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國旅游發展方向及戰略研究

時間:2022-04-09 06:30:00

導語:淺談中國旅游發展方向及戰略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談中國旅游發展方向及戰略研究

內容摘要:文章從分析我國國內旅游業現狀入手,采用問卷調查方式,從7個方面對國內旅游業發展趨勢進行分析,最后提出了發展國內旅游業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旅游業發展趨勢對策

國內旅游業發展現狀

從旅游者年齡結構看,以中青年散客為主,老年組團為輔。2000年以來,散客旅游者比例處上升趨勢,占80%以上。在國內,由于單位公費旅游為主,故中青年業務骨干結合業務的旅游居多,而老年人旅游僅僅是其中少數人為主的行為。

從旅游者的費用來源看,以公費旅游為主,自費旅游為輔。目前國內旅游人員的構成大體是:先富裕起來的農牧民外出旅游,離退休干部的療養旅游,職工干部的獎勵旅游,企事業單位人員、教師、學生等的度假旅游和各種公務旅游。

從地域分布及客源流向看,以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區為主,內地及縣鎮為輔。由于我國經濟往來具有很強的地域性特點,并主要集中在經濟發達,知名度較高,旅游基礎設施較完善的旅游勝地,一些風景點,由于交通不便相對處于溫冷點。

國內旅游業發展趨勢分析

為了更加形象地說明國內旅游業發展趨勢,筆者針對此進行了抽樣調查,一共發放350份問卷,回收問卷342份。回收率為97.71%。經過檢查篩選,刪除數據不全的問卷42份,剩下300個有效樣本。通過軟件統計對其發展趨勢進行了以下分析。

(一)旅游者獲得出游信息的途徑分析

從圖1可以看出對于受訪旅游者來說,最贊成由單位出面組織出游,親友同事的介紹以及旅行社/旅游公司的推薦,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捕獲他們出游的眼球,而對于時下電視電臺等媒體報道以及報刊、旅游書籍等傳媒的宣傳則不是特別敏感。

文章從兩個方面分析以上結果,第一,受訪者對于單位組織出游的高度信賴和支持。所以對于員工來說,單位組織的出游基本上會占據他們以往所有出游的大部分比率,這讓受訪者把票投向了單位組織。第二,誠信度方面決定了媒體廣告宣傳的不受歡迎。從心理特點上來說,人們對外出旅游都比較謹慎,他們愿意依賴眼見為實或者周圍可信賴人的親身經歷來做出決定。

(二)旅游者選擇出游方式的分析

圖2顯示受訪旅游者出游時的方式及其占比情況,與家人一起(26%),單位集體出游(23%),與朋友結伴而行(22%),這三種方式對于他們是不錯的選擇,而參加旅行社(19%)方式也是除上述三種之外的一種可以接受的方式,但對于獨自出行這種現今流行的出游方式,旅游者的反應則非常冷淡。究其原因,大多數的旅游者更愿意集體活動,因為旅伴是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在飽覽秀美風景的同時,身邊有親人、朋友相伴,其滿意度高。因此,受訪者對獨行的選擇會慎之又慎。

(三)旅游者選擇出游交通工具的分析

由圖3可知,火車以其方便快捷、價格適中、安全舒適的優勢成為旅游者出游時的首選交通工具;而汽車、輪船也以其各自的特點,如四通八達、可以游覽觀光等占據了一定的比例;最為快捷的飛機由于其高額的費用而不容易被受訪者選擇。

(四)旅游者選擇出游時間段的分析

從圖4中的折線可看出,受訪者選擇出游時間段的高峰期在暑假,低谷期在黃金周。排在暑假之后、黃金周之前的依次是黃金周前后、寒假和周末。究其原因,首先,大多數旅游者旅游是出于休閑度假的心態,不愿意搶“黃金”這個人多車多的特殊時刻;其次,從出游花費以及出游舒適度的考慮,旅游者更愿意避開高峰期,轉而選擇暑假和黃金周前后。寒假不受贊同,則是因為春節期間兒女歸家合家團圓,選擇出游的自然就少。而周末由于時間太短,不愿意做出游打算的占多數。

(五)旅游者出游時間長短的分析

圖5中的“1-3天”、“4-6天”和“7-9天”這三塊大小基本差不多,分別占21%、22%和21%,加起來占到了整個圖的將近2/3,證明1-9天都是受訪旅游者可以接受、也樂于接受的,這樣的時間長短不管是在旅游者的身體可接受程度上,還是在出游花費上都是可以令受訪者滿意的。而多于9天的其他各部分加起來只占到整個圖的1/3,尤其是“一月以上”只占9%,可見多于能夠接受的9天這個臨界點之后,時間越長的出游時間越不受歡迎,和前面道理一樣,體力上、花費上的代價,旅游者都不是很情愿接受。

(六)旅游者出游擔心問題的分析

圖6中最多的數據顯示,受訪旅游者出游最擔心的問題是安全,達到了驚人的4.91的贊同平均分,其后依次為是交通、吃住條件、導游服務,費用排在了最后一位。

“安全第一”,這是每個出游者必須要注意的問題;其次交通、吃住條件和導游服務這三項的贊同度也比較高,證明旅游者對這三個問題也很重視;而費用之所以排在了最后,是因為近年來生活水平得到了提升,人們對花費方面相對而言沒有象對前幾項的擔心來得那么迫切。

(七)旅行者對旅行社認識的分析

與圖1-6相比,圖7最大的特點在于各個因素的分布非常平均,基本上五個因素各占1/5,可見受訪旅游這對旅行社的認識比較分散,一是由于對于旅行社可能接觸不多,從文章分析可知,旅行社或旅游公司只是他們的第三選擇,贊同度也不高;二是對旅行社的意見太多了,以至于對各方面都不滿意,才造成這種各個因素比較平均的現象。

國內旅游業發展戰略對策

開發適合多層次和興趣的旅游產品。首先,針對緩解精神壓力,有效健康的要求,可開發以休閑、觀光為主的游覽,特別在節假日開展享受輕松型旅游活動。其次,還可根據不同年齡旅游者,開展一些有利于他們涉足社會或繼續深造的旅游活動。最后,旅游者責任意識和獨立意識較強,他們希望能在旅游活動中有充分的控制感,以此獲得身心的放松。

采取合理的價格策略。目前旅游者群體集中,從眾心理較強,價格定位應采取適當的經濟性價格,組織活動堅持性價比高的原則。外出的食宿條件以方便、舒適、安全、清潔為選擇標準,旅游過程中盡量減少收費性的服務環節。另外,外出之前,各項收費標準應明碼標價,講求信用,讓旅游者心理上早有預算的準備,不應有變著花樣收費的項目,也可采用在統一定價基礎上給予團隊旅游者一定折扣的策略。

選擇優質的銷售渠道及方法。針對各年齡旅游出游率的不同,從目標市場選擇的角度而言,可以將年齡在18-45歲之間作為主攻對象;從旅游者組織的形式上來講,可以在媒體各種旅游信息,做好各種宣傳組織活動,及時反饋旅游者旅游親歷的信息;根據出游率的不同,可實行會員制,對于出游率高的旅游群體給予會員優惠。為了永久性占領市場起見,可采取顧客檔案管理制度。

提高自身服務質量和水平。旅游企業低劣的服務質量是旅游者投訴的主要內容。旅游者對旅行社所提供的服務產生抵觸情緒,主要是因為服務的質量和水平有問題。如旅行社不負責任態度,導游拉著顧客到處買東西等。如此的服務根本無法滿足他們旅游的需要,致使其產生抵抗的心理。因此,旅行社和導游要反省自己,盡最大的努力給游客帶來知識和樂趣。

設立相應的安全機構和預警系統。安全始終是旅游者最擔心的問題。為了更好的發展旅游業,政府機關不僅要加強法規建設,還應設立相應的旅游安全機構和安全預警系統,完善旅游保險,在各景點建立醫療衛生站和餐飲衛生管理機構,加強旅游安全教育,提高旅客安全意識。

參考文獻:

1.羅明義.旅游經濟學原理[M].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2.蘇亞明,傅慧芳,鐘國焱.現代營銷學[M].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出版社,2003

3.張朝枝.旅行社對旅游者行為影響的初步研究[J].旅游學刊,2002(3)

4.維克多•密得爾敦.旅游營銷學.旅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