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內部審計風險及防范
時間:2022-06-04 04:13:11
導語:銀行內部審計風險及防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文章闡述了銀行內部審計風險的概念及特點,分析了銀行內部審計風險發生的主要原因,并對此提出了防范措施:健全銀行內部控制制度;完善內部審計部門建設和確保獨立性;完善銀行內部審計流程;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素質;轉變內部審計手段。
【關鍵詞】銀行;內部審計;風險分析;防范措施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以及我國對外開放腳步的大力前進,現代管理技術和概念不斷地被引入到我國銀行內部管理中,內部審計工作逐漸成為銀行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對銀行發揮的作用日益突出,但同時也存在一些風險問題。因此,如何有效發揮銀行內部審計的積極作用,規避和防范審計風險,是每個審計工作者必須重視的一項工作。
一、銀行內部審計風險的概念及特點
銀行內部審計是銀行中內部的一種獨立客觀的監督和評價活動,通過審查和評價銀行經營活動及內部控制的適當性、合法性和有效性來不斷促進銀行目標的順利實現。銀行內部審計風險是指財務報告存在重大錯報、漏報或銀行在日常的經營管理中存在弊端和漏洞,而內部審計人員認為財務報告是合法、公允以及經營管理是健全有效的,并因此提出不合理的審計意見的可能性。一般來說,人們認為審計風險主要是因為審計機構或相關人員的主觀判斷有誤導致的,其實不然,審計風險是貫穿于整個審計過程中的。而要做好銀行內部審計風險工作,就要明確內部審計風險的特點:一是內部審計風險的不可避免性。在銀行經營管理活動中,由于形成審計風險原因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導致銀行內部審計風險不可避免。但是由于銀行內部審計工作人員熟悉自身公司實際情況,對一些高風險、關鍵性項目進行日常性審查,相比較于外部審計,銀行內部審計風險降低了;二是內部審計風險范圍的廣泛性。銀行內部審計能夠有效控制成本、提高經營效益,這就使得內部審計范圍擴展到了銀行的整個經營過程中;三是內部審計風險的持久性。這主要是審計風險存在于銀行審計項目的全過程當中;四是內部審計風險的隱蔽潛在性。相比較外部環境審計,內部審計風險的隱蔽性較低,無法通過計算得到,其風險后果也具有潛在性;五是內部審計風險的可測可控性。銀行審計人員在開展審計工作過程中,可以運用專業技能和工作中積累的豐富經驗對內部審計風險進行強弱測試,并積極采取有效的審計程序和方法,幫助銀行管理人員完善內部控制制度,改善經營管理,使審計風險降到最低。
二、銀行內部審計風險發生的主要原因
雖然做好銀行內部審計風險工作,有助于提高銀行內部審計質量,規范內部審計工作,強化銀行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但是也要重視銀行內部審計風險發生的原因。具體來說,導致銀行內部審計風險發生的原因主要受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一是銀行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帶來的風險。銀行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經營狀況是否穩定是開展審計監督工作的基礎,如果沒有建立內部控制制度或內部控制制度執行不力,都會使得內部審計風險加大。二是內部審計部門建設不完善和缺乏獨立性。銀行審計需要專門的審計部門獨立開展工作,但是,當前部分銀行的內部審計部門建設還很不完善,大大影響了銀行審計工作的有效順利開展,進而也直接影響了審計工作質量和成效,加大了銀行內部審計風險。此外,由于內部審計部門屬于銀行內設機構,并在銀行負責任的領導下開展工作,因此,內部審計缺乏一定的獨立性,即避免不了受本銀行的利益制約和各類人員的關系影響,進而使得內部審計風險加大。三是內部審計業務復雜化和審計范圍逐漸擴大加大了審計風險。當前,隨著銀行業務的不斷增多和復雜性,使得內部審計工作面臨著很多困難。與此同時,銀行的審計范圍也比從前擴大,如不僅要對財務進行審計,還要對銀行持續經營能力開展評價工作。審計工作者通過對財務審計后發表正確的審計意見的困難較大,進而也會增加審計風險的發生。四是銀行內部審計工作人員業務素質參差不齊。審計工作者的素質是審計風險發生大小的重要影響。作為一名合格的優秀審計人員,不僅要熟悉相關法律法規,具備專業理論知識,還要具有審計實踐經驗、技能和職業道德及責任心。當前,雖然大部分審計人員的素質很高,為銀行業的經營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是還存在一些審計人員業務素質不高的情況,具體表現為:在審計工作中只對財務會計業務熟悉,缺乏審計實踐經驗和技能;缺乏職業道德約束,不按規章制度開展工作;在工作中應付差事,唯領導意圖是從;自以為是,盛氣凌人;隱瞞查出的違法違紀問題,弄虛作假;利用工作之便,搞歪風邪氣,等等。這些嚴重影響了審計工作的健康順利開展,增加了審計風險發生的幾率。五是內部審計手段有缺陷。相比以前的人工審查,現在以計算機作為輔助的審計雖然提高了審計工作質量和效率,但是審計手段仍然有缺陷,這從目前銀行的審計效果來看,還未能達到最佳目標。因此,也會導致審計風險增加。除以上原因之外,還有個別銀行管理者不重視審計工作,缺乏對審計工作的正確認識,未能發揮審計的審查監督作用,增加了銀行內部審計風險的發生。
三、銀行內部審計風險防范措施
銀行內部審計風險的發生對于銀行經濟發展運行的穩定十分不利,也會直接影響銀行主要業務和工作的順利開展,給審計工作者帶來諸多問題和困難。因此,要降低和防范銀行內部審計風險發生,就要結合風險發生的主要原因,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防范。一是健全銀行內部控制制度。健全和完善相關規章制度,并有效執行。建立相關審計質量指標體系,加強對審計人員工作質量的考核,減少或避免因人為因素導致的審計錯誤,并對發現的問題及時給予有效解決,以確保審計目標的順利實現,做出客觀、公正、有效的評價,進而降低審計風險。此外,還要不斷完善內部激勵機制,與審計人員的績效評價掛鉤,做到獎懲分明,提升審計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熱情,降低審計風險發生。二是完善內部審計部門建設和確保獨立性。由于審計工作的復雜性和重要性,要想做好銀行內部審計工作,就需要建設和完善專門的內部審計部門。同時,還要確保內部審計部門的獨立性,因為這種獨立性關乎到審計人員是否能夠提出客觀、公正和專業的審計判斷。而且這種獨立性既要體現在形式上(應該賦予內部審計具有較高的地位),又要體現在實質上(審計人員要保持精神獨立,始終堅持客觀、公正的態度,有效化解利益沖突,堅守信念和職業道德底線,勇于責任擔當,不向權力階層妥協)。三是完善銀行內部審計流程。銀行內部審計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審計風險發生的概率和頻率。因此,在銀行內部審計工作中,要加強和完善相關審計工作流程,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審計風險的發生,從而確保銀行內部審計工作的順利有效開展,降低審計風險的發生。四是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素質。全面提高銀行內部審計人員素質,這是防范審計風險最有效的方法。審計人員首先要從觀念和思想上認識審計風險,再從工作實踐中積極探尋預防和化解審計風險的有效措施;主動學習與審計相關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提高分析、研判和預測風險的能力;不斷提升自身的理論知識水平和技能,在工作實操中積累豐富的實踐經驗;重視細節,養成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以保證審計質量;強化風險意識,始終保持職業道德素養。五是轉變內部審計手段。在銀行審計工作中,傳統的審計手段已經遠遠不能夠適應當前信息經濟時代下銀行環境變化和經營管理的發展要求。因此,要有效防范審計風險發生,就必須與時俱進,轉變內部審計手段。重視對銀行經營和管理的審計工作開展,將審計與銀行經營有效結合,提前關注和預防風險,以促進銀行管理者的決策更加科學合理,減少銀行風險,提高銀行經營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
四、結語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和我國對外開放步伐的加快,銀行業的內外部環境都發生了改變,這也給銀行內部審計工作帶來了挑戰。而要做好銀行審計工作,就要與時俱進,重視銀行內部審計中存在的風險因素,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降低或避免風險發生,從而為銀行提高管理水平和經營效益發揮其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李靜.大數據環境下銀行內部審計發展轉型探討[J].中國商論,2018.08.
[2]趙茜(導師:安廣實).A郵政儲蓄銀行風險管理審計研究[D].安徽財經大學碩士論文,2018.03.
[3]柳年新.淺談行業內部審計風險及防范[J].科技信息,2011.09.
作者:宋力 單位:陜西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
- 上一篇:淺析大數據在商業銀行信貸的應用
- 下一篇:SPOC課堂高等數學教學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