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包裝設計民間藝術元素融合

時間:2022-03-25 03:36:35

導語:大米包裝設計民間藝術元素融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米包裝設計民間藝術元素融合

摘要:大米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在生產生活當中發(fā)揮著重大作用。在大米的銷售過程中,大米包裝是影響消費者購買欲望的一個重要因素。但是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國并沒有對大米包裝提起高度重視,在大米包裝設計方面的發(fā)展非常緩慢。為了更好地滿足人們的審美需要,為大米的銷售推廣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就必須關注大米包裝設計。同時,注意在其中加入民間藝術元素,從實用性和藝術性的層面上提高包裝質量,為大米包裝設計的發(fā)展注入活力。

關鍵詞:大米;包裝設計;民間藝術元素;融合

大米是我國的三大糧食作物之一,在維護國家糧食安全方面占據重要地位。大米是日常人們生產生活當中不可或缺的材料,而大米的種類繁多,因而給人們提供了更多的購買選擇。但隨著人們審美觀念的轉變,人們的審美要求也在提升。人們在選擇大米時對于包裝設計也就是外觀有著很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水稻的生產者能夠在包裝設計方面加大研究力度,通過優(yōu)化改進包裝設計的方式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大米包裝設計在講求與時俱進和符合人類審美需要的同時,需要特別注意與民間藝術元素進行整合,喚醒人們的民族情懷,促進民間藝術價值的發(fā)揮。

一、大米包裝設計的現狀

大米當中富含碳水化合物、水分、礦物質、維生素、蛋白質、脂肪等人體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同時大米的口感醇香,因而受到了人們的青睞。每年在市場上流通的大米約為1.3億噸,而人均消費大米也有所提升。通過對當前的大米銷售現狀進行分析,我們能夠了解到我國的大米消費量在逐步上升,由大米所帶動的包裝市場也顯現出極大的發(fā)展?jié)撃堋5菑拇竺装b的發(fā)展現狀上看,大米包裝行業(yè)還處于滯后的發(fā)展狀態(tài)。我國擁有大量的優(yōu)質大米品種,比起如今在我國市場上受到熱烈歡迎的東北大米不管是在品質還是種類多樣性方面都不遜色,但是卻沒有如東北大米一樣打開國外市場。出現這一問題的重要原因就是大米包裝技術落后,同時不注重大米包裝設計,也無法進入到高端的消費市場。縱觀當前的大米包裝發(fā)展狀況,存在著包裝形式單一、結構功能陳舊、安全性和美觀度差等問題,讓人們對如今的大米包裝設計產生了審美疲勞。面對這樣的發(fā)展現狀,大米包裝設計必須要進行改進,尤其是要立足實際融入民間藝術元素,增強包裝的藝術感和實用性,從而提高我國大米產品的競爭力。

二、改進大米包裝設計的必要性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推進,我國經濟發(fā)展速度在不斷地加快,再加上國家特別注重推進經濟建設,有效改善了人們的生活,也讓人們的生活觀念與方式發(fā)生了變化。其中最為明顯的體現就是人們的飲食習慣改變明顯。人們對于大米的美觀度、新鮮度、品質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要想符合人們的飲食需要,就需要改進大米的生產與包裝技術,確保大米包裝高檔美觀,同時在味道方面更加軟筋香甜。另外,為了保證大米的保質期,起到防蟲、防霉、防潮等作用,企業(yè)更加需要在包裝改善方面著手,通過優(yōu)化大米包裝設計的方式順應時展和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同時滿足人們的審美需要。在改進大米包裝設計的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的一個要點就是要加強與民間藝術元素的融合力度,在滿足人們生活與審美需求的同時,喚醒人們對于傳統(tǒng)民間藝術文化的認知,既豐富大米包裝的人文內涵,又讓人們受到文化熏陶,推動民間藝術的傳承與發(fā)揚,真正實現一舉多得。

三、大米包裝設計中民間藝術元素的融合方法

(一)深入研究傳統(tǒng)文化,奠定民間藝術元素融合基礎。隨著人們審美觀念的轉變,人們對于大米包裝的審美要求也獲得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在大米的包裝設計當中除了要考慮到大米本身的價值以及商業(yè)化的元素之外,也要適當融入民間藝術元素,比方說將民族色彩、中國字、民族情感等內容融入到包裝設計當中,豐富大米包裝設計的人文內涵,使其成為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重要承載體。但是要真正將民間藝術元素與大米包裝設計融為一體,其前提條件是要保證設計者可以真正地了解傳統(tǒng)文化,了解民間藝術元素的正確運用方法,而不是一味的將這些元素進行疊加,進而影響到最終的效果呈現。大米包裝的設計者需要在設計之前進行文化的追蹤溯源,也就是從所用民間藝術元素的傳統(tǒng)文化起源方面著手,正確地理解其中的各種意象,同時加入自己的理解,保證這些民間元素能夠在產品當中直觀地顯現出來,增強包裝設計的生命力與表現力。另外,設計者在應用這些民間藝術元素時,也需要將大米的特性和產品的包裝特征考慮進去,確保包裝和民間藝術元素和諧一致,凸顯出包裝特色。(二)運用合理設計方法,保證民間藝術元素合理應用。在大米包裝設計當中恰當地融合和應用民間藝術元素,除了要加強傳統(tǒng)文化研究,加深對民間藝術元素的理解和認知之外,還必須科學地選用合理的設計方法,通過多種表現手法的整合,增強整體包裝的設計感以及藝術感,同時使其能夠顯現出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民間藝術元素與大米包裝設計的整合應該是彼此烘托和共同促進的關系,所以在運用設計方法時要保證這樣的關系和諧。具體而言,可以應用到比喻、象征、聯(lián)想等經典的設計方法。比喻方法的側重點應該放在形象化、通俗化和直觀化方面,借助一種形象表現和其相關的另外事物,并利用接收對象的共識讓人對這一形象產生深刻的印象。在運用比喻方法時必須恰當合理地選擇一個具有代表性的民間藝術元素對象,能夠代表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在運用象征手法時需要把關注點放在意念化和某種群眾共識的規(guī)范性方面。在運用聯(lián)想方法時,需要引導人們從一個意象表現,想到另外的意象,讓人們通過傳統(tǒng)藝術元素和圖形紋樣發(fā)現整體包裝的表現力。除此之外,設計者選用的設計方法和民間文化元素必須與市場相適應,尊重考慮特定區(qū)域人們的審美習慣,以便更好地打開市場,提高影響力。(三)融入書法藝術要素,有效增強傳統(tǒng)書法藝術美感。書法藝術既是重要的民間藝術元素,又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將書法藝術要素融入到大米包裝設計當中可以讓人們更加深刻全面地了解大米產品,同時還能夠讓人們感受書法藝術的奧妙,滿足人們的高層次審美需要。我國漢字在造型以及構成等多個方面均具有獨特性,而且漢字歷經數千年的發(fā)展,凝結了中華民族的創(chuàng)造與想象力,更是民族視覺思維與文化觀的結晶與精髓,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代表,是民間藝術元素當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是民間藝術元素當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漢字本身就有著很強的形象性、表意性以及符號性,同時還能夠憑借獨特造型進行抽象化心理寫實。書法藝術和包裝設計藝術有著很多的相通性,二者的契合度也很高,所以可以在大米包裝設計當中進行合理的融入,增加包裝設計的美感。大米包裝設計者可以在大米的設計當中恰當運用書法藝術元素,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具體而言,可以用書法字體進行文字表示,進而將大米的特性以及大米在人們生活當中的不可或缺性表現出來,增加包裝的東方情調。但在應用書法藝術元素時,需要特別注意對書法字體進行合理選擇,需結合大米包裝的實際特征和人們的審美需要反復推敲。(四)加強水墨藝術融合,有效彰顯傳統(tǒng)繪畫藝術特色。在大米包裝當中融入民間藝術元素和傳統(tǒng)文化已經成為了包裝設計發(fā)展的重要趨勢,而且通過在大米商品包裝方面加入文化元素,可以在商品流通的過程當中,促進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實現二者相得益彰。水墨藝術在大米包裝方面有著極大的應用價值,是一個重要的傳統(tǒng)藝術元素,還是我國傳統(tǒng)繪畫的一個重要形式。水墨藝術愛大米包裝設計當中可以進行廣泛的應用。1.將水墨藝術筆墨特征應用到大米包裝色。彩中。大米包裝色彩當中可以適當的融入水墨藝術,用水墨畫筆墨實現對色彩的輕松駕馭。水墨畫的筆墨技巧富有變化,同時還蘊含著玄妙的美學特色,能夠通過黑白色的關系來體現包裝特色。2.將水墨藝術構圖法應用到大米包裝圖文布。當中。在應用水墨藝術時首先需要把握大米的內涵,講求形神兼?zhèn)洌唧w而言可以用虛實結合的方式進行表現,適當留白,突出大米包裝設計的主體部分。3.將水墨藝術意象造型應用。到大米包裝整體設計,可以用水墨藝術當中的以形寫神讓大米的整體包裝擁有深遠意境,體現深刻文化內涵。(五)恰當融入剪紙藝術,促進民間藝術元素與包裝融合。剪紙藝術是我國民間藝術中的一朵奇葩,也堪稱是繁雜民間藝術體系當中的一個代表,雖然應用到的材料非常普通,但是適用面廣,在民間極受歡迎與青睞。剪紙的藝術圖案具備極為強烈而又突出的視覺效果,能夠增強整體造型的藝術美感,彰顯民間特色。到目前為止,剪紙藝術已經經歷了超過2000年的時間,有著豐富歷史積淀,同時本身還包含著深刻的文化意蘊,甚至可以說,剪紙當中蘊含的文化價值,已遠遠超出行為本身。在包裝設計領域,剪紙藝術應用是非常廣泛的,在造型、結構、色彩、文字設計等諸多領域都能夠應用。在大米包裝設計方面,設計師可以將剪紙藝術在造型、色彩等方面的特色應用到包裝設計環(huán)節(jié),使得消費者能夠輕松識別,讓整體包裝更富個性與美觀度。在剪紙藝術的融入設計當中,設計師需要考慮到所選用的圖案和藝術要素是否具有美好的寓意,增強包裝設計的新意,也讓人們的美好情感有所寄托。

四、結語

隨著現代包裝行業(yè)的改革與發(fā)展,傳統(tǒng)的包裝設計模式已經發(fā)生了很大的轉變,除了注意包裝的商業(yè)性元素之外,要把更多的關注點放在傳統(tǒng)文化上,要求實現傳統(tǒng)文化與時代特色的整合,既滿足消費者的多元需求,又讓他們在購買商品時受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感受到民間藝術文化的特色與魅力。將大米包裝設計與民間藝術元素進行融合發(fā)展事實上就是對這樣設計方案的積極響應和落實,既能夠優(yōu)化大米包裝,提高我國大米的市場競爭力,又能夠弘揚國家的傳統(tǒng)文化,推動民間藝術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文婷,趙起,孫熠.文化與經濟相融米食文化包裝設計的研究[J].經濟師,2018(5):73-74.

[2]李文婷,董茜,王新宇.基于經濟新形勢下的米食發(fā)展探究[J]經濟師,2018(4):48-49.

[3]彭林.中國傳統(tǒng)民間藝術在現代包裝設計中的運用分析[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17(14):50-52.

[4]楊剛,賈婷婷.傳統(tǒng)裝飾藝術在現代包裝設計中的價值體現[J].藝術科技,2014(19):96-98.

[5]王英明.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元素在現代產品包裝設計中的應用[D].長春:吉林大學,2010.

作者:李文婷 單位:佳木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