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銀行論文:城鎮銀行發展方式謅議

時間:2022-01-30 11:03:13

導語:城市銀行論文:城鎮銀行發展方式謅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市銀行論文:城鎮銀行發展方式謅議

本文作者:陳駿工作單位:武漢理工大學

城商行發展模式的特征

差異化、特色化是城商行2010年以來發展的主線。在國家宏觀調控和強調虛擬經濟服務實體經濟,特別是強調服務中小企業的政策導向下,城商行立足自身實際,依托自身資源和環境等方面的比較優勢,通過深化市場定位,注重規模和特色并重的發展模式,不斷突出自身特色,堅定地走差異化、特色化的發展道路。1.特色經營(1)突出自身特色,實現差異化發展城商行在突出自身特色、實現差異化發展方面主要有四種:一是通過做深做透傳統優勢業務來形成特色,如浙江泰隆商業銀行,作為服務小微企業的金融機構標桿,打造了獨具特色的“三三制”和“三品三表”的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品牌[5]。二是在開發新業務品種方面發揮自身比較優勢,如哈爾濱銀行充分依托地區優勢成為人民幣對盧布交易做市商,并以此進入對俄金融核心領域[6]。三是抓住未來產業發展熱點,開辟新戰場,如北京銀行較早地進入文化創意產業,通過品牌組合“影視+金融”的創新服務項目,成為銀行提供文化影視產業特色金融服務的領跑者[7]。四是借助戰略投資者力量形成特色服務,如廈門銀行憑借其臺資背景的香港富邦銀行的股東優勢,構建“兩岸三地”銀行間業務的戰略合作,已經形成為臺商提供特色金融產品與服務的特色發展模式[8]。(2)準確定位,服務小微2010年以來在國家加強宏觀調控的大背景下,因政策鼓勵、監管引導以及競爭力導向等方面的原因,城商行開始不斷提升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水平,呈現出“多措并舉、全面推進”的新局面。第一是產品創新步伐不斷加快。適應小微企業特點、滿足小微企業需求的金融產品與服務不斷創新與推出。第二是城商行通過體制改革和機制優化,專門打造服務小微企業的機構和模式,如上海銀行、成都銀行、營口銀行和遼陽銀行等均于2010年成立了小企業金融服務中心,專業提供特色產品與服務。第三是加快行業細分,實行專業化經營。2.不斷增添業務品種,打造品牌銀行,加快科技創新(1)增添業務品種,提升服務功能在國內金融需求日益多樣化、高端化、特色化的背景下,國內銀行業金融創新步伐不斷加快,金融產品不斷推陳出新。城商行面對產品品種較少、服務能力不強、對中高端客戶缺乏吸引力和市場競爭壓力大等現實情況,在不斷提升自身經營管理能力和風險控制能力的基礎上,積極爭取新型業務的市場準入資格,齊全各類牌照,并藉此加大產品創新力度,豐富具備自身特色的產品線,積極提升服務功能。(2)打造品牌銀行,創新企業文化銀行“硬實力”通常包括財務指標、科技處理能力和人力資源儲備等內容,而“軟實力”則著重指品牌與文化等方面。城商行在注重“硬實力”發展的同時,開始日益關注并實踐“軟實力”的發展目標建設。品牌方面,如徽商銀行公司業務品牌“智匯360”,內容涵蓋公司金融、小企業金融和國際業務等三大業務體系的二十余條產品線和六大特色金融服務;寧波銀行的“金色池塘”小微貸金融服務品牌;杭州銀行的“幸福99”理財服務品牌等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企業文化建設領域,齊商銀行實施CI戰略推出的《企業文化手冊》和錦州銀行的“家文化”核心價值觀在金融企業文化建設上均頗具特色。(3)加大科技創新與投入城商行科技創新的核心主要體現在以客戶為中心、以服務和產品為基礎、以流程再造為目標,覆蓋銀行經營管理全過程,為產品創新、風險控制和決策管理等提供技術支撐。一是為適應業務發展、規模擴張和跨區經營等對技術系統提出的新要求,升級原有的核心系統并開發各項管理系統,全面提升經營管理水平。二是利用科技創新來不斷開拓金融服務渠道,提高服務的科技含量。如晉城市商業銀行、鞍山市商業銀行等中小城商行,繼大型城商行后也陸續開通了網上銀行業務,實現了服務渠道的多樣化。3.創新機制,加強合作(1)全方位的戰略合作全方位戰略合作主要表現在:一是合作對象的多樣化,包括與各類國內國外銀行,特別是與非銀行金融機構等建立全面戰略合作關系,具有很強的優勢互補性。二是合作范圍的廣泛、延伸與多樣,不僅包括支付結算、業務和銀團貸款等業務領域,還積極探索在資產管理、貿易結算、金融產品開發以及客戶推薦、顧問咨詢等方面深層次的戰略合作。三是合作機制求新務實,如成都銀行與工商銀行四川省分行通過組建聯合工作組的模式,約定銀行高層間定期會晤并召開工作會議,全力推進合作機制的落實與執行,促進戰略合作目標的實現。(2)謀求綜合化經營在大型銀行介入基金、信托和金融租賃等業務領域,謀求金融控股公司實現綜合化發展的同時,部分大型城商行也試圖在綜合化經營方面實現實質性突破。北京銀行是其中的典型代表,2010年5月率先收購了北京首創集團持有的首創安泰人壽保險50%的股權。通過借助戰略投資者的經營平臺以參控股的方式實現綜合化經營。(3)合并設立村鎮銀行2010年4月銀監會《關于加快發展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相關事宜的通知》,明確設立30家以上村鎮銀行的商業銀行可組建金融控股公司。據此城商行憑借其自身機制與地域優勢成為發起設立村鎮銀行的主力。僅2010年一年由城商行發起設立的村鎮銀行就將近50家,占全年發起設立的村鎮銀行的50%。部分城商行在參與村鎮銀行方面具有明確發展戰略,例如包商銀行計劃設立100家、已設立18家;哈爾濱銀行與中國國際金融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協議,計劃組建村鎮銀行控股公司;長沙銀行發起設立的湘西長行村鎮銀行成為全國第一家地市級的、總分行制村鎮銀行,開創了村鎮銀行設立的新模式。此外還要注意到,“更名—引入戰略投資者—跨區經營—IPO上市”已經成為多數城商行發展戰略的重要選擇之一,但在戰略投資者的類型、跨區發展的策略等方面也開始出現差異化選擇。前者如寧夏銀行引入中行控股的中銀集團,湘江銀行引入非銀行金融機構的華融資產管理公司,而漢口銀行引入聯想控股作為第一大股東,以推進高科技金融領域的戰略合作。后者如跨區發展上升為跨境發展,北京銀行相繼設立香港和阿姆斯特丹代表處。

完善和創新我國城商行發展模式的對策

1.構建風險管理體制城商行發展模式的創新,必須“風險先行”,將風險管控作為創新發展的底線,作為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內容之一,謀求風險可控、質量與效益并重的發展模式。構建科學的風險管控體系,就是建立對主要業務流程全程跟蹤,包括產品設計、渠道營銷、風險控制和條線管理等各方面的風險管理系統,包括風險的事前預警、事中控制、事后評價的全過程,并實施全面的風險識別、評價、預警和報告機制。2.引入基于Copula函數全面風險管理模型目前國內銀行業都在推行全面風險管理,而全面風險量化管理中最難解決的問題是眾多風險的相關性和風險度量中的集成性問題。將基于Copula函數的全面風險管理模型引入城商行的風險管理中,使得城商行的風險管理工作可以在實現可控、能控、在控的風險管理目標的基礎上,進一步完成風險的有效預警、業務結構的及時有效調整、風險的及時有效防控和創新的有序推進等目標,為城商行實現其發展模式打下堅實基礎。3.特色經營策略城商行在已經取得的特色經營、差異化競爭的基礎上,進一步結合地方特征、小微企業需求和市民需求,創新產品與服務,鞏固和深化特色經營策略,真正實現“中小企業的伙伴銀行、百姓身邊自己的銀行”等特色經營目標,構建自身獨特的核心競爭力。4.產品領先策略產品領先是城商行服務小微企業、服務市民、服務地方實體經濟的核心,只有擁有獨特的、符合客戶需求的、領先于同行的特色產品和服務,才能實現客戶需求的最大滿足,也才能實現特色經營、差異化競爭的發展模式。5.社區銀行策略中小城商行發展模式的創新,在區域經營環境中,應探索走社區銀行的發展道路。社區銀行是在一定地區范圍內按市場化原則自主設立、獨立按照市場化原則運行,主要服務于中小企業和社區居民的中小銀行群體,最為典型的就是美國的社區銀行,在國內較有代表性的是哈爾濱銀行的社區銀行發展模式。社區銀行策略主要是指中小城商行通過為社區個人和企業客戶提供個性化、私密的以及低成本的產品與服務,實現特色化、差異化經營,和做精、做優、做深、做強的業務精細化發展模式。6.跨區域發展策略跨區域發展策略是國際所有中小銀行創新發展、做大做強的必由之路,最為典型的是美國花旗銀行,其前身是1812年成立的“紐約城市商業銀行”,經過兩個世紀的發展、并購與整合,花旗銀行已經成為美國最大的銀行,在全球一百多個國家及地區設有分支機構。還有美國第一銀行,前身是成立于1929年的哥倫布市國民城市商業銀行信用公司,1979年更名為第一銀行,曾發展成為全美第六大銀行,2004年1月被摩根大通銀行收購。城商行跨區域發展應按先省內、再經濟區、再跨省市的監管要求,同時引導城商行向下延伸,向地縣延伸,由此在跨區域發展模式上不斷創新。7.并購整合與IPO策略城商行通過資本市場IPO上市,是實現跨區域發展,實現做優、做精、做大、做強的發展目標的重要途徑,但首發上市的條件相對比較高。為此城商行可以探索獨立IPO、強強聯合IPO、并購整合IPO等多種發行股票、上市交易的模式,最終實現跨區域發展,更好地服務地方、服務社區、服務小微企業,實現差異化、特色化經營,將創新帶來的規模化效應不斷向外延伸,實現整體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