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企業經營狀況及建議

時間:2022-03-08 10:41:59

導語:石化企業經營狀況及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石化企業經營狀況及建議

2016年第4季度,中國人民銀行大慶市中心支行選取6戶石化企業開展專題調查。調查顯示,4季度企業訂單兩極分化,開工率平穩,原材料、產成品漲跌不一,企業利潤回升,投資心理謹慎,資金緊張仍是主要制約因素。

一、企業生產經營基本情況

(一)企業生產情況

1.訂單兩極分化。4季度石化企業訂單54,717萬元,增加3664萬元,50%企業訂單增長,50%訂單下降。部分季節性產品訂單大幅下降。而伴隨4季度國際油價上漲,企業經營者買漲心態嚴重,部分企業訂單增加。

2.開工率總體平穩。4季度,17%的企業開工率小幅上升,主要是企業前期開工率較高,50%企業持平,33%企業開工率下降,主要是訂單下降所致。

3.原材料庫存增長。原材料庫存13,527萬元,比3季度增加3178萬元,企業原材料庫存全部為增長狀態。主要原因,一是近兩個月國際油價上漲,石化產品生產企業原材料價格漲幅明顯,價值增加。二是企業買漲心理飆升,為繼續上漲帶來成本增加,企業加大原材料儲備。三是4季度訂單增加,為保證正常生產,原材料隨之增加。

4.成品存貨下降。4季度產成品存貨14,361萬元,比上季度增加870萬元。33%企業存貨增加,67%企業產成品存貨下降或持平。企業存貨下降,一是部分企業4季度處于銷售旺季,如潤滑油,走貨較快,庫存下降。二是部分企業4季度停止生產,以消化庫存為主,如保溫材料。三是部分企業為降低成本,嚴格按訂單生產,基本無庫存。

5.企業利潤回升。石化企業4季度實現利潤17,017萬元,比3季度增加6307萬元。83%的石化企業4季度利潤總額高于3季度,67%高于同期。主要原因,一是銷售旺季,市場需求增加,調查的三家潤滑油企業受秋冬換油旺季影響,利潤均上漲。二是油價上漲,產品銷售價格上漲。4季度國際原油一路飆升,11月末每桶上升至50美元以上,帶動國內石化產品價格上漲,我市苯乙烯和新戊二醇每噸增長800元和4683元,增幅為11%和64%。三是部分企業因政府返還貸款貼息,收入增加。

(二)企業資金情況

1.應收賬款下降,企業資金寬松。4季度應收賬款34,225萬元,比上季度下降3219萬元,67%企業應收賬款下降,主要是年末處于回款期,資金回流使得企業資金相對寬松,另有33%企業應收賬款增加,主要是生產旺季,銷售量增加所致。

2.企業融資方式多樣,銀行貸款仍是主流。調查顯示,當期企業融資渠道多樣,有銀行貸款,承兌匯票、總部融資、融資租賃、股東借款、財務公司借款等,但銀行貸款仍是主要融資渠道,占比60%以上。其次為銀行承兌匯票和總部融資,其他發生額較少。融資成本方面,規模大、實力強企業貸款利率上浮較小,基本在10%~15%;規模較小企業貸款利率較高,上浮在20%~40%之間。

(三)企業投資情況

1.經濟下滑企業投資意愿不強。4季度,企業固定資產投資-157萬元,比3季度下降6661萬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38萬元。經濟復蘇緩慢,企業投資意愿不強,僅有33%的企業進行固定資產投資。

2.資金緊張制約投資規模。當前,化工行業不景氣,產品價格低,銷售收入下降,財務費用高導致企業資金緊張;同時企業固定資產投資高,面臨高折舊,又無法提供足值抵押品,造成融資難,給后續投資帶來壓力。

(四)預測

石化行業將有所回暖。受油價上漲影響,預計2017年,石化原材料價格將會上調,同時產品銷售價格也會上漲,部分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產品產量和質量提高,2017年利潤將持續回升。

二、石化行業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一)存在的問題

1.資源開采能力欠缺。目前,大慶油田公司勘探開采主要在第二油氣層,已探明儲量8億噸,其他3個層次基本沒動。天然氣方面,第三油氣層已探明儲量4000億立方米,去年僅開采17億立方米。油氣資源仍十分豐富,只是無法在保證經濟效益的前提下把資源開采出來。

2.“兩化”融合不深入。兩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業化的高層次深度結合。當前,石化產業發展面臨著全球能源結構調整和我國供給側改革多重壓力。與此同時,信息通信技術加速發展,成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的主導力量,智能制造為主要特征的新一輪產業變革正在全球范圍內孕育興起,給世界產業技術和分工格局帶來重大影響,也是我國石化產業體制升級的必由之路。目前我省信息化綜合集成比例達到35%,大中型石化企業,更多中小企業仍處于傳統經營模式,面臨考驗。

3.柴油天然氣替代煤項目進展不利。一方面,我國對于經過煉化加工的油品不分用途全部征收燃油稅,稅負比例遠超日美,導致成品油出口價格遠低于國內批發價格怪象。另一方面,煤炭作為最為重質的石化燃料,卻依然享受在20世紀90年代以來優先發展煤炭作為基礎燃料的政策優待,并沒有承擔環保稅費。成本問題導致東北農村地區使用低品位煤、柴草為燃料,而拒絕使用天然氣、石油氣、優質重柴油、優質輕燃料油。這些,直接影響部分油品和天然氣銷售。

(二)建議

1.效仿蘇里格氣田的“1+5”模式,實現低品位油氣開采。蘇里格氣田是中國陸上首個萬億立方米級別的大氣田,但也是低品位氣田。如沿用以往傳統開發方法難有經濟價格。后來引入內部競爭機制,采用了“1+5”模式,即:以中石油長慶油田分公司為主體,聯合中石油系統內部的其他5家公司共同開發,所產天然氣歸于長慶油田的產量業績,但利潤由6家按貢獻比例分配。同時蘇格里氣田在開發中使用了大量的民企鉆井隊,成本大幅下降,開采速度大幅提高。

2.政企合力,加快推進“兩化”融合。首先,加大“兩化”融合宣傳貫徹力度。積極開展“兩化”融合試點企業建設,并適時擴大試點。其次,培育發展新模式新業態。利用電子商務創新營銷模式,推動專業性平臺建設,提高產品銷售和售后服務水平,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聯動。第三,夯實產業融合發展基礎。積極搶抓戰略發展機遇,大力發展電子信息產業,積極拓展石化行業領域“互聯網+”新興商業模式,產業規模持續擴大。

3.提升油品品質,改革稅費政策。在日美歐等發達經濟體,柴油是承擔減排任務的主力,部分輕質燃料油還是家用取暖爐、取暖鍋爐的主要燃料來源。但我國將這些燃料算作重質燃料,限制其使用范圍。為振興石化產品市場,解決當前部分油品和天然氣滯銷現狀,需要大力提升柴油、重柴油、輕質燃料油品質,消除對上述優質油品的歧視性限制措施。同時改革目前不合理的稅費政策,降低消費成本,因地制宜、靈活布局輕質燃料普及網絡,在低人口密度的村鎮普及使用甲醇、煤制氣、天然氣、沼氣、重柴油、輕質燃料油等輕質石化燃料來替代煤炭和柴草,形成良好的石油石化產品消費結構。

作者:李紹廷 單位:中國人民銀行大慶市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