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應收賬款管理綜述

時間:2022-03-03 08:47:36

導語:國有企業應收賬款管理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有企業應收賬款管理綜述

摘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國有企業的管理日趨完善。但是,應收賬款一直是困擾國有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為了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國有企業不得不放棄部分現金流來爭取更大效益。但是,由于企業內控不健全,對應收賬款的管理粗放,國有企業應收賬款逾期的時間以及數額都在不斷增加,嚴重影響了國有企業的資金周轉,阻礙了企業的發展。本文針對國有企業應收賬款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管理意識、機構設置、制度建設、管理方法、績效考核等主要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為國有企業應收賬款的管理提供了一定的方向,以期推動國有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國有企業;應收賬款;財務管理

1國有企業應收賬款管理概述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促使國有企業以追求效益最大化為終極目標,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為了獲取更多的利潤,賒銷成為企業最簡便易行的辦法。一方面,企業通過賒銷提高了營業收入,增加了利潤;另一方面,由于賒銷金額不斷增加,企業現金流受到限制,捉襟見肘。從利潤表上看,企業似乎在短期內獲得了較大收益,但長遠看來,資金鏈的斷裂,將嚴重影響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甚至帶來不可挽回的結果。因此,國有企業應收賬款的管理顯得尤為重要。1.1國有企業應收賬款管理的主要內容。應收賬款是指企業在正常的生產經營過程中,因銷售商品等應向購買者收取的款項,是隨著企業的銷售行為發生而形成的一種債權。國有企業應收賬款管理的主要內容就是如何管理好這種債權,既能為企業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又不至于讓企業因為收不到貨款而遭受損失。1.2國有企業加強應收賬款管理的重要意義。1.2.1有利于降低企業經營風險。國有企業加強應收賬款管理,通過正確衡量信用成本和信用風險,有利于幫助企業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減少企業經營風險,加強企業抗風險能力,避免企業陷入財務危機。1.2.2有利于提高企業競爭力水。通過加強應收賬款管理,可以改善企業應收賬款的流動性,提高應收賬款周轉率,增加現金流動比率,改善財務指標,提高企業競爭能力。1.2.3有利于加強企業管理。應收賬款周轉率的高低能夠反映出企業管理層的經營能力和企業效率,加強應收賬款的管理,有利于優化企業應收賬款的分類,減少不必要的壞賬,提高企業資金流動性,進一步加強企業管理。

2國有企業應收賬款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2.1企業管理者對應收賬款的管理較為粗放。國有企業經營業績考核一直以收入、利潤為主要的考核指標,因此,為了擴大經營規模,增加利潤,企業經營者一般會以提高銷售收入為重要關注點,對應收賬款的上升不夠重視,這種粗放型管理模式導致管理者忽略了賒銷帶來財務狀況惡化的后果。2.2對應收賬款沒有協同的管理機構。應收賬款涉及多個部門,需要協同辦公,但國有企業往往各個部門獨立辦公,沒有形成協同效應。銷售人員只關注賣貨實現收入,對于形成的應收賬款不夠重視。財務部門只核算數據,對于形成的應收賬款按照財務規定直接反映到賬面,或者根據會計政策提取壞賬準備金,部門之間缺乏溝通機制,沒有達到協同管理的目的,導致應收賬款無人管理,形成漏洞。2.3缺乏相對應的制度建設。一些國有企業對應收賬款的管理沒有形成相對應的制度,缺乏有效地監督機制,對應收賬款可能帶來的風險認識不足,沒有建立科學的應收賬款管理辦法。由于部分國有企業對應收賬款重視程度不夠,企業沒有對建立系統的客戶信息系統評價,或者對企業應收賬款的本質認識不足,沒有把握應收賬款管理工作的關鍵點,導致應收賬款金額逐年增加。2.4沒有建立科學的應收賬款管理方法。部分國有企業由于對應收賬款管理工作不夠重視,因此沒有建立科學的應收賬款管理方法。當企業發生應收賬款時,只是簡單地反映到財務賬面,有的企業,雖然按年限計提了壞賬準備,但沒有針對每一筆應收賬款做系統性分析,缺乏科學的管理方法,導致應收賬款疏于管理,經年累月,只是賬面的一個數字,還有的企業,在梳理賬務時發現時間久遠的應收賬款,既不追究責任人,也不與客戶進行函證,直接核銷賬務,也沒有建立備查登記,導致企業形成損失。2.5企業信用管理基礎薄弱。一方面,我國目前正處于經濟轉型期,原有計劃經濟的觀念和舊的習慣依然存在,有的還根深蒂固,“賴債”“逃債”得益的陳腐觀念中。信用評級又起步較晚,尚處于十分艱難的推動階段。中國人民銀行《企業信用評級管理辦法》中對企業評級還停留在部門規章的層面上。另一方面,企業的信用管理基礎薄弱,有的國有企業對信用評級只停留在客戶購貨量、回款金額的統計上,缺乏科學分析,有的國有企業甚至沒有對客戶進行有效的分類管理,嚴重影響了企業經營管理水平。2.6績效考核指標設置不合理。國有企業在設置績效考核指標時,往往關注營業收入、利潤總額、資產總額等顯性指標,忽略了應收賬款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天數這類反映企業管理效率的指標。由于考核指標設置不合理,導致業務人員為了實現短期目標,加大信用銷售,通過賒銷擴大業務量,提高營業收入,致使應收賬款居高不下。

3加強國有企業應收賬款管理的對策

3.1提高應收賬款的管理意識。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推行公有制多種實現形式,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完善各類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推動國有資本更多投向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隨著國企改革的不斷推進,國有企業經營管理工作也逐漸向公司化、科學化、精細化要求邁進。提高應收賬款管理意識,正是順應了國企改革的大趨勢。國有企業管理者要提高風險防范意識,不能盲目地采取賒銷策略爭奪市場,忽略了大量資金被占用的問題。3.2加強應收賬款機構設置。應收賬款管理工作涉及企業多個部門,需要科學設置應收賬款管理辦公室,由各相關部門參加。信息部利用好信息平臺資源,建立客戶信用管理檔案信息,科學地對客戶進行信用評級,確定賒銷政策。財務部門對于形成的應收賬款應及時提交管理辦公室,督促業務人員及時催收貨款,與業務人員做好賬務核對工作。風控部門注意審核合同,做好監督工作以及業務人員的催收記錄,做好風險防控,對于惡意欠款應做好法律支持。人力資源部門要將業務人員的催收工作納入業績考核中,注意調動業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通過設置相應的管理機構,既能將工作分解到各個部門,又在各部門之間建立了良好的協作關系,促進應收賬款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3.3加強應收賬款制度建設。國有企業需要不斷提高應收賬款管理工作的力度,防范資金風險,建立健全應收賬款內控制度建設。國有企業應當結合企業自身實際,從應收賬款管理的關鍵控制點出發,通過加強內控制度建設,理順應收賬款管理的業務流程,確保各部門能夠有效履行各自的職責。業務銷售部門應當做好應收賬款的憑據收取、催收工作。財務部門應當及時辦理資金結算,核對相關票據、合同,與銷售部門及時核對應收賬款。風控部門應當將應收賬款風險控制工作納入職責范圍,及時介入應收賬款的催收監督工作,并做好后期法律支持。人力資源部門應當按照已納入的考核制度對業務人員的應收賬款進行考核。通過將應收賬款工作制度化、系統化,明確了各崗位對應收賬款的職責,加強了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保證了應收賬款管理的有章可循。3.4建立科學合理的應收賬款管理方法。國有企業加強應收賬款管理工作,應當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適應企業自身特點的應收賬款管理方法,有效管理應收賬款。首先,對于當期發生的應收賬款,財務部門除了按規定及時掛賬外,還應當及時督促業務人員催收貨款,并隨時跟蹤催收情況。每年年度終了,對應收賬款進行全面檢查,提交應收賬款管理小組進行綜合分析,預計各項應收賬款可能發生的比例,對于沒有把握收回的應收款項,按規定計提壞賬準備。對于可能回收的應收賬款,企業要采取積極清收的措施,比如,針對不同客戶采取一企一策的辦法,按照掛賬金額提供多種回款優惠方案,最大程度地收回貨款,減少壞賬損失。每年年度終了,對于長期掛賬的應收賬款應當提交管理辦公室進行重新評估,采取適當的方式計提壞賬準備。3.5構建良好的客戶信用評級政策。國有企業應當學習其他企業先進的信用評級方法,構建客戶信用管理機制。企業應當利用現代信息管理技術,結合計算機應用管理系統,加強對客戶的信用管理,建立相應的客戶檔案,從客戶購貨量、支付貨款的及時性、客戶性質、企業規模、合作時間、購貨頻率、年需求量、市場占有率、企業發展前景等多個角度綜合評估客戶信用度,客戶進行評級,對于信用評級較高的客戶,在合作過程中可以給予一定的優惠。對于信用評級較低的客戶,不能給予賒銷優惠,對于惡意欠款客戶,避免合作,從而降低應收賬款的回收難度,防止企業應收賬款的形成。3.6設置科學合理的績效考核指標。國有企業應當設置科學合理的績效考核指標,將應收賬款作為一項重點指標進行考核。對業務人員的業績考核應當綜合進行考察,建立應收賬款責任制,有利于及時清理催收欠款。例如,將應收賬款回款額納入考核指標,對于新增的應收賬款和清欠舊的應收賬款采用不同政策分別考核,特別是針對長期應收賬款,按照欠款期限的長短和清欠金額大小對業務人員進行獎勵,提高業務人員清欠的積極性。國有企業必須高度重視應收賬款的管理,在擴大銷售效應的同時,盡可能地降低應收賬款帶來的風險與壞賬損失,通過科學合理積極有效的措施,優化企業信用管理,加強企業內部控制,提高應收賬款管理水平,降低企業風險,保障國有企業保值增值。

參考文獻

[1]金航宇.企業應收賬款管理相關問題及對策[J].時代金融,2018(29).

[2]方霞.關于國有企業應收賬款管理問題的幾點思考[J].現代國企研究,2018(6).

[3]吳佩芝.關于國有企業應收賬款管理的探討[J].經貿實踐,2018(4).

作者:徐紅潔 單位:中鹽西安鹽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