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信用風險防范論文
時間:2022-08-07 08:26:00
導語:商業銀行信用風險防范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首先介紹了商業銀行信用風險及其防范方法的概況,接著分析了利用期權防范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的原理,最后結合國際經驗和我國銀行業現狀,討論了利用期權防范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的意義。
關鍵詞:商業銀行;信用風險;期權;防范
1商業銀行信用風險及其防范方法的概述
由于商業銀行經營對象和經營過程的特殊性,自其產生之初,風險就與之相伴而生、形影不離。根據《新巴塞爾資本協議》,現代銀行業所面臨的風險主要包括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其中信用風險又稱違約風險,主要是指商業銀行貸款過程中由于借款者違約而給銀行造成損失的可能性。信用風險不但在計量、管理等方面均比操作風險、市場風險更復雜,而且長期以來一直是商業銀行所面臨的最大風險。
2利用期權防范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的原理
期權是20世紀70年代國際金融創新中發展起來的一種金融衍生工具。在金融風險管理中,期權是進行套期保值、回避價格風險的理想工具。所謂期權實質是一種選擇權,是指一種能在未來某特定時間以特定價格買入或賣出一定數量的某種特定資產的權利。期權購買者在支付一定費用的基礎上便獲得這種選擇權。如果未來價格向不利于期權購買者的方向變動,期權購買者則可選擇執行期權,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通過對沖彌補這種不利的價格走勢給其帶來的損失。相反,如果未來價格向有利于期權購買者的方向變動,則期權購買者會選擇放棄執行期權,他所損失的僅僅是當初為了獲得這種選擇權而支付的費用。因此,雖然期權購買者為了獲得這一權力額外支付了一定費用,但卻有效規避了價格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從這個角度上看,期權十分類似于汽車保險。車主為了在車輛出險時獲得一定的經濟補償,向保險公司支付一定的保險費購買保險。如果車輛出險使車主遭受損失,由于購買了汽車保險,車主可以從保險公司獲得賠償以彌補其所遭受的損失。相反,如果在此期間車輛沒有出險,則車主的最大損失也不過是保險費。
商業銀行同樣可以利用期權的這種風險對沖機制進行信用風險防范。商業銀行在發放貸款的同時購買期權,這就相當于為其貸款購買了一份保險。一旦貸款違約事件發生,商業銀行就可以從期權出售者那里獲得一定的補償,以彌補借款者信用水平向不利于銀行的方向變化而給銀行帶來的損失,將信用風險轉移給期權出售者。銀行最大損失就是從期權出售者那里購買期權所支付的費用。商業銀行利用期權對沖信用風險的方法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對貸款利率進行保值,另一類對貸款金額進行保值。
第一類方法利用期權對貸款利率進行保值,以達到防范信用風險。它的主要原理是要求商業銀行在發放貸款的同時,買進一個利率看漲期權。根據投資學的基本原理,任何金融資產的收益率都可以看成是無風險利率和風險溢價之和。因此,貸款利率水平作為貸款人的發放貸款的收益率也是由這兩個因素決定的。其中,風險溢價是對貸款人承擔信用風險的補償。當借款人信用等級下降時,作為貸款人的商業銀行所承擔的信用風險相應擴大,相應應提高風險溢價水平以及貸款利率水平。固定利率貸款由于在貸款存續期間內利率固定不變,銀行無法通過對貸款利率的調整,獲得相應的補償。因此,固定利率貸款既無法規避無風險利率的不利變化可能給其造成的損失,也無法規避借款人信用風險擴大,進而風險溢價水平擴大可能造成的損失。當前為了防范利率風險,商業貸款特別是國際長期貸款往往被設計成浮動利率貸款,使得在貸款存續期間內,貸款利率能夠隨基準利率的變化而變化,可在一定程度上規避無風險利率變化帶來的損失,但貸款合約簽定后,信用風險溢價則仍然是固定的,無法回避。
第二類方法利用期權對貸款金額進行保值,從而達到防范信用風險。其主要原理是要求商業銀行在發放貸款的同時,買進與該筆貸款金額相對應的貸款合約價格看跌期權。當借款者違約事件發生時,商業銀行作為期權的購買者可以一個事先已經約定價格出售這筆貸款,從而彌補由于借款者違約而給其帶來的損失。
3利用期權防范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的意義
3.1有利于提高信用風險管理水平
商業銀行作為信用創造和信用中介的主體,不可避免地成為整個社會信用風險的集散地。因此,妥善地管理和控制信用風險是商業銀行生存所必須掌握的一門技術。在商業銀行的信用風險管理方法中十分重要的一條就是對包括貸款和各類投資在內的資產實現多樣化、分散化,通過減小資產組合內各類資產的相關性,使組合內信用風險相互對沖抵消。然而,實踐中的貸款分散化并非無懈可擊。商業銀行往往都有比較穩定的客戶信用關系、經營領域、區域優勢、行業優勢、信息優勢以及貸款規模經濟效應等,這使得銀行信用風險很難分散化。我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脫胎于國有專業銀行,歷史上有明顯的業務分工,這在一定程度也限制了貸款分散化。此外,貸款分散化還有可能對銀行效益產生負面影響。而期權克服了貸款分散化的缺陷,在允許貸款相對集中的同時,通過期權的非對稱性風險收益機制將商業銀行面對的信用不確定性進行拆分,對沖并轉移對其不利的信用不確定性,而保留對其有利的信用不確定性。從而使商業銀行對信用風險管理由消極被動轉為積極主動,有利于提高信用風險管理的水平。
3.2有利于降低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
在我國社會主義改革過程中,由于產權制度的不合理及體制改革的嚴重滯后,使得社會信用風險逐漸集聚到了銀行體系。長期以來一直困擾著我國商業銀行的大量不良貸款正是這一問題的集中體現。為解決這一問題,我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資產管理公司進行債轉股、資本重置和貸款出售等,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不足以使銀行徹底擺脫信用風險。使用期權來防范信用風險無疑為我國商業銀行降低不良貸款開拓了思路,提供了新工具。
3.3有利于提高資本充足率及回報率
為了促進國際銀行業的穩健經營,巴塞爾協議規定,銀行資本充足率要達到8%,也就是要求銀行的總資本不能低于加權風險資產總額的8%,其中加權風險資產總額是由銀行各項資產與風險權重的乘積來確定。因此,風險權重越高,對銀行資本金數量的要求也就越高。由于利用期權等衍生工具做套期保值可以達到規避風險的目的,因此《新巴塞爾資本協議》對銀行已經采用期權等衍生工具進行套期保值的交易頭寸的資本要求相對較低。如果能實現完全套期保值,則銀行可以不必提取專項資本;如果無法實現完全套期保值,銀行可以僅對其敞口頭寸提取20%的專項資本。由此可見,通過期權來防范信用風險后,同樣數量的貸款資產所要求的作為貸款保證金的資本金數量下降,意味著同樣數量的資本金可以支持更多的貸款資產,從而使得資本充足率得到提高,并有效地利用了財務杠桿,提高資本回報率,這對于資本充足率普遍比較低的我國商業銀行是非常有利的。
3.4有利于推進金融業混業經營
由于我國直接和間接融資市場發展不平衡,企業融資長期倚重以銀行貸款為主的間接融資方式。而非銀行類金融機構往往被通過立法排斥在存放款業務之外。商業銀行利用期權來防范信用風險,為非銀行類金融機構間接涉足貸款市場提供了可能性。非銀行類金融機構參與期權交易在分散化解銀行所承受的信用風險的同時,也有利于非銀行類金融機構自身投資組合的分散化,有助于其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根據國外經驗,保險公司通常是此類期權的出售者。一方面,保險公司尤其人壽保險公司擁有穩定的長期性資金來源,另一方面,保險公司可運用其在風險管理上的優勢,進一步在不同領域進行信用風險的再分散化。可見,期權的應用有助于推進金融業的混業經營,實現不同金融機構間的業務融合和優勢互補,改善其資產組合結構,擴展了金融市場的廣度和深度,有利于提高金融體系的整體運行效率。
參考文獻
[1]伊斯雷爾·尼爾肯.實用信用衍生產品[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
[2]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文獻匯編[R].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2.
- 上一篇:銀行理財產品零收益分析論文
- 下一篇:獨家原創:高職高專院校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