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制造業經營計劃的編制
時間:2022-04-14 03:17:27
導語:淺析制造業經營計劃的編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經營計劃的內容、類型和指標
(一)內容計劃通常是用數據加文字說明編制的一種書面文件。一般地,一項完整的計劃,通常包括以下六個方面的內容:做什么?目標與內容。2010年度企業經營計劃內容以利潤、銷售、生產為主,明確了目標。為什么做?原因。因為企業要成功上市,必須要具備一定利潤水平、達到一定的產銷規模。誰去做?人員。何地做?地點。何時做?時間。怎樣做?方式、手段。如:由營銷系統人員在一年內,在分管區域內,針對不同需求,采用相應的營銷手段,實施營銷計劃。由生產系統人員按照合同訂單要求,采取外協加工、企業自制、總裝驗收,完成訂單按期交付。(二)類型(按計劃的內容分類)1.綜合性計劃:是指對組織活動所作出的整體安排。在較長時期內執行的戰略計劃一般是綜合計劃,短期計劃中也有綜合性的,如企業編制的2010年度綜合經營計劃。2.專業性計劃:是對某一專業領域的職能工作所做的計劃,它通常是綜合計劃某一方面內容的細化,如我企業的銷售、生產、物資供應、產品研發、人力資源、培訓、能源安全、技術改造、財務計劃等。它們與綜合計劃是局部與整體的關系。(三)指標指標設置要科學、全面,企業可從5大方面設置計劃指標體系:收益類指標、經營與風險類指標、效率類指標、企業發展能力類指標、企業規模類指標及其他。指標,是綜合反映企業經濟數量特征的概念和數字計劃。指標是用數字表示的、計劃期內組織在各個方面預期所要達到的水平。一個完整的計劃指標通常是由指標名稱和指標數值、計量單位組成的,每一項計劃指標都有其特定的內容和意義。1.按計劃指標的性質劃分,可分為數量指標和質量指標兩大類數量指標如:貨款回收額、主營業務收入、實現利潤、主要產品產值、交直流電機總產量、訂貨量、工業增加值、從業人員人均收入、應收賬款期末余額、期末庫存等10大指標。質量指標如:凈資產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人均利潤額、工資利潤率、產品產銷率、資產負債率、期間費用占收入比例、生產訂單完成率、采購計劃完成率、成品裝配試驗一次合格率、產品質量損失率、銷售毛利率、貨款回收率、產成品存貨周轉率、生產工人占從業人員比例、全員勞動生產率(產值)、萬元產值綜合能耗、流動資產周轉率、銷售增長率、生產增長率、利潤增長率、主要設備完好率、主要設備利用率、計量器具周檢合格率、工業增加值率、人均收入增長率、價格比(含稅口徑)、萬元產值工資含量、從業人員人均收入等29項指標。2.按計劃指標的表現形式,可分為實物指標和價值指標實物指標如:交直流電機總產量、訂貨量等。價值指標如:貨款回收額、銷售收入、實現利潤、主要產品產值、工業增加值、應收賬款期末余額、期末庫存等。
計劃編制的原則和程序
(一)計劃編制的原則:編制計劃力求做到:由外及里、由里及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成線、左右成網、層層分解、分級管理,全面控制。編制計劃時,我們堅持從實際出發、分析外部機會與威脅,內部優勢與劣勢,采用波士頓矩陣進行產品戰略選擇??紤]各個專業計劃之間、及與綜合計劃的整體關系,對計劃留有余地,同時編制備用計劃,通過專題會議,聽取各方意見,不斷修訂完善。體現科學性、系統性、靈活性原則、群眾性的計劃編制原則。(二)計劃編制的程序1.對環境進行調查研究和預測通過調查了解國家宏觀經濟形勢、電機行業中觀發展、企業微觀經濟運行情況,對內外環境研究和預測,找到企業發展機會、主動規避風險。我們把中小型電機行業重點企業的年度經濟數據進行認真分析,理清競爭對手,利用企業管理軟件用友-U8平臺,導出銷售統計明細表,熟練應用MicrosoftEXCEL,對企業歷年各產品銷售、盈利、生產情況,按時間、按客戶、按產品分類匯總整理,掌握了大量一手統計資料,并與當年計劃比對,建作為編制計劃的參照標準。2.確定目標和分解目標在確定了企業目標,諸如銷售收入、回款、期間費用、生產成本、制造費用等指標。并對指標予以分解,銷售收入、回款目標按照銷售區域,按產品分解到每個銷售單元。期間費用、生產成本、制造費用按照費用明細科目,分解到相應費用發生的部室、分廠。3.擬定可供選擇的方案確定了目標,擬定可行性方案,采用數學與統計方法,借助計算機,擬定三套方案,把精力集中在最有希望方案的分析上。每套方案由總表統攬、分表支持,建立關聯、鏈接關系。計劃編制,借助了Excel中的許多函數諸如SUMIF、VLOOKUP等,同時對單元格要靈活使用“相對”“絕對”引用,掌握EXCEL基本操作技巧顯得非常重要。4.評價各種備選方案(1)分析和認識每個方案的限制性因素,也就是妨礙達成目標的因素。諸如銷售擴張與市場容量、利潤與產品結構限制等。(2)全面掌握每個方案的實效,對每個方案可能取得的效果做全面的衡量。增加利潤是通過擴大銷售、擴大產能來增加利潤?是增加高利產品、壓縮費用?可能給企業帶來哪些損失,如應收款加大、庫存增加等。(3)要用總體的效益觀點來衡量方案。如:銷售、生產以企業最終利潤目標為中心,銷售費用、采購成本務必局部服從大局。5.選擇方案我企業通常綜合運用經驗與建立數據模型分析,經過兩次辦公會討論后,做出選擇方案。6.擬定支持計劃為支持綜合計劃,企業由各部室、分廠擬定了各專業計劃。如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制造費用計劃、現金流量計劃等。7.計劃的實施與反饋經營計劃的編制完成后,經企業總經理批準,實施控制與反饋。
常用的計劃方法
計劃工作與其他管理工作一樣必須強調效率。提高計劃工作效率的最好辦法就是采用科學的計劃方法。(一)綜合平衡法綜合平衡法就是企業根據客觀規律的要求,以實現計劃目標,做到計劃期的有關方面或有關指標之間的比例適當,相互銜接,彼此協調,利用平衡表的形式,經過反復平衡分析計算來確定計劃指標。平衡的內容主要有:生產任務與能力之間的平衡;任務與勞動力之間的平衡;任務與物資供應之間的平衡;任務與成本、財務之間的平衡。其他還有生產與生產技術準備、生產與銷售等方面的平衡、銷售規模與銷售結構的平衡。通過平衡,可以充分挖掘企業在人力、物力和財力等方面的潛力,保證計劃的實現,以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二)比例法比例法又稱間接法,它是利用過去兩個相關經濟指標之間長期形成的穩定比率來推算確定計劃期的有關指標。例如銷售毛利率、全員勞動生產率、期間費用比率等。運用比例法來確定計劃指標,關鍵是要通過長期的分析研究,正確掌握相關量之間的比例關系。因為這種比例關系的正確性,對計劃指標的正確性起著決定性的影響。同時,還要充分考慮到計劃期內生產技術組織條件可能發生的變化,并根據條件變化的影響,對計算結果做必要的修正,使之更加符合實際。(三)定額法定額法就是根據有關的技術經濟定額來計算確定計劃指標的方法。這種方法廣泛應用于我企業的生產、勞動、物資、成本及財務等計劃的編制。(四)滾動計劃法遠近結合、近細遠粗、逐季滾動。我企業在把年度計劃分解成季度計劃通常采用此法。(五)應急計劃法近年來,客觀情況發生過重大變化,為適應企業外部環境和企業內部變動,我們也采用了備用計劃(或調整計劃)。
本文作者:于宏偉工作單位:西安泰富西瑪電機有限公司
- 上一篇:談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概念及內涵
- 下一篇:淺析企業項目經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