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醫學生學習系統解剖學興趣

時間:2022-09-10 03:16:53

導語:激發醫學生學習系統解剖學興趣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激發醫學生學習系統解剖學興趣

系統解剖學是基礎醫學中的重要學科之一。學生通過系統解剖學的學習,不僅能為其他醫學基礎課程和臨床醫學課程打下必要的解剖學基礎,同時還可為將來的臨床工作奠定堅實的形態學基礎[1]。然而,系統解剖學課程往往具有名詞術語眾多、內容抽象復雜等特點,且隨著課程學習難度的增加,學生先前的好奇心逐漸被枯燥乏味所取代,相當一部分學生喪失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2]。因此,激發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筆者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淺談如何提高學生對解剖學的學習興趣。

1趣味性教學

興趣在很大程度上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能力,只有讓學生對解剖學課程產生興趣,才能引導他們隨著老師的步伐循序漸進地參與學習[3]。系統解剖學是醫學生最先接觸的醫學基礎課程,每位醫學生在上系統解剖學這門課前都懷著濃厚的好奇心、強烈的探索欲望和學習興趣。那么教師怎樣抓住學生的這種心理。筆者認為教師可在授課過程中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資源來啟發、引導學生,激發和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歌訣法當屬解剖教學中最常用及最經典的教學方法,譬如腦神經的歌訣“一嗅二視三動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聽九舌咽,十迷士副舌下全”。歌訣簡潔精煉,生動押韻,學生讀起來朗朗上口,一首歌訣很容易就將十二對腦神經熟記于心,自然會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除此以外,解剖學中還有很多知識點都是能以歌訣的形式進行理解記憶的,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發現采用歌訣法能較好地激發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學習解剖學知識很有幫助,梅穎[4]在講解脈管系統時也同樣發現教學過程中應用歌訣法后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明顯提高。教師還可巧妙地運用比喻法幫助學生理解認識知識點。如腎的被膜可比喻為,纖維膜是襯衣,脂肪囊是棉襖,腎筋膜是外套;睪丸像雞蛋,附睪像老鼠,精索像翹起的鼠尾。一經比喻知識就會變得淺顯易懂,同時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此外,教師在課堂上充分運用幽默的語言、豐富的表情及夸張的動作等手段也可活躍課堂氣氛,增強解剖教學的趣味性,使學生在輕松愉快中理解掌握解剖學知識。

2抽象化為具體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善于將抽象化為具體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學習動、靜脈過程中,我們可以將這些脈管視如河流形成的體系。對于動脈的行程,我們可將其視為一條主干河流逐漸地形成不同的分支,流向不同的目的地,如主動脈從心臟發出,經升主動脈,到主動脈弓,主動脈弓上發出分支,這些分支上還會有許多更加細小的分支能將動脈血運送到頭頸部和雙上肢,主動脈弓向下又可分為胸主動脈、腹主動脈,再依次向下又繼續分成髂總動脈、髂內動脈和髂外動脈,這些動脈的分支及分支上的細小分支又可將動脈血運送到胸部、腹部、盆部和雙下肢。對于靜脈的形成,我們可視為不同分支的河流最終匯聚至主干河流上,如頭頸部、上肢和胸部的各級靜脈分支最終匯入上腔靜脈,腹部、盆部和下肢的各級分支最終匯入下腔靜脈,這里上、下腔靜脈就被視為主干河流。諸如此類,筆者在講授其他知識點時,也可巧妙地運用這種將抽象化為具體的方法。筆者發現此類方法可使學生對相關知識點具有更加形象直觀的認識,學生在掌握相關知識點的同時還能激發出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態度也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

3理論聯系臨床

教師可將解剖學理論聯系臨床案例,如三角肌和臀大肌注射部位、心臟按壓、人工呼吸、心包穿刺部位、肱動脈測量血壓、淺靜脈注射穿刺部位、門靜脈高壓等知識,都能將解剖學與臨床醫學結合起來進行講述。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能夠認真主動思考,讓學生知道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應用,是為了將所學解剖知識聯系至今后的臨床工作中,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正確的臨床思維能力,使學生深切感受到現在打好解剖學基礎能更好地服務于將來的臨床工作,無形中激發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加深學生對學習解剖知識重要性的認識。此外,教師還可以以一些臨床實例來引導啟發學生如何將知識進行縱向及橫向聯系,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某些知識或概念之間的相互關系,如口服黃連素后為什么尿液呈黃色?在這一體內過程中,黃連素吸收及排出的血管路徑是怎樣的?依次經過了哪幾個系統?各系統又依次經過了哪些器官和感受器?有哪些器官或結構可進行橫向聯系比較?哪些器官和結構是重點?其位置、形態及結構如何?筆者發現,以此途徑為基礎,還可變換講授其它體內途徑,這樣不僅可以引導學生學會舉一反三及知識的融會貫通,還培養了學生創新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4信息化教學教師要善于運用信息化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隨著科學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化教學作為傳統教學的豐富和拓展,可運用于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如課前可安排學生上網查看新課程相關的微課,微課具有言簡意賅、重點突出的特征,可為新課做鋪墊,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上課時帶著問題學習[5]。課堂中還可運用一些與教學有關的精美圖片、動畫和視頻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也可以合理地設計一些PBL教學、翻轉課堂、小組研討等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6-8]。課后還可讓學生利用3DBody解剖醫學應用、GoogleSketchUp建筑構圖等軟件進行學習,不僅有利于學生對抽象、微觀、枯燥的重點難點進行理解和記憶,還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9]。這些信息化教學的設計、應用及實施,不僅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傳統解剖學教學方法的不足,改善師生間的互動效果,激發學生對人體解剖學的學習興趣,還能培養學生主動思考、積極探索的能力,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10]。此外,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部分學生由于人體標本數量有限或害怕接觸人體標本,從而參與實驗課積極性不高的不足之處。以上幾種方法均是筆者在教學實踐中揣摩運用,同時汲取同行經驗,總結積累的方法。在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對激發和提高學生學習解剖學知識的求知欲和主動性非常關鍵。這與楊洋等[11]和師哲[12]的研究結果相一致,其認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才能有效地促進解剖學教學質量的提高。另外,周君翔的[13]研究中通過對給予常規教學方法和給予激發學生興趣教學方法這兩組學生的教學測試成績和學習感受進行比較,發現激發興趣組的學生無論是在教學測試成績還是學習感受上均高于給予常規教學方法組的學生,這一研究結果與筆者觀點一致。因此,筆者認為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一定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只有產生興趣并發自內心的喜歡上這門課程,才愿意進一步學習,才會真正地產生學習的原動力。筆者同時認為興趣的激發可提高廣大醫學生對解剖學知識的理解掌握程度,達到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的效果,可為今后學習其他醫學課程打下堅實的基礎,而且這種興趣的激發,對醫學生思維模式的培養也很有幫助,可以使學生建立化繁為簡、化難為易的學習思維方式,對其今后各門學科的學習都將大有裨益。

參考文獻:

[1]林棋航,樊虎,張興裕,等.關于教師在解剖學課程教授的方法應用的研究[J].繼續醫學教育,2017,31(10):48-50

[2]魯峻峰.淺析系統解剖學教學的宜與忌[J].衛生職業教育,2014,32(10):50-51

[3]師哲.如何培養醫學生學習解剖學的興趣[J].四川解剖學雜志,2016,24(1):57-58

[4]梅穎.應用歌訣講解脈管系統的效果與體會[J].中國農村衛生,2016,(8):78

[5]吳海平,劉學敏,武志兵,等.微型視頻課程在系統解剖學理論課教學中的應用[J].解剖學雜志,2015,38(2):249-250

[6]張浩.PBL教學法在臨床醫學生系統解剖學帶教中的應用及思考[J].中國衛生產業,2016,13(13):129-131

[7]鄧廣耀.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系統解剖學教學中的實施與評價[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7,(2):63

[8]趙志冬,程昊,韓飛,等.“翻轉課堂”模式在解剖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醫學教育研究與實踐,2017,25(1):113-116

[9]吳鋒,李懷斌,熊克仁,等.基于試卷分析探討思維導圖及3DBody解剖軟件應用于系統解剖學教學的效果[J].中國組織化學與細胞化學雜志,2016,25(3):295-298

[10]何水英,吳濤.信息化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的實踐性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7,35(9):29-31

[11]楊洋,任亞麗,馬小根.以“興趣”為導向的解剖學教學研究[J].山西青年:職業教育,2015,(23):198-202

[12]師哲.如何培養醫學生學習解剖學的興趣[J].四川解剖學雜志,2016,24(1):57-58

[13]周君翔.激發學生對于人體解剖學和組織胚胎學的興趣的方法及意義[J].中國衛生產業,2015,(18):46-48

作者:張佳 孫嘉偉 李 敏 吳復琛 姚建勇 趙海璇 李洪濤 鄭威楠 趙志敏 單位:1.石河子大學醫學院基礎醫學系 2.石河子大學護士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