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借款籌資風險論文

時間:2022-09-17 04:09:00

導語:銀行借款籌資風險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銀行借款籌資風險論文

摘要:從銀行借款籌資風險的特點、借款籌資風險的種類等方面進行了論述,結合實際案例,提出了銀行借款籌資風險的防范措施。

關鍵詞:銀行借款;籌資風險;防范措施

銀行借款籌資風險是指經營者利用銀行借款方式籌集資金時,由于利率、匯率及有關籌資條件發生變化而使企業盈利遭受損失的可能性。是一種較為主要的籌資風險。具體來說,銀行借款有固定的到期日,并定期支付利息,有承擔還本付息的義務。如果企業由于一些不確定的因素,財務狀況緊張,到期不能償還本息,則會給企業帶來更大的困難,甚至可能會導致企業破產,由此便產生了銀行借款籌資風險。

1銀行借款籌資風險的特點

(1)可估計性,即風險可以根據觀測宏觀經濟形勢,貨幣政策走向等估計利率匯率等變動趨勢。

(2)一定的可控性,如資金來源結構中自有資金和借入資金的比例可以主觀控制。

(3)有些風險有短期性,如利率調整。

(4)具有一定的客觀性,如利率的調整取決于國家的意志。

2銀行借款籌資風險種類

(1)利率風險。在籌措資金時,由于有許多種類型的銀行(中央銀行和各種商業銀行),而且,各銀行也有各種不同類型的貸款可供選擇,其利率不盡相同,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條件進行選擇。

(2)匯率風險。匯率風險又稱外匯風險,帶來的價值變化的可能性有兩種:一是匯率波動使以外幣計量貸款價值增加;另一種是匯率波動使以外幣計量的貸款價值減少。無論是那一種可能性,對于企業或個人來說,都是一種不確定的因素,因而是一種風險。這種風險可能給企業或個人帶來意外損失,也可能給企業或個人帶來額外收益。作為企業,首先應考慮的是匯率變化帶來損失的可能性。

(3)資本結構不合理即自有資金和借入資金比例不當造成的風險。企業資金總額中自有資金和借入資金(如銀行借款)比例不恰當時,企業收益產生負面影響形成的籌資風險?,F在我國大多數企業生產經營資金主要依靠自有資金和借入資金。借入資金比例越大,財務杠桿利益越大,財務風險也越大。

(4)企業自有資金經濟效益不穩定的風險反映在資金利潤率與借款利率的關系。只有當全部資金利潤率大于借款利率時,企業的經營活動才真正有經濟效益,企業所選擇的籌資方案才能達到預期目標。如果全部資金利潤率小于借款利率,這種負債經營將導致企業財務狀況惡化;如果全部資金利潤率等于借款利率,企業的經營活動沒有經濟效益,就整個社會來講,這是以有限的資源做無增值和無貢獻的浪費。就銀行借款這種籌資方式來講,企業的借款利息隨著銀行借款的增加而增加,從而導致費用總水平的上升。在企業息稅前資金利潤率下降或息稅前資金利潤率小于借款利率時,企業的自有資金利潤率就會以更快的速度降低,甚至發生虧損,這是一種由于借款而可能使企業經濟效益下降的風險。

3銀行借款籌資風險防范

(1)對利率風險的防范。在簽訂信貸協議時,一般選擇貸款利率種類的準則是:當國際金融市場利率處于下降趨勢時,應力爭以浮動利率成交;當國際金融市場利率處于上升趨勢時,應力爭以固定利率成交;當國際金融市場利率變動無常,沒有規律可循時,應采用以浮動利率成交。采用浮動利率時,在貸款合同中應向貸方聲明,在整個借貸期間保留依次調整為固定利率的機會,以避免利率再次上揚而遭受利息損失。

(2)對匯率風險的防范。應首先在企業的融資決策中進行防范。例如,國內企業需要從國外銀行或其他銀行金融機構取得一筆外幣資金,那么,在融資決策中,確定借入貨幣時,不僅要考慮利率等信貸條件,還要考慮該種貨幣幣值變化的可能性,使風險降到最低。

①對匯率進行預測。

當企業向國外銀行或金融機構貸款時,它們可能有好幾種貨幣可供選擇。它們借入的貨幣最理想的情況應該是:首先,利率低;其次,融資期間,幣值趨軟。例如,一家國內企業借入一筆美元貸款,而美元在融資期間對人民幣升值,那么,該企業到期就必須用較多的人民幣償還貸款。所以,這一融資決策就要受到對有關貨幣匯率預測的影響。

②匯率風險的主要防范對策。

首先,妥善選擇貸款的貨幣。為避免和防范外匯風險,在協議中應寫明貸款的貨幣及還款的貨幣,重要的還是還款的貨幣。借入資金時應盡量選擇趨于升值的貨幣即硬貨幣外匯;還款時,應盡量爭取趨于貶值的貨幣即軟貨幣外匯。

軟硬貨幣搭配使用。如果借貸雙方對貨幣不能達成協議,可以考慮軟硬貨幣搭配使用。

其次,使用外匯保值條款。即把簽訂合同之日的外匯匯率固定下來,將來實際付款時,仍用此匯率,以避免外匯風險。(3)確定合理的借款額度和還款期限銀行借款的資金成本低,是企業的主要的籌資來源之一,但必須有一個合理的期限。資金過剩,也會影響使用效果?;I資要以投資需求為依據,根據企業最低必要資金需求進行。同時,要考慮不同的籌資組合給企業的報酬和風險帶來的不同影響。在資金總額不變的情況下,短期資金如現金、商業票據增加,比較多地使用了成本較低的資金,企業的利潤也會增加。但此時如果流動資產的水準保持不變,則流動負債的增加會使流動比率下降,增加企業的籌資風險。推而廣之,籌資期限結構可以分為三種,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進行選擇:

首先,積極型期限結構。它以短期籌資方式所籌集的資金不僅用來滿足臨時性流動資產占用,而且還用來滿足永久性流動資產占用,只有固定資產才用長期籌資來解決。這種期限結構的資金成本較低,但籌資風險較大。

其次,中庸型期限結構。它是臨時性流動資產占用通過短期籌資解決,而永久性流動資產和固定資產的資金占用以長期籌資方式解決。

最后,穩健型期限結構。在這種結構下,不僅永久性流動資產和固定資產的占用,而且臨時性流動資產的占用,都以長期籌資方式解決,而只把余下的一小部分臨時性流動資產的占用以短期籌資方式來籌集資金。這種期限結構的籌資風險較小,但成本較高,會使企業的利潤減少。

無論企業如何選擇其籌資期限結構,都必須確?,F代企業的最終目標——企業價值最大化的實現。

例如:某企業的資產組合與籌資組合如下:

息稅前利潤為20000元,流動負債(短期資金)的成本為4%,長期資金的成本為15%。

從表中可以看出,由于采用了比較冒險的籌資策略,即用了比較多的成本較低的流動負債,企業的凈利從7200元增加到10500元,投資報酬率也由7.2%上升到10.5%,但是流動負債占總資金的比重從20%上升到了50%,流動比率也由2下降到0.8。這表明。企業的籌資風險相應的增大了。因此,企業在籌資時必須在風險和報酬之間進行認真的權衡,選取最優的籌資組合,以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

4案例分析

1989年,某集團發生嚴重虧損,資不抵債,總資產不足500萬元,職工300余人,瀕臨破產境地。1999年,該集團奇跡般發展成為擁有總資產19億元,凈資產9億元,年銷售額22個億,擁有40余家分子公司,5000余名員工,列入國務院公布的520戶國家重點企業之一的綜合性集團公司。該集團能實現這樣的轉變,與企業正確的籌資策略分不開的。

一是在產品經營期間,采用積極型籌資策略。該集團在股份制改造初期,通過實施品牌經營,使企業資產凈利潤率高達28%。在此期間,企業的財務策劃增加財務杠桿利益為出發點,提高負債比率,同時加強管理,降低資金成本,減少籌資風險,從而提高了權益資本收益率,獲取了較大的財務杠桿利益,為企業快速完成資本原始積累發揮了積極的貢獻。1992年底,企業總資本3920萬元,其中長期負債1080萬元,占28%,凈利潤720萬元,資本凈利潤率18.4%,權益資本收益率25.4%。至1995年底,企業總資本擴展36720萬元,其中長期負債13800萬元,占37.6%,凈利潤6790萬元,資本凈利潤率18.5%,權益資本收益率上升為29.6%。由此可見,在資本凈利潤率保持同一水平的基礎上,權益資本收益率增加了4.2個百分點,獲得了較大的財務杠桿利益。

二是在企業高成長期間,保持適度負債,采用適度負債的中庸型籌資策略。隨著該集團股份的上市流通,資本快速擴張,1996年底總資本達到46700萬元,從而導致1996年~1998年資產凈利潤率下降至22%的水平。而在此期間,國家大幅度下調信貸利率,使企業的債務成本趨低。這個集團企業財務策劃經廣泛而深入的研討,選取綜合資金成本最低的方案作為最優資本結構方案。這樣,既獲取了較大的財務杠桿利益,又不影響所有者對企業的控制權。至1998年12月末,企業總資本77080萬元,其中長期負債11760萬元,占15.3%,比1995年末的37.6%下降了22個百分點,而權益資本收益率達28.8%,與1995年末的29.5%保持較近水平。使企業既獲取了財務杠桿利益,企業財務信譽大大提高,為穩定發展創造了良好的財務環境。

5結束語

銀行業的健康平穩發展,是保證國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條件。因此,加強風險防范,防止產生不良資產已成為銀行業的一項重要任務和挑戰。我們要結合中國經濟的自身特點,借鑒國際先進經驗,采取有效措施,切實有效防范和化解銀行風險,保障我國銀行業的平穩、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杜萍.周劍杰.籌資風險與防范[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8.

[2]呼新華.如何確定最佳資金來源結構[J].山西財經學院學報.1994.05,062-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