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形象營銷策略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20 08:50:00

導語:城市形象營銷策略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市形象營銷策略研究論文

[摘要]本文就重大事件與城市發展的互動關系進行了探討,提出將重大事件作為城市特殊的營銷戰略或城市目的地營銷計劃的組成部分,融入到城市形象營銷的活動中,并提出了具體的營銷策略

[關鍵詞]重大事件城市形象營銷

一、引言

重大事件(Mega-event)一詞最初源于西方的旅游學界。Roche認為,重大事件是現代社會的大型“狂歡秀”,是指具有戲劇特點、可以反應大眾流行訴求和有著國際重大意義的大規模的文化、商業和體育事件。一般由國家政府不同的部門聯合起來并與非官方的國際組織共同組辦,是“官方”版本大眾文化的重要部分。從規模和重要性來看,重大事件是指能夠使事件主辦社區和目的地產生較高的旅游和媒體覆蓋率、贏得良好名聲或產生經濟影響的事件。其活動的容量應超過100萬觀眾,資本成本至少為5億美元,并且其聲譽應是一個“必看的”活動。在實際運作中,重大事件一般稱為“大型活動”。

重大事件對于城市建設具有巨大而廣泛的影響,是改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競爭力的最佳機會,并富有改變公眾心理的神奇魅力和吸引全球傳媒的威力。因此,在經濟全球化、一體化的形勢下,各國與城市越來越尋求這種跨國界的、短暫的流動性資源如大型事件等來提升本地知名度與競爭力。1999年的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2006年的杭州世界休閑博覽會、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等,標志著我國正在成為全球性重大事件青睞的“大市場”。然而,重大事件是一項花費巨大而時限短暫的高風險“游戲”,特別是一些重大的賽事活動往往需要巨額的基本建設投入,如何使它們對城市的長遠發展發揮持續而有力的影響,更好地與舉辦地城市的形象營銷有機結合是非常值得關注的問題。

二、重大事件與城市環境的良性互動

事件活動的類型、規模、頻度及產生的績效等與其依托的城市環境有著密切的關系。城市規模的大小、經濟發展水平、政治文化背景以及知名度、旅游資源豐度和獨特性、可進入性、基礎設施等旅游競爭力因子等,都會對事件活動的發生、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一般說來,整體實力優越的大都市,因其經濟承載力強、對外交通便捷、基礎設施及配套服務設施相對完善,加之高水平的管理與服務、良好的人文環境、較高的知名度和開放度,促成了強勁的旅游競爭力,從而更能催生高質量、大規模事件旅游的發生。

反之,事件活動的蓬勃發展,又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城市質量的提升。不僅能推動高標準的基礎設施建設,拓寬旅游客源市場,促進相關產業發展,給當地帶來相當可觀的經濟效益,還可以帶來無法估價的社會效益。這些社會效益有的是立竿見影的,而更多的是潛移默化、逐步發揮作用的。同時,通過事件活動的策劃,突出體現了城市形象,提升其知名度,加強城市競爭力,從而城市環境的各個層面得以完善。如1964年的東京奧運會、1988年的漢城奧運會、1992年的巴塞羅那奧運會,都是在其主辦城市邁向現代化大都市的關鍵時刻促進了這些城市的更新和發展,進而成為世界城市發展史上的經典案例。兩者正是在這樣一種相互促進的狀態下良性循環。

三、重大事件城市形象營銷策略

城市形象是公眾對城市的總體評價和認知,是新經濟條件下極其重要的“注意力資源”。一個個性鮮明的良好城市形象將極大地促進城市發展。而“事件的強大號召力可以在短時期內促進事件發生地的口碑爆發性的提升。”舉辦重大事件的目的之一就是塑造和延伸形象,特別是針對目的地區域或吸引主題來塑造形象,其次便是扭轉原來的負面形象。因此,將重大事件納入城市形象營銷戰略是可行之舉。

1.確立重大事件城市形象營銷的戰略地位

重大事件的運作是各利益相關者,包括事件策劃與組織者、政府部門、旅游當局、目的地推廣者、場地管理者、當地社區、贊助商、旅游企業、志愿者、觀眾等各種錯綜復雜的利益關系相互平衡的結果,戰略規劃至關重要。為避免因組織策劃不當、宣傳效果不佳導致事件參與之后的負面作用,政府部門應扮演強有力的力量,將重大事件納入城市發展的總體規劃,同時事件主題應與城市形象相呼應,如杭州世界休閑博覽會就與杭州打造“東方休閑之都”的城市定位密切相關。

2.地方性與國際化的原則

根據當地實際、應對市場需求、利用獨特優勢、選擇鮮明特色的主題定位,是成功舉辦事件活動的支撐點,同時國際化也是事件活動成長發展的必要條件。2008北京奧運會的主題“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就很好地體現了地方性與國際化相結合的原則。

3.重視媒介影響和整合營銷

在城市的形象提升戰略中,媒介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關鍵在于如何將城市形象載體與事件宣傳有機融合在一起,需要城市推廣者與事件組織者的積極有效的配合。如將城市地標性建筑、自然特色、宜人的氣候、宜人的東西,作為事件廣告的背景材料,通過視覺、音響等與事件廣告整合在一起;挖掘舉辦地的特殊歷史事件充實事件報道的欄目,將城市形象充分整合到事件產品中,漢城奧運會中城市推廣者與事件組織者在組織馬拉松比賽的線路時,刻意將漢城的公園、景觀、河流納入其中;同時城市推廣者與贊助商結合,獲得資金贊助進行聯合宣傳,兩者相得益彰。事件結束后,城市推廣者仍可將事件尤其是一些大型事件和炫耀性事件作為形象推廣的要素。4.將旅游吸引物與事件要素相捆綁

將旅游吸引物與事件要素相捆綁可以提高事件的娛樂價值、拓寬事件吸引力和延長事件舉辦期,為舉辦城市吸引更廣泛的客源和“注意力”。舉辦地的各類旅游吸引物,如文化風俗、歷史建筑、商業及娛樂活動等若能與事件自身所倡導的價值與主題相吻合,將積極促進目的地的形象提升。為了吸引事件參與者參加目的地的旅游活動,事件方應與旅游方積極配合,針對不同的客源市場采用不同的營銷戰略。

5.提倡大眾參與

廣泛的參與性是大型活動賴以成功的關鍵所在。參與性來自二方面,一是業內人士的參與,二是廣大群眾的參與,尤其是舉辦地社區居民的參與。在影響舉辦地形象提升的因素中,當地社區與居民的支持越來越成為一種重要的力量。因為,這種支持很有可能將事件轉化為有意義的重要的城市體驗。居民及社區志愿者的積極參與和友好態度對外來者城市形象的形成起著重要的潛移默化的作用,且外來者到達目的地后在收集旅游信息時對當地居民的無償建議很重視,認為是“專家性的建議”,當地居民的口碑作用不可忽視。居民對社區的關注程度、情感投入程度及環境保護意識的強弱影響著其對事件的支持,為了謀求社區的支持,政策決策者需要與社區建立強有力的溝通戰略。

6.文化營銷

事件營銷雖然以促進經濟發展為目標,但單純的經濟觀點往往視野狹窄,注重短期效應而缺乏宏觀構想。從現代文化的角度分析,文化體育盛會,如奧運會、世界杯、世博會、電影節等,都是通過藝術氛圍的渲染產生轟動效果,從而帶動巨大的廣告效應、票房收入,同時拉動酒店、旅館、交通等行業的收入,這些無不都是直接或間接地從文化入手的。從文化背景入手,通過文化的感染、情感的溝通,產生共鳴,從而達成消費和經濟等多方面目標,產生可持續發展的多方面效應,這就是文化營銷。其達成的效果往往是非凡的。如雅典在奧運場館布局、馬拉松線路的選擇上都本著體現城市悠久歷史的思想而精心籌劃,讓世界重新認識了雅典的魅力。

7.注重可持續發展

在舉辦重大事件項目前,政府部門應該認真評估項目建設對提升城市競爭力的作用,確定合理的戰略目標。項目選址要與城市發展軸線相契合。要盡可能地以利用或改造現有設施為原則,避免設施建設費用過高和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并尋求活動舉辦后的可持續經營管理。如巴塞羅那的奧運主體育館——圣保羅朱地體育館,在設計時就為賽后經營打好了基礎,除可滿足大多數比賽項目的要求外,還可進行大型演出、展覽、宴會、游泳及冰上運動。由于該館的多功能性,每年大約可舉行93次活動,平均每4天一次,使用率極高。

8.綠色營銷

在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今天,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大型活動營銷應圍繞綠色主題做文章。無論是主題策劃、宣傳口號、儀式內容還是場館建設、會場布置等都應該突顯環保主題。同時應該充分運用網絡技術,以提高事件營銷的效果和收益。

參考文獻:

[1]Roche,M.Mega-eventsandModernity:OlympicsandExposinthegrowthofglobalculture[M].London:Routledge,2000

[2]Getz,D.Eventmanagement&EventTourism[M].NewYork:CognizantCommunicationCorporation,1997

[3](澳)約翰·艾倫Allen,Johnny等著,王增東楊磊譯:大型活動項目管理[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

[4]李曉莉:事件對舉辦地的旅游形象影響與提升戰略研究綜述.旅游學刊,2007,(8):74~81

[5]周俊敏胡頌軍:節會營銷的文化分析.商業研究,2004,(24):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