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品牌營銷策略分析論文

時間:2022-02-07 11:25:00

導語:城市品牌營銷策略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市品牌營銷策略分析論文

一、城市品牌營銷的必要性分析

1.城市品牌的含義及功能

美國杜克大學KevinLaneKeller教授在《戰略品牌管理》中對城市品牌定義如下:“像產品和人一樣,地理位置或某一空間區域也可以成為品牌。城市品牌化的力量就是讓人們了解和知道某一區域,并將某種形象和聯想與這個城市的存在自然聯系在一起,讓它的精神融入城市的每一座建筑之中,讓競爭與生命和這個城市共存。”城市品牌是城市吸引人們的系統標志,它包括城市的名稱、環境,城市的企業、產品、服務,以及城市形象、個人等。直觀而言,城市品牌是人們對一個城市的感知,是城市整體留給人們的印象,是市民對城市、對其生活方式的自信心、自豪感及未來遠景的表達。

城市品牌可以提升市民的自豪感、認同感,推動城市文明的發展;良好的城市品牌能吸引更多投資者和人才的關注;良好的城市品牌形象有利于開展對外的交流和合作,也有利于本地區企業的發展。總體而言,城市品牌具有如下基本功能:(1)標志功能:城市品牌是城市的標志和名牌。是城市間區分的標記,在觀者看來,城市品牌的主要功能是一種速記符號。(2)象征功能:城市品牌是復雜的城市象征。這種象征因市民和觀者的印象及自身內涵界定最終目的是創造可供識別的差異性。(3)認知功能:城市品牌是觀者對城市的知覺。城市品牌是城市、市民、觀者關系的載體,當觀者對城市品牌有了積極的態度,城市品牌就能在觀者心中形成正面影響。

2.城市品牌營銷的含義

城市品牌營銷是城市整體形象的營銷,是城市決策層對城市整體性、獨特性賣點的宣傳推廣活動。城市品牌營銷是指城市營銷者對城市的品牌特征的系統營銷,包括對城市環境、經濟、文化、精神等功能的戰略規劃、調查研究、形象定位、品牌設計、推廣傳播、經營管理等。這個過程也是城市營銷者向觀者傳遞城市品牌形象及內涵,建立城市知名度、忠誠度和美譽度的過程。

有些城市品牌自然而有,是城市發展過程中逐漸積淀出來的,無需刻意樹立。但一些城市品牌,特別是發展歷史較短,文化底蘊較薄的城市,則需要從經營中錘煉。作為只有三十年歷史的年輕城市,深圳應積極樹立鮮明的品牌形象,讓市民和觀者感受到這座城市的品質和特色。

3.深圳城市品牌營銷的必要性

《2007年中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中深圳綜合競爭力名列第二,城市總體品牌名列第三。書中點評,深圳在顯示性指標中,質量、就業、規模和結構指數名列前茅,生活質量水平、就業機會排名第3,但深圳的綜合經濟效益狀況不佳,排名僅為77,產出效率、增長指數排名分別位于17位和19位。在創新環境,人才技術水平、財富水平方面深圳名列前茅,但深圳的社會環境競爭力排名僅為第54位,是制約城市發展的最大瓶頸之一。這說明深圳在經濟發展中還亟待提高綜合效益水平,才能落實“效益深圳,和諧深圳”的奮斗目標。

深圳是夢想之城,是年輕人向往的城市。但深圳資源緊缺,人口密度大,城市發展歷史短,文化底蘊薄,居民缺乏明晰的歸屬感。面臨來自國內外的激烈競爭,這些問題已成為深圳進一步深化發展的絆腳石。因此深圳的城市經營需要進行多方面統籌兼顧、平衡發展,特別是要促進文化建設、人才培養的步伐,使深圳人繼續發揚勇于開拓的精神,使城市日益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形成統一的城市品牌形象。城市品牌營銷,是深圳提高綜合實力的有效推動力量。

二、深圳實施品牌策略的SWOT分析

本文運用SWOT分析法對深圳的環境進行分析,通過SWOT分析為深圳品牌的建設和推廣找到切入點。

1.優勢(STRENGTH)

(1)政策優勢:改革開放之初,我國將深圳劃為經濟特區,給予各方面的優惠政策,鼓勵深圳成為改革開放的窗口,體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力量。不到三十年內,深圳已建設成為基礎建設完善、商業環境優良、制度相對健全的現代化城市。雖然優惠政策逐漸減少,特區“特”的精神依然存在,“特區”仍是深圳一張閃亮的名牌。(2)區域優勢:深圳地處珠江三角洲前沿,南接香港,東臨大亞灣,西抵珠江口,北臨東莞和惠州,是中國華南沿海的交通樞紐,區域性經濟合作的中樞。西部通道的開通促進深港一體化進程進一步加快。香港城市品牌營銷在國際上具有領先水平,是深圳學習的榜樣。(3)產業集群優勢:目前深圳已初步形成了七個具有品牌優勢的產業,品牌規模效應和資源優化配置作用明顯。品牌產業輻射效應強,為拉動深圳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產業品牌效應與城市品牌效應互相促進。

2.劣勢(WEAKNESS)

(1)資源貧乏:深圳可建設用地僅剩200多平方公里,存量難以滿足發展需求。人口急劇膨脹、環境質量也面臨下降的威脅,原有支持深圳速度發展模式的眾多生產要素、條件、基礎已經弱化或者喪失。建立城市品牌,提高城市的內在競爭力更為必要。(2)居民生活成本高:深圳居民消費價格水平居我國大中城市前列,美國美世咨詢公司在2007年公布的全球城市生活成本排名中,深圳居國內第三,制約了深圳的吸引力,降低了市民的凝聚力。城市品牌的重要作用就是在公眾心目中形成積極的形象和提高城市的歸屬感。(3)文化底蘊薄:深圳經濟建設速度很快,但文化發展的步伐遠落后于經濟。深圳外來人口超過總人口的90%,文化發展無統一基礎。近年來深圳高度重視文化發展,文化是城市品牌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文化氛圍是城市品牌的核心問題之一。

3.機會(OPORTUNITY)與威脅(THREAT)

(1)WTO與深圳對外貿易:深圳是全國外貿依存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是WTO關注中國履行入世承諾的焦點。入世后深圳對外貿易取得迅猛發展,但同時也是貿易摩擦多發區。當前國際貿易爭端中,非關稅摩擦成為貿易爭端的重點,非關稅壁壘的內容與城市環境建設、城市品牌密切相關。(2)香港對深圳發展的影響:“內地與香港更緊密經貿關系安排”協議的簽署,進一步提升深港合作關系。深圳可借助香港作為國際信息、金融中心的有利條件,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協議》也對深圳經濟產生沖擊,如關稅的安排更有利于香港;同樣的投資便利條件和零關稅待遇,香港總體服務環境更好,跨國公司總部可能選擇香港。面臨香港的挑戰,唯有樹立有吸引力的品牌形象,深圳才能脫穎而出。(3)珠三角區域化的機遇與挑戰:珠三角地區是深圳發展的背景,為深圳的工業發展和轉型提供良好條件。深圳工業化程度較高,制造業走向高新化,淘汰出去的工業可轉移到周邊城市,珠三角城市群將形成更完善的工業體系,但珠三角城市也逐漸成為深圳的主要競爭對象。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內地的大中城市也呈現出強大的競爭實力,在勞動力、資源、生活成本、環境等方面對深圳提出了挑戰。

三、深圳城市品牌營銷的具體策略

優勢和劣勢是內在要素,機會與威脅則是外在要素,通過SWOT分析后,可將深圳“能夠做的”和“可能做的”進行有機組合。深圳是我國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在向著國際化大都市發展目標邁進的過程中,要體現出特區的開拓精神,發揮區域協同經濟效應,展示作為中國“世界之窗”的迷人魅力;重點改善城市品牌建設中資源貧乏、生活成本較高、文化底蘊薄等薄弱環節,樹立“構建創新體系,營造創新氛圍”品牌形象;把握時代機遇,在日益激烈的城市競爭中,推動城市的快速、良性發展步伐。

1.深圳城市品牌的定位

深圳臨近廣東省會廣州,毗鄰“亞洲國際都會”香港,清晰定位是城市品牌戰略首要解決的問題。深圳的核心是經濟特區,具有區位、政策和功能“三特”。從城市學角度來看,深圳與香港構成一個大都市圈,一方面向大陸輻射,另一方面向世界輻射。深圳需“向香港學習,為香港服務”,進一步提升深港一體化水平,建設世界級的“深港大都會”,體現出“改革開放之窗,創新活力之都”的魅力。深圳在政策和地理位置上具有一定個性,應繼續發揮改革創新先鋒作用,堅持并不斷提升龍頭產業的輻射力,以服務業、金融業、高新科技業為首,樹立起區域國際大都會的品牌形象,以制度創新、形式創新、效益創新為品牌核心,更好的區別于其他大中城市。此過程中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特定環境背景,為我國社會經濟改革提供良好借鑒。

2.深圳城市品牌的塑造

一般而言,城市品牌的經營由政府及其相關職能機構完成。政府對整體城市形象進行設計,然后將具體落實工作交由對應部門實施。深圳需繼續深化和細化國際城市建設的各項標準,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人文精神培育、城市品格塑造等方面堅持高品質、有特色。對于城市這一特殊形式產品,城市居民也是城市品牌的建設者和塑造者,因為人是城市的核心。近年來,城市居民的凝聚力和歸屬感是深圳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深圳需進一步提升市民的綜合素質,改善城市居民生活和工作的環境,不斷積累城市人文厚度,培養市民的自豪感,讓每個市民都成為一張锃亮的城市名片。

3.深圳城市品牌的推廣

城市品牌塑造需要持久的積累,深圳品牌建設和推廣是一個長期的動態過程。除了運用一般宣傳和推廣手段外,也應當在市民和公眾中進行傳播。市民的言談舉止是傳播城市形象的重要途徑,城市品牌策略由深圳全體市民共同實施,只有市民了解自己城市的最終目標,才能激發市民的斗志,鼓勵市民為城市宣傳做出努力。深圳是一個外向型城市,企業、商家與國內外接觸的機會甚多,通過人與人的傳遞能更深刻地將深圳品牌深入人心。

4.事件聚焦策略的沖擊

利用活動或事件,聚集中國乃至世界的目光,是城市品牌運營的重要策略之一。許多城市著力打造的“特色城市節”,目的就是要聚集世人目光,如南寧的“民族節”、青島的“啤酒節”等。近年來,深圳舉辦的交易會、交流會越來越多,知名度和品質也不斷提高,一方面能吸引國內外商家的眼光,另一方面也為深圳帶來了新技術、新思想,促進深圳創新氛圍發展。同時深圳給“客人”展現出了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為城市品牌廣做宣傳。2007年1月17日,國際大體聯宣布2011年第26屆夏季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主辦權花落深圳。這無疑為深圳的城市品牌營銷提供了一次良機,通過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深圳能吸引全球的目光,借此良機將深圳的形象揚名海內外,獲取長期軟收益,是一個深圳城市發展的契機。

四、結束語

構建深圳城市品牌,需要在城市營銷理論實踐中不斷創新,進行科學定位,培養民眾的品牌意識,塑造城市獨特個性,利用時代賦予的機遇,提升深圳的競爭力,推動城市經濟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周文輝:城市營銷[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2]邁克爾·波特:競爭優勢[M].北京:華夏出版社,1997

[3]劉彥平:城市營銷戰略[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4]楊玉梅:論我國城市營銷現存的問題及其策略[J].技術與市場,2005(7)

[5]徐敏豪施向農:城市品牌營銷有講究[J].中華建筑,2006(11~12)

[論文關鍵詞]城市品牌競爭力城市營銷營銷策略

[論文摘要]城市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日益突顯,推廣城市品牌,提高城市競爭力,已成為深圳城市發展中的新課題。本文闡述了城市品牌營銷的必要性,對深圳實施品牌策略進行SWOT分析,提出城市品牌營銷的具體問題,以品牌效應推動深圳城市經濟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