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學精品課程建設研究
時間:2022-11-16 10:38:00
導語:病理生理學精品課程建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精品課程建設極大地推動了高等院校的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提高課程教學質量。根據精品課程建設的要求,我們病理生理學系從優化師資隊伍、更新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等方面進行建設。本文總結了南通大學醫學院病理生理學系在創建校級精品課程的經驗和體會。
【關鍵詞】病理生理學;精品課程建設
精品課程建設是匯聚優質的教育資源,提高課程教學質量,使學生得到最好的教育,并在更大的范圍內使教學資源得到共享的一項教學創建活動,其宗旨是培養滿足國家和地方發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精品課程建設是深化高校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推動教學水平整體提升的重要手段[1]。自2003年4月開始實施以來,精品課程建設極大地推動了高等院校的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對提高高校教育教學質量具有重要作用[2]。如何更好地建設“一流師資隊伍、一流教材和教學內容、一流教學方法和教學管理”是我們病理生理學系全體老師的工作重點。我校病理生理學課程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在精品課程建設上取得了一些經驗,在教學和科研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同時也發現了不少不足之處。本文將總結我們在建設病理生理學精品課程中的經驗和體會,更好地深入推進學科精品課程建設。
1優化師資隊伍,注重師資培訓
建立一支結構穩定,素質高的一流師資隊伍是學科精品課程建設的關鍵[3]。我們教研室注重優化師資隊伍和師資培訓,整個教師隊伍的水平得到了不斷提高。本教研室共有教師9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6名,講師2名;取得博士學位8名,博士在讀1名。針對新進的青年教師實行青藍工程結對,由高年資教師作為導師對青年教師進行一對一培訓,要求青年教師跟班聽課,學習生理學、生物化學等相關醫學基礎課程,參與學生實驗的全過程,反復練習基本實驗操作,完成實驗報告。教研室組織集體備課,青年教師必須通過試講才能參加教學工作,并安排主任聽課或教師互相聽課,不斷積累教學經驗,彌補不足。本教研室7名教師先后赴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進行海外研修,提升專業素養。通過有計劃的教師培訓,教師的理論水平和實驗技術水平不斷提高,教學效果也有很大程度提高。所有教師達到雙語授課的水平,在學校、學院組織的授課比賽中多人獲獎。本教研室一直堅持教研與科研兩手抓,近幾年,教研室老師主持或參加了國家、省級、市級及校級教研或科研項目多項。
2編寫教學大綱,更新教學內容課程
教學大綱是以綱要的形式規定課程的教學內容及教學目的、任務、知識范圍、教學進度、課堂時間安排、實踐環節、教學方法等。教學大綱為課程教學工作的順利完成提供了基本保障,也是教師編選教材、組織課堂教學的重要依據。由于本校把病理生理學作為必修課程的專業眾多,不同的專業學生要求不同,學習側重點有所不同,安排的學時也不盡相同。因此,病理生理學教學首先要有一個因材施教、切合實際的教學大綱以適應不同專業學生的特點。我們教研室全體教師參與編寫了病理生理學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的教學大綱,精心制作病理生理學教學多媒體課件和電子教案,并運用于教學。教師還通過教研和科研,及時把研究成果、相關領域的研究前言知識融入病理生理學教學中,與時俱進,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做到教學和科研資源共享,使學生學習病理生理學課程過程中了解科研發展動向,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引導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病理生理學課程的教學水平。(1)理論課教材的使用與建設。病理生理學理論教學過程中使用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第八版“病理生理學”教材。為了幫助和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本系室自編病理生理學實戰練習。此外,在教學過程中注意配合使用雙語教材。還應用網絡教學綜合平臺(通大教學網bb.ntu.edu.cn/),及時了解學生反饋,促進師生互動,有效提高了教學質量。(2)實驗課教材的使用和建設。根據本校學生的具體情況由本系室教師自編的實驗教學教材《病理生理學實驗指導》、《病理生理學實驗報告》。并由本系室教師自行錄制了《病理生理學學生實驗課VCD光碟》。
3不斷推進教學方法改革,提高教學質量
近年來,本系室組織進行了一系列病理生理學理論與實驗教學模式的改革試行。(1)傳統的課堂教學結合網絡教學[4]。建立病理生理學教學網站,網絡信息平臺實現了視頻課堂、多媒體課件、實驗教學視頻等網絡信息資源的共享。為實現實驗時間、空間和內容的多維度開放,為學生自主學習創造良好的條件。為學生學習提供一個更好的平臺,從根本上提高教學質量。同時為本系室在教學方面擁有一定的知名度。(2)基于問題的學習(PBL)教學法用于病理生理學教學。病理生理學的PBL課是以討論形式進行,4-5學時,每6-8學生為1組,4個小組為一個教學班。教學宗旨是以病例為先導,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結合實際學,使學生加深對疾病本質的認識,并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PBL教學模式著重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充分體現了學習知識與運用知識的同等重要性。(3)“導師制”教學法應用于病理生理學教學[5]。安排教學經驗豐富、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擔任實驗班本科生的導師,課外指導學生的理論學習和科研實踐。促進師生共同進步。(4)基于團隊的學習(TBL)教學法用于病理生理學教學[6]。TBL更強調以團隊為基礎,以學生為學習主體,以教師為引導,提倡在學習過程中的互動和討論,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創造性,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和人際交往能力。(5)病理生理學雙語教學課程建設[7]。通過雙語教學,增加學生專業英語詞匯,培養學生專業英語的閱讀能力,使學生能以英語為工具閱讀有關專業書刊,獲取專業信息,為今后的學習、工作和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也鞏固和提高教師們專業及專業英語水平,了解國外最新學術動態,適應病理生理學國際交流的需要。
總之,通過此次創建校級精品課程工作,我們充分認識到精品課程建設是個系統工程,需要多方協調,雖然我們在病理生理學課程建設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還存在不足之處,如精品課程建設與推廣之間還存在一段距離;雙語教學的比重和質量將有待進一步提高;實踐性教學環節中的創新能力和綜合能力的培養,需進一步加強和完善。
【參考文獻】
[1]徐苗苗.質量工程背景下精品課程建設的思考與實踐[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08,(12):39-40.
[2]王玲華.高校精品課程建設的幾點思考[J].廣東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06.20(64):66-68.
[3]柳禮泉,陳宇翔.精品課程建設與一流教師隊伍培養[J].高等教育研究,2007,28(3):77-81.
[4]胡亞娥.構建病理生理學教學網站初探[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9,8(6):18-19.
[5]胡亞娥,周愛玲,茅家慧,劉霞,施海燕,朱燕,李小青.導師制在本科生病理生理學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J].科技信息,2012,20:25.
[6]胡亞娥,劉霞,茅家慧,李小青.以團隊為基礎的學習教學模式在病理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科技視界,2016,21:64.
[7]施海燕,沈江,劉霞,胡亞娥,朱燕,茅家慧,李小青,周愛玲.病理生理學課程雙語教學實踐四步法初探[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13,10:1891.
作者:胡亞娥 茅家慧 劉 霞 施海燕 朱 燕 李小青 楊 萍 單位:南通大學醫學院病理生理學系
- 上一篇:績效管理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應用
- 下一篇:激勵機制在公立醫院績效管理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