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題材影視在醫學生醫德教育中應用
時間:2022-10-31 09:26:30
導語:醫療題材影視在醫學生醫德教育中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醫德教育是培養合格醫生的重要教育環節,是和諧醫療環境建設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人民群眾對醫療衛生健康的需求之一。醫療題材影視作品應用于醫學生醫德教育工作中,優化了教育方法、豐富了教學內容、創新了教育思路,能在教育效果、新技術應用、評價方式等多方面全面提升醫德教育質量,應用前景廣泛,值得推廣。
關鍵詞:醫療題材;影視劇;醫德
教育醫德是醫療衛生行業從業者在工作中需要遵守的道德風尚,是全民道德素質的重要體現。醫德教育不僅影響著醫學生的發展,更關系著患者的安危。近年來,在行政管理部門和醫療衛生單位大力建設與社會輿論關注和支持下,醫德教育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在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提高生活質量和社會的安全穩定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推動了社會醫療衛生事業的進步與發展。但也要看到,醫學生醫德教育現狀并不理想,存在諸多問題并給教育工作帶來了較多困難,影響著醫學生正確職業價值觀的形成。
1醫療題材影視劇的教育功能
醫療題材影視劇是以醫護人員、患者及其家屬和各類疾病診治為敘事主體,圍繞醫療活動的開展,深刻揭示醫生工作、醫患關系、醫療環境等諸多社會問題或現象的影視作品。作品題材來源于普普通通的生活,容易為觀眾接受,產生思想共鳴。融入了救死扶傷、珍視生命等理念的藝術創作,以其高于生活的表現形式,引發觀眾深入思考。大學階段是青年思想觀念的成熟期,是醫學生職業觀形成、仁心仁術培育的關鍵階段,以充滿正能量的醫療題材影視作品開展醫學生醫德教育,其教育功能和現實意義不容小覷。
2醫療題材影視劇在醫德教育中應用的優勢
教育是通過教學實踐將人才培養目標內化為學生自身行為習慣的全過程,利用醫療題材影視作品,開展醫德教育,能夠為醫學生充分展示鮮活的學習榜樣,有助于醫學生了解真實的從業環境,產生積極的學習興趣,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2.1優化醫德教育方法
傳統醫德教育以醫學倫理學等課程教學為主,這種以書本知識講解為主的教學模式會使醫學生感到枯燥和空洞,脫離生活實際,學生的自主性、積極性不能得到充分發揮,不能激發學生興趣,教學效果不理想。大學階段,學生思想觀念逐漸成熟、抽象思維能力快速發展,這期間學生對外部世界的認識需要通過認知模型的建立來實現,而認知模型的建立是在施教方和教育環境共同作用之下,由受教育者主動完成的。采用形象而有吸引力,且符合認知規律的教育方式往往會使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1提升學生對醫德教育的興趣
醫學專業的學習比較枯燥抽象,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充分激發學習興趣,才能讓學生從“要我學習”轉變為“我要學習”,才能使教育取得良好效果。醫療題材影視作品能夠通過直觀、形象、具體、生活感強的故事,讓學生迅速融入故事情節中,共情于醫生的忙碌和患者的痛苦,體驗醫生、患者、患者家屬等不同角色的心理變化,再加之演員對人物形象的塑造、環境對劇情的渲染等多種藝術手段的應用,往往使學生在對影視劇關注和熱議的同時,培養了學習興趣。當學生從專業角度思考這些影視作品時,便是開啟了醫德教育的最佳時機。
2.1.2符合醫學生認知規律
人的大腦對外部事物形成正確的看法是認知模型建立的關鍵。對外部事物的認識要依靠學習來完成。就個體學習而言,這一過程需要依據學生自身情況,在主動對外界信息進行選擇和接觸、反饋的過程中鞏固發展起來。在醫德教育中醫療題材影視作品的應用,能夠使學生收獲足夠的感性認知,不僅能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更能激發學生積極研究的行為反應,符合學生的學習規律。同時,還能驅散傳統課堂教學帶來的疲憊感、枯燥感,使學習充滿快樂。將醫療題材影視作品應用于醫德教育優化了教育方法,尊重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使醫德教育回歸現實生活,更加“接地氣”。
2.2豐富醫德教育內容
長期以來,醫學生醫德教育內容多從人際關系、心理學、管理學、相關法律、思想道德等角度出發,重視學生對理論知識系統性、全面性的掌握,忽視了教育內容與現實生活的聯系以及醫學生的感受,較難與學生產生共鳴;忽視了教育內容與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法制、科技等的關聯,缺乏時代感;忽視了教育內容對醫學生學習成長過程中所產生的思想困惑的疏導,實用性不強。相對單調的教學內容影響了醫德教育效果。
2.2.1真實呈現現實生活
醫學是理論與實踐結合緊密的學科,大量的實踐教學是醫學教育的重要特色。醫德教育是培養未來醫療從業者良好職業素養的基石。將部分積極健康的影視作品引入醫德教育中,使學生對知識的獲取由被動接受轉為主動學習,感受到真實的診療環境,感受到真實的醫生和患者,感受到現實生活對醫生醫德的期望。
2.2.2利于人文價值觀念的培養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民群眾需求的提高以及科學技術的發展,醫務人員的工作已經不再局限于救死扶傷,而是以此為基礎擴散到探索生命奧秘、預防疾病等多個領域。這樣的變化要求醫學生注重人文價值觀念的培養,培育“以人為本”的職業精神。將醫療題材影視作品引入醫德教育能夠大力促進人文觀培養與醫學專業課程教育相互結合、互相滲透,補充傳統醫德教育內容的缺失。醫療題材影視作品在醫德教育中應用,也為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提供了素材,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對豐富醫學生人文知識、培育人文精神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
2.2.3有效解決實際問題
人民群眾對醫療衛生健康的新需求與醫療服務供給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導致醫療衛生服務仍然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對醫學生的成長產生了一定影響、帶來一定的困惑,醫學生為了尋求答案,也會有一定的思想需求,這些都是傳統醫德教育工作無法完成的。醫療題材影視作品具有一定的時代性,情節中對當下社會關注熱點都有較為清晰的解讀。這樣的教育內容能夠使醫德教育更具有時代氣息,能有效解決現實中的突出問題。
2.3創新醫德教育思路
醫學生熟悉醫療環境、了解醫療活動細節,但畢竟還不是醫生。其本人或是家屬生病時,他們仍將以患者或家屬身份去體驗和思考醫療活動;而醫學生一定的醫學專業知識和未來職業預期會讓他們喜歡用準醫生角度去審視社會對醫療行業的態度。兩種思想共存是醫學生在大學階段思想成熟過程中必經的一個階段。
3醫療題材影視劇在醫德教育中應用的前景
將醫療題材影視作品應用于醫學生醫德教育中,通過醫學生的思想共鳴實現了醫德教育的雙向交流,提升了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應用前景廣泛。同時,影視作品以其自身網絡傳播優勢,也為在醫學生醫德教育中開展慕課、翻轉課堂等提供了優越條件。在教學效果評價上,雖然目前醫學院校對德育的評價缺乏獨立的制度體系,但學生對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認可、對故事情節發展的預期間接反映了醫德教育對學生職業觀念塑造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鄺紅妹,楊棉華.美國醫德教育對我國高校醫德教育的啟示[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8(10):44-45.
[2]趙陽,李新,張瀟,等.醫學生醫德教育的困境及對策[J].錦州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3):111-113.
[3]李明珠,趙祥坤,周順鑫.“90后”醫學生醫德教育探析[J].醫學與社會,2015,28(3):98-100.
作者:張挺 曲巍 單位:錦州醫科大學醫學教育研究所
- 上一篇:桂林米粉連鎖經營發展模式研究
- 下一篇:紙媒廣告經營模式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