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藝術類慕課發展困境與策略
時間:2022-07-31 08:22:43
導語:高校公共藝術類慕課發展困境與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慕課風暴登陸中國,掀起了高校公共藝術類慕課建設的熱潮。伴隨著慕課“井噴式”發展,其弊端和瓶頸也逐漸凸顯。本文在分析國內外公共藝術慕課現狀的基礎上,對慕課課程低完成率、慕課形式與藝術教學的融合以及提升慕課教師從業熱情等方面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對策,理性審視慕課未來的發展。
關鍵詞:高校;藝術;慕課;困境
一、國內外高校公共藝術類慕課發展現狀
慕課(MassiveOpenOnlineCourses),即“大規模開放式在線學習”的簡稱。它是伴隨著教育創新及信息化技術的發展而興起,被譽為是“印刷術發明以來教育領域最大的革新”,引發了國內外教育界的關注與追捧。
1.國外公共藝術類慕課發展現狀
依托于斯坦福大學和哈佛大學的教育資源優勢,慕課三大平臺(Udacity、Coursera、edX)于2002年成立。截至2016年,Coursera已與全球近114所大學及教育機構合作,提供了800多門MOOC課程,其中有關藝術類課程70余門,包含了視覺藝術、聽覺藝術、綜合藝術等多個門類。授課內容涵蓋了藝術理論、藝術技法、藝術鑒賞以及交叉藝術學科等方向。此外,2015年上線運營的Kadenze是一個專門提供藝術教育課程的慕課平臺。Kadenze的合作機構有學術院校、藝術組織和工商業機構三類,包括普林斯頓大學、斯坦福大學、加州藝術學院、芝加哥藝術學院、首爾藝術學院等。課程涉及視覺藝術、創意計算、計算圖像、歷史與文化、設計和音樂等。
2.國內高校公共藝術類慕課發展現狀
目前我國慕課平臺建設也呈現“井噴式”發展。2013年5月,北大、清華、上海復旦等國內知名高校紛紛加入慕課陣營,成立了包括“學堂在線”、“愛課程”、“中國大學MOOC”、“上海高校課程資源共享聯盟”、“東西部課程聯盟”等一系列慕課平臺。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6年我國高校建設的公共藝術類在線課程總數60余門,慕課平臺為高校定制課程近300門次。其中,藝術理論類課程包括:藝術的啟示(清華大學);外國工藝美術史(清華大學);現代生活美學(清華大學);藝術導論(西安交通大學);審美歷程(清華大學);中國傳統藝術(哈爾濱工業大學)等;藝術技法類課程包括:視覺傳達設計思維與方法(清華大學);攝影基礎(電子科技大學);服飾藝術造型設計(開封大學);民族聲樂進階密碼(華東師范大學);圖案審美與創作(清華大學);新聞攝影(清華大學)等;藝術鑒賞類課程包括:不朽的藝術(清華大學);音樂導聆(山東大學);中國古代建筑藝術(湖南大學);中國工筆人物畫賞析與創作(清華大學);中國服飾七千年(清華大學);電影鑒賞(中國海洋大學);世界優秀影片賞析(中國海洋大學);中國十大傳統名曲賞析(電子科技大學);書法的力與美(福建農林大學)等;交叉藝術類課程包括:物理與藝術(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藝術心理學(江蘇大學);影視中的戲曲藝術(蘇州大學);廣告創意學(湖南大學);界面設計導論(清華大學);音樂與健康(寧波大學)等。與高校公共藝術類慕課“井噴式”建設相比,慕課課程在規劃運行、管理認證等一系列問題逐步凸顯。如何破解慕課發展瓶頸,更好地發揮慕課創新優勢,是當下慕課從業者急需解決的問題。
二、高校公共藝術類慕課發展困境分析與對策研究
1.慕課課程低完成率問題
縱觀國內外慕課現狀,課程低完成率現象成為困擾慕課發展的問題。據國內某慕課機構的調查顯示:慕課學習者參與率僅為50%,最終完成率不足25%。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結果證實,慕課課程完成率僅為4%。避免低完成率現象,應從多層面進行分析,尋找合理對策。教師層面,科學規劃課程設計,遵循以內容為王道,嚴把慕課課程質量關。利用闖關、測試、作業互評、論壇答疑等有效手段提高課程粘性,吸引學習者的持續關注。組織與課程內容相關的“微沙龍”活動,多進行師生、學生之間的協同式學習,適當運用點贊、發紅包等方式活躍學習氣氛,使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產生持續有益、有趣的學習感受。管理層面,完善課程認證標準,擴大高校間慕課課程學分互認的準入門檻。對于慕課學習者來說,社會認可程度的高低是其能否完成學習的重要因素。增強慕課認證的含金量,制定相關的扶持政策,推動高校學分互認和包括企業在內的社會認可度,從而激勵學習者的學習動因。
2.慕課形式與藝術教學的融合問題
慕課作為一種創新性的在線教育模式,從最初課程的設計拍攝、到后期的制作合成,再到上線后的運營管理,都體現出信息化和高技術性特點。然而,慕課“唯技術論”現象則會忽視課程內容本身的價值。高校公共藝術類慕課更應注重藝術與技術的結合,從藝術教學自身特點出發,分析適合美術、音樂、設計、舞蹈、戲曲、戲劇、影視等不同藝術門類的慕課課程形式,突出課程的藝術特色。在大規模網絡教學的基礎上,嘗試結合SPOC(小規模限制性在線課程)模式,為藝術精修學員提供更細致、多元的藝術課程體驗。同時運用翻轉課堂、網絡直播教學等形式進行師生面對面的藝術教學實踐,探索突出藝術類慕課特色的有效方式。
3.提升慕課教師從業熱情
眾所周知,建設一門慕課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支持。教師的投入通常是傳統課程教學工作量的三倍。慕課制作水準和呈現效果又往往與學校規模及資金支持成正比。重點高校支持力度大,資金投入多,慕課制作相對精良,社會認可度較高,這些都是普通高校無法相比的。普通高校慕課教師的自身存在價值不高,易于淪為慕課明星教授的助手。以上因素不同程度的制約了普通高校教師參與慕課的積極性。解決這些矛盾,一是需要地方政府對普通高校慕課建設的政策推動和資金投入。二是高校自身完善慕課教師獎勵機制,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慕課教學。三是教師自身應不斷加強專業水平和信息化素養,轉變教學觀念,提升教學能力,以適應新形勢下的角色轉型。
三、結語
目前,我國慕課發展正處于起步階段,必然會產生一定的不足和困境。高校公共藝術慕課教育者應正視不足,尋求突破,充分發揮藝術學科特色,科學、合理的探索出一條適合高校公共藝術慕課良性發展之道。
作者:鐵嬈嬈 單位:吉林大學藝術學院
- 上一篇:高校公共藝術課程的創新之路
- 下一篇:小城鎮公共文化建設策略研究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