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電視新聞核心競爭力
時間:2022-08-25 09:16:25
導語:如何提升電視新聞核心競爭力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新媒體的發展,特別是短視頻的爆發式增長,電視傳播的社會效果和輿論影響力不可避免地呈現下滑的態勢。通過新聞實踐證明,筆者認為在新形勢下,如今的電視傳播要搭建深度報道的傳播平臺,引導新聞工作者進一步提高重大主題的報道能力,以深度的思想性,提升電視新聞的核心競爭力。本文以《安徽新聞聯播》為例,重點分析了如何利用重大主題報道提高電視新聞核心競爭力,并指出要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輸出信息和創新能力培養四個層面提高重大主題的報道能力。
關鍵詞:重大主題報道;電視新聞;核心競爭力
電視新聞以聲音和圖像作為載體,歷來是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但是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新媒體,特別是移動終端的快速發展,改變了觀眾的信息獲取習慣,各種新媒體平臺已經成為人們了解新聞的主要渠道,電視的開機率和節目收視率不斷下滑,電視媒體的核心競爭力不斷下降,電視新聞的傳播效果和社會影響力也不斷下滑。重大主題報道是電視新聞的傳統優勢,能夠充分調動其掌握的新聞資源,體現其權威性和專業性,彰顯節目的公信力和品牌影響力,對于提升電視新聞的核心競爭力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安徽新聞聯播》是安徽廣播電視臺最重要的一檔新聞節目,內容以安徽省內時政、經濟、社會熱點新聞為主。一方面,和全國各地上星衛視的《新聞聯播》節目一樣,《安徽新聞聯播》肩負著重要的宣傳任務,掌握著得天獨厚的信息渠道和新聞資源,作為黨和政府的“發言人”和耳目喉舌,其權威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另一方面,鮮明的政治性和嚴格的宣傳紀律讓《安徽新聞聯播》有時會陷入“聯播體”新聞語態和報道模式之中,宣傳色彩過于濃厚,報道形式僵化。如何能夠打破僵局,在領導肯定、精英認可和觀眾喜愛之間找到平衡;如何能在確保完成宣傳任務的同時還能不斷創新報道形式、優化報道內容,讓觀眾喜聞樂見,收視率節節攀升,這成為《安徽新聞聯播》的工作人員需要努力探索解決的問題。經過多年的積極實踐,《安徽新聞聯播》通過做精品內容,策劃、制作并播出了一系列重大主題報道,讓內容的厚度深度不斷延展,取得了“叫好又叫座”的傳播效果,形成了《安徽新聞聯播》獨特的欄目品質和品牌效應。[1]
一、如何利用重大主題報道能力提升電視新聞核心競爭力
(一)打造優質的宣傳品牌
作為“聯播類”新聞欄目陣營的重要一員,《安徽新聞聯播》肩負著重要的宣傳職責和輿論導向職能,黨性、政治性和宣傳性是必須放在首位的。而重大主題報道恰恰能夠通過精心策劃,通過主題性的采寫和編排,將宣傳效益發揮到最大。第一,圍繞中心,緊密配合。《安徽新聞聯播》的主要做法就是配合國家和政府的大政方針和中心工作,迅速策劃一系列大型新聞行動,采制重大主題報道。例如,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安徽新聞聯播》圍繞“建黨百年中的安徽印記”這一主題,主動策劃了多個系列的特別報道,從黨史人物故事到黨史實踐講述,字斟句酌、精心制作,得到了觀眾的廣泛認可。第二,立意深遠,做主題宏大的報道。《安徽新聞聯播》欄目會定期推出一些主題較為宏大,立意較為深遠的重大主題報道,比如,圍繞學黨史、科技創新、經濟季度分析、產業結構調整、生態環保、執政為民、鄉村振興、全面脫貧奔小康等重大選題,并組建精銳的報道團隊,及時把省內經濟社會發展新動態、及時、準確地傳播出去。
(二)打造優質的新聞作品
“聯播類”欄目的主旨決定了《安徽新聞聯播》的重大主題報道必須要肩負宣傳職責,但是新聞報道面向廣大觀眾,要取得更好的傳播效果和宣傳口碑,就必須要尊重新聞價值和傳播規律,以優質的新聞作品來打動觀眾。第一,脈絡清晰,突出時空特性。很多重大主題報道由于題材重大、內容繁雜,往往會跨地域、跨時空。因此《安徽新聞聯播》在處理很多重大主題報道,特別是全省匯編類的稿件時,用心梳理好報道脈絡,在“時間”與“空間”的選擇上中以報道主題的需要為先,讓各個點的特色內容反映報道主題的不同側面,使重大主題報道不僅思路更加清晰,而且產生了棱鏡組合的絢爛效果。第二,豐富表現形式,突破傳統報道手法。如今觀眾的信息需求越來越豐富化和多元化,這也意味著重大主題報道的新聞報道形式和報道手法必須不斷突破。第三,強化記者的主體地位。《安徽新聞聯播》在重大主題報道中一直非常注重強化記者的主體地位,有效地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通過記者出境、記者手記、觀察點評等方式,使重大主題報道變得有血、有肉、有深度。
二、提高重大主題報道能力的策略
(一)提升獲取信息的能力
“重”和“大”是重大主題報道的兩大特點,只有事關老百姓切身利益和國計民生的大事才會成為重大主題報道對象。因此,電視新聞工作者首先要提升的,就是獲取信息的能力,要能夠迅速地捕捉到重大的新聞線索。[2]《安徽新聞聯播》工作人員每周都會召開例會,圍繞經濟社會發展熱點、國計民生和百姓利益等重大主題深入探討,選擇新聞線索;時刻關注中央媒體對安徽的報道、安徽省內紙質媒體及各類網絡平臺信息,從中挖掘有用的線索;重視對自采能力的培養,要求工作人員必須關注基層、深入基層、密切聯系基層,一旦發現有重大主題事件線索,必須第一時間達到現場進行采訪報道。
(二)提升處理信息的能力
對待重大主題報道,不僅要能夠敏銳地捕捉新聞線索,掌握豐富的新聞素材,而且要能夠精心策劃,對新聞素材進行有效篩選和優化組合,從觀眾的角度出發,用符合他們收視習慣的報道方式對新聞進行制作,這樣電視臺重大主題報道的影響力才能增加。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求電視新聞工作者必須有較強的信息處理能力,具體包括篩選新聞素材、優化組合新聞素材和制作新聞內容的能力。第一,篩選新聞素材,是指新聞工作者從已經獲得的新聞素材中選擇最有新聞價值的信息,能夠精準地把握新聞點和觀眾的關注點,對無用冗余的信息直接忽略,僅僅保留其中最具新聞價值、最受關注的部分;第二,優化組合新聞素材,這也是電視新聞工作者處理和獲取信息的基本能力。重大主題報道一般涉及的選題較為宏大,時間和空間跨越度高,新聞素材眾多,這就非常考驗新聞工作者的編輯能力,哪個素材先說,哪個素材后說,哪個素材可以濃墨重筆,哪個素材可以一筆代過,不同的組合方式代表著報道側重點的不同,傳播效果也截然不同;第三,制作新聞內容的能力。重大主題報道,從新聞標題到文章內容,從段落結構和措辭修飾,每一個環節都不能放松,這就要求新聞工作者必須精心謀篇布局、推敲字句,這樣才能創作出新聞精品。
(三)提升輸出信息的能力
重大主題報道是以聲畫合一的節目形式呈現在電視熒屏之上,將重要新聞信息傳播給觀眾是最終目的,這一過程就是信息輸出的過程。雖然價值和信息量是重大主題報道的核心競爭力所在,但新聞信息的輸出效果也受到主持人、播音員及演播室等多重因素的影響,表達能力更強的主持人能夠增加新聞的感染力,評論員、嘉賓能夠增加新聞的權威性,出境記者能夠極大地增強現場感和真實感,這些因素都能夠增強重大主題報道的信息輸出能力和影響力。
(四)提升報道創新能力
重大主題報道重在策劃,唯有從主題到內容再到形式不斷創新,才能取得更好的傳播效果,提升電視新聞的核心競爭力。首先,重大主題報道要提前謀篇布局,精心設計,大規模、大制作,形成大氣候,新聞工作者要能夠結合不同的報道主題,量身定制不同的宣傳方案,不能墨守成規;其次,要善于給時代把脈,善于抓具有普遍教育意義的、有震撼力的重大典型,以小見大,弘揚社會主旋律;最后,以播出的連續性確保報道的獨立品質。比如,《安徽新聞聯播》的常見做法就是開辟專欄,圍繞一個重大主題,采用“一次性整體制作,連續化多次播出”的方式,讓節目在一定時間內集中連續播出。這種主題式的報道方式,使重大主題報道有了獨立存在的品質和價值,從而吸引了更多的關注。
三、結語
綜上所述,提高重大主題報道能力是提升電視新聞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和方式,電視新聞工作者一定要予以重視,不斷提升發現新聞、編輯加工和輸出新聞的能力,這樣才能為觀眾生產出更多的優質新聞作品,進一步增強電視媒體的綜合實力。
參考文獻:
[1]劉博.重大主題報道的新聞策劃[J].中國地市報人,2016(10):68-69.
[2]鄭繼業.試論重大主題報道的“謀篇布局”——以福州臺“系列主題報道”實踐為例[J].東南傳播,2016(08):105-107.
作者:郭芹
- 上一篇:會計專業核心競爭力問題與實踐
- 下一篇:新業態視角企業核心競爭力提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