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組式討論在衛生法學教學的應用

時間:2022-07-22 10:12:22

導語:分組式討論在衛生法學教學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分組式討論在衛生法學教學的應用

摘要:為了在衛生法學教學中取得良好的效果,老師們總是努力探索各種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方法。分組討論作為現今備受師生歡迎的一種新型教學方法,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方面優勢明顯。但是,這一教學方法的使用對教師的各方面水平要求也很高,如果搞不好效果甚至還不如傳統的以“教師為主、學生為輔”的教學模式。因此,要想把分組式討論教學方法的優勢在衛生法學教學中充分體現,就需要從課前師生做充分的準備,課中討論時教師對時間、內容等的把控,課后對討論結果的評估和總結這三大環節下功夫。

關鍵詞:分組式;討論;衛生法學;教學;應用

分組討論式教學法是由老師對課程的內容總體進行設計,將學生進行合理分組,擬出需要討論的問題,在問題的指引下學生自學、自講,以學生進行組內討論為主的一種教學方法。分組討論教學法是目前國內法學教育界比較受歡迎的教學方法之一,也是教學效果反饋良好的一種新型教學方法。衛生法學作為法學課程的一個分支學科,引用分組式討論法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一方面改變了傳統的教師“滿堂灌”,學生上課積極性不高的授課模式;另一方面給學生創造了獨立思考和充分討論的機會。但是這種教學方法也不是隨意運用的,它雖然有自己的優勢,但是如果不科學、合理規劃運用,就會出現很多教學問題。所以怎么正確的在衛生法學教學中引用分組式討論教學方法是考驗教師掌控能力的一個很重要的標準[1]。

一、分組討論式教學的優勢

(一)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這種教學方法倡導“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有利于激發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究的精神。反觀傳統的衛生法學教學,是以老師為主體,進行灌輸性的教學,師生互動很少。教師按照教案和教學設計完成了教學任務,一節課下來感覺很累,但學生的收獲并不是很大,對知識點也不一定吃的很透,學生聽得也累。這種為了學習而學習的狀態,自然對學習也不會有多少興趣。像這種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式從短期來看,對于課堂教學效果的最大化是有益的,但從長遠來看不利于教學效果的全面提高和學生的全面發展,而分組討論式教學法有效的解決了這一問題。它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課堂以問題為中心,教師是引導者,學生是積極主動探究者,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被動的學習永遠都只能浮于知識的表面,沒有內化為學生的學習動力,對一些知識缺乏深入理解,從學習能力的培養長期來看是有局限性的。分組討論式教學成功地改變這個致命缺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化被動為主動[2]。

(二)有利于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

作為一種教學方法,分組討論教學法在衛生法學教學中的應用有利于提高醫學生的綜合能力。首先,有利于培養醫學生遇到法律問題時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法學高等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簡單傳授給學生基本的衛生法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習方法和能力的培養。分組討論式教學的目的和優勢就在于通過對層次性問題的反復求解,激發學生求解問題的熱情,加深學生的記憶,使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求解問題熟悉相應的理論,同時演繹到其他相關問題,進而實現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其次,有利于提高醫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非法學專業的醫學生在遇到法律問題時,需要具有良好的語言表達和患者溝通的能力,分組討論恰恰可以很好地鍛煉學生這方面的能力[3]。

(三)有利于促進“教學相長”

在衛生法學課堂中采用分組討論的教學過程也是師生共同創新的過程。一是教師對所要討論的衛生法學問題進行設計。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圍繞課程內容認真從不同層面考慮,既要設計出符合醫學生專業特點的法律問題,又要對學生解答問題采取很好的把控,這就需要教師做好充分的相關法學知識儲備;二是在教師提出問題后,學生通過激烈的討論會對同一問題呈現出多種想法,會得出很多的結論,這就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在衛生法學教學中,老師主要掌握的是法學專業知識,而學生側重掌握的是醫學專業知識,那么通過師生互動,雙方相互啟發、交流、溝通、補充,老師對于一些醫學專業性很強的法律問題也就有了認識,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也學會了老師的全面思考法律問題的能力,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升華。

二、分組討論在衛生法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課前準備不充分

不可否認的是,分組討論教學法的確對衛生法學教學效果的提高產生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如果不能合理的運用就會適得其反。一是為討論而討論的泛討論時有發生。小組討論需要多人合作共同完成,但并不是說人越多效果越好。由于衛生法學是一門公共課,授課對象基本包括醫學本科各專業,人數多達百人以上的大班教學一般采用分組討論的教學方法并不是很適合,效果也不是很好。但是,對于八年制的醫學生來說人數較少,一般30人,實行小班上課,這樣無論分組的數量還是每個小組的人數都比較少,每名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學生參與度越高,討論效果自然就越好,像這種小班教學就比較適合分組討論的教學模式。二是不針對學生的實際水平,盲目地提問題。問題的質量直接決定了分組討論法成功與否,如果所提出的問題毫無討論價值,調動不出學生的興趣與熱情,那么這種“無效討論”實際就是在浪費時間。比如,教師在衛生法課上討論“法的精神”,顯然這樣的問題不符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很抽象、籠統,作為非法學專業的醫學生對這樣的問題一頭霧水,不知從何著手。類似這樣和學生的專業水平不相匹配的問題,顯然很難取得良好討論效果甚至于會很差。這種效率低下的討論,就是濫用分組討論教學法的典型例子[4]。

(二)方法運用不合理

一些衛生法學老師缺乏經驗,沒有組織和引導好課堂分組討論,使得學生對于一些與主要問題求解聯系不緊密的旁支問題糾結討論時間過長,或者內容偏離教學主題和實際等現象,或者在討論過程中學生由于觀點不一致發生語言攻擊對方等不文明辯論行為,這不僅無法提高教學效果,還造成課堂時間的浪費和課堂紀律的混亂,毫無意義。

(三)分析總結不完備

一些衛生法學教師不太重視對分組討論后每組討論的評析總結,更談不上引導學生對相關問題進行深入思考。例如,一些老師把問題布置下去,讓學生討論,對討論效果和質量均不重視。等時間到了結束討論,老師再把問題的“正確答案”講給大家。這種上課方法老師很輕松,學生也喜歡上,但是如此教學對于所討論問題中所蘊含的衛生法學理論知識,學生很難準確、全面地理解,其效果自然不會理想。

三、分組討論在衛生法學教學中有效應用的方法

(一)分組討論的課前準備

1.學生課前準備學生課前預習、查閱相關資料、文獻等對于討論課的效果好壞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老師布置的討論題目,課前充分做好知識儲備,醫學生對于衛生法學涉及的法學知識和一些法律出臺的社會背景都要有所了解,做足功課。如今獲取法學知識的途徑非常多,可以通過一些APP平臺在線聽課,也可以在網上百度查閱相關資料和專家觀點,將衛生法學的知識總結歸納,初步列出討論提綱,為上課討論做準備。實際上這個過程也是學生帶著問題去主動學習的過程,在查閱相關資料過程中學習積累拓展知識,同時也培養了主動獲取、總結、歸納知識的能力。2.教師對討論主題設計與確定分組討論實際上對衛生法學教師的綜合能力水平要求是比較高的,尤其是對討論主題的設計要求更是如此。需要教師根據所要討論的內容認真審慎確定討論題目,不可隨意選題,盡可能設計出具有開放性、探究性的問題作為討論題目,做到難易適度。例如“衛生資源管理法律制度”中涉及的基本法律概念、程序性的法律知識應由教師課堂重點講解,不適合設為討論題目。所以,不能為了使用討論教學法而討論,在討論題目的設計中要避免過難或過易,要讓學生有感而發,切不可設計出的題目出現學生三言兩語或無話可說的尷尬討論局面;另外對于討論題目的設計還要考慮到實際應用性,不能討論了半天,現實中根本無法實施[1]。

(二)討論時間以及討論主題的把握

為了可以保證充分討論,討論組一般認為5人最為適宜,這樣不會因人數過多或過少影響討論質量和效率,所以分組討論教學方式更適合小班教學。對于衛生法學課來說,只有在對八年制小班進行授課時可以適用這一教學方法。組織提醒學生圍繞主題進行討論,不要離題萬里,避免討論的隨意性;也可以對于學生的觀點進行遞進提問,考查學生對所討論的問題是否真的了然于心,充分調動起學生主動思考問題的積極性;督導討論紀律,對于因意見不合而發生爭執的學生進行正確引導,使其文明討論,各抒己見,求同存異;及時針對學生的疑問進行答疑,對各組討論適時進行調控。

(三)注重總結與評價

引導學生進行小組互評或辯論,做好評估和總結,避免虎頭蛇尾、流于表面。首先,為了充分調動起學生的課堂討論積極主動性,不妨將各小組中各成員參與討論的表現作為衛生法學課平時成績考核的主要依據,并將平時成績設定為期末總評成績的30%。其次,引導學生進行小組間的互評或辯論,讓小組與小組間形成交流和碰撞。當小組間的意見有不同,各自無法說服彼此時,在科學文明的討論中要鼓勵學生求同存異,而且教師要適時做好答疑、評估和總結,這有利于學生及時修正錯誤、深化認識,也能幫助學生拓寬思維、提高創新能力。

四、結語

我國衛生法學教學長期以來采用的是以理論灌輸為主。由于衛生法學課是一門法學與醫學的交叉學科,衛生法學課程一般是由法學專業的老師來講授,學生和老師的不同專業背景導致這門課很難講透。毫無疑問,非法學專業的醫學生更是對法律知識的學習和理解大多停留在應對考試,實際掌握的衛生法學相關法律知識并不多,在成為醫生執業后遇到一些常見的法律問題仍然束手無策,不能分析法律問題,更談不上解決問題。要想改變這種狀況就要創新教學模式,調動起醫學生對衛生法學課程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融入分組討論[3],使老師和學生在討論中互相學習,實現“教學相長”。這不僅有利于充分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還能通過對衛生法學法律問題的分析與探討,不斷提高他們獨立思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5]。

參考文獻

[1]白雪蓮,許明峰,石陸娥,等.分組討論式教學法研究[J].農產品加工,2017(2):79-83,79-80.

[2]張暗.分組討論式教學法的濫用現象及解決辦法[J].教材教法,2019(19):69-70.

[3]章輝,趙靜,沈賞.案例教學法在法學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探索,2011(10):56-57.

[4]張暗.分組討論式教學法的濫用現象及解決辦法[J].教材教法,2019(19):69-70.

[5]劉方飛.法學教學中案例教學法的反思與探索[J]武警學院學報,2010(3):67-70.

作者:祝瑾 單位:空軍軍醫大學基礎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