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痛導尿術在婦產科手術的應用

時間:2022-05-21 10:33:09

導語:無痛導尿術在婦產科手術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無痛導尿術在婦產科手術的應用

在婦產科手術治療中,置留尿管是一種常見的臨床操作,該操作的實施效果對于手術效果以及患者的預后具有重要影響。在婦產科手術患者置留尿管時,可能會引起疼痛反應,這對置管操作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因此需要利用無痛技術,減小患者的疼痛刺激感,不但能夠提高患者對手術的耐受度,同時能夠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近些年來,隨著臨床研究的不斷深入,發現無痛導尿術在臨床中得到了廣泛的使用。文章主要針對無痛導尿術在婦產科手術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展開分析,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取2016年1月~2018年8月240例醫院收治的婦產科手術患者進行研究觀察,按照隨機抽樣分組的方式將入選患者分為兩組。240例患者的年齡為18~58歲,平均為(36.8±12.6)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方面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1.2方法。由于所有入選患者術前均需要置留尿管,對照組采取常規導尿術,護理人員嚴格按照無菌原則進行導尿操作,使用鹽酸地卡因或利多卡因凝膠表面麻醉后置留尿管,導尿成功之后進行備皮和常規術區皮膚消毒等措施,然后進行手術操作。觀察組則采取無痛導尿術,具體操作為:患者進入手術室后進行硬膜外麻醉穿刺,通常麻藥注射后15min能夠獲得較為理想的麻醉效果,待患者意識消失之后,護理人員嚴格按照置留尿管相關操作負責實施,首先使用0.5%碘伏清洗陰部及尿道口,然后擺放患者的雙腿,將尿包放置在手術臺上,將石蠟潤滑后的導管從尿道口插入,待尿液從導尿管流出后繼續插入3~5cm,然后將6~8mL生理鹽水注入囊腔,至囊腔充盈向外拉有阻力感即可連接引流袋。導尿完成之后將患者的雙腿放下,并協助醫生調整體位準備進行手術。護理干預措施:(1)心理護理:對于患者來說,術前會產生較大的恐懼和焦慮感,尤其是初次進行手術的患者。因此,護理人員需要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為患者講解尿管置留的目的以及安全性,若無法及時將尿液排除,可能會引起尿潴留、膀胱炎、逆行感染,甚至是大出血等嚴重并發癥。需要對手術相關操作進行解說,并告知患者手術操作以及術后可能出現的不適感。由全麻手術患者由于是在無意識狀態下進行手術,術后可能對尿管產生身心上的排斥,出現躁動不安的情況。因此需要做好術前的講解,讓患者做好心理準備,并適當安撫患者,讓患者積極配合臨床護理。(2)會陰護理:注意會陰的清潔工作,每日使用消毒液擦拭外陰,每日更換引流管也引流袋,并及時清理尿道口及周圍的分泌物。確保導管的通暢性,叮囑患者翻身或坐起時候動作幅度不要太大,預防導管脫落。同時鼓勵患者多飲水,不要因為害羞而不喝水。(3)加強護理觀察:密切觀察患者的尿液顏色以及尿量,通常情況下術后24h尿量<1500mL,若發現血尿需要及時告知醫生。術后每4h開放一次尿管,并引導患者進行膀胱功能鍛煉,以便之后恢復正常的排尿功能。(4)排尿護理:若患者術后出現排尿困難的問題,可以采用熱毛巾或是熱水袋熱敷下腹,或是用溫水沖洗會陰緩解括約肌痙攣的癥狀。同時還可以通過流水聲誘導排尿反應。1.3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患者術中導尿前后各項生命體征的變化,同時詢問兩組患者對手術的耐受情況。1.4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xˉ±s)表示,組間差異、組內差異采用t值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值檢驗,P<0.05時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術中導尿前后各項生命體征的變化。觀察組患者術中導尿前后各項生命體征變化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對照組術中導尿前后各項生命體征變化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2.2兩組患者對手術的耐受情況。觀察組對手術的耐受度要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導尿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尿液通過導管流出,從而避免術后尿液潴留的現象發生。在臨床中主要是應用于尿潴留或手術患者中[1]。導尿可以分為導管置留性導尿和間歇性導尿,前者主要是為了引流手術患者的尿液,從而緩解尿液潴留引起的疼痛;后者主要是為了術中放空患者的膀胱,減少手術操作引起的損傷。在婦產科手術中,以置留性導尿的應用較為頻繁。置留導管屬于一種侵入性操作,在操作的過程中很可能對尿道造成刺激,尿道中有密集的神經,因此在置管過程中會產生疼痛為主的刺激反應,甚至對患者的預后造成影響。此外,置留導管可能對患者留下心理陰影,產生焦慮抑郁的情緒,這對術后康復也帶來了較大的影響。因此,為了改善患者的術后康復狀況,需要為導尿患者提供有效的干預措施。隨著臨床研究的不斷深入,無痛導尿術在臨床中得到了推廣使用,并表現出較好的應用效果。無痛導尿術的主要優勢在于:(1)緩解患者的疼痛,術前患者由于產生了焦慮抑郁的情緒,因此對于疼痛的耐受度下降。而尿道的神經豐富,在清醒狀態下置入導尿管時可能出現膀胱痙攣、恥骨上去、膀胱三角區由于侵入性操作的刺激而引起疼痛反應。而麻醉藥物的釋義功能能夠讓患者的肌肉松弛,緩解神經反射反應,因此在導尿時無痛感;(2)提高導尿的成功率:患者由于缺乏導尿相關知識的認知,對于導尿術有一定的排斥,且尿管刺激尿道會引起括約肌的強烈收縮,增加了尿道的阻力感,提升了尿管置入的難度,容易引起尿道損傷。而麻醉之后,尿道肌肉放松,降低了導管置入的阻力,從而提高了置管的成功率;(3)降低術后感染率:導尿期間需要嚴格遵守無菌原則,從而降低了醫院感染的發生率,從而改善患者的預后清理。有文獻[2]發現,無痛導尿患者與常規導尿患者相比,手術時間、術后VAS評分以及體位更改次數明顯更低(P<0.05)。無痛導尿術在國外臨床手術中也有廣泛使用,且有學者[3]指出其能夠減小導尿操作刺激引起的生命體征波動,從而提高患者的舒適性,這提示我們可以在手術患者中實施無痛導尿術,能夠減小患者的疼痛刺激感,改善患者的預后情況。本次研究觀察中,觀察組患者術中導尿前后各項生命體征變化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對照組術中導尿前后各項生命體征變化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對手術的耐受度要高于對照組(P<0.05),這說明無痛導尿術在婦產科手術患者中的應用能夠減少術中生命體征的波動,從而確保手術的順利實施,同時提高了患者對于手術的耐受度,可在基層醫院推廣使用。在實施無痛導尿術時需要做好與患者的溝通,在術前訪視中需要為患者講解導尿的重要性,并為患者講解導尿術后的常見問題,從而讓患者做好心理準備。導尿術是在麻醉之后進行的,此時患者多無意識,對于手術操作無明顯的影響,但是在麻醉復蘇之后,會發現尿管的存在,這可能引起身心方面的不適感,從而產生負面情緒。因此需要在患者意識清醒時講解導尿術的相關操作,讓患者配合臨床護理操作,從而避免術后躁動引起的脫管。在術中操作的過程中需要保持動作輕柔,避免由于用力過猛引起的尿道損傷。同時要做好預防性供氧的準備,手術麻醉可能影響患者的呼吸循環,為了確保手術的順利實施,因此需要提前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總體來說,無痛導尿術在婦產科手術患者中具有較好的應用價值,且在圍手術期間需要做好相應的護理干預工作,減少置管相關并發癥的發生,從而改善患者的預后情況。

參考文獻:

[1]羅錦平.無痛導尿術的臨床觀察與護理干預[J].中國醫學創新,2017,14(3):82-85.

[2]張春娟,張錦萍.無痛導尿術在手術室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臨床研究,2017,25(1):156.

[3]胡名靜,馬永青.全麻誘導下無痛導尿的心理護理干預[J].實用醫藥雜志,2016,33(12):1123-1124.

作者:李莉 單位:國營長風機器廠職工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