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風險分析
時間:2022-02-28 10:00:06
導語: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風險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我國經濟水平逐步提升,市場競爭逐漸加劇,企業間的競爭由個體企業的競爭轉移至各供應鏈間的競爭。各地方城市商業銀行看準此發展趨勢,開發新的供應鏈金融業務并推行,這不僅解決了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同時帶動了供應鏈金融業務的迅速發展。文章針對供應鏈金融業務及其信用風險開展深入研究,以期控制風險、減少商業銀行損失,促進供應鏈金融更快更好的良性發展。
關鍵詞: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風險預判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供應鏈應運而生,與一供應鏈中的上下游企業結合為一個整體,企業間的個體競爭也轉化為供應鏈間的競爭。借此東風,供應鏈金融業務興起。供應鏈金融業務的定義是商業銀行對整體供應邏輯設計的金融服務方案,是銀行對供應鏈核心企業提供的一種服務。商業銀行與物流公司、擔保公司等第三方組織合作,實現供應鏈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一體化。供應鏈金融是一項整體運作的服務,具有明顯的優勢。通過物流、信息流與資金流的整合,可以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供應鏈金融服務是一種全新的金融服務發展方式,市場潛力巨大,成為當地城市商業銀行服務拓展的主要領域。由于供應鏈金融業務開展時間不長,對其理論的研究并未十分完善,對信用風險的評價還未形成完善可行的方法與模型。地方城市商業銀行在供應鏈金融業務的運作中,控制意外風險的能力較弱,一旦發生損失,不可估量,并影響整個銀行系統。供應鏈金融業務中出現的信用風險成為當前研究的熱點問題。
1我國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情況
1.1供應鏈金融業務發展狀況
供應鏈金融業務在我國開展的時間較短,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的供應鏈金融業務開始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最早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的是上海銀行,該銀行在20世紀20年代開展的存貨抵押貸款業務是我國供應鏈金融業務的雛形。90年代以后,銀行間的行業競爭日益激烈,各銀行為搶占市場份額紛紛推出新的銀行業務,供應鏈金融業務在此背景下產生并得到快速發展。調研結果顯示,供應鏈金融遇到的挑戰包括以下幾點:其一,資金問題,具體表現在市場資金缺乏、資金方對接困難、資金成本高導致的利潤不足;其二,人才問題,供應鏈金融開展較晚,可用的人才不多;其三,風險問題,供應鏈金融風險把控難,存在風控瓶頸;其四,技術壁壘高,信息系統投入大,難以保證利潤。
1.2營口地區城市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發展狀況
營口位于東北三省經濟走廊、大沈陽經濟圈、環渤海經濟圈以及東北亞經濟圈的集中交匯處,是我國重要的港口城市,具有明顯的區位發展優勢。港口物流已逐漸成為營口市的支柱型產業,物流與供應鏈發展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2018年10月16日,商務部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等8部門聯合印發通知,發布了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城市名單,營口市被確定為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城市,成為全國55個入選試點城市之一。試點城市名單的公布標志著營口市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重大成果,對營口市商貿流通業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供應鏈金融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近年來,營口市的金融市場體系逐步得到完善,但由于營口市的大型企業、金融機構、平臺企業數量少,供應鏈融資渠道有限,防控風險、抵御風險的能力不足,大部分中小微企業仍存在融資難、融資貴、融資風險高等問題。營口地區的銀行在這樣的發展趨勢和時代背景下紛紛著力開拓供應鏈金融業務。結合本地區情況以及自身的優勢,紛紛推出各具特色的供應鏈金融品牌。以營口地區某銀行為例,其與買賣雙方共同合作,依照按揭貸款模式共同建立供應鏈金融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外,地方城市商業銀行通過增加分行數量,在縣地市開設分行,擴大業務范圍,深入開戶,通過上述方法促進了供應鏈金融在營口地區的快速發展。
2對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進行預判
商業銀行面臨著較大的信用風險,尤其是在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時,信用風險的危害極大。供應鏈作為一個整體存在,一旦其中的某個結點信用違約,將導致整個供應鏈動蕩。地方商業銀行應在有效識別供應鏈金融業務信用風險的基礎上,進一步預判和防控信用風險,以避免造成巨大波動。商業銀行需要綜合地評估供應鏈整體的信用狀況,包括預判供應鏈金融業務信用風險和中小融資企業的信用風險。通過不斷研究項目過程,總結出四個方面的要素會影響供應鏈金融業務,分別是供應鏈的整體狀況、供應鏈核心企業基本資質狀況、供應鏈結點企業自身的運營風險、交易資產基本情況。本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礎上,遵循科學、全面、可操作等原則,對以上四個要素進行分析。
2.1供應鏈整體狀況
供應鏈整體運營狀況是對商業銀行供應鏈中的結點企業交易質量的整體評價。供應鏈中各方利益得到納什均衡解時,達到平衡。中小融資企業借助穩定的供應鏈內部貿易往來關系,可以取得銀行的資金支持,得到比脫離供應鏈更好的融資環境,提升資信狀況,走出融資難的困境。
2.2核心企業的基本資質
位于供應鏈上游的核心企業為供應鏈中的結點企業(中小融資企業)提供信用擔保是開始供應鏈金融業務的必要條件。這種擔保也有風險,其風險程度取決于核心企業的基本資質。通過研究,總結出核心企業的資信水平、資本水平這兩個指標能夠代表核心企業的規模指標。除核心企業的規模指標外,商業銀行需要評估核心企業的商業運作能力、獲得能力。核心企業的這兩種能力對整個供應鏈的健康發展十分有利,同時也是核心企業能否為供應鏈中的結點企業進行信用擔保的前提保證。
2.3供應鏈結點企業自身的運營風險
這類指標類似傳統銀行信貸業務中的評價指標,它們用來衡量供應鏈結點企業能否及時償還貸款的能力。考核指標包括供應鏈結點企業的真實資金狀況和其自身監管運作能力等相關指標。
3城市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防控
由于供應鏈金融業務具有新興性的特點,使其不同于傳統的信貸業務,使得整個供應鏈上相關結點企業之間的貿易合作關系處于穩定狀態,為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時,城市商業銀行也在開發新業務的同時,擴展了原有的客戶源。我國商業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的供應鏈金融業務開展時間較晚,供應鏈金融業務還沒有得到完善的發展,在銀行開展業務時仍存在較多問題。因此,針對供應鏈中作為資金提供方的城市商業銀行提出了建議,以加強對信用風險的防范。
3.1對核心企業的審核要點
第一,審核核心企業的資信水平,并將其作為核心企業的準入標準。銀行要采用信用審核制度,考核供應鏈核心企業的資信水平。第二,評估核心企業在行業中的地位。第三,監督和檢查核心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第四,對核心企業的經營重點,即對核心企業的生產經營進行回顧和充分認識。第五,為有效降低信用風險,選擇地區內的核心廠商或支柱龍頭企業進行合作。
3.2對整體供應鏈進行審核的原則
因為供應鏈金融是以供應鏈整體情況為基礎展開的,審核供應鏈的整體實力就顯得尤其重要。作為資金貸款方,商業銀行應全面了解供應鏈行業整體發展狀況、供應鏈上節點企業之間的貿易關系等情況,以此降低信用風險。
3.3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審核和管理
作為“監督者”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它們在整個供應鏈的運營中比銀行更加關注物流、監管等方面,因此在銀行在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的過程中,要重視第三方物流企業的選擇和管理。與第三方物流企業進行合作的地方城市商業銀行要考慮物流企業的基本素質,需要重點考核第三方物流的運營能力和行業水平。銀行要深入審核第三方物流企業,考察要深入實際,盡可能降低出現金融風險的可能性。
4結束語
供應鏈金融這一新興的融資模式為中小企業融資難提供了新的解決路徑,同時供應鏈金融也為商業銀行提供了新的業務發展領域,增加了商業銀行的收入。本地區經濟的持續發展也因地方城市商業銀行的供應鏈金融的發展得到推動。當前,國內供應鏈金融業務仍處于起步發展階段,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穩定,行業內難免出現惡性競爭、盲目擴張等問題,隨之而來的就是信用風險的上升。因此,要加強監控銀行的信用風險。文章以供應鏈金融理論為基礎,結合信用風險的相關內容,總結了信用風險的含義和特征,并系統總結了國內商業銀行和營口市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的現狀,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評價指標為核心企業基本資質、中小基本資質、交易資產基本情況、供應鏈整體運營狀況4個方面因素。針對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提出了防控建議。
參考文獻:
[1]王旋.供應鏈金融視角下中小企業信用風險影響因素研究[J].經營與管理,2016(11):108-111.
[2]陳婳.供應鏈金融中商業銀行的信用風險研究[J].商業會計,2017(1):91-93.
[3]鄭國強.供應鏈金融視域下中小企業信用風險控制研究[J].經營與管理,2017(3):137-139.
[4]方煥.基于Logistic模型的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實證研究[D].合肥:安徽農業大學,2016.
作者:魯鑫 施宏遠 趙盼盼 單位:營口理工學院
- 上一篇:房地產市場對股債兩市的傳導效應
- 下一篇:工藝美術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