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商業銀行稅收風險識別管理策略
時間:2022-08-24 02:41:40
導語:農村商業銀行稅收風險識別管理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營改增”做為我國經濟社會一項重大事件影響方方面面,尤其對納稅人來說格外重要,“營改增”從稅收制度頂層對經濟業務不在區分增值和營業兩方面的稅款征收,將各行各業經營全部納入增值稅管理范疇,對商業銀行由原來營業稅納稅人轉變為增值稅納稅人,涉稅的日常管理、征管繳納帶來較大變化,日常經營稅收風險加大,涉稅處理及日常風險識別管理顯得尤為關鍵。
2016年5月1日起,銀行金融領域開始實行“營改增”新政策。由原來營業稅納稅人轉變為增值稅納稅人,且適用稅率征收制度、減免稅政策等發生較大變化。其中:金融業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稅率為6%;小規模納稅人提供金融服務以及特定金融機構中的一般納稅人提供的可選擇簡易計稅方法的金融服務征收率為3%。農村商業銀行做為特定機構做為一般納稅人選擇簡易計稅,進行稅額不能進行抵扣。“營改增”使得國家稅制趨于完善、合理、科學。但對于銀行業中小金融機構帶來巨大挑戰,同時也帶來機遇。農村商業銀行做為縣域中小金融機構更應該熟悉掌握政策,逐漸由簡易計稅向一般納稅人正常計稅過渡,促進農村商業銀行的發展。
一、“營改增”下涉稅名詞內涵
(一)營改增內涵
2016年5月全面推行營業稅改為增值稅,不單獨是稅種名稱改變,是國家存稅收制度層面為經濟循環的頂層涉及。有效防止商品在流轉過程中重復征稅的問題,并使其具體保持稅收中性、普遍征收、稅收負擔由最終消費者承擔、實行稅款抵扣制度、實行比例稅率、實行價外稅制度等特點。全面“營改增”后為平衡和減低稅負。出現了扣額和扣稅相結合計算增值稅的方式,且有些規定的稅法表述與會計處理方式存在差異。在營改增后,在商品流轉的過程中,重復征稅的問題大大降低,在營改增的過程中,通過實行一些相應的措施,來解決在營改增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在繳納營業稅改為繳納增值稅后,企業在納稅的時候減少了納稅的重復率,在經濟社會發展新形勢下,黨中央與國務院為加快財稅體制改革,減輕企業的賦稅而頒布的,在營改增頒布后,各大企業都被在發展過程中的激發了積極性,所納稅的錢也減少了,使得更多的企業在“營改增”的過程中,發展得越來越大,越來越迅速,在企業發展壯大后,農商行的工作可以更好地展開。
(二)日常稅收風險管理內涵
“營改增”全面實施后,稅收風險積聚。日常各經濟事項涉稅變化較大,需要對過程管理。對每一天發生的經濟業務根據增值稅不同的管理要求進行識別和管控。將積聚的風險因素分解為日常稅收風險管理,強化涉稅過程管理,強化稅收風險管理意識。在進行日常稅收風險管理時,也應當定時地對日常稅收風險管理進行宣傳與強化,在宣傳時應當以增強人們對日常稅收風險管理的意識為主要目的,進一步增大企業的日常稅收風險管理,在進行強化時,一定要對各級機構的人力進行合理分配,保障日常稅收風險管理的正常進行。在強化與宣傳的同時,也應當進一步的完善日常稅收風險管理的體制,進一步的推進日常稅收風險的管理,在不斷的摸索中前行,使企業的日常稅收風險管理能夠進一步地得到提升。
二、“營改增”下對商業銀行的影響分析
(一)增加稅收成本
國家推行“營改增”是從頂層涉及稅收制度,同時也是為經濟正常有序發展打通最后一里路。為的是給企業降低企業稅務。但是因行而異,有的行業整體稅收成本降低,但有的行業稅收成本增加。從金融業的角度來看,在“營改增”之后,金融業開始按照6%的征收率征收增值稅,所購進的各項設備和貨物發生的增值稅不再計入成本,而是可以作為進項稅額進行抵扣,這樣就降低了企業成本負擔。但是,與傳統的營業稅相比,增值稅不計入利潤表,從而增加了企業所得稅負擔,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金融業稅收負擔。
(二)增加稅收管理難度
“營改增”實施以來明顯增加了涉稅管理管理男主。主要體現在:一是發票管理。實行增值稅后增值稅發票管理是稅收管理的關鍵環節,面對不同業務涉及不同的發票,增值稅專業發票和普通發票的區別,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提供的發票,以及不同事項取得不同稅率或者征收率的發票。可謂是涵蓋各種經濟事項的不同發票。且對于發票開具時間、開具要素、發票內容等齊全完整等系列,增加了涉稅管理的難度。二是稅收核算。對于不同經濟事項,不同的納稅人、不同稅率取得的涉稅賬務處理,各事項抵扣要求。明顯不同于營業稅管理,對財務人員提出更高要求。三是涉稅風險[1]。“營改增”后對因管理造成稅收繳納不準確和增值稅專用發票管理帶來風險明顯高于營業稅,且各種影響帶來的法律風險加大。
(三)會計核算變化
在轉變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后,日常會計核算發生了較大變化。一是進行稅額抵扣的核算。區分不同經濟事項產生的各種進行稅額需要計算抵扣、憑票抵扣、核定抵扣等。對于農村商業銀行以上核算是原來沒有的,直接帶來核算難度和涉稅風險。二是科目變化帶來影響。會計科目變化及核算路徑發生變化對利潤的影響,新增設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下設進項、銷項。同時下設諸多三級明細。根據相關業務類型確定適用明細進一步加大核算難度。三是價稅分離,增值稅做為價外稅對其價稅分離確定價格的分離過程核算不理解,導致在數據測算過程中考慮不全面。四是全面“營改增”后沖擊波已波及房產稅、契稅、土地增值稅、印花稅、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的稅基確定,跨稅種綜合考慮的難度加大。
(四)利率定價影響
在“營改增”稅收實施前,農村商業銀行做為營業稅納稅人,且營業稅屬于價內稅,利潤表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核算年納稅金額,日常貸款利率定價無需考慮營業稅的影響,做為利率定價一部分,營業稅含在利率定價內。實行營改增后,增值稅做為價外稅,利潤表部分去除了核算項目,轉而反映在應交稅金項下應交增值稅。一線信貸從業人員對貸款產品進行利率定價時,未能考慮到增值稅做為價外稅對收入的影響,收入在進行價稅分離后減少。因此在利率定價環節就需要考慮價稅分離后的貸款產品利率定價,加大一線業務人員利率定價的科學、合理性。在利率定價的時,一定要考慮增值稅作為價外稅對收入的影響,避免出現收入在進入價稅分離后而減少的情況。
三、農村商業銀行“營改增”下日常稅收風險識別管理路徑分析
(一)加強全流程業務稅收風險監控
農村商業銀行針對稅收風險監控需要加強業務全流程管理。一是當前中小金融機構涉稅主業為貸款利息收入、債券投資、理財業務、資管產品、中間業務手續費等以上為主。針對數據龐大、工作量較大需要對以上業務通過完善的科技信息平臺為支撐,每筆業務、每筆交易、每筆收入等操作需要完善業務操作系統和增值稅管理系統進行直連,通過兩項操作系統業務直接對接進行涉稅處理。杜絕人為去對以上業務進行增值稅計量。二是強化各項支出票據管控[2]。對于符合抵扣條件的各項列支項目,注重業務涉稅的合規性審查,通過換人復核和計算機控制等手段設置全流程控制稅收風險。三是做到定期監測反饋。農商行可以通過系統建設對涉稅事項進行全流程監測和定期反饋報告,對一定周期納稅異常數據進行自動預警,同時可以考慮聘請外部專業人士定期對各項涉稅業務進行鑒證,強化稅收風險的管理。
(二)嚴格按識別步驟進行稅收管理
農村商業銀行應加大各項涉稅業務的識別,通過系統管控對各項業務財務節點控制,對不同業務建立健全識別步驟。操作人員嚴格按照識別進行稅收管理。因此建立各項業務的識別管控系統至關重要,可是考慮將涉稅步驟嵌入業務系統或者對單獨建立業務識別系統,通過運用大數據管理工具,確定納稅識別步驟,定期進行信息讀取與反饋,強化稅收風險的過程控制。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的科技進步得越來越快,在農村商業銀行加大各項涉稅業務的識別中,可以利用我國的互聯網技術等,通過利用互聯網技術來提升各個節點的識別系統,更好地健全整個銀行識別系統,互聯網技術在識別的同時,也應當確定納稅的識別步驟,定期的根據所讀取的信息進行反饋,進一步的強化控制稅收風險的能力。
(三)強化涉稅人員專業素質的提升
“營改增”下日常稅收風險識別主要路徑及涉稅人員專業素質。流程管理固然至關重要,但日常稅收風險識別核心仍然是涉稅人員。涉稅人員自身職業判斷和對業務數據涉稅的把控是減低涉稅風險的主要路徑。因此涉稅管理人員自身素質至關重要,需要日常加強稅收制度培訓,強化理論實際相結合,強化自身對敏感數據的分析。稅務人員在稅務崗位中應當具有一定的思想道德規范,通過嚴格遵守思想道德規范來為稅收事業發揮更大的作用。所以在“營增改”的過程中,應當從現狀中找出所存在的問題,并加以解決,在提升人們的思想道德品質時,應當著重加強稅收人員的思想道德品質建設,稅收人員在稅收的過程中,應當干一行,愛一行,認真仔細,恪守稅收人員的職業道德水準,認真做事。
四、結語
“營改增”是挑戰,更是機遇。如何有效利用稅收政策,掌控涉稅風險對農商人是考驗。在利用稅收政策進行掌控涉稅風險時,農商人應當重視在實行當中出現的問題,并及時的策劃出解決策略,農商人應當通過加強全流程業務稅收風險的監控、強化涉稅人員專業素質的提升、嚴格按識別步驟進行稅收管理三個策略,來進一步地提升整體的稅收風險管理。在進行稅收風險管理的過程中,應當明確“營增改”政策的目的,通過利用國家所開放的政策,更好的規劃稅收風險的管理,由于日常經營稅收風險加大,所以應該更加重視對涉稅處理及日常風險識別的管理,進一步提升管理的效率。唯有不斷學習,提升素質才能明晰政策,合理納稅,促進農商行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仁權.“營改增”下商業銀行日常稅收風險識別管理[J].納稅,2019(10).
[2]欒美琦,王娟.“營改增”后商業銀行稅收風險探討[J].納稅,2018(12).
作者:李海剛 單位:長治漳澤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上一篇:不良資產基金經營模式分析
- 下一篇:區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