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肺炎醫療救治定點醫院應急管理

時間:2022-11-19 05:48:52

導語:論肺炎醫療救治定點醫院應急管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肺炎醫療救治定點醫院應急管理

【摘要】當發生重大疫情時,無論傳染病??漆t院還是綜合醫院都有可能成為醫療救治定點醫院。我院作為傳染病??漆t院,成為此次肺炎疫情應對過程的定點醫院,承擔了負責收治北京市肺炎確診病例特別是危重癥病例,排查并收治疑似病例等任務。定點醫院的應急管理不同于常態下的醫院管理。文章結合我院以往工作經歷和這次承擔病毒肺炎醫療救治任務的實踐過程,就醫院應急管理的具體做法和體會進行了深入梳理和思考,以期為相關醫院承擔應急任務或制定應急預案提供參考。

【關鍵詞】病毒肺炎;傳染病;應急管理;醫療救治

2019年12月,武漢出現“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很快確定為病毒肺炎(以下簡稱肺炎)。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及時將其列為乙類傳染病,按甲類管理,各省市相繼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1-2]。在這次肺炎疫情應對過程中,我院作為傳染病??漆t院,成為此次疫情的定點醫院,負責收治北京市肺炎確診病例特別是危重癥病例,排查并收治疑似病例,承擔首都國際機場和隔離點轉送的入境和隔離人員篩查任務。截至2020年5月底,共收治確診患者272例,占全市的45.79%,其中危重癥患者27例,重癥41例,除3例仍在院治療、8例出院后轉至其他醫院治療其他疾病和1例死亡外,其余均痊愈出院。發熱門診排查境內疑似病例114例,全部收入院管理,轉為確診40例。接收機場轉送的入境人員篩查3005例,確診109例。在應急任務最重的2020年2月~3月,醫院常規診療業務正常進行,除肺炎以外的門急診和住院常規業務量為2019年平均的32.6%和36.4%。在這次疫情應對過程中,醫院共投入到一線的醫、護、技人員(按國務院臨時性工作補助發放標準統計)共519名,其中外部支援85名。在收治患者最高峰時段,投入應急工作的醫療床位310張、篩查等候床位260張。截至2020年5月底,未發生醫院內感染。醫院承擔應急工作任務后,許多常規醫療工作秩序和運行節奏都被打亂,面臨的應急管理工作千頭萬緒,須把握好決策指揮、醫療救治和院感防控3個核心方能高效應對。

1建立統一、權威、高效的決策指揮系統

1.1建立應急領導小組。決策指揮系統是應急管理的神經中樞,直接決定應急工作成效。醫院成立應急領導小組,黨政一把手任組長,副院級領導和相關職能與業務科室主任共同參與,負責應急工作的統一領導和指揮調度。領導小組建立例會制度,每天開會協商應急工作。涉及“三重一大”等事項需要履行院長辦公會和黨委會審議程序。應急辦公室設在醫務處,在常規行政總值班外增設應急總值班,由具有醫療護理專業背景的職能部門人員24小時值守,醫務處與應急總值班共同負責指揮和協調應急相關的具體工作。建立監督機制,由黨委辦公室和紀檢監察部門共同監督各項工作,特別是防控措施落實情況,確保決策指揮系統高效運轉。1.2建立專家委員會。在決策過程中充分發揮專家作用,對決策事項進行技術咨詢和可行性論證。傳染病疫情應急處置工作的專業性和技術性極強,社會敏感度高,對醫院決策要求很高。疫情防控要依法依規,所有決策都要考慮周全,發現隱患及時采取措施,否則不利于疫情防控且極易引發負面輿情?,F實中,決策者往往缺乏較為全面的傳染病應急相關知識、技能和經驗。組建專家委會員,由醫療管理、院感防控和傳染病臨床等方面的專家組成,對于調配醫療資源、制定醫療流程、確定各崗位防護標準和處置職業暴露等問題,進行評估和論證,為醫院決策提供參考,提高決策的科學性。1.3建立信息監測機制。信息是決策的基礎,醫院設專人收集整理應急相關信息。在這次肺炎疫情中,國內外疫情形勢和本地疫情信息比較容易獲取。對于外部信息,重點關注政府防控政策調整和相關機構工作動態。在此基礎上,要及時掌握醫院內部的醫務人員投入、床位資源利用、應急物資儲備、危重患者救治等信息,為醫院組織和調配應急資源提供信息支撐。1.4加強對內對外宣傳。宣傳可起到凝聚力量和鼓舞士氣的作用,并可為落實決策事項營造氛圍。對內要加強領導,統一思想,廣泛動員,明確醫院的首要任務是應對疫情,醫院所有資源統一調配使用,積極動員醫務人員報名進入肺炎救治一線。如果醫務人員對疫情形勢和醫院的應急任務認識不足,很容易推諉扯皮、有令不行或行動遲緩,影響應對效果。同時要強調工作紀律,要求干部職工不得利用自媒體疫情和患者隱私相關信息。對外宣傳是為了更廣泛的凝聚共識,要嚴格執行宣傳工作制度,做好媒體采訪接待,保護記者安全,盡可能提供宣傳素材,提前審核采訪提綱,統一宣傳口徑,安排專家接受采訪。對抗擊疫情典型人物與先進事跡,通過主流媒體和醫院自媒體進行宣傳報道。做好輿情監測,出現負面輿情苗頭立即處理。

2調配資源以全力組織醫療救治工作

2.1統一調配床位資源。密切關注應急床位能否滿足患者收治需要。2020年1月12日收治2例肺炎疑似病例,醫院騰空重癥醫學科的負壓病房應對;2020年1月22日~29日,再次分3批共騰空整棟樓182張床位承擔應急任務。獨立設置發熱門診進行肺炎病例篩查。疑似病例、確診的普通型病例和危重癥病例分開收治,落實分類救治原則。早期應急工作集中在一棟樓內,肺炎患者的所有治療,甚至包括分娩和手術,影像學和實驗室檢查均在樓內完成,走獨立的通道,避免與其他患者交叉感染。騰挪出去的科室,在評估醫療流程和院感風險的基礎上,與其他科室共用病區。隨著機場入境篩查人員增加,醫院又騰挪更多床位用于應急。作為定點醫院,要預備一定數量的應急床位處于空床狀態,避免新確診病例無處收治。2.2及時、合理調配醫務力量。因為應急任務使感染科病房規模明顯擴大,且由于隔離區防護升級導致的人力需求增加,需要從全院調配醫務人員增援。普通病房的床位與醫生比例按1∶0.4配置,床位與護士比例按1∶0.6配置。需要說明的是,我院人力資源配置較低與負壓病房條件有關。人力資源調配主要考慮醫療救治能力和防護經驗。在調配醫生時,保證每個應急科室都配備感染科、呼吸科和中醫科專家。護士配備時,要求每個護理班次都配備有隔離防護經驗的護士,負責監督和指導工作人員進出隔離區時規范穿脫防護服。由于肺炎患者相關檢查需要與普通患者分開,針對檢驗科人力不足,從實驗室和病理科抽調人員予以補充。后期因危重癥患者增多和承擔機場篩查任務,醫院開始接受外部支援的醫務人員。2.3加強發熱門診安全管理。2020年2月底國內疫情逐漸得到有效控制,但海外暴發流行,發熱門診壓力迅速增加,最高日接診量超400人次,其中80%以上屬機場轉送入境篩查人員。為了縮短等候時間,增加接診醫生護士,增加核酸檢測批次和CT檢查場所。發熱門診室內區域限制患者數量,堅持每天4次消毒,降低院內感染風險。室外搭建帳篷供篩查人員等候,開放260張床位供等候核酸結果。提供志愿者服務、生活服務和人文關懷,告知篩查流程和預計等候時間,加強發熱門診區域安全管理,確保篩查人員不自行離開。從診療流程的關鍵環節入手測算發熱門診最大負荷量,根據測算結果與機場轉運方溝通,確定每天轉送數量,以保障良好秩序。2.4強化重癥救治能力和力量。傳染病疫情引發社會恐慌的重要原因是病死率高,因此,重視危重患者的救治意義重大,常態下需要加強危重癥救治能力建設。應急時,配備較強的醫療救治力量,中西醫并重,實行中西醫雙主任查房,以提高治愈率,減少普通型患者向重癥發展。加強醫療救治管理,應用統一指標做好危重患者的早期識別,每天統計危重患者數量,及時關注病情變化。強化重癥病例會診流程,每天組織院內多學科專家會診或參加北京市級危重癥專家組會診,以提高救治成功率。

3慎終如始地高度重視醫院感染防控

3.1強化院感防控責任。醫院感染防控是定點醫院工作的重中之重。首先,要強化院感防控責任。醫院感染管理由常態下關注重點部門、重點環節和重點流程,轉變為疫情下要關注全域、全員和全流程。由于風險無處不在,醫院將院感管理上升到由院長直接負責、副院長協助負責分管領域的院感防控。由于院感防控范圍擴大,更要強調科室主任是科室范圍內院感防控的第一責任人,通過院黨委印發文件要求落實院感防控責任。其次,要落實院感防控措施,嚴格按照規范要求做好人員、物品和環境管理,梳理醫療流程,制定各崗位防護標準。最后,要加強院感防控監督。主管院長和院感管理部門經常深入一線進行監督和指導,主動申請行政主管部門委派外部專家督導檢查,醫院紀檢監察部門監督科室院感防控責任落實[3]。截至2020年5月底,未發生醫院內感染事件。3.2認真梳理醫療流程。發生重大傳染病疫情會不同程度地打亂醫院的正常醫療秩序。梳理醫療流程是為了降低醫院感染風險和滿足分工協作的需要,流程要簡單明了,可操作性強。梳理流程從患者進入醫院開始,貫穿于醫療活動的所有環節。如門急診預檢分診和住院患者排查的可疑病例如何引導至發熱門診就診,發熱門診篩查疑似病例如何收入院,外轉確診病例怎么交接,流行病學調查人員怎么進出病區,確診和疑似患者如何做檢查,生物樣本怎樣交接和運輸,患者出院手續怎么辦,甚至患者死亡后尸體如何處理等等,都需要重新制定流程。一般由醫務處牽頭,由院感管理部門、護理部和相關業務科室共同參與制定,共同執行。3.3開展應急培訓工作。根據與肺炎診療工作接觸的密切程度實施分層培訓[4],建立“三圈層”培訓模式[5]。“外圈層”為進入醫院區域的所有工作人員,都需要知曉傳播途徑、防護標準和手衛生要求,非醫務人員更需要強化防護意識,提示并監督進入醫院的病人和家屬做好防護和手衛生?!爸腥印睘槿w醫務人員,需要熟練掌握疾病診療知識和防控政策法規,知曉密切接觸者、發熱或呼吸道癥狀者、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的診療、防控和防護方面處置流程和要求?!皟热印睘檫M入隔離區的工作人員,包括非醫務人員,要熟練掌握穿脫防護服的規范流程,注重演練。培訓內容涉及疾病診療方案、防控政策法規和院感防控知識。培訓形式可以多樣化,做到全面覆蓋和重點突出相結合,注重實效。

4應急管理體會

4.1緊抓各階段的重點任務應急狀態下的醫院管理千頭萬緒,管理者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抓住主要矛盾,明確各階段的重點任務。在疫情初期,醫院工作的重點是組織醫療資源投入到醫療救治任務中去,暢通醫療流程確保接診和轉診順暢。中后期的重點工作是危重病例救治,努力降低病死率。隨后,國外疫情輸入壓力增大,入境人員篩查又成為新的重點工作?;謴推诘墓ぷ髦匦霓D向消除疫情影響,恢復醫院常規業務。醫院感染防控是貫穿疫情處置全過程的重點工作,初期主要針對肺炎患者收治各環節的風險防控,中后期要面向全院,面向全員,面向全流程。4.2應急工作需要快速反應突發事件的處置需要快速反應[6]。定點醫院承擔全市醫療救治任務,患者數量眾多,增長迅速,發熱門診接診、檢驗檢查、危重癥救治、騰空病房和人力調配等各環節都需要高效應對??焖俜磻枰咝У臎Q策和執行相結合。應急條件下,可授權主管院長甚至主要職能部門決策相關事宜,涉及“三重一大”等事項,可先征得相關人員同意立即實施,后補集體決策流程。執行力來自于認知,需要加強統一領導,提高政治站位,廣泛宣傳動員,所有工作要以有利于疫情防控為原則,明確所有資源由醫院統一調配使用。4.3重視應急預案建設與管理應急預案是應急準備工作,也是應急管理實踐的總結[7]。我院建立了比較成熟的重大傳染病醫療救治應急預案,預案編寫具體細致,可操作性強,且醫院多次承擔重大傳染病醫療救治任務。正是因為醫院良好的前期工作基礎和北京市有效的物資和人力保障,在這次肺炎疫情應對中,醫院基本形成了“統一指揮,反應靈敏,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應急管理機制。此外,我院還建立了預案管理機制,每當應對重大疫情之后,均會根據處置情況和發現的問題,及時對預案進行修訂和完善。本文呈現的應急管理實踐,可以為相關醫院制定應急預案提供參考。

作者:吳國安 賈王彥 趙賀 馬剡芳 魏麗榮 單位: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