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公共藝術與纖維藝術創作研究
時間:2022-07-21 09:39:50
導語:現代公共藝術與纖維藝術創作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纖維藝術存在的年代十分久遠,無論是在我國還是在西方國家,纖維藝術從古至今都得到良好的推崇,其承載著的是不同地域、不同時代的文化底蘊與內涵。纖維藝術家們通過纖維的不同材料以及不同表現形式向觀賞者傳遞著文化精神、情感共鳴以及思想意識。當纖維藝術與現代公共藝術中的其他表現形式進行了完美的融合,則可以得到更大程度的發展與進步。通過對現代藝術表現形式以及人類文明,語言特點等的探索,可以再次推動纖維藝術的變革,讓其更加受到國內外藝術界、建筑界的關注認識。現代纖維藝術不同于傳統纖維藝術,其表現形式較多且十分新穎,目前人們比較常見的是壁面形態、軟雕塑形態以及裝置形態這三種,無論是哪一種都充分展現了傳統纖維藝術表現形式的延伸與變革,同時呈現了現代化的審美需求與人們的精神需求。
關鍵詞:現代公共藝術;纖維藝術;創作研究
纖維藝術在我國其實是一種又古老又年輕的藝術表現形式,從我國傳統的地毯、掛毯等編織品當中都可以發現現代纖維藝術的元素存在。
一、傳統纖維藝術與現代纖維藝術的不同表現形態
纖維藝術在我國古代就已經存在,隨著時代的變遷纖維藝術的表現形式也一直在演變,直到現在被大眾使用更多的現代纖維藝術,其裝飾性的表現形式以及根據拓展新的材料都更加符合現代藝術表現形式的特點。纖維藝術的應用也從一開始的日常生活所需演變為現在的承載著手工勞動者展現自我價值的藝術品,能夠更好體現纖維藝術的社會價值,是可以發揚個體精神的傳播藝術,更是現代藝術所有表現形式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通過隨著時代不斷演變的纖維藝術的表現形式,人們可以體會到不同時代、不同階段人群的思想觀念以及內涵,感受不同時期的人文情懷。1.傳統纖維藝術傳統的纖維藝術大多是圍繞現實生活需求而展開的,現在來說讓我們比較熟知的就是我國古代的絲綢與刺繡,這兩者都是非常典型的傳統纖維藝術的表現形式,并且絲綢之路的盛興使得我國古代的這一極具特色的纖維藝術表達形式走向了世界各國。一般來說傳統纖維藝術也是分為植物纖維、動物纖維以及后期才發展起來的人造纖維。在人類文明早期,纖維藝術得以展現的材料大多都取材于大自然,因此植物纖維以及動物纖維的運用就相對更加的廣泛,首先就是衣物的產生通過植物纖維以及皮毛類組成的簡單遮擋物推動極大地推動了文明社會的發展。而隨著時代的更替,人們發現通過這些植物纖維和動物纖維用織與秀等技法做成的各類生活用具可以使得人們的生活得到更加的便利,動物寬厚的皮毛則在冬季可以起到十分好的御寒作。纖維制品對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從古至今在西方國家也同樣受到人們的關注與喜愛。根據歷史上記載,早在17世紀,西方國家對于纖維藝術的需求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西方國家手工藝術的社會價值并一度將手工藝人推到了可以與繪畫家相互追逐的高度。手工藝人通過各種五彩斑斕的絲線編織出各種極具藝術特色的圖案將當時的纖維藝術水平提到最高,同時纖維藝術品相較于用于展覽的繪畫而言多了更多的社會實用性,這也是其更加受到人們推崇與熱愛的原因,同時也為后期纖維藝術的不斷發展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總的來說,傳統纖維藝術其實是結合了美感與實用性的,表達形式上他以實用性為主,裝飾感為輔[1]。2.現代纖維藝術在現代公共藝術的發展推動下,人們對于纖維藝術有了全新的思考與突破,不再局限于傳統纖維藝術的固有思維以及傳統纖維藝術中單一的表現形式。現代藝術家的開放性思維模式對于現代纖維藝術的不斷發展有著非常大的幫助,直接推動了現代纖維藝術的不斷突破與進步。同時互聯網的發展,空間思維的發展也使得現代纖維藝術可以由原本的平面表現形式逐步轉換為立體表現形式甚至在三維空間也有了更新穎的現代化表現形式,這為纖維藝術注入了更多的奇思妙想與新鮮血液。不同于傳統纖維藝術更加注重追求實用性,現代纖維藝術更多的是希望可以給人們帶來思想上的情感共鳴以及感官上的直接思想感受,現代纖維藝術的表現形式以及藝術內涵同樣也在公共藝術領域得到了更多藝術家的倡導與推崇,其藝術特色不斷地進行大膽嘗試與突破,傳統技法與現代化纖維藝術表現形式的結合可以使得當代纖維藝術作品擁有更深層次的內涵。另外隨著新一代藝術家們的崛起,他們的突破性思維以及新潮思路為纖維藝術表現形式注入了非常多的現代化表現形式,全新的表現形式隨著藝術家們的不斷突破而層出不窮,現代纖維藝術得到了持續不斷地開拓與發展。
二、現代纖維藝術的公共性原則
現代纖維藝術之所以可以得到良好的持續不斷的發展其實與他的公共性原則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在傳統藝術當中纖維藝術品的商業化氣息濃厚,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會更加急切否定這一傳統藝術的意義,想要快速擺脫掉纖維藝術品存在著的商業束縛。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促成了一個開放性的非博物館藝術運動,這場運動的訴求就是將纖維藝術等藝術表現與生活進行重新結合,擺脫商業化束縛,為藝術注入很多文化內涵與底蘊,讓他們可以對人們的精神世界進行熏陶。因為人們在不斷地生產發展過程中,發現公共藝術的發展可以對于人們的精神生活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這對于緩解人們壓力,提高人們精神素養,為人們帶去更多的新生活幸福值有著潛移默化的長期作用。也正是因此城市雕塑、立體造型、藝術建筑等公共藝術品應運而生,他們擺脫了商業的束縛,不再局限于實用性的前提,藝術表達形式與生活息息相關,卻又與為生活提供便利無關,它們更加專注于做藝術,這在很大程度上為現代纖維藝術的開展奠定了基礎,同時也為纖維藝術的表現形式開拓了更多的可能性,讓藝術家們的潛能得到了最大化地釋放。一直以來,纖維藝術也經歷了幾次重要的變革,從這一開始的壁掛藝術到現在的慢慢走向立體,甚至走向三維空間,無論是在纖維材料上還是在意識形態的表現形式上都有著重要的變革,這也意味著傳統纖維藝術正逐步走向現代化纖維藝術,纖維藝術的發展與由傳統向現代實現了質的飛躍[2]。
三、現代公共藝術視角下的纖維藝術發展前景設想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與發展,人們在滿足了日常基本的生活需求以及物質追求后,也逐漸開始了精神層次上的追求,對于完全可以豐富精神世界,帶來藝術熏陶的纖維藝術發展是十分倡導與推崇的。纖維藝術無論是傳統時期還是現展下,其都是承載著不同程度文化內涵與底蘊的藝術表現形式,在公共藝術視角下,纖維藝術始終保持著公共性與藝術包容性,并且,無論是傳統纖維藝術的高實用性價值還是現代纖維藝術的高藝術性價值都是時展的產物,都是根據人們的實際需要演變發展而來,都是用于服務人民、服務社會,為社會創造更多藝術價值的藝術創作。另外,針對纖維藝術的發展而言,公共藝術的發展可以直接帶動纖維藝術的不斷進步,將纖維藝術中的傳統手藝展現在更多平臺,進而更好地推動現代纖維藝術的發展。
四、現代公共藝術中的纖維藝術表現形態
1.壁面形態在現代公共藝術中的纖維藝術表現形態中,壁面形態是十分常見,也是歷史較為悠久的一種纖維藝術的表達形式。在傳統行為藝術當中,壁面形態就是其主要的藝術表達,古老的壁掛毯藝術創造出的依附于建筑墻壁上的壁毯在舊時期的西方國家是十分盛行的。而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演變,在后現代纖維藝術當中人們對于壁面形態的表現形式進行了非常大的突破與創新,因此現在大家可以看到的纖維藝術中,壁面形態表達形式與傳統的壁面纖維藝術有著非常大的區別,其不僅在表達形式、觀念意識上形成了嶄新的模式,而且在纖維的材料處理上、文化展現上都有了不同的時代特點。在編織工藝中,更是由原本的傳統手工藝平面編織演變加入了拼布、刺繡、扎染、堆疊等多種藝術手法,這對于壁面形態的纖維藝術圖案以及肌理的整改有著非常大的幫助,可以更好地凸顯出它的藝術性,使它具備了公共藝術當中的公共性,由此一來壁面形態的纖維藝術表現形式更加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觀念與精神所需,更能夠在藝術形態上得到人們的情感上的共鳴,觸發他們在身體以及心靈上的思考能力,通過全方位的感官來感受現代化壁面形態纖維藝術的獨特的時代魅力[3]。2.軟雕塑形態雕塑藝術一直以來都是城市環境藝術氛圍的重要烘托途徑,我們隨處可間城鎮空地上大大的標志性雕塑展示,在傳統的雕塑藝術中,雕塑的構建材料一般都會選擇石、泥、木等,由此塑造出的雕塑形象堅硬而有質感,十分受到藝術家的喜愛。但是隨著纖維藝術的發展,在后現代藝術表現形式中人們發現,纖維這種具有軟性特點的材料同樣可以完美地呈現出雕塑的藝術形態,由此軟雕塑形態就應運而生了,并且纖維慈材料中包含的樹枝棉麻、動物皮毛、天然樹脂等均可以使用在雕塑藝術中,這無疑給雕塑藝術們提供了更多的靈感來源與創作思路,為雕塑藝術開創了多樣化的表現形式,這與傳統雕塑中堅硬的質感十分不同,可以給觀賞者帶來別具一格的觀賞體驗與藝術感受,甚至在現代藝術表現形式中,編制物也成了一種具有獨特技法與材料特性的軟雕塑藝術品。另外,軟雕塑形態的材料特性使得它在藝術創作中可以更多地融入三維空間的思維,也更有利于傳達藝術家們想到表達的藝術情感,讓觀賞者更好地感受到情感上的共鳴。3.裝置形態現代公共藝術中的纖維藝術表現形態還有一種十分重要的就是裝置形態,它是纖維藝術與裝置藝術完美融合后的產物,裝置藝術的特性使得纖維藝術品在展示過程中將藝術價值、表現力傳達得淋漓盡致。裝置藝術簡單來說就是藝術品的再次利用與成列,將一些現有的具有藝術價值的材料進行重組、改造、安裝后形成一個全新的具有更大藝術特點與藝術價值的裝置藝術品,裝置藝術最大的特點就是其材料是課循環利用的,極具環保價值,這也是裝置藝術收到藝術家們喜愛的重要原因之一。纖維藝術的表現形式也可以巧妙地與裝置藝術結合在意思,使得纖維藝術的表現形式可以更加豐富多元,這對于公共藝術的發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讓觀賞者可以更加直觀地發現纖維藝術的不同層面上的藝術特點,這可以很好地突破展覽空間的限制,盡可以多的為觀賞者展現出更多的優秀藝術品[4]。
五、結語
綜上所述,現代公共藝術中的纖維藝術表現形式其實是非常豐富多元的,其在公共環境當中被大量的展示對直接推動公共藝術發展起著非常大的作用。公共藝術的包容性讓藝術家們可以通過不同的概念創新、形式創新來賦予纖維藝術更多不同的表現形式,由此產生的纖維藝術品也會更加具有生命力。
參考文獻:
[1]楊萌.公共藝術視角下的纖維藝術表現形態[J].大觀(論壇),2020(08):3-4.
[2]黃鵬.淺談現代公共藝術設計中纖維材料的使用[J].中國文藝家,2019(05):118+120.
[3]林依凡.論纖維藝術在社區公共藝術中的運用[D].中國美術學院,2019.
[4]王薏茗.纖維之線:論纖維藝術的線性建構[D].中國美術學院,2019.
作者:楊帆 單位:揚州大學
- 上一篇:特色農產品包裝設計研究
- 下一篇:廣播電視編導在節目制作的創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