯現出當前廣泛開展西藥臨床藥學所達到的效果,而由于中藥臨床藥學開展的不全面,對臨床不合理使用中藥沒有及時干預,導致中藥不良反應病例報告比重逐年增加。因此,積極開展以合理用藥為核心的中藥臨床藥學工作對促進臨床安全合理地使用中藥,最大限度發揮中藥的療效,避免中藥藥害事件及減少中藥不良反應的發生具有重要的意義。截至2014年底,國內已有200家醫院成為臨床藥師培訓基地,4000多名藥師獲得臨床藥師培訓證書[2]。但我國臨床藥師人才的培養模式主要以西藥臨床藥師為主[3],中藥臨床藥師的培養工作至今未有開展,至今未有真正合格的中藥臨床藥師能持證上崗。所以有必要開設中藥臨床藥學專業,建立合理的中藥臨床藥學高等教育體制。

3我院中藥臨床藥學工作開展的難點及對策

我院中藥臨床藥學工作尚未開展,目前處于預備階段。臨床中藥師面臨的核心問題是缺乏對臨床療效的追蹤和評價,藥學服務水平不高,而且在實際工作中中藥臨床藥師面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3.1中藥臨床藥學工作開展的難點。3.1.1臨床知識匱乏由于藥學專業的教育模式決定。了藥師對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等方面知識的缺乏,中藥師的情況更是如此,對于醫師的診斷缺乏自我見解,面對醫師和患者的提問往往無所適從。現在從事中藥臨床藥學工作的人員多為受傳統中藥學教育的中藥師經簡單的臨床藥學知識培訓而來,他們難以勝任中藥臨床藥學工作,從而阻礙了臨床藥學工作的發展及服務水平的提升。3.1.2缺少溝通與交流。與臨床藥師類似,中藥臨床藥師與臨床醫師及患者缺少溝通與交交流,因此不能及時發現臨床用藥存在的或潛在的問題,也未能及時了解患者、醫護人員在藥物信息方面的需要。3.1.3安全管理漏洞。中藥及其制劑由于制劑工藝本身的局限性,在臨床上發生不良反應的幾率較高,尤其是中藥注射劑,其不良反應概率較大。臨床醫師能對患者作出正確的診斷,但往往對中藥及其制劑的規格、功能主治、用藥方法與注意事項、毒副作用及不良反應等知識匱缺,在安全使用方面尚有不足。3.2中藥臨床藥學工作開展的對策。3.2.1強化臨床知識。加強臨床專業知識的學習,培養與鍛煉臨床治療實踐能力,對臨床各科室常見疾病種類及使用相應中藥及其制劑的種類進行歸納總結,這是中藥臨床藥師能夠在臨床治療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根本保證。3.2.2溝通與交流。作為一名合格的中藥臨床藥師,應與臨床溝通,及時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療難點,與醫師商定合理的用藥品種、給藥途徑、給藥劑量,提高治療效果;與患者交流,耐心解答患者的用藥咨詢[4]。只有掌握了與醫患溝通的技巧,臨床中藥師才能順利地開展工作,使合理的治療方案得以實施。3.2.3開展中藥咨詢服務。中藥咨詢的形式主要有窗口咨詢、電話咨詢等,臨床中藥師向患者提供用藥咨詢、用藥指導,使患者能夠順利完成治療;臨床中藥師定期向醫護人員提供用藥介紹、藥品不良反應、配伍禁忌等中藥學信息,促進臨床合理用藥。中藥的用藥咨詢工作由臨床中藥師擔任,患者可以咨詢有關中藥的規格、價格與功能主治、用藥方法與注意事項、毒副作用以及不良反應等問題,也可以通過電話隨時向臨床中藥師咨詢有關用藥過程中遇到的問題。3.2.4借助科技分析評價中藥。中藥臨床藥師必須有能力使用現代的科技手段對傳統的中藥進行研究。如可用光譜分析技術、色譜分析技術等去分析、研究中藥成分;結合西藥的質量標準模式,從臨床藥動、藥效學及治療藥物監測等方面去評價中藥,目前可行的質控模式之一-色譜指紋圖譜就被研究者用來對中藥注射劑進行質量控制。只有借助現代科技手段去分析中藥的成分,才能在臨床更好的使用中藥,從而提升中藥臨床藥學的服務水平。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已經初步建立了臨床藥師培訓體系,并逐步實現了臨床藥師制。這些措施,有效減少了西藥不良反應,進一步規范了西藥尤其是抗菌藥物等藥品的合理應用。然而,中藥臨床藥學仍處于萌芽狀態,真正意義上的中藥臨床藥師的培訓工作還未啟動。中藥臨床藥學作為對臨床不合理使用中藥進行干預的重要手段,對提高醫療質量,最大限度發揮中藥治療效果,減少不良反應與不良事件的發生都具有重要意義[5]。我院應加強合格中藥臨床藥學人才培養,建立屬于中藥臨床藥學自己的學科體系與內涵,而不套用與照搬西藥臨床藥學的模式。

在人才培養上培養不同方向、不同層次的中藥臨床藥師,如:作為第一層次的采購崗位中藥師,保證藥品供應,質量把關,從源頭保障中藥臨床用藥安全有效;第二層次的調配崗位對處方進行審核,并提供藥物咨詢與不良反應的搜集;第三層次的工作為深入臨床,參與會診,并對中藥制劑的合理用藥作出評價。通過建立以上多層次與多元化的中藥臨床藥學開展模式和中藥臨床藥學服務質量評價體系,盡快地解決開展中藥臨床藥學工作遇到的困難與問題,使中藥臨床藥學工作能順利開展,最大限度地滿足臨床需求。

[參考文獻]

[1]郭玉姝.中藥師開展中藥臨床藥學服務探討[J].中國藥房,2014,25(11):974-976.

[2]李克劍,劉洋.幾種中藥注射劑與溶媒配伍穩定性的研究進展[J].當代醫學,2013,19(26):19.

[3]王相美,紀麗娜.常用中藥注射劑與各類抗菌藥物配伍穩定性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2,9(27):87.

[4]譚樂俊.中藥注射劑的不良反應研究進展[J].中國中藥雜志,2014,39(20):3889-3898.

[5]孫增先,劉乃豐.循證臨床藥學實踐[J].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14,33(9):639-645.

作者:曹峰 喬進 趙彥 單位:南通市第三人民醫院藥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