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規劃定制實踐與心得

時間:2022-08-20 09:35:28

導語:衛生規劃定制實踐與心得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衛生規劃定制實踐與心得

區域衛生規劃是一種新的規劃模式。在編制過程中,必須摒棄舊的傳統的計劃思想,用新的區域衛生發展觀指導規劃的制定,努力使規劃能夠體現政府對區域內社會、經濟、人群健康等各種狀況的認識和改善這種狀況的意志,成為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政府對區域內衛生發展實施宏觀調控的依據和手段。

1主要做法

1.1更新觀念、統一認識,確定工作方案改革開放以來,我市衛生事業有了長足的發展,全市相對于人口比和經濟比的衛生資源規模和總量增長較快。但在資源配置方面,資源的規模、結構和分布很不平衡,城市過剩,農村配置不足。同時,出現衛生費用攀升和資源利用效益下降并存的情況,全市醫院平均病床使用率只有60%,居民醫療需求并未得到完全滿足。所有這些顯示,必須要有一個切實可行的規劃加以宏觀調控。在充分認識當前衛生形勢的基礎上,我市制定了編制規劃的工作方案。

1.2精心組織、深入調查,全面掌握情況區域衛生規劃主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是:(l)分析現狀。分析社會衛生、衛生資源、人群健康與醫療保健需求等狀況;(2)確立目標。明確目前和將來迫切需要解決的衛生問題,提出本區域可以量化的目標指標;(3)配置資源。根據需求及發展趨勢,測算本區域所需要的衛生資源,提出合理配置衛生資源的方案;(4)選擇策略。提出為實現既定目標所選擇的有關政策與具體措施。編制規劃的資料來源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衛生服務需求的人戶調查。全市共抽取32叨戶,n065人,總人口與樣本人數之比為喇刃:1。收集數據資料約72萬個。通過如此大量的調查,基本上掌握了全市城鄉居民對衛生服務的需求;二是衛生資源的存量調查。共發放13種衛生機構資源調查表,收集填報數據約28萬個。由此掌握了全市衛生資源的“家底”,為衛生資源配置提供了依據;三是社會背景及衛生形勢調查。主要是根據衛生形勢分析內容的需要,對區域內自然、人口、社會經濟、文化教育、交通通訊、居民生活環境和居民健康狀況以及居民主要衛生問題等進行有關資料收集和補充調查。通過廣泛的資料收集,取得翔實的第一手資料,為編制區域衛生規劃提供依據。

1.3專題分析、綜合評價,認真編制規劃根據大量調查資料,市區域衛生規劃辦公室對各項數據進行了分類匯總、專題分析,并寫出有數據、有觀點、有建議的調查、分析報告,作為編寫區域衛生規劃的參考資料,主要有:(l)全市自然與社會經濟、衛生狀況調查資料;(2)全市衛生總費用測算資料;(3)全市病床數、醫生數的供需平衡評估和建議;(4)市直屬醫院衛生資源基本狀況分析;(5)廠校衛生所調查資料分析;(6)居民衛生服務需求調查分析;(7)區域衛生資源狀況調查分析;(8)區域衛生資源配置分析和建議。在上述調查資料的基礎上,建立一套全市主要衛生形勢分析指標。針對主要的衛生問題確定規劃目標,并將主要目標分解為可以量化的目標指標。一是主要健康指標;二是衛生服務利用指標;三是衛生資源合理配置指標。針對資源的配置問題選擇策略和措施,對策措施的選擇突出了農村衛生、預防保健和中醫藥三個戰略重點,優先發展和保證基本衛生服務,完成了全市區域衛生規劃的討論稿。

2體會和認識

2.1指導思想明確,是搞好區域衛生規劃編制工作的前提我市的區域衛生規劃尚在初始階段,編制工作起步較晚,但進人角色較快,主要是通過更新觀念,提高認識,理清思路,扎實工作,使編制工作能順利開展。1997年3月市政府專門行文,明確了區域衛生規劃的指導思想,“以區域人群健康目標為中心,合理配置衛生資源”作為規劃的出發點。

2.2領導重視、部門協作,是編制區域衛生規劃的重要保證市政府成立了區域衛生規劃領導小組,召開會議,對區域衛生規劃工作進行全面動員,布置了專題調查。在組織調查和編制規劃過程中,市計委主動牽頭組織調查、抓規劃編制,財政部門撥專款,為調查工作和編制規劃提供保證。各縣(市)區政府及有關鄉、鎮也把調查工作作為政府行為,給予有力的支持。各衛生行政部門領導更是把這項工作作為一件大事來抓,精心組織人力、物力、財力投人調查,并親臨第一線指導工作,把好調查質量關。所有這些都說明,編制區域衛生規劃一定要依靠政府的領導,上下、左右共同參與,單靠衛生部門是難以開展的。

2.3組織專門的規劃班子,是編制規劃必須的組織條件我市區域衛生規劃編制工作方案經市政府領導同意后,當即著手組建了領導小組辦公室,成立了由計委牽頭的規劃工作班子,抽調得力的人員承擔具體工作。由于工作班子全體人員對編制工作有比較明確的指導思想,工作積極投人,刻苦鉆研,對基礎資料的收集、匯總、分析和測算,都能做到一絲不茍,并注意運用科學的方法,使規劃符合客觀實際,具有可行性。

2.4區域衛生發展的理論、方法和信息,是編制抓城}的基礎和依據區域衛生規劃是區域內衛生發展和資源配置的綜合性規劃,是政府對衛生事業發展實行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制訂好規劃必須以區域衛生發展的理論和方法作指導:(1)以提高人群健康為中心、以滿足社會需求為導向;(2)與區域內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相適應;(3)協調發展、講究效益;(4)積極推進衛生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的改革。現階段,區域衛生規劃的重點放在解決衛生資源合理配置問題上,通過控制總量、調整存量、優化增量、提高質量,使有限的衛生資源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群眾的衛生服務需求。因此,我們在對規劃的研究中著重進行了衛生資源的調查、分析和測算,根據衛生服務需求和可能提供的衛生資源進行決策,使有限的資源得到最佳利用,把優化資源利用、提高衛生服務可及性與可得性作為規劃的核心,在編制操作環節上,力求做到有科學依據,符合區域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