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網絡銀行發展論文
時間:2022-02-24 05:36:00
導語:我國網絡銀行發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經過幾年的發展,我國網絡銀行發展現狀
1996年6月,中國銀行在因特網上設立網站,開始通過國際互聯網向社會提供銀行服務。經過幾年的發展中國的網上銀行發展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設立網站或開展交易性網上銀行業務的銀行數量增加。自中國銀行之后招商銀行、交通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信實業銀行等商業銀行也陸續推出了各具特色的網絡銀行業務,其他一些金融機構也正在籌劃逐步涉足這一領域。
二是外資銀行開始進入網上銀行領域。目前,獲準在中國內地開辦網上銀行業務的外資銀行包括匯豐銀行、東亞銀行、渣打銀行、恒生銀行、花旗銀行等。另外,還有幾家外資銀行的申請正在審核之中。
三是網上銀行業務量在迅速增加。這一點可以通過一些具體的數字來說明,如:招商銀行的“一網通”算是中國目前最具知名度的網上銀行品牌,從2000年開始截至2003年4月,其公司網上銀行業務交易實518萬筆,金額總計20229億元;其個人網上銀行業務交易實現744萬筆,金額為1239億元。而中國工商銀行公布的數據表明,其個人網上銀行業務于2000年8月正式向社會推出,2005年個人網上銀行交易額達36410億元人民幣,交易筆數超過409萬筆。這些數字說明我國網上銀行業一直在以驚人的速度跨越式前進,業務量在迅速增加。
四是網上銀行業務種類、服務品種迅速增多。2000年以前,我國銀行網上服務單一,一些銀行僅提供信息類服務。作為銀行的一個宣傳窗口。但目前,交易類業務已經成為網上銀行服務的主要內容,提供的服務包括存貸款利率查詢、賬戶查詢、轉賬、匯款、銀證轉賬、網上支付(B2D,B2C)、代客外匯買賣等,部分銀行已經開始試辦網上小額質押貸款、住房按揭貸款等授信業務。同時,銀行日益重視業務經營中的品牌戰略,出現了名牌網站和名牌產品,但目前我國尚未出現完全依賴或主要依賴信息網絡開展業務的純虛擬銀行。
五是中資銀行網上銀行服務開始贏得國際聲譽。2002年9月,中國工商銀行網站被英國《銀行家》雜志評為2002年度全球最佳銀行網站,這表明中國銀行業網上銀行的服務水平已向國際水平靠攏和看齊。
(二)我國網絡銀行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許多問題
1.發展環境欠完善。目前我國網絡銀行業務縱深和寬度都還有限,受信息基礎設施規模小、終端設備普及程度失衡,客戶群體缺乏規模,現代支付體系不完善,信用評價機制不健全,認證中心(CA)體系尚未建成等國情的制約,尚無一家開展網上存款、貸款、賬單收付、跨行轉賬、非金融產品銷售等業務。
2.市場主體發展不健全。目前國內網絡銀行是在現有銀行基礎格局上發展起來的,通過網絡銀行延伸服務即所謂的傳統業務外靠的電子銀行系統,大多只滿足存款、匯款、匯兌等業務,只是一個簡單化的傳統業務外掛,其實只能算照搬柜面業務的“上網銀行”。目前,國內網絡銀行一方面盲目攀比,盲目地引進與投入;另一方面技術手段停留在低層次,缺乏內涵,缺乏適合市場的特色。更難提“客戶導向”了,一些銀行對網絡銀行發展方向的認識模糊,僅把它當做擴大傳統業務的手段,因而發展緩慢。
3.監管服務有待進一步加強。雖然《網絡銀行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已經出臺,網上銀行市場準入的要求也開始規范化。然而,商業銀行過去那種在技術上想方設法采取措施避開監管的行為還會出現,網絡金融的監管要納入網絡經濟、電子商務整體管理框架中考慮,同時制定國際性標準。就此而言,監管的成熟之路還很長。
二、實現我國網絡銀行發展的對策分析
外資銀行已全面進入中國,網絡銀行是中外資銀行競爭的重要戰場,中國及中國的銀行應當增強競爭意識,增加競爭本領,唯有迎難而上,苦練內功,學會“與狼共舞”,才能“招狼為婿”,在競爭中壯大自己。
(一)大力營造我國網絡銀行發展的良好環境
1.大力推進信息化、網絡化建設。擴大網絡銀行的生存空間,電子商務與網絡銀行的發展空間取決于信息基礎設施的規模的水平,信息終端以及信息知識的普及程度。因此,要加強網絡信息基礎建設,盡快普及計算機及網絡知識。現階段必須提高認識,增強緊迫感,必須進一步推廣應用網絡銀行成果,使國民通過感性認識,感覺到網絡銀行發展對我國信息化、自動化、現代化的優勢,感受到網絡銀行對于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重大作用,通過教育、培訓等方式提高國民素質,更新理財觀念,大力發展互聯網業務,提高銀行體系網絡化水平,這是推動網絡銀行發展的前提,也是當務之急。
2.結合信貸登記系統和存款實名制,建立和完善社會信用體系。要積極推行“銀行信貸登記咨詢系統”,在建立和完善企業信貸登記制度的基礎上,盡快開發和推廣個人信貸登記系統,逐步實現貸款信息共享,為防范信貸風險服務,還可以以居民存款實名制為基礎,開發個人信用數據庫,用以提供個人信用報告網絡查詢服務、個人信用資信認證,信用等級評估和信用咨詢服務,逐步建立個人信用體系。中國人民銀行應盡快完善個人信用評估體系建設。
3.建立和規范安全認證體系。資金在網上劃撥,安全性是最大問題,發展網上銀行業務,大量經濟信息在網上傳遞。而在以網上支付為核心的網絡銀行,電子商務最核心的部分包括CA認證在內的電子支付流程。國內不少銀行都在做網絡銀行業務,但都因為法律、管理等方面的原因,最后只能實行局限交易,也就是說國內目前的網絡銀行還不能算真正的網絡銀行,只有真正建立起國家金融權威認證中心(CA)系統,才能為網上支付提供法律保障。目前中國金融CA工程已正式啟動,商業銀行及有關金融機構進行電子商務的網上相關法規必須盡快完善,逐步為網絡銀行的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法律環境。4.建立統一的支付網絡體系,解決跨行結算體系。支付網關連接消費者、商家和銀行,是商業銀行系統與公共網絡聯系的橋梁,由于歷史的原因,我國國有銀行資金平衡能力脆弱,超負荷經營態勢嚴重,直接制約了銀行內控機制的建立和資產負債比例管理的實施,而這一問題的癥結,在于銀行系統內不同行之間結算資金和資金收付而引起的債權債務的清算方式,為了徹底改革這種傳統的聯行業務體制,必須盡快建立資金匯劃清算系統的高速公路,而建立這種支付網關,需要選擇與各商業銀行既緊密聯系又權威性、公正性,又可按市場化運作的第三方機構進行建設,可由中國人民銀行牽頭,建立會員制機構。
5.建立健全自身的網絡安全系統。隨著網上銀行業務發展,必然出現很多金融業務創新,也必將涉及到現行金融管理體制和政策的空白點或禁區。同時計算機及計算機網絡系統極易遭受黑客和病毒的襲擊,內部技術和操作故障都難以避免,而由此產生的損失則因我國涉及到網絡交易方面的條款還不健全,各方的合法權益難以得到保障。在網絡環境下,銀行業一些傳統業務的風險將被放大,使銀行面臨的風險更大。因此,銀行應盡快建立計算機網絡的安全體系,不僅包括防范計算機犯罪、防病毒、防黑客,還應包括各類電腦識別系統的防護系統,以及防止自然災害惡意侵入、人為破壞、金融詐騙等各類因素。
(二)積極轉變觀念,加強網上銀行經營管理
1.建立新型的銀行組織管理制度。網絡銀行發展使傳統商業銀行組織管理制度發生變化,銀行業是一種具有規模經濟特質的行業,在傳統經濟條件下,商業銀行實現規模經濟的基本途徑是組織體系的分支行制,而網絡銀行的出現和發展不僅僅使傳統的銀行經營理念、經營方式發生變化,而且正在使傳統的銀行外部組織結構由物理形態向虛擬形態變化實現銀行規模經濟的基本途徑已不再是分支行制,而是技術、創新和品牌,這是就外部組織制度而言,從內部組織制度看,隨著商業銀行外部制度的變化,商業銀行的內部組織結構由垂直式形態向扁平式形態發展。從而多層次的內部組織制度將被平行式的制度所替代,銀行內部的管理成本和協調成本會大大降低。
2.樹立全新的銀行理念。在網絡經濟條件下,銀行業拓展全新的服務,以此來實現以客戶為中心,提高智能化、標準經、個性化的業務發展模式。因此,要求銀行在經營管理的指導思想中,只有客戶這個中心,而沒有其他的中心,銀行運作所有的構件都是為了客戶這個中心服務的。從國際經驗看,客戶導向的服務理念經歷了客戶至上,客戶第一,客戶滿意,增加客戶價值四個階段。
3.開發新的產品服務,進行全新的業務拓展,銀行業務拓展、銀行業。實施傳統業務與創新業務的結合,采用新的業務開拓視角,新的操作方式,金融服務的延伸來賦予傳統業務以新的內涵外延網絡銀行。
(三)強化銀監會對網上金融風險的監管
一般認為,政府之所以要對金融機構實施廣泛的監管,是因為存在著市場缺陷。這些缺陷包括信息不對稱,以及由此引發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這些缺陷加上銀行業較強的外部性和天然的脆弱性,都極易給消費者帶來消極影響。引發消費者對銀行體系的不信任。因此,需要政府進行干預,政府對銀行業監管的最基本目的是保護消費者和提升公眾對銀行體系的信心。
參考文獻:
[1]張福德.電子商務與網絡銀行[M].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2001.
[2]尹龍.我國網絡銀行發展與監管問題的研究[J].金融研究,2006.
[3]謝康.中國加入WTO對網上銀行的挑戰與對策[J].金融研究,2001.
[4]高華.中央銀行應重視對網上銀行業務的監管[J].上海金融,2001.
[5]戚貴杰.電子商務[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2.
摘要:網絡銀行作為21世紀一種新興的金融業,其低廉的成本和廣闊的前景,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從剖析我國目前網絡銀行發展的現狀入手,并針對我國網絡銀行發展存在的問題,分析我國網絡銀行的發展,旨在探討促進我國網絡銀行發展的一些對策措施。
關鍵詞:網絡銀行;問題;對策
- 上一篇:煙草局營銷部文明建設申報材料
- 下一篇:煙草公司信息員個人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