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裝飾腰帶的裝飾特征分析

時間:2022-05-14 11:15:16

導語:牛皮裝飾腰帶的裝飾特征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牛皮裝飾腰帶的裝飾特征分析

摘要:藏族其獨特的地理環境與歷史文化造就了其獨特的牛皮腰帶裝飾藝術,在歷史的長河中,仍保持本民族自由奔放的藝術特色,從藏族牛皮腰帶裝飾手法、紋樣特點、文化內涵等方面全方位分析藏族牛皮裝飾腰帶的藝術特色,總結出藏族牛皮裝飾腰帶深受多元文化的滋養,形成本民族特有的審美理念和腰帶裝飾體系。具有濃厚的文化活力,是民間藝術載體的體現。保護當前藏式牛皮腰帶裝飾特色,有利于傳統文化的傳承,并能為未來服飾配件的創新提供藏族裝飾特點參考。

關鍵詞:藏式牛皮腰帶;裝飾特點;紋樣分析;文化內涵

藏族,一個龐大又優秀的民族,由于地理環境和氣候因素的影響,他們的生活方式與文化藝術有著本民族獨特的文化底蘊,當談論藏族服飾文化時,人民首先印入眼簾的是藏袍,它是為了適應氣候的差異性,方便生活勞作而產生,因此藏袍一般都為寬腰、直筒,超長、無扣。而藏袍的服裝結構特點決定其服裝的配飾特征,藏民穿著直筒肥袍行走是極其不便的,因此產生---藏式腰帶(藏語“甲差嘎拉”)。它作為民間藝術的載體,兼具裝飾作用和實用價值,承擔著民俗文化傳承的重擔。

1藏式腰帶的分類及裝飾特點

藏族腰帶因材質和用途分為不同種類:有選用棉、絲、羊毛等織物染色進行手工紡織,由藏民的巧手編織成不同圖案,代表不同寓意的織花腰帶;有將貝殼、珍珠等物件縫制在布面上的墜飾腰帶,亦有本文所介紹的牛皮鑲緞且掛銀飾配件腰帶(如圖1所示),兩頭較窄中間寬,有腰扣,底面用呢或緞,左右對稱花紋。在藏族地區,牦牛隨處可見,且牦牛皮毛孔細小,皮面飽滿,皮板比其于真皮更牢固,因此制作腰帶具有較好的穩定性,是藏民制作腰帶的重要部件。富貴人家更會在其皮料上嵌以瑪瑙、松石或鑲銀鍍金代表自己地位價值。

2皮腰帶的配件及作用

2.1鑲嵌銀飾、金、蜜蠟等配件的作用。第一,信奉與保健。對于腰帶鑲嵌銀飾的主要原因是藏民崇拜的原始宗教苯教崇尚白色,以白色為尊,而銀子又為人類最早使用的天然白色物體,因此藏族喜愛佩戴銀飾,其次,銀子具有保健預防疾病的功效,長期腰間佩戴銀飾,使得藏區婦女患疾病也較少。第二,實用主義和保值增值。由于氣候影響,大部分藏民都以游牧為主,居無定所時常依據氣候變更而遷移,因而藏民將難以轉移的財富都換成價值不菲的寶石便于運輸。第三,愿望與心靈寄托。藏族崇奉佛教,大部分裝飾品具備深沉的宗教含意,是藏民們精神的寄托表達,在配置裝飾品上,多鑲嵌綠松石、蜜蠟等珠寶以表達對大自然的敬重,并且在裝飾品設計中添加佛教文化的標志,以求得吉祥如意,也是對自己的一道護身符。第四,圖騰與敬畏。在他們的習俗文化中,他們長年面對草原、星空、雪山,所以用大自然饋贈的寶石勾畫出本民族的圖騰,以此表達對自然的信仰與敬畏之心。在藏族服裝中幾乎沒有口袋,因此當他們在戶外要生火、用刀時,他們通常會在腰帶上掛上配件,如藏刀,男女均帶,掛于腰帶右側。有些婦女腰帶上還系有精致的裝線筒。為方便引火,還系有火鐮夾,內裝有火石和引火的絨艾。為便于給牦牛擠奶掛奶桶,還系有奶鉤子。在腰帶的兩側旁,佩戴裸茹形狀為圓形或桃型銀飾,下部有一張孔,系一紅綢綠帶,行走時,有鈴聲(如圖2所示)。2.2紋樣排列及造型分析。藏族的牛皮鑲緞裝飾腰帶是藏族的文化代表,獨具藝術特色,藏族腰帶上的紋樣,體現了藏族人民與自然相處中形成的智慧結晶,腰帶上的不同圖案代表不同的情懷,有些看似無意義的符號,確飽含深沉的寓意。藏民們將生活中對事物的感知,通過自己的理解,進行變形、想象將其表達在服飾文化中,反映出藏族人民對美好的祝福和對自然的敬畏。藏族腰帶的紋樣包括“團”狀圖案、“塊”狀圖案和特殊圖案。“團”狀圖案就是單獨紋樣,意指可單獨做裝飾,也可連續使用的單獨紋樣。它分為對稱圖案和相對對稱圖案,如“米”字紋、“壽”字紋等在藏族牛皮鑲緞腰帶中十分常見,通過點、線、面的交叉形成絕對對稱圖案,將其用作底紋,能使圖案愈加豐滿、突出空間感和層次感。而相對對稱圖案多指總體上呈對稱,但局部存在不對稱的組織模式,如龍鳳紋、福祿壽三多等紋樣,一般呈“S”形或折線形排列,總體來看都是相對對稱。“塊”狀圖案便是連續紋樣,是以一個圖案單元重復擺列。它分為“長塊”形圖案和“方塊”形圖案,“長塊”形圖案即為二方連續紋樣,富有節奏和韻律,如十字紋、菱形紋等。而“方塊”形圖案即為四方連續紋樣,是以一個紋樣單元作四個方向重復陳列并一直延伸的紋樣,如萬字紋、網格紋等,這些紋樣一般作為服飾面料底紋,來體現服飾圖案的空間感。特殊圖案就是藏民將他們自己的民族文字或圖騰用在服飾中,紋樣具有宗教感和藏族特色。藏民們對于腰帶上紋樣和器物的排列也極為講究,一般為均勻對稱和圓形發射結構排列。均勻對稱的組織結構是十分常見的,通常左右兩面紋樣和器物在形、色、重量等配置上都對稱,它運用連串或者反復排列的形式展示腰帶的美,使人們視覺凝聚,排列精美不易出錯,這類結構受到藏民的青睞。在牛皮鑲緞腰帶上我們可見配置的銀飾大部分為圓形結構,其為基于器物自身特點,也是受佛教輪回觀念的影響對“圓通”、“圓覺”、“圓滿”等境界的追求和對宗教的信仰,藏民們對器物或紋樣的圓形結構追求,通常做成離心式、內心式、同心式,在環形框架內,通過配置各類圖紋使其相呼應,融為一體。2.3裝飾皮腰帶出席場合。藏民裝飾腰帶作為整個服飾的重要構成要素,兼具審美性與實用性,受氣候條件和宗教文化的影響,藏民們將珍貴的的珠寶玉石鑲嵌在腰帶上,體現他們在本民族的地位價值,因此每當他們出席傳統重要節日和表演活動或去往寺廟朝圣時,他們會將自己所珍視的服飾配件穿戴于身,在腰帶上掛上錦囊,在歌聲與陽光下起舞,隨著身體的搖動,身上蜜蠟、松石等物件的碰撞,是關于他們對生活的展示也是將自己信仰與對美好明天的祝福融入優美的鈴聲和紋樣中,望大自然與信奉的神靈所知曉。

3藏式皮腰帶的制作

藏族人民由于環境條件的影響,他們的動手能力十分出色,對于他們的皮腰帶制作也為純手工制作,他們將牛皮經過加工鞣制成皮革,將自己設計的腰帶款式進行選料、打版、削邊、打磨、封邊涂油,完成這些基本坯料程序后,進行裝飾配件的制作鑲嵌。手工制作皮腰帶與機器制作是大不相同的,因牛皮具有硬挺、厚實的特點,手縫針是很難穿過去的,因此對于牛皮的縫制,需要用工具斬進行打孔,不同的斬打孔的大小是不一樣的,在皮帶上縫制紋樣時用斬進行打孔,此制作方法是極其耗時耗力,無特殊要求很少這樣制作腰帶,因此藏民發明了在皮腰帶上用機器軋制出底紋或縫制以做好紋樣的緞帶在牛皮腰帶上亦能展現出皮腰帶的華麗精美之感。和一般的皮腰帶制作不同的是,藏式牛皮腰帶完成這些步驟后,需要在皮腰帶上進行添加物件,或是在已完成的皮帶上進行紋樣設計,再添加銀飾、松石等裝飾品;或是以皮腰帶為底在腰帶上縫制已繡好的緞面布料,再在其上鑲嵌銀飾等配件。通過上文可知藏民們會在腰帶上對稱鑲嵌金銀珠寶,而所鑲嵌的配飾都為手工打磨,對于大件配飾會在腰帶背部用釘子或弦固定,而松石、蜜蠟等小物件會利用珠寶膠水固定,在腰帶上懸掛的配飾為直接從腰帶邊緣穿進。

4藏式牛皮裝飾腰帶的文化內涵

4.1實用性的表達。在藏區氣候變化無常,藏民的服裝需因時因地進行穿脫,而腰帶對于服裝袖子的穿脫具有固定作用;其次,藏民們生活于草原,藏服無口袋,而在腰帶上佩掛刀具、引火等物件便于藏民生活;再次,藏民大多為游牧民,搬家不便,將大件物品置換為易攜帶的貴重珠寶,方便移動。而在古代時期,腰帶則是一種特殊含意的物件,作為夫妻信物,當男子將腰帶掛于房門時,無需說明,將無人上門打擾。4.2裝飾性的體現。藏式牛皮腰帶的文化內涵首先體現藏民們對宗教的信仰和對大自然的崇拜,藏族腰帶大部分以神山,太陽等作為民族圖騰,如藏族崇敬蓮花,神山,龍鳳,太陽等并將這些圖形抽象化融入服飾中。不僅如此,藏族對于圖紋寓意的熱衷也充分體現再腰帶裝飾中,如對于“米”字和“十”圖案代表他們對于太陽的崇敬,以及對安然、祥和的生活的期待與向往。藏族也受宗教文化影響,對于佛教有濃厚的信仰,佛教文化對藏族藝術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最常見的佛教文字圖案有六字真言、十相自在等,六字真言出自梵文,由唵、嘛、呢、叭、咪、吽六個梵文構成。藏民們常將這六個梵文與八寶吉祥圖等佛教圖案一同搭配使用,寓意為吉祥如意。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從藏式皮腰帶琳瑯滿目的紋樣圖形里,可以看見藏民們的奇思妙想與民族審美構圖方法,它作為民間藝術的載體,在歷史文化的積淀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腰帶裝飾體系。

5結語

藏式牛皮裝飾腰帶,以牛皮為載體,添加以獨特的裝飾手法和豐富的民族紋樣,形成了本民族的腰帶裝飾特色。藏民用雙手的溫度將對大自然和宗教的理解融入腰帶裝飾中,表達對生活的熱忱。通過對藏族牛皮裝飾腰帶的藝術分析,將能使藏式牛皮腰帶裝飾特點為現代服飾產品設計提供靈感需求,也能使藏式牛皮裝飾腰帶這種民族藝術得以更好的傳承與保護,為藏族民族文化傳播和旅游業的發展做出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袁雨麗.論四川藏族婦女的腰帶裝飾[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5,26(10):22-25.

[2]黃建忠.藏族婦女腰帶編制藝術[J].裝飾,2006,05:046.

[3]花俊蘋,陳宇剛.云南傣族織錦元素在女包設計中的創新運用[J].皮革科學與工程,2019,29(5):60-68.

[4]馬德東.品牌傳承:水族馬尾繡在現代手工皮具中的傳承與應用[J].品牌研究,2019(10):110-112.

[5]張超,朱曉君.水族馬尾繡鞋墊色彩符號語義的現代解讀[J].絲綢,2016,53(5):61-65.

作者:白洋 申鴻 單位:四川大學