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考核系統在臨床醫學的應用
時間:2022-07-21 10:31:52
導語:多元化考核系統在臨床醫學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研究多元化考核系統在臨床醫學實習階段的應用。方法選取本科2014級及2015級臨床醫學實習生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多元化考核組(n=41)和常規考核組(n=41);多元化考核組采用多元化考核方法,常規考核組采用常規考核方法;觀察兩組實習生的成績以及實習生填寫我院自行設計的問卷調查表的結果。結果多元化考核組實習生的平均考核成績顯著高于常規考核組實習生的平均考核成績,兩組考核成績對比(P<0.05);使用我院自行設計的問卷調查表對兩組實習生的學習積極性、對學習的興趣、知識掌握程度、動手能力、綜合能力進行問卷調查,多元化考核組的各項評分均高于常規考核組(P<0.05)。結論多元化考核系統能明顯提高實習生成績以及五項能力,值得應用。
【關鍵詞】多元化考核;臨床醫學;實習生;應用;臨床實習考核;教學質量
臨床醫學實習是醫學生開始實踐的標志,也是由醫學生向醫生轉變的關鍵步驟,通過1年的臨床醫學實習,將理論知識融合到臨床實踐中,而關于如何提高臨床醫學實習生的實習質量,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一直是各醫院研究的熱點[1-3]。實習生崗前技能培訓和考核是提高實習生臨床能力的重要方式,崗前培訓能夠讓學生掌握基本臨床技能,考核不僅能夠考查學生的基本理論知識,還能考查學生的臨床操作能力[4-6]。臨床醫學實習生常規的考核方式一般是理論考試和臨床技能操作考試,存在著評價方法單一等問題。隨著教育的深化改革,多元化考核得到了教師及學生的廣泛認可,為提高臨床醫學實習生的綜合能力,現對我院本科2014級及2015級82名臨床醫學實習生進行研究,旨在分析多元化考核系統在臨床醫學實習階段中的應用價值,現將研究情況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本科2014級及2015級臨床醫學實習生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多元化考核組(n=41)和常規考核組(n=41)。其中,常規考核組中男生19名,女生22名,年齡21~25歲,平均年齡(23.0±1.5)歲;多元化考核組中男生20名,女生21名,年齡21~25歲,平均年齡(22.8±1.7)歲。兩組實習生的基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1.2方法多元化考核組采用多元化考核方法,平時考核、過程考核以及終末考核成績各占不同比例得出最終成績。考核形式為:理論考試、迷你臨床演練評價(Mini-CEX)、臨床操作技能評價(DOPS)、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OSCE)。實習成績構成為:(1)平時成績占30%;(2)內科理論考試占30%;(3)迷你臨床演練評價(Mini-CEX)考試占10%;(4)臨床操作技能評價(DOPS)占10%;(5)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OSCE)占20%。常規考核組采用常規考核方法,理論考試和臨床技能操作考試。實習成績構成為:(1)理論考試成績(70%);(2)臨床技能操作考試(30%)。1.3觀察指標觀察兩組實習生的成績,考試成績總分為100分;使用我院自行設計的問卷調查表調查兩組實習生的學習積極性、對學習的興趣、知識掌握程度、動手能力、綜合能力,問卷調查每項滿分為10分。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4.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兩組實習生平均成績和問卷調查得分以(x±s)表示,用t檢驗,計數數據采用(%)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成績統計多元化考核組實習生的平均考核成績為(88.7±3.4)分,常規考核組實習生的平均考核成績為(79.6±3.8)分,多元化考核組平均成績顯著高于常規考核組(t=11.346,P=0.000)。2.2問卷調查結果統計如表1所示,使用我院自行設計的問卷調查表對兩組實習生的學習積極性、對學習的興趣、知識掌握程度、動手能力、綜合能力進行問卷調查,多元化考核組的各項評分均高于常規考核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培養一名能夠服務于患者、服務于臨床的合格醫生一直是醫學教育的首要目標,臨床醫學實習是醫學教育中不可缺失的部分,實習中的考核是保證實習質量的重要措施,也是對教學成果的檢測的重要環節,有助于教師發現學生的薄弱點,促進教師改變教學方式,從基本教學轉變為有側重點教學,提高實習生的實習質量[7-8]。而常規臨床醫學實習生考試模式存在較多問題,嚴重制約了教師的教育方式,降低了實習生的實習質量。常規考核方式通常是學生在期末對老師講授的知識、題型、重點充分復習,然后進行技能操作考核和一次性閉卷考試的基礎理論考核。這種考核方式模式單一,學生只需將老師給出的重點部分復習好即可拿到高分,不利于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同時也不能將學生的綜合能力體現出來。盡管近幾年常規的考核方式做了一些改革,但是仍然存在不能將學生多方面能力整合到一起的缺點。與勞傳君、劉志濤[9-10]等人研究結果相似,改變以一次的操作考試作為唯一評審依據的方式,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不斷提高學生在不同崗位上的工作能力,不強調選拔功能,有助于學生認識自我、挖掘自我追求、建立自信,從而充分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多元化評價,建立靈活多樣的評價體系,在提高學習效果的同時,更有利于促進學生獲取知識的主動性、加強學習過程的管理。為提高臨床醫學實習生的綜合能力,多元化考核的方式逐漸受到老師和學生的認同。根據課程考核目標,選擇性的保留醫學考試中對基礎知識的考察內容,另外采取多階段、多元化考核方式結合平時考核、過程考核、終末考核等來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11]。將考試形式分為理論考試、迷你臨床演練評價(Mini-CEX)、臨床操作技能評價(DOPS)、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OSCE)。通過對實踐操作以及演練的重視,讓學生不再感覺課程枯燥,更愿意積極主動去參與并解決臨床上所遇到的問題,能夠改善目前學生積極性不高等問題[12-13]。本次研究為探討多元化考核在臨床醫學實習階段中的應用價值,選取本院本科82名2014級及2015級臨床醫學實習生作為研究對象,并隨機分成常規考核組和多元化考核組各41人,得出如下結果。多元化考核組實習生的平均考核成績為(88.7±3.4)分顯著高于常規考核組實習生的平均考核成績(79.6±3.8)分,兩組考核成績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使用我院自行設計的問卷調查表調查兩組實習生的學習積極性、對學習的興趣、知識掌握程度、動手能力、綜合能力進行問卷調查,多元化考核組的各項評分均高于常規考核組(P<0.05)。分析其原因是,與以往單一的終結性評價相比,多元化評價的內容豐富,形式靈活多樣,貫穿于教學全過程,涉及到教學過程的各個方面。在多元化考核系統下,教師的帶教工作也趨于多元化,在具體帶教中涉及口語表達、病例書寫、技能操作等直接影響實習生的觀察、判斷、計劃及分析能力,從而提高實習生的獨立操作、適應、積極參與能力[14-17]。綜上所述,多元化考核系統,能夠從知識掌握、學習主動性、技能培訓等多方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為臨床醫學院提高醫學實習生質量提供參考價值。
作者:龔劍鋒 田東波 王笑飛 潘桂常 楊祥 張金云
- 上一篇:唐卡文化元素在文創產品設計的應用
- 下一篇:醫療救助制度運行情況與改革建議
精品范文
10多元化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