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中國民間美術色彩分析
時間:2022-04-14 04:17:07
導語:淺析中國民間美術色彩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民間文化是生活化、世俗性、大眾化的文化,與我國勞動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而民間美術是我國民間文化重要組成部分,其色彩運用與民間文化發展規律具有一致性。楊家埠木版年畫更是民間美術色彩運用的代表,因此,本文以楊家埠木版年畫為例,闡述了基于楊家埠木版年畫的中國民間美術色彩美學形成背景,敘述了基于楊家埠木版年畫的中國民間美術色彩發展過程及美學特征,并根據楊家埠木版年畫中美術色彩美感表現,對中國民間美術在現代的發展策略進行了深入探究。
關鍵詞:中國;民間美術;色彩;楊家埠
木版年畫以楊家埠木版年畫為代表的中國民間美術體系是中華民族藝術寶庫中的奇葩,其色彩內涵獨特,不僅體現了我國古代及現代民眾對美的追求,而且蘊含了豐富的中華民族精神理念。通過對以楊家埠木版年畫為代表的中國民間美術色彩進行分析,可以將其作為本土藝術源泉,為新時期民族藝術不斷發展優化提供內在驅動力。因此,為了更好地繼承、發揚中華民族優秀民間美術文化精髓,對中國民間美術色彩進行適當分析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一、基于楊家埠木版年畫的中國民間美術色彩形成背景
楊家埠木版年畫主要來自山東省濰坊市,是我國三大木版年畫之一。楊家埠木版年畫起源于明代,于清代初期興盛,清代末年達到鼎盛。楊家埠木版年畫制作工藝講究、題材豐富,通過高純度原色與艷麗色彩對比,充滿了濃郁的民土氣息和吉慶、平和的民間情趣。楊家埠木版年畫因其特殊地域位置及發展歷史,在制作工藝、色彩美感、構圖形式等方面自成一體,達到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意識形態體系的統一,被譽為民間美術花園中的一朵奇葩,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1]。
二、基于楊家埠木版年畫的中國民間美術色彩發展過程
(一)明代———在借鑒中萌生。明代洪武年初是楊家埠木版年畫發展初期,由四川梓潼遷移至山東淮縣楊家埠。由于歷史背景限制,在明代,楊家埠木版年畫題材較為狹窄,主要以祝福、避兇為主要目的,主要形象為灶神、財神、門神、麒麟等形象。其中麒麟這一形象主要借鑒四川梓潼縣文昌廟墻壁上磚雕的麒麟形象,其主要顏色為紅色、青色、黑色、黃色、藍色五種顏色,這幾種顏色也奠定了楊家埠木版年畫的主色調。(二)清代———在發展中豐富。明末清初,由于政治腐敗,楊家埠農民生活水平不高,再加上戰爭的影響,導致楊家埠原始木版年畫瀕臨滅絕。與此同時,在逃亡過程中,楊家埠木版年畫匠人借鑒了其他地區年畫藝術特點、制作工藝,打破了原有單一、固定的格局,創造了不同題材、多個品種及繪畫雕刻工藝更加完善的年畫形式。從題材上進行分析,象征吉祥如意的美人娃娃、金童子、大鯉魚等多種類型題材代替了單一神像類題材。在題材變化的同時,楊家埠木版年畫制作匠人也借鑒了多地年畫色彩,如蘇州桃花塢年畫粉紅色,促使楊家埠木版年畫色彩更加多樣。同時楊家埠木版年畫制作匠人借鑒天津楊柳青年畫(宮廷年畫)創作手法,結合我國傳統繪畫分染技法,利用印刷與繪畫相結合的手法代替了以往“半印刷半繪畫”的手法,制作了《踏雪尋梅》《八仙》《富貴有余》等一系列作品[2]。而制作方式、年畫色彩、形式的變化,也促使楊家埠木版年畫藝術價值、經濟價值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以《踏雪尋梅》楊家埠木版年畫為例,其不僅應用了桃紅色,而且利用紅色、綠色疊加,產生了淡綠色;而在《富貴有余》中(如圖1),楊家埠木版年畫匠人還引用了西洋流傳過來的洋紅色代替了以往傳統大紅色,同時精心研制了紫色,促使整體色彩更加豐富。(三)民國———在低潮中創新。進入民國年間,由于不同類型新鮮事物的沖擊,再加上紙張形式的變化,導致整個楊家埠木版年畫發展陷入低潮期,甚至出現日益蕭條的景象。同時由于楊家埠木版年畫匠人生活水平下降,多數匠人因生活困頓紛紛改行,限制了楊家埠木版年畫的發展[3]。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匠人堅守民族藝術,根據特殊歷史時代,不斷創作出了較多類型描繪時事政治、民俗生活的年畫作品,如《日本、德國大戰青島》《德國皇會》等。以東大順店楊九經為代表的楊家埠木版年畫革新者,還創作出了一種新的年畫形式,即墨貨。墨貨改變了以往以紅黃為主要色調的表現方式,而是利用黑色+白色+灰色的形式,引用西方繪畫透視關系,通過點、線、面的有效結合,展現了抑揚頓挫、生動活潑的畫面效果。以《中華皇會》(圖2)為例,雖然該幅楊家埠木版年畫僅用到了黑、白兩種顏色,但是匠人利用多層印刷的形式,有效的展現了多層次色彩效果。同時黑、白色彩的運用,也展現了特定歷史背景下整個社會的動蕩不安。(四)現代———在傳承中保護。新中國成立之后,楊家埠人民群眾生活水平不圖2《中華皇會》楊家埠木版年畫斷提升,社會各界也給予了年畫這種傳統工藝高度的重視、保護,楊家埠木版年畫重新獲得了發展機遇。在20世紀中葉至80年代初,為楊家埠木版年畫改革與創新時期,這一時期楊家埠木版年畫匠人在努力恢復生產的同時,破除了舊的封建題材,引入了與“社會主義”相關的色彩元素[4]。同時為了表現社會主義的美好,多數匠人大量運用了綠色、藍色、淡黃、大紅、紫色等高純度色彩,充分展現了新中國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其中藍色的應用,主要是由于新時期中國人民著裝多為藍色。20世紀80年代中期至今為楊家埠木版年畫迅速興起、解凍時期,楊家埠木版年畫匠人依據“張揚傳統,復興國粹”的原則,引用了不同類型題材及色彩,加入了由兩種或者多種色彩混合而成的新色調。如由黃色與藍色混合、黃色與紅色混合、藍色與綠色混合而成的綠色、橙色、藍綠色等,促使整體畫面呈現出了與傳統楊家埠木版年畫不同的特點,楊家埠木版年畫的時代特征也更加豐富。
三、基于楊家埠木版年畫的中國民間美術色彩基本特征
(一)色彩應用統一。從我國民間美術發展歷程中可得出,民間色彩情感象征含義大多通過其所依附的具體形象,通過形、色有效結合,將民間約定俗成的含義完整展現,最終在色彩視覺情感、主題上達到統一。雖然現階段楊家埠木版年畫已經形成了涵蓋娃娃美人類、小說戲文類、納福迎祥類、風俗時事類等多種類型題材的內容體系,各內容在設色上也各有不同,但是其始終秉承色彩視覺情感、年畫主題統一性[5]。特別是納福迎祥類年畫,其在楊家埠木版年畫中應用范圍較廣,大多以多子多福、富貴高升、吉祥如意、家庭和美為主題,利用黃色、紅色作為主要色調,點綴少量對比色,呈現了喧鬧而不失統一的視覺情感特色。如《過新年》利用大面積黃色作為底色,配合紅色突出人物形象,營造了吉慶、喧鬧的氣氛,整體畫面色彩飽和度較高,感染力較強。(二)審美情趣宏大。楊家埠木版年畫多采用虛實相間的浪漫主義創作手法,通過不同色彩裝飾夸張變形的人物及豐富的事物造型,構成了樸素稚拙、吉慶吉祥的典雅美。同時楊家埠木版年畫色彩風格是經過長時間錘煉形成的,具有一定穩定性、持久性,可以為齊魯地區文化乃至民族文化古典審美發揚提供依據。(三)文化含量密集。楊家埠木版年畫中的色彩寓意及色彩應用、造型裝飾大多來源于我國古老文化近千年的沉淀,也與我國北方農村特定社會結構中集體審美意識息息相關。而齊魯地區民間匠人特有的色彩思維模式、表現手法,也反映了華夏子孫對宇宙、自然、社會人事、世界的看法。如反映時事政治的《火輪船》《炮打日本鬼》等作品,充分反映了特定時期楊家埠人們對時事政治的看法。不同歷史時期的楊家埠木版年畫及畫版,也蘊含著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為研究農耕時代社會發展提供了資源。(四)色彩主題鮮明楊家埠木版年畫不僅是民俗文化的造型載體,還是民族精神的視覺象征。其并不注重自我表現及深層含義挖掘,而是利用簡單的色彩藝術語言,給予人民群眾心理滿足感及人生期望,激勵人們不斷進取。楊家埠木版年畫色彩中蘊含的無限生命力,也是其他民間美術藝術無法企及的[6]。
四、基于楊家埠木版年畫的中國民間美術色彩美感
(一)和諧美。由于我國民間傳統文化理念影響,楊家埠木版年畫主要審美理念為吉慶、熱鬧。這一理念致使楊家埠木版年畫整體呈現了紅火喧鬧的色彩效果。但是楊家埠木版年畫并不一味追求色彩對比,而是依據我國民間藝術形式法則———和諧,利用年畫中留白及墨線,將紅色與黃色、綠色與紫色等對比較為強烈的色彩面積進行了恰當分割,形成了若干個面積不一、色彩不同的色塊[7]。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了色彩對比,達到了色彩畫面調和效果。如在楊家埠木版年畫色彩中,黑色、白色為中性色,其大多用于線版輪廓勾畫、畫面留白中。特別是在《拿花九娘》等楊家埠戲文故事類年畫中,基于戲文故事在普及歷史知識、傳統倫理美德教育、娛樂性審美作用,在設色時根據故事情節、戲文人物服裝、人物角色差異,除紅色、黃色主色調以外,也大量運用了黑色,如人物胡須、鞋子、靴子、衣袍等。將藍色、紫色、紅色、黃色進行了有機調和,展現了故事情節;而在《勞動互助》(如圖3)等風俗時事類楊家埠木版年畫中,以描繪勞動人民幸福歡娛、吉祥歡樂場景為主題,將紅色、紫色、藍色作為主要色調,將黃色、綠色作為點綴[8]。利用大面積留白的方式,有效地突出了主體形象,并促使主要人物與周邊情景有機整合。不僅為楊家埠木版年畫注入了新時期審美理念,而且形象地反映了新時期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望。(二)對比美。楊家埠木版年畫強烈色彩對比美,不僅展現了山東勞動人民愛憎分明、性格豪爽的思想情感,而且表達了齊魯大地勞動人民特殊的審美情趣。在注重色彩明度對比的同時,楊家埠木版年畫還注重冷暖、色相、面積間對比,其并沒有依賴我國傳統色彩觀念,而是依托民間楊家埠木版年畫匠人對色彩獨到的理解、把握,促使畫面呈現了舒朗而絢麗、大氣而紅火的氣氛。同時從齊魯大地楊家埠木版年畫匠人所敘述的“紫是骨頭綠是筋,配上紅黃才算新”、“紅間黃,喜煞娘”的色調設置規律中可以得出,在年畫創作中紅色、黃色這一組顏色,可以有效渲染熱鬧、吉慶的氣氛[9]。而通過紅色與綠色、黃色與紫色互補,也表現了楊家埠木版年畫特有的北方美術粗獷美感。如在《天官賜福》等神像類楊家埠木版年畫中,以富貴長壽、驅鬼避兇、祝福為主題,將紅色與藍色、紅色與紫色兩組對比色作為主色調,沒有應用粉色及其他高明度顏色。在保證畫面莊重感的同時,也利用蒼勁的墨線,表現了肅穆神秘的色彩情感。依據楊家埠木版年畫民間匠人敘述的“紅主新,黃主淡,綠色大了不好看”這一色調設置規律中,可以得出匠人對年畫中色彩面積對比較為重要。通過不同形式作品色彩面積對比,可以呈現出更加豐富的色彩效果。如在《蓮生貴子》等娃娃美人類楊家埠木版年畫中,利用紅色、黃色、藍色、黃色為主要色調,以綠色、紫色作為點綴。通過壓縮綠色、紫色面積,使整體畫面明度較高,不僅通過濃厚的脂粉氣息表達了人物形象活潑可愛,而且表達了作品主題思想。楊家埠木版年畫雖然大多采用對比的設色方式,但是由于民間楊家埠木版年畫匠人巧妙的色彩飽和度、冷暖及面積安排。在保證年畫中色彩跳躍感及活躍感的同時,將對比強烈的色彩溫和地呈現在了人們面前,形成了具有楊家埠特色的木版年畫風格。(三)寓意美。色彩是一種視覺現象,也是一種與民間傳統文化理念息息相關的物理性現象,經常被當作一種象征手段進行外在表現形式延伸、內在色彩性質拓展,逐步被賦予了具有各地特色的文化理念、情感意識形態。同時通過將色彩與其他事物相關聯,也可以概括性的表現創作者的思想情感[10]。楊家埠木版年畫色彩象征性表現與我國傳統文化普遍認同方式具有一致性,相較于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而言,楊家埠木版年畫善于運用純凈的黑色、粉紅色、大紅色、藍色、綠色、紫色等色彩,通過隨意自然上色,形成了色彩對比強烈而又和諧共存、色彩喧鬧而不刺眼的畫面,充分展現了楊家埠地域特點及色彩情感形態。從楊家埠木版年畫色彩情感語言視角進行分析,其與楊家埠當地民眾價值理念也具有較為緊密的聯系。如楊家埠木版年畫中常用的紅黃兩色為我國傳統色彩,在民間廟會、婚慶等民俗活動中大量應用,如紅色窗花、紅黃相間灶神像、紅色對聯等。特別是山東省楊家埠經常出現的紅黃相間紋樣包袱,體現著華貴、富足、歡娛、吉利的思想情感,也象征著民間全部美好事物和景象。在這一傳統理念影響下,紅色、黃色就成為楊家埠木版年畫主色調。在新年或者其他節慶日到來之際,通過貼在居室內年畫,可以給人們營造一個美好、吉慶的居住氛圍。以楊家埠木版年畫典型年畫《灶君府》為例,其將紅色、黃色作為主色調,配合少量紫色、藍色、綠色,營造了吉慶、歡娛的感覺,表達了人民群眾對生活富足、紅火的殷切期望。作為我國黃河流域具有突出農民特色的楊家埠木版年畫,根植于民間,凝聚了齊魯大地上勞動人民的藝術才能、勤勞智慧,也表達了廣大勞動人民美好生活的純樸情感。在長時間發展進程中楊家埠木版年畫也滲入了我國北方農民的奔放、勤勞、愛憎分明、粗獷、豪爽、幽默的性格特點,是典型的“山東大漢”[11]。從楊家埠木版年畫取材視角進行分析,其主要以反映人民生活、希望、斗爭為目標,進行了《門神》《財神叫門》等一系列作品創作。特別是《趙公明與燃燈道人》(圖4)這一幅楊家埠木版堂屋門畫,趙公明、燃燈道人分別騎著老虎、公鹿。燃燈道人具有一只陰陽眼,可以看陰間之事,而趙公明手持鞭子、棍子及其他寶器,可以鎮妖除邪,為山東地區民眾所喜愛。如圖4所示,在這幅年畫制作過程中,楊家埠木版年畫匠人將紅色作為主色,公鹿、老虎分別以黃色、紫色為主色,藍色、黑色、紅色為點綴,色彩構圖對稱完整。不僅保持了人物形象威武雄壯,而且根據人物性格特點,進行了人物臉色、胡色及色彩版面大小的適當變化,充分尊重了民間廣大人民群眾的審美趣味習慣。除此之外,在楊家埠木版年畫設色、情調設計過程中,也結合了山東省當地生活環境、人文環境及理念,突出了色彩視覺美感、象征性、寓意性[12]。以楊家埠木版年畫代表作《福壽雙全》為例,其主要采用了紅色、黃色作為主色調,配合適量綠色、白色。色彩濃重強烈,具有較為突出的裝飾性,同時抓住人物頭大的特點進行適當夸張,刪繁就簡,塑造了健康聰明、慈祥富貴的形象。這主要是由于山東省楊家埠位于齊魯大地東部,人口分布較密集,傳統民眾生活水平較低,房屋低矮且窗戶采光不足,這種情況下,貼在居室內的年畫只有選擇紅色、黃色等強烈色調,才可以促使居住在室內的人們看到畫面人物輪廓及色彩。同時《福壽雙全》年畫也是根據民間流傳的“福祿壽”三星故事加工創作的,福壽雙全代表了新生和希望,表達了齊魯地區農民對富裕興旺、健康長壽生活的美好期望。
五、基于楊家埠木版年畫的中國民間美術色彩在現代的發展
(一)注重文化遺產的整理研究及保護。楊家埠木版年畫代表了農民在春節或者慶典時祝福納祥、驅邪避災的美好愿望,也是“年貨”的一種。這種發展理念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為楊家埠木版年畫提供了銷路,但是現代社會的發展促使人們審美水平發生了較大變化,楊家埠木版年畫無論從顏色、花樣、紙張、質量、銷售都與現代人們需求產生了較大差異,使楊家埠木版年畫從根本上失去了再度發展的條件[13]。雖然作為文化遺產,楊家埠木版年畫的成長、消亡均具有特定規律,但是楊家埠木版年畫這種藝術品的消亡并不意味著藝術的消亡。因此,針對楊家埠木版年畫發展現狀,相關人員應以其在藝術層面上的發掘價值、發展前景為切入點,立足特定歷史背景,進行楊家埠木版年畫材料的整理、研究保護。如依據戲曲類楊家埠木版年畫形式,可以結合楊家埠木版年畫中表現的劇種及表情動作差異,向楊家埠木版年畫匠人詢問年畫中不同色彩手法含義及文化內涵,并將其整理成冊,以便為后續民間藝術發展創新提供有效指導,促使楊家埠木版年畫這一民間美術藝術形式得到應有的尊重。(二)在繼承中創新。基于楊家埠木版年畫的中國民間美術色彩創新,不僅包括純藝術形式的創新,而且也包括實用性創新。一方面,在楊家埠木版年畫色彩藝術純藝術創新方面,應努力培養一大批藝術素養較高的專業人才,在繼承楊家埠木版年畫美術色彩傳統的基礎上,引入現代審美意識,獲得一種在民間美術范疇內的色彩形式[14]。隨后從學術視角入手,進行深入探究,促使其即具有鮮明的齊魯大地特色,又具有較高的藝術賞析價值。另一方面,楊家埠木版年畫作為一種傳統民間意識具有年畫特有的質樸、稚拙、自然的美感,單純藝術性創新并不具備經濟價值,也無法保證楊家埠木版年畫在新時期可持續發展。基于此,相關人員可以實用性創新為主要目標,將楊家埠木版年畫由學術層面的藝術活動向商品形式轉化,促使其重新步入現代家庭,進一步拓展楊家埠木版年畫發展空間。如借鑒楊家埠木版年畫色彩元素,將山東楊家埠特有的色彩對比手法、色彩面積處理手法引入到陶瓷、刺繡、平面廣告設計、包裝、裝潢或者服裝設計中。甚至可以在服裝中直接引入楊家埠木版年畫圖片,促使楊家埠木版年畫同時具備觀賞價值及實用價值,為楊家埠木版年畫的弘揚發展提供依據。(三)堅持獨特藝術魅力。以往由于刻板要求及印花局限,楊家埠木版年畫線條均勻,版面無空白,紫色、綠色、紅色、青色、黃色分布均勻,形成了一種系統的、程式化的表現形式。如利用紅色+黑色,或者紅色+白色裝飾人物面龐,表現威武雄壯的人物特色。這種具有楊家埠特色的木版年畫表現形式也是一種藝術層面的民族特征、地域特征展示渠道。中華民族民間藝術隸屬于世界藝術領域,只有保持本民族獨特的藝術特征,才可以在世界藝術史中具有立足之地。因此,楊家埠木版年畫匠人應堅守藝術傳統,利用自身程式化工藝特點,圍繞真實生活,創作出具有現代生活特色的作品。同時在恪守工藝創作程式的基礎上,突破以往楊家埠木版年畫傳承方式,利用網絡渠道,向全世界傳播楊家埠木版年畫制作的每一個步驟及其相關順序之間的聯系。利用影音遠距離傳播代替以往師帶徒單一傳播形式。以激發黃河流域人們對楊家埠木版年畫的認知及考察楊家埠木版年畫工藝、色彩特色的積極性,為具有突出地域風格的楊家埠木版年畫的傳承發展提供充足支持。
六、結語
綜上所述,中國民間美術色彩是我國古代及現代勞動人民在長時間實踐活動中積淀的美學精華,可以為現代中國美術體系完善提供充足資源。因此,相關人員應將我國民間美術色彩作為民族情感、民族精神傳承的主要渠道,深入挖掘以楊家埠木版年畫為代表的民間美術色彩中蘊含的民間美術色彩個性魅力,為中國民間美術色彩得到有效傳承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姜建勛.鄉土之韻———淺析楊家埠木版年畫的藝術特色[J].美術教育研究,2015(9):12-13.
[2]張煉.楊家埠木版年畫的藝術特色[J].大舞臺,2015(4):16-17.
[3]錢晶.中國民間美術色彩的美學特征分析[J].科技風,2019(2):244.
[4]曹春雨.論清代濰坊楊家埠木版年畫的圖式特點[J].美術大觀,2018(8):84-85.
[5]殷睿,許丹桂.民間美術色彩語言的運用分析[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18,26(1):62-64.
[6]王美紅.楊家埠木版年畫視覺語言研究[D].上海:上海大學,2017:55-56.
[7]劉卓.中國民間美術色彩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8(23):23-23.
[8]何靜.試論如何將現代平面設計與中國民間美術色彩相融合[J].卷宗,2015(3):436.
[9]趙婭迪.楊家埠木版年畫色彩特點研究[J].齊魯師范學院學報,2017,32(4):152-156.
[10]黃麗霞.論中國民間美術色彩元素在當代油畫中的運用[J].現代裝飾(理論),2015(8):100.
[11]張彬.中國民間美術色彩與現代茶葉包裝的設計思路[J].福建茶葉,2016,38(12):136-137.
[12]劉曉杰.“互聯網+”讓楊家埠年畫走向世界[J].走向世界,2018(5):100-100.
[13]張蕊.論山東楊家埠木版畫的文化價值與保護措施[J].江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8(3):23-30.
[14]杜建偉.新媒體藝術在山東民俗文化傳承中的應用研究———以山東楊家埠木版年畫為例[J].美術教育研究,2017(12):47.
作者:黃詩智 單位:泉州工藝美術職業學院設計藝術系
- 上一篇:民間手工藝品網絡信息交互式平臺研究
- 下一篇:民族民間藝術建檔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