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銀行在金融危機中的機遇論文

時間:2022-10-20 04:55:00

導語:基層銀行在金融危機中的機遇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基層銀行在金融危機中的機遇論文

2008年,一場金融危機席卷了整個世界。各行各業都受到巨大沖擊,在這場災難中,商業銀行首當其沖受到巨大影響。面對危機,各商業銀行都開始調整策略,改變經營模式,爭取在危機中度過難關。

本人雖然不能深入淺出地完全的談論出商業銀行策略經營的戰略變改。但也感受到了其中的一些變化。在寒假即將結束時,我打算將學生的壓歲錢存入銀行賬戶。以前,只要是客戶辦理存款業務,銀行就會照辦,但這次,銀行的客戶經理極力向我推薦理財型的投資貨幣基金,對我所要求的辦理存款,并不贊成。我想,這雖是件小事情,但以小見大,可以看出銀行的業務開始有促動客戶傾斜拉動投資產品業務的傾向。金融危機下,國家出臺的政策基本上是刺激消費,拉動內需,同時降低利息,過低的利率使得銀行基本沒盈利可言。在這種情況下,商業銀行不愿接受客戶存款就理所當然,所以銀行將產品營銷方向大多轉到了基金及理財產品方面,指望通過辦理基金等委托類業務來獲得更大利潤。

寫到這里,可能大家會有所疑問。金融危機使得股票市場一落千丈,基金收益也大幅縮水,基民們翹首以待指數上漲,好借機贖回,以解深套之苦。商業銀行這么極力推銷基金會有人進入嗎?通過與營業廳大堂營業經理的交談,我發現她向客戶推薦的基本都是與保險有關的投資理財型產品,如盈利多。這種產品投資時間很長,可以長達70年,盈利也不是很高,是一種穩定保障型的存款業務。所以在金融危機這個大背景下,愿意投資這種基金的人也不在少數。商業銀行的這種做法也是在為自己爭取更多的生存空間。

在金融危機中,商業銀行受到多大的沖擊呢?我想我們可以從下面的這個資料中有得一見。目前美國商業銀行普遍業績不佳,利潤下滑,美國銀行和花旗銀行2008年第四季度出現巨虧,財務困境不斷增大。在歐洲,德國的商業銀行壞賬高達政府債務的兩倍,英國皇家蘇格蘭銀行1月19日指出,2008年該行可能虧損兩百八十億英鎊,將創下英國企業史上最大虧損紀錄,商業銀行體系面臨的問題與日俱增。其銀行體系脆弱性主要表現為:一是房地產抵押貸款損失巨大。二是經濟衰退,信貸減少,利潤下降。三是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惡化。四是失業增加,居民收入下降,銀行的不良貸款也會進一步增加。五是銀行自我保護的動機往往會放大經濟的周期性波動,影響銀行體系的安全。

由此可見這次金融危機對商業銀行造成了不小的不良影響。那么商業銀行今后何去何從呢?是不是此后的發展機遇會大大減少呢?

有一本書曾經說過,金融危機帶來的不僅僅是危,也有機。要善于從中尋找到機會,便可以轉危為安。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也曾在自己的博客中寫到:“危機總是與機遇相伴隨,危中有機,只要善于發現,善于把握,牢牢抓住“危”中之“機”,“危機”就會成為“轉機”。

從事物發展規律看,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統一體,而矛盾雙方的力量會隨著形勢變化而此消彼長,主次地位也會出現逆轉,由此發生質的轉變。所謂“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從經濟周期理論看,經濟總是按照繁榮、衰退、蕭條、復蘇四個階段周而復始的運行,蕭條之后便是新一輪的復蘇,因此著名經濟學家熊彼特就曾說過“為危機而擔憂是大可不必的,對市場經濟來說,蕭條是一服很好的清醒劑”;從歷史實踐經驗看,眾多企業就是因為抓住了“危”中之“機”而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如大蕭條后IBM的全球崛起,上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后日本汽車業的輝煌,亞洲金融危機后三星電子的騰飛,等等。總之,危機往往會動搖舊的規則,促成變革,從而成為重大歷史事件的轉折點。

這說明,商業銀行完全有能力使自己在金融危機中獲得生存與發展。那么,問題是該如何在拓展中獲得生存與再生呢?

馬蔚華提出了十條觀點。第1,國家擴大內需政策的強力實施。第2,市場主體結構的重新洗牌。第3,企業調整轉型的加快實施。第4,居民資產配置的動態調整。第5,同業競爭格局與策略的悄然變化。第6,直接融資工具的快速發展。第7,產業區域轉移的加速推進。第8,人民幣債券投資的空間拓展。第9,跨境企業避險、套利的需求加大。第10,吸收人才的良好時機。

從中可以看出,商業銀行要抓住國家刺激性的財政政策,利用這個平臺,推出適于自己的經營方式,發展自己。另外,要隨著市場的變化調整自己的經營,只要在金融危機中把握好發展方向,積極找辦法應對,一定會收獲到比較好的結果。

那么,基層商業銀行如何“危”中求“機”呢。首先,要明白自身經營的環境與現實問題,從市場中尋找經營發展的對接點。例如,國家經濟刺激計劃的實施,催動地方政府進行大面積投資,一些企業將受惠與巨額投資,進而拉動生產需求。商業銀行占據眾多投資渠道的主動優勢,因此,著眼區域大項目,緊跟信貸投資,啟動穩固的貸款利率收益,應當是不錯的選擇。

第二,資本市場雖然低迷,但社會大眾中的閑置資金依然可觀,在幾乎零利率的流動性陷阱時代,儲蓄、購買國債雖然基數龐大,但以新資本經濟時期的投資理財思路而言,傳統的投資理財方式的資金規模強勁增長的趨勢并不會大,大部分的人還是把本金增值保值的希望放置到銀行創新的投資理財產品方面來。因此,商業銀行還是應借助資本市場這個大平臺,創新服務手段,營銷避險趨利的新興客戶理財產品,獲取大面積的、較為突出的收益。另一方面,法人理財項目資金額度大,投資前景寬闊,避險作用明顯,給銀行、給企業都會帶來不菲的盈利,可作為產品創新營銷的重點途徑,廣泛的開展起來。

第三,把投資的方向瞄準中小企業。中小企業是新一輪經濟崛起的強大引擎,它們優勢突出,大多是生產高、精端技術產品,隸屬高新技術產業,經營產品更新換代快,風險比較集中,但收益巨大。隨著國家產業優惠政策的落實,中小企業,尤其是優勢突出的核電、光電、風電、太陽能產業等;有廣闊的出口市場的機電、機械制造及化工類產品等,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以擴張規模和效益。商業銀行可緊抓龍頭企業,開展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排隊貼簽,給予有力度的信貸支持,拓寬資產業務經營渠道,實現銀企雙贏。

第四,細分目標客戶,把經營目光投向縣域經濟。中國縣域經濟戰線長、特色眾多,盈利項目潛力大。以前商業銀行進行機構整合時,撤掉一些縣支行或合并掉一些分支機構業務。在當前拉動內需,擴大縣域投資的機遇期,商業銀行可細分客戶,甄別行業,啟動個別縣支行有需求的金融業務,如資產業務等;也可視縣域進出口業務發展狀況,開辦原來停止的外匯業務;甚至視縣域經濟環境而定,恢復過去撤并掉的網點經營機構,吸收一些存款和客戶,拓展業務面,創新一些新途徑。公務員之家

第五,開展綜合金融業務服務,全面保障業務有序可持續發展。盡快優化客戶服務工作,努力滿足客戶特色化、個性化的金融需求。完善客戶服務手段,提高客戶服務質量和效率,突出在項目貸款、投資咨詢、住房信貸等方面,提供一條龍金融產品服務;發揮商業銀行在網點規模、電子銀行、銀行卡方面的專業優勢,為客戶——個人及法人客戶提供量身定制的一攬子金融服務,全面提升客戶的價值創造能力,增加銀行利潤收入。

第六,選準市場切入突破口,重點做強做大中間業務。中間業務是不占用銀行自有資金,卻能夠帶來不可估量盈利收入的業務。目前,中國工商銀行已經推出300百多種中間業務產品,子系品種可達數以千種類型,在社會中反響很大。比較突出的產品有:個人業務品種,如投資理財、便利金融、個人貸款、存款服務、理財產品、理財金賬戶等;信用卡業務品種,如牡丹信用卡、牡丹運通商務卡、牡丹國際借記卡等;個人、法人投資理財業務品種,如理財、保險、基金、股票、黃金、債券、外匯、期貨等;新興中間業務品種,如國際結算、電子銀行、網上銀行、電話銀行、手機銀行及E動天地等。中國人口眾多,中國企業規模巨大,個人金融業務和法人金融業務市場廣闊。雖然全球金融一體化和金融工具創新給當前的經濟運行和金融經營帶來前所未有的風險沖擊,但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利潤空間。只要加強金融監管,加強業務規范化運作,加強業務拓展創新力度,加強金融服務需求探索與努力,找準商業銀行自身市場的定位,瞄準重點業務的發展范圍和中心目標,相信一定能夠突出重圍,“危”中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