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衛生監督效果分析

時間:2022-02-06 10:15:40

導語:醫療衛生監督效果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醫療衛生監督效果分析

1監督評價方法

1.1資料來源。評價數據來源于國家衛生計生委《醫療衛生機構傳染病防治分類監督綜合評價試點工作方案》統一表格,由河南省衛生監督局對執法人員統一培訓后,對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采供血機構三類醫療衛生機構進行現場監督時填寫、評分、匯總、評價。1.2方法。2014年9月至2016年12月周口市全面參與并實施全國傳染病防治分類監督綜合評價試點工作。試點工作實行分類監督,對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采供血機構等三類機構分別進行監督;對每一類機構就綜合管理、預防接種、傳染病疫情報告、傳染病疫情控制、消毒隔離、醫療廢物處置、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等七大項目分別進行監督;最終按醫療衛生機構類別(3類)對監督結果進行綜合評價,按每一類別的監督項目(7項)結果進行綜合評價。按照河南省衛生計生委確定的名單,周口市參加全國傳染病防治分類監督綜合評價試點的醫療衛生機構共64家,其中醫療機構54家(其中三級醫院2家,二級醫院14家,一級醫院4家,其他醫療機構34家),疾病預防控制機構9家、采供血機構1家。分別從上述7大項和53個小項進行監督檢查。檢查結果以100分計算,大于85分的為合格單位;60~85分為待改進單位;小于60分為重點監督單位。

2結果

2.1綜合監督評價結果。2.1.1總體評價結果。64家試點單位總體監督評價結果為合格單位25家,占39.1%;待改進單位36家,占56.2%;重點監督單位3家,占4.7%,見表1。2.1.2醫療機構評價結果:(1)二級以上醫院:共監督評價二級以上醫院16家,合格單位11家,待改進單位5家;(2)一級醫院:共監督評價一級醫院4家,其中待改進單位3家,重點監督單位1家。(3)其他醫療機構:包括鄉級衛生院、門診部、診所等,共監督評價34家,其中合格單位7家,待改進單位25家,重點監督單位2家。2.1.3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評價結果。評價疾病預防控制機構9家,評價合格單位6家,待改進單位3家。2.1.4采供血機構評價結果:評價中心血站1家,評價為合格單位。2.2分項監督評價結果。對64家試點機構的綜合管理、傳染病疫情報告、傳染病疫情控制、消毒隔離、醫療廢物處置進行分項監督評價,其得分大于85分的機構比例分別為53.1%、59.4%、67.2%、32.8%、35.9%;對55家承擔預防接種的機構進行監督評價,其預防接種項得分大于85分的機構為52.7%;對30家具有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的機構進行監督評價,其生物安全管理項得分大于85分的機構為70.0%。總體情況為:三類機構消毒隔離、醫療廢物處置總體得分較低;疾控機構的疫情報告、疫情控制、預防接種工作做得較好,而基層醫療機構的疫情報告、疫情控制、預防接種得分普遍較低。疾控機構的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需要加強,見表2。2.3試點工作成效。預防接種監督得到加強,通過試點工作逐步將醫療衛生機構預防接種納入監督范圍,推進了預防接種工作的依法開展和依法監督。疫情網絡直報系統進一步完善,醫療機確定了專人負責傳染病報告,疫情報告相關制度齊全,鄉鎮衛生院全部實行了疫情網絡直報。城區小型醫療機構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得到推進,解決了城區小型醫療機構醫療廢物分散處置的狀況。消毒隔離工作得到加強,醫療機構加強了消毒隔離知識培訓和有關設施設備的更新配置,市衛生監督局建立了消毒供應中心模擬執法室,衛生監督機構查處醫療衛生機構消毒隔離相關案件力度加大。

3討論

醫療衛生機構承擔著傳染病防治的重要職責,但實際工作中,醫療廢物處置、傳染病疫情報告與控制、消毒隔離制度執行、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等傳染病防治工作中還存在不少薄弱環節。通過兩年多的醫療衛生機構傳染病防治分類監督綜合評價試點工作,周口市各級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采供血機構不斷加強和規范了法律法規賦予的傳染病防治職責,取得了顯著成效,分類監督工作值得堅持推廣。但是在實施分類監督過程中,發現不同醫療機構存在不同問題。3.1醫療機構存在的問題。64家醫療機構中合格率39.06%,其余存在不同問題。(1)二級以上醫院:問題主要集中在傳染病疫情報、傳染病疫情控制、消毒隔離三個方面,主要表現為:傳染病登記填寫漏項;檢驗科或放射科傳染病登記填寫不齊全,陽性結果無反饋記錄;傳染病預檢、分診工作不經常,發熱門診建設達不到要求;一些醫院消毒供應室建設不達標;重點科室消毒、滅菌過程不符合規范要求等。(2)一級醫院:此類多為民營醫院,多項監督評分不足85分,得分率低于60%的過半,存在問題較多,特別是消毒滅菌、醫療廢物處置問題突出,亟需加大監督力度。(3)其它醫療機構:該類包括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診(部)、診所等,總體綜合管理能力較低,綜合管理得分在85%以上的僅占35.3%;問題較多的項目為傳染病疫情報告、疫情控制、消毒隔離、醫療廢物處置及預防接種等,主要表現為門診日志、傳染病登記本、傳染病報告卡缺少或不全,或相關記錄漏項較多;消毒供應室建設嚴重不達標,或運行不正規、消毒滅菌不符合相關規范要求,消毒滅菌效果檢測未進行或未按規定進行;個別單位手術前不進行“三項傳染病”檢測;醫療廢物收集、暫存、移交、登記等違規問題明顯;消毒產品進貨查驗未開展或不符合要求等。該類醫療機構傳染病防治監督任務艱巨。以上問題主要集中在違反《醫療廢物管理條例》、《消毒管理辦法》和《傳染病防治法》方面,同北京、湖南、安徽等地情況類似[1-4],應作為傳染病防治監督工作的長期重點關注對象。3.2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主要問題。存在問題較多的是消毒隔離、醫療廢物處置項目。具體問題有病原微生物實驗室人員衛生安全防護有缺陷、實驗室產生的醫療廢物處置不符合規定、消毒產品進貨查驗不到位等。各地衛生監督工作中較少將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作為傳染病防治監督關注對象[5-6],而實驗室安全管理直接影響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應急能力的強弱[7]。通過分類監督管理,我們認為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本身的消毒管理、醫療廢物處置和實驗室安全管理應該進一步加強。3.3采供血機構的主要問題。采供血機構如果監管不力極易傳播傳染病[8]。總體評價較好,但疫情報告及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醫療廢物暫存、醫療廢物交接登記等環節需要完善加強。為進一步總結推廣分類監督工作經驗,針對醫療衛生機構傳染病防治分類監督中存在問題,我們建議:(1)加強一、二級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的備案工作。在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病原微生物實驗室評價中,周口市新建、改建、擴建一、二級實驗室均未向市衛生計生主管部門備案。建議國家、省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統一規范。(2)著力加強基層醫療機構的消毒隔離工作。基層民營醫院和小型醫療機構消毒滅菌工作亟待加強,監督檢查標準需要修訂,分值權重需增加,監督檢查及其違法查處力度需要加大。(3)建議對“評分標準”進行再細化量化。當前執行標準定性判斷多,量化評定少。建議對某監督檢查內容按“是”、“否”及“不齊全”、“漏項”、“不完整”、“記錄錯誤”、“資料不實”、“邏輯錯誤”、“有但未運行”、“有但缺幾人”、“有轉診但無記錄”、“有記錄但未索證”等定量用語描述,使評分標準更具量化操作性。

作者:朱冬梅 周文奎 方新立 單位:周口市衛生計生監督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