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高校招生策略服務營銷論文
時間:2022-02-27 10:05:38
導語:民辦高校招生策略服務營銷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從服務營銷的“4P”理論來分析我國民辦高校招生中的困境,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產品(Product)高等教育同時具有公共產品、商品的特性,民辦高校作為教育服務產品的生產者,在招生市場上提供的產品就是教育服務的品牌、質量和特色。作為教育消費者即學生而言,在招生市場上要求購買的是優質、特色的教育產品。顯然,民辦高校當前在品牌、質量和特色等方面尚未完全成熟,仍有比較大的改進空間,目前還很難對教育消費者產生足夠的吸引力。同時,不少民辦高校對學校特色發展戰略缺乏準確的定位,使得民辦高校的學科專業結構與普通高校有很大的相似性,什么專業熱門就開什么專業,這種教育產品的相同性及相似性,導致了許多民辦高校辦學特色的消失、學科專業的結構性短缺,出現了許多專業人才過多,而有些專業無人可招的局面,影響了民辦高校生源的合理布局。
2渠道(Place)部分民辦高校招生宣傳渠道比較單一,主要通過“走出去”,即在各地設立臨時招生咨詢點的方式,很多招生人員是臨時被抽調參加,對于招生工作了解不多,對于學校情況不甚了解,導致招生效果不佳。高校招生宣傳主要集中在高考結束之后,填報志愿期間的宣傳,時間過度集中,而且宣傳往往只針對高三畢業生,宣傳效果比較有限,對學生的影響較小,甚至可能留下負面印象。“顯然,民辦高校在挖掘、發現、引導需求、借助教育或教育中介組織進行招生等方面實施渠道創新仍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3促銷(Promotion)促銷是指傳播媒介、公共關系等在招生市場的綜合運用。“在廣告宣傳方面,雖然民辦高校也很注重利用廣告效應進行招生宣傳,但形式比較單一,主要是集中利用網絡、電視、報紙等媒介進行,而對傳播渠道的更新、學校品牌的輸出缺乏應有的認識與挖掘,使得招生廣告宣傳的實效甚微”。部分民辦高校在招生宣傳時,沒有注意針對性與有效性,沒有找準教育消費者學生的關注點,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卻收效甚微,“一般一所民辦高校年招生宣傳費用投入數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占到學費收入(以三年計)的5%”,甚至部分民辦高校還存在虛假宣傳的情況,這對于民辦高校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二、寧波大紅鷹學院的招生服務營銷策略
基于以上四點,寧波大紅鷹學院在招生宣傳工作中,采取了以下服務營銷策略:
1產品(Product)———細分市場,打造獨特的教育產品民辦高校要在同質化產品的基礎上發展差異化競爭優勢,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精”,突出自身優勢,打造品牌高校,在教育消費者心目中樹立品牌形象,使自己的教育產品具有特色,適合消費者需要,并與競爭者的產品有所區別,通過準確定位來把握自己的招生對象。例如,該校開設了國泰安創業學院,是國內第一家由高校和企業合作共建的開展創業管理專業教育的學院,由深圳市國泰安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寧波大紅鷹學院協作共建、合作辦學。充分發揮寧波大紅鷹學院已有的專業優勢,借助深圳市國泰安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獨特的創業理念、殷實的財力基礎、豐富的行業資源,為創業學院的發展提供新的發展思路,在一定程度上延伸專業生態鏈。將高校的基礎教育優勢與廣泛的社會資源、項目資源、企業家資源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創業教育、創業實踐、創業孵化三位一體的EPI體系。該體系尤其強化了創業實踐訓練環節,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學院的創業孵化基地,配備系列高度仿真的創業實訓模擬軟件,讓學生足不出校就可以模擬創業,感受市場競爭壓力,感悟創業真諦,激發創業意識,培養創新精神,提升綜合素質,讓學生在真實中演繹創業傳奇。再如,該校還開設了大宗商品商學院,本著立足寧波,面向全國,鏈接全球,以大宗商品產業發展的應用型人才需求為目標,“專業教學、職業培訓、創業孵化”三位一體,既對接國際高端教育資源,又服務全球大宗商品領先企業,培育國內大宗商品產業領域的“應用型”、“復合型”、“國際化”的高素質人才。本著“政府指導、學校主辦、企業支持”的改革模式培育大宗商品交易相關人才;在高校教育實踐基礎上進行大宗商品交易試點;核心課程實行“理論講授+專家講座+企業實踐”的教學模式;創新校企“雙導師”、“雙班主任制”等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逐步形成了基于“政、校、企”緊密聯動的實戰型大宗商品交易人才的培養模式。
2價格(Price)———通過價格策略,吸引家庭困難、成績優秀的學生“所謂價格策略,從某種程度來講,高校對于學生的獎學金、助學金等都可以認為是一種價格優惠,高校在實施價格策略時,可以從提高經濟資助、獎學金等方面入手”。2013年,香港大學在全國高考人數連續5年下降的情況下,申請人數達到1.2萬人,最終錄取了303人,在錄取的學生中,有16位全國各省、市、區的高考狀元。香港大學為他們設立了豐厚的入學獎學金,其中,全額獎學金可達每年17.5萬港幣,包括了全年的學費(每年港幣15萬元),以及生活費和住宿費。很多學生因此而放棄了北大、清華的名校,選擇了香港大學。該校幫困助學服務項目主要有以下幾個:
(1)助學貸款: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學生(含第二學士學位、幾個高職學生,下同)每人每年申請貸款額度不超過8000元;
(2)勤工助學崗位:一般有衛生清潔、圖書館圖書整理、食堂服務、水房送水、電影院管理、辦公室文秘等工作,校內的工作崗位原則上優先照顧家庭經濟困難的同學;
(3)獎助學金:國家獎助學金、寧波市政府獎助學金、寧波慈善助學金、寧波市彩虹助學;
(4)該校還堅持開展寒假“百人送溫暖”活動,由“送溫暖”小組分赴各地,詳細了解學生家庭狀況和面臨的實際困難,轉達學校的慰問,贈送慰問金,將學校對學生的關心、問候和鼓勵送到貧困學生以及貧困生家中。同時,該校還設立了院長獎學金、優秀學業獎學金等,其中,國泰安創業學院還設立了入學獎學金、優秀學業獎學金、企業獎學金、創業獎學金等,用于吸引優秀學生的報考。
3渠道(Place)———多渠道的招生長效宣傳手段首先,通過參加省內各地的招生咨詢會、舉辦網絡校園開放日、設立地方宣傳點、深入高中宣傳等傳統宣傳方式,開展招生工作。其中,高中學校作為直接高校生源的提供者,越來越受到該校的重視。該校與中學開展了校校合作,利用高校優良的硬件設施、雄厚的師資力量、豐富的校園文化等資源,多方面展開合作和交流,如組織學生活動、學術報告進入高中,拉近高中與高校的距離,讓高中學生在了解大學生活的同時增長見識;利用校校合作的機會,逐漸向這些學生滲透我校的辦學理念、專業特色等,在高中建立長效宣傳機制,期望達到深入人心的宣傳效果。
4促銷(Promotion)———完備調研數據、建立招生隊伍“招生宣傳隊伍的建設直接關系到招生宣傳的效果,培養一支業務精、素質強、效率高的宣傳隊伍能使招生宣傳工作事半功倍”[8]。該校有一支比較專業的招生隊伍,也有比較完備的招生調研數據,因此,在省內各地的招生宣傳工作開展得比較順利。設計宣傳方案時,充分考慮到考生及家長的關注點,做到宣傳資料有說服力;招生宣傳時,對于不同性別、不同科類、不同分數、不同興趣的考生,有針對性地宣講不同內容,吸引考生的注意力。
作者:葉曉莉單位:寧波大紅鷹學院
- 上一篇:國土干部學習季活動方案
- 下一篇:縣直單位目標管理自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