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員工操作風險管理論文

時間:2022-04-08 04:29:00

導語:銀行員工操作風險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銀行員工操作風險管理論文

基于行為科學的商業銀行員工操作風險管理研究是小柯論文網通過網絡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員整理后的,基于行為科學的商業銀行員工操作風險管理研究是篇質量較高的學術論文,供本站訪問者學習和學術交流參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業目的,基于行為科學的商業銀行員工操作風險管理研究的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因網絡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詳,敬請諒解,如需轉摘,請注明出處小柯論文網,如果此論文無法滿足您的論文要求,您可以申請本站幫您論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操作風險和信用風險、市場風險一起被巴塞爾協議界定為金融機構面臨的三大主要風險。本文從行為科學的角度對商業銀行員工操作風險進行了分析,并相應地提出了改善員工操作風險管理的建議。

[關鍵詞]行為科學員工操作風險風險管理

一、銀行操作風險概述

操作風險是指在金融機構內由于工作人員的行為錯誤、不完善的內部控制、系統錯誤,以及不可控制的事件所引起的收入或者現金流的波動。操作風險可以分內部操作風險和外部操作風險。內部操作風險分為員工風險、流程風險和系統風險。員工風險又分為操作失誤、員工內部欺詐和內外勾結、越權行為、違反用工法、關鍵人員流失。本文所研究的操作風險指的是員工操作風險。員工操作風險是我國商業銀行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其在商業銀行風險中的比重遠大于國際同行的水平。近幾年我國的商業銀行員工操作損失頻發,已經引起了我國金融界高度重視。因此,員工操作風險管理的研究在我國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基于行為科學的商業銀行員工操作風險管理分析

1.組織價值觀在商業銀行員工操作風險管理中的應用

現代行為科學理論認為組織價值觀是規范和管理人員行為的核心。根據行為科學理論,人的一切行為都出自于人的心理活動,即人的動機、態度,而動機、態度又受制于人的需求和環境的刺激這兩大因素。環境是一種客觀事物,人無法選擇,而需求則是主觀的東西。因此為了控制人的行為,就要對人的需求進行調節。由于價值觀對人的需求具有巨大的作用,因此就可以成為行為的控制器,也自然成為了員工操作風險管理的核心內容。所以要對員工行為進行有效的約束,使得員工按照銀行的規章制度進行規范的業務操作,使得員工時刻保持以銀行利益最大化的自覺性,就必須從員工的職業觀、價值觀著手,努力營造全體員工團結一致、共創銀行業績的氛圍。同時,對員工操作風險的管理不是通過強迫命令、硬性服從來統一員工的行為,而是用柔性化的手段對人的心理進行改造。通過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使它內化為員工的意識、觀念、態度和習慣,自覺地將自己的行為與組織的目標保持一致,使員工有歸屬感和價值認同感,進而使得銀行員工始終按照銀行的規則和程序來操作,減少操作失誤。這還可以減少監督成本,提高銀行業績。

2.行為激勵功能在商業銀行員工操作風險管理的作用

由誘因觸發動機,再由動機到達目標的過程就稱為激勵過程。根據行為科學理論,銀行員工風險的激勵功能可以從以下方面解釋。從“目標理論”看,目標是引發人的動機誘因,是一種極其有效的激勵因素,缺乏目標激勵的行為將是低效率的。應該將員工的理想追求與銀行的目標結合起來,使雙方為了共同的目標奮斗。這種共同目標的形成不能只是對員工進行價值觀培養,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整套的規章制度,在制度中實現二者目標的統一。在銀行內部設置完善的獎懲制度,使員工受到激勵,這樣可以使員工盡量減少操作失誤,從根本上降低員工操作風險。同時銀行良好的激勵機制,使得員工增加自我意識,使得員工更加認真工作以爭取獎勵,盡量減少操作失誤以避免懲罰,透明的獎懲制度還可以減少關鍵員工的流失風險。

三、從行為科學的角度對加強商業銀行員工操作風險管理的研究

根據行為科學理論,可以從價值觀和激勵功能角度來加強員工操作風險管理。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加強員工操作風險的管理。

1.在銀行內構建全體員工與銀行共同發展的價值觀。行為科學告訴我們,共同的價值觀能很好地團結全體員工為銀行的利潤和聲譽共同努力。首先,要構建商業銀行內部的企業文化,形成一種為抑制操作風險共同努力的氛圍。其次,要在平時的工作中加強團隊建設,員工之間形成一種分工協作的關系。再次,要把這種共同的價值觀體現在銀行的規章制度中。這種共同價值觀會增加員工的責任感,降低操作風險。

2.完善銀行風險管理規章制度。首先,銀行內部要建立一個全面的、系統的操作風險管理的規章制度,員工要按照此規章的要求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金融業務操作。其次,對于一些難以規定、時效性較強的金融業務要有一個大致的應急方案。再次,要提高員工的業務素質,面對一些特殊情況能隨機應變,做出最合適的選擇。風險管理規章制度可以使員工進行金融業務時有據可依,降低操作風險。

3.加強員工風險意識。隨著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現,金融市場充滿著風險。由于一些體制上的原因我國商業銀行員工風險意識淡薄,這無疑增加了商業銀行在金融交易中風險。根據行為科學理論,行為在很大程度上是自身意識的體現。所以要在平時的工作生活中,注意培養員工的風險意識。通過對員工進行以一些金融風險的案例等為內容的培訓,使員工具有強烈的風險意識。只有具有了風險意識才能使其在行動上注重操作風險控制。

4.完善銀行激勵與約束機制。根據行為科學理論可知激勵與約束機制可以有效規范員工行為,使其在主觀上注意降低操作風險。首先,要明確操作失誤界定的范圍,把操作失誤帶來的損失與由于金融業務本身特點難以避免的操作損失區分開來。其次,要建立一整套的后評價機制對員工的操作進行評價,根據評價結果進行獎懲。再次,要把獎懲落實到實處,激勵與約束機制可以通過獎金、精神獎勵和人事變動等方式實現。合理的激勵與約束機制可以使銀行的利益與每一個員工的利益相結合,有效避免由于道德風險產生的操作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